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潸然泪下什么意思?潸然泪下典故出处介绍

潸然泪下什么意思?潸然泪下典故出处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706 更新时间:2024/2/3 0:49:50

三国时期,曹丕曹植的嗣子之争,最后还是由长子曹丕胜出。不过留着曹植对曹丕来说始终是一股巨大的威胁,但曹丕并没有将曹植给赶尽杀绝,难道曹丕对自己的地位如此自信么?其实历代帝王对于自己的亲兄弟才是防范最严重的,而且争起皇位来谁还管是不是亲兄弟啊。曹丕不杀曹植其实另有原因,有一人阻止了曹丕想动杀心的念头。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潸然泪下”就和这两兄弟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发生在曹丕称帝后不久,相关人物分别为曹丕、曹植和卞氏。原文如下:

丕曰:“吾与汝情虽兄弟,义属君臣,汝安敢恃才蔑礼?昔先君在日,汝常以文章夸示于人,吾深疑汝必用他人代笔。吾今限汝行七步吟诗一首。若果能,则免一死;若不能,则从重治罪,决不姑恕!”植曰:“愿乞题目。”时殿上悬一水墨画,画着两只牛,斗于土墙之下,一牛坠井而亡。丕指画曰:“即以此画为题。诗中不许犯着二牛斗墙下,一牛坠井死字样。”植行七步,其诗已成。诗曰:“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相遇块山下,郯起相搪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曹丕及群臣皆惊。

丕又曰:“七步成章,吾犹以为迟。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植曰:“愿即命题。”丕曰:“吾与汝乃兄弟也。以此为题。亦不许犯着‘兄弟’字样。”植略不思索,即口占一首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闻之,潸然泪下。其母卞氏,从殿后出曰:“兄何逼弟之甚耶?”丕慌忙离坐告曰:“国法不可废耳。”于是贬曹植为安乡侯。植拜辞上马而去。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丕继位后,对弟弟曹植进行迫害,要求其七步之内吟诗一首,否则难逃一死。当曹植七步之内吟出一首诗后,曹丕又再度刁难,强令曹植以兄弟为题立即作诗一首。曹植当即吟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首,不仅令曹丕变色,其母卞氏也终于仍不住出面阻止曹丕。最终,曹植免于一死,被贬为安乡侯。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曹丕听到曹植吟出的“煮豆燃豆萁”一诗后的神态,叫做“潸然泪下”,意为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多在无法控制情绪时发生。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唐代诗人李贺《金桐仙人辞汉歌(并序)》中的“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

曹丕与曹植之间的矛盾源自立嗣之争,这一点在《三国演义》中略有提及,不过历史事实相比则要逊色的多。在真实的历史当中,曹丕、曹植这哥俩的争夺,不仅令曹魏集团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势力,也令晚年的曹操头疼不已。最终,贾诩的一席话令曹操茅塞顿开,曹丕也因此成为了曹操的继承人。曹操死后,曹丕对曹植及其支持者展开了疯狂的报复。曹植的心腹丁廙、丁廙两兄弟先后被杀,曹植也终日活在恐惧之中。

不过,小说中所描述的这段“七步诗”的故事去并非是历史的真实。在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及裴松之的注中,都没有提到这首诗,这首诗的最早出处是南北朝刘义庆所撰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大多数学者认为,所谓的“七步诗”为后世假托之作,并非出自曹植之手。

既然“七步诗”在历史上并不存在,那么曹丕又为何放过了曹植呢?有一个关键人物救了曹植的性命。她便是曹丕和曹植这哥俩的母亲卞氏。据《三国志?任城陈萧王传》记载,得知曹丕加害曹植,卞氏“对帝泣。会植科头负鈇锧,徒跣诣阙下,帝及太后乃喜。及见之,帝犹严颜色,不与语,又不使冠履。植伏地泣涕,太后为不乐。诏乃听复王服。”可以说在卞氏的庇佑下,曹丕不得不放弃了除掉曹植的念头。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论语》中有哪些关于君子的名句?十句君子名言解析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论语》中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诸多语录,当然孔子的思想放在春秋末期,其实并不受各个诸侯国的待见,导致当时孔子也是非常失意。虽然儒家思想也不是一种十全十美的学派,但其中的确还是有很多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东西,甚至需要花费我们一生去领悟、警醒。《论语》里面有很多和君子有关的名言,在当时君子指的就是君王,要

