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出息一词的由来是什么?和西周时期的息国有关

出息一词的由来是什么?和西周时期的息国有关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874 更新时间:2024/1/24 1:19:33

“出息”一词的含义是上进、本事、能耐,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出息,不过“出息”这个词的来历究竟是怎样的呢?实际上这跟西周时期的姬姓诸侯国息国有关。息国存在于西周至春秋时期,国都是在今天的河南省息县城西南青龙寺。息国曾率军讨伐强大的郑国,最后大败而归,被评价是自不量力。不过息国既然敢挑战郑国说明自身实力应该也不会很差,最后息国在春秋初期被楚国所灭。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出息”的来历,一起来了解下吧。

我们最为熟悉的息国历史来自春秋时代的息夫人,据说楚文王灭息就是为了她。息夫人原叫息妫,陈国人,嫁给息侯,归宁路过蔡国,因蔡侯的夫人是息夫人的姐姐,故在蔡国暂留。姐夫蔡侯见息夫人貌美,举止轻浮。息侯得知后大怒,但考虑到蔡国实力比自己强,不敢发兵,只好跑到楚国,唆使楚文王假装攻打息国,然后他请求蔡国前来支援,这样楚国就可以名正言顺将蔡国灭掉。楚文王爽快的答应了,于是发兵攻打息国,息侯派人前往蔡国求救,作为裙带国,蔡侯当然得来支援,于是楚国掉头攻打蔡国,俘虏了蔡侯。蔡侯为报复息侯,在楚王跟前极力赞美息夫人倾国倾城的美貌,楚文王为之心动,一不做二不休,灭了蔡国后,顺便也吞并了息国,强行将息夫人占为己有。

对于息国历史,我们只停留在春秋时代,《左传·隐公十一年》中载有“息侯伐郑”的故事,这是东周最早对息国的记载。而西周甚至商代息国或息族的来龙去脉一直是个空白,直到上世纪七十年末河南罗山县莽张镇境内发掘了25座商周墓葬,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青铜礼器和玉器,其中带“息”字铭文有29件,如乙息觚、息伯卣、息戈、息爵等等,并在一座墓葬中出土了象征国力的重器“息鼎”,从而断定这里为息国墓地,曾属于商代息国的势力范围。甲骨卜辞中有“……息……伯……”的记载,可知息国为伯爵,周代姬姓息国就是在商代息国的基础上重建的。商代息国的确切位置应该就在今河南罗山县、息县一带,也有说法认为商代息国在罗山境内,西周重封时东迁至息县境内,称为“新息”。虽然经过考古掌握了古息国一定的信息量,但还有许多地方成谜,比如商代息国的姓氏、何时立国、首封君等等。

“息”的甲骨文有“鼻子”形,“鼻子”就是“自”,“自”的象形是“鼻子”,鼻子是人脸上最显眼的部位,人家随手一指就会指到你的鼻子,一旦碰壁首先受伤的肯定也是鼻子,所以被人拒绝了往往会说“碰了一鼻子灰”;人家指着你骂你会说“指着我的鼻子骂”。鼻子因为高高耸起,处于人体的最前端,所以有开始的意思,比如自从。“鼻子”下面有类似呼出汽水的指示符,表示“正在呼吸”。《说文解字》说:“息,喘也。”段玉裁注:“喘,疾息也。人之气急曰喘,舒曰息。”引申为休息之称。天地万物有了合理的作息,就会按自然生长,所以“息”字又引申为生长之息。国家需要休养生息,人类需要生生不息,故“息”字有一层子孙繁衍生生不息的意思,比如子息,即子嗣;利息,即本金中产生的利益,等等。

我们都听说过“息壤”这个词,《山海经·内经》:“窃帝之息壤以堙红水。”这是关于息壤的传说,说得是鲧偷了帝的息壤来堵塞洪水,帝尧处死了鲧,然后让他的儿子禹来治理洪水,大禹最终用疏导的方式成功治理了洪水。“息壤”是什么东西?传说它是能不断复制、膨胀的土壤。但事实上,息壤是指被翻松的正在等待耕种的土地,据说帝尧杀鲧的起因就是鲧私自将这些百姓历经千辛万苦才翻好的土(息壤)去填洪了,严重影响了农业耕种。早息部族的族人希望后世子孙代代有“出息”,便用“息”来命定族名和国名,寄予殷切厚望。

息国南依淮水,北临大别山脉,是中原进入长江流域的咽喉要道。商代中后期,武丁为了扩展疆土、控制南淮地区,与息国联姻,从出土大量兵器及斧钺来看,息国当有一定的军事执行能力。楚国灭亡息国,也曾建有著名的“息师”,春秋时享有盛誉,也离不开息地历代相传的这种军事优势。“戊申,妇息示二屯。永。”妇息,商武丁娶息国女子为妻,与息国加强外交关系,从而也掌控了息国的军事力量。《诗经·殷武》有“挞彼殷武,奋伐荆楚”的诗句,殷武,即商武丁,可见武丁曾大肆讨伐过荆楚。根据史实记载,荆楚早在夏时就已开始活跃,经常北上骚扰中原地区,在商朝“九世之乱”时期更是猖獗,唐代《毛诗正义》说:“高宗前世,殷道中衰,宫室不修,荆楚背叛。”直到盘庚迁殷,武丁即位后,商朝才慢慢走向复兴。武丁选择与息国联姻估计与“奋伐荆楚”有关。息国与殷都有一段距离,但与商王朝政治往来密切,安阳殷墟刘家庄曾出土过两件“息”铭铜器,可见殷都有息族人曾在王室任职。息国国力不俗,威望颇高,有过一时的辉煌。

商末大板荡时期,息国估计没能看清时势,导致息国族人站错了队,最后被周族灭掉,息人或迁或被融合。之后周族将息人东迁到息县建立姬姓息国,即为西周息国。春秋初期,随着楚国北上步伐的日益加紧,息国已成为楚国的兼并对象,息夫人的出现,加速了息国灭亡的步伐。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先秦法家创始人是谁?法家创始人是韩非子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先秦法家创始人的问题其实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其实很多人都以为这个先秦的法家创始人应该是韩非子,那么到底是不是真的韩非子呢?这个问题还是有说法的,下面也要给大家来研究这个问题,有相关的疑问的别错过了!先秦法家创始人其实并非是韩非子,法家的创始人之说在历史上也并无记载,也就是没有明确具体到个人了。法家

  • 揭秘伊斯兰教创始人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伊斯兰教的创始人其实还是很有话说的这个问题,毕竟如果不是非常的了解的人话会对这个问题有一定的疑问了,如果了解的话会发现这个问题其实不算问题呀,所以这个问题还是给那些需要的网友们,下面一起来具体看看这个问题吧!伊斯兰教创始人其实就是“穆罕默德”了。穆罕默德(570—632年

  •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讲的什么内容?这本书对宫崎骏产生哪些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宫崎骏无疑是现代最伟大的动画制作大师,他的作品大家应该都有看过。不过宫崎骏现年已经78岁,他也多次声称自己将要隐退,不在制作长篇动画。不过老爷子对动画的热情似乎一直没有衰减,隐退后又多次复出,这次宫崎骏再次宣布复出并且将要制作一部全新动画《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是由日本作家吉野

  • 揭秘脉学之宗的医师是谁以及脉学之宗的成就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脉学之宗这个事情其实还是挺有研究意义的,大家也知道的在中国的古代,看病啥的都需要把脉,所以这个脉学就显得极其的重要,可以说是中医的核心,那么有的人问了,竟然有脉学,那么这个脉学之父或者说这个脉学之宗的医师会是谁呢?如果有这个人,那么他的医学成就又是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

  • “秀”字在宋朝有什么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在宋朝的书籍《名公书判清明集》中介绍了当时官府判案的具体实例,在这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当时很多人的姓名中间都带着一个“秀”字,比如说沈亿六秀,徐宗五秀,黎六九秀等等。那么这个“秀”字在当时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

  • 紫砂壶价格差异为什么那么大?全手工真的很好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可能在很多人眼中,同样一种物品,“手工”制作的一定要比机器流水线生产的更好,而手工里面,半手工制作和全手工制作相比,自然也是全手工制作要好,所追求的全手工,很多时候其实都是商家用来宣传的手段,至于究竟有没有传言中所说的那么好,人们也是很难感受出来的。但是在这其中,紫砂壶的价格

  • 升米恩斗米仇是什么意思?升米恩斗米仇寓意解读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升米恩,斗米仇”是一句俗语,想必大家应该都听过。这句话的意思是,用一升米能让一个人感激你,但用一斗米却会养出一个仇人,这句话到底应该如何理解呢?其实这种事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见的也不少,如果你对一个人帮助太多,让他形成依赖感,如果哪一天你停止了以往的帮助,可能这个人就会对你产

  • 《圣教序》的作用是什么?唐太宗亲手为书法家立传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在唐太宗统治时期,唐朝正面临这社会初步稳定阶段,为了能够建立一种普片的文化典范,李世明提出了“偃武修文”的政策。而王羲之便成为统一南北书风的首选典范。在修《晋史》的时候,唐太宗成为了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亲手为书法家立传的皇帝。他在《王羲之论传》中描述:“所以详察古今

  • 《陈情表》的寓意仅仅只是李密为了尽孝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在我们告终的时候,正式咱们十几岁的年龄,在学习李密的《陈情表》的时候备受感动,再加上文章在语言上的朴实、朗朗上口,只需要朗读即便就能将全文背诵下来。然而当时也只是被李密那赤诚的孝心所打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之对《陈情表》的当事人李密和晋武帝司马炎的了解更加深入,却更加觉得李密辞不赴命除了要供养祖

  • 唐朝时期的人们都吃什么呢?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如今有很多人都非常向往古代人的生活,事实上我国历史中确实有几个朝代是非常令人向往的,无论是强悍又或是大唐,这些朝代都是站在世界各国的最顶峰。但是小伙伴们却不用太向往回到古代了,毕竟到了古代还是有一件事是怎么也避免不了的,那就是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唐朝时期的美食。有些人可能会说了,我国的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