  • 《孟子》十句名言警句,经典名言赏析解释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孟子》在儒家学术上的造诣仅次于孔子,也是战国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其实孟子在孔子的儒家学术上有着不同的延伸和扩展,孟子在当时的环境下敢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是一个非常大胆的举动,不过这句话孟子是对君王说的,如果是对百姓说可能孟子就活不了了。孟子希望每个诸侯国的国君都能

  • 山西民俗平阳木版年画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积淀的古老国度,在我国有着56个民族,正式这些不同的民族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就像是中国的戏曲,不同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风格的戏曲。这些艺术的接近一直在中国渊源流传,成为了我国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山西的民俗文化平阳木版年画是怎样的吧。平阳木版年画是山西省的

  • 山西民俗祁太秧歌是怎样的?有着什么艺术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积淀,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正式这样造就了许多数不清的传统民俗。就像是精致的剪纸艺术,各式各样的民歌、千奇百怪戏曲和好看的秧歌等等,一直从我们中国古代流传至今,可谓是源远流长。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山西民俗祁太秧歌是怎样的吧。祁太秧歌(太谷秧歌),因其产生于祁县、

  • 甘冒虎口什么意思?甘冒虎口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田丰是东汉末年,袁绍账下的一位谋士。早年袁绍对田丰非常仰慕,曾亲自登门带礼物请田丰辅佐自己,田丰很受感动所以加入袁绍。期初田丰为袁绍屡立奇功,随后袁绍和曹操争夺北方的控制权,田丰多次劝阻袁绍却不被采纳,最后冒着生命危险谏言,却依然得不到理解。官渡之战打败以后,田丰惨遭袁绍毒手。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

  • 窦娥冤的故事梗概,窦娥冤的作者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血溅白练而血不沾地、六月飞雪三尺掩其尸、楚州亢旱三年。”这是《窦娥冤》中,被冤枉的窦娥在临死前所说的一句话。窦娥的冤可以说是史上最冤的冤了。如果有人说他比窦娥还冤,那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了。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诉史上最大冤《窦娥冤》的故事。《窦娥冤》,元代剧作家关汉卿作。题目为

  • 成语草木皆兵的典故及其出处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在安如意的《人生若只如初见》说道:“要经过多少年,我们才刻意将激荡的感情收敛起来,变得缄默从容,告别富于挑逗的美好,告别脆弱的精致,告别无用的敏感?不再会遇到风吹草动就草木皆兵,而是变得茁壮,哪怕被误认为是倔强。”那么这里面的草木皆兵出自哪里呢?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

  • 闻鸡起舞成语的由来与故事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所谓的奋斗不是让你上刀山,下火海。闻鸡起舞,头悬梁锥刺股。奋斗仅仅只是每天踏踏实实的过日子,做好手里的没件事情,不要拖拖拉拉,不懒散,不抱怨,不懈怠。每一天一点一滴的努力,引领你到你想要到的地方去,带着你去完成你的梦想。关于闻鸡起舞这一成语是有着什么样子的故事呢?解释凌晨听到鸡鸣就起来舞剑,形容有志

  • 《王朝》主要讲述了哪些动物的故事?《王朝》为什么好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王朝》看名字可能以为是讲述人类历史的纪录片,实际上里面的主角是各种各样的动物。和动物有关的纪录片数不胜数,但《王朝》的出现,还是震撼到了观众们的眼球和内心。《王朝》是以单元剧的模式,一集讲述一种动物,向观众们展示同种动物之间的交际圈,究竟会发生哪些和人类相同的行为。权利、争斗、友情、家庭、背叛等在

  • biang字的来历和传说是怎样的?biang字怎么写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biang字,先声明下,不是我非要打拼音,是因为各大输入法都没有收录这个字,所有凑合着看图吧。biang字可以说是我国最复杂的文字了,读音也是独一无二的,所有文字中只有它这么一个念“biang”。这个字很多人都不熟悉,原因就是太复杂了,关于“biang&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