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陈情表》的寓意仅仅只是李密为了尽孝吗?

《陈情表》的寓意仅仅只是李密为了尽孝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059 更新时间:2024/1/1 0:46:16

在我们告终的时候,正式咱们十几岁的年龄,在学习李密的《陈情表》的时候备受感动,再加上文章在语言上的朴实、朗朗上口,只需要朗读即便就能将全文背诵下来。然而当时也只是被李密那赤诚的孝心所打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之对《陈情表》的当事人李密和晋武帝司马炎的了解更加深入,却更加觉得李密辞不赴命除了要供养祖母以外,似乎还有很多的政治考量。

(一)李密所处的险恶的政治环境

公元265年,晋王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给自己,立国号晋,建都洛

阳,改元泰始,这便是后世所称的晋武帝。而在之前两年,也就是公元263年,司马昭派大将钟会伐蜀,刘禅投降,蜀国自此灭亡。

如何对待蜀国归降的君臣是摆在司马炎面前一个棘手的课题,由于当时孙浩依然在江东割据一方,国家并没有实现统一,司马炎需要做一个政治姿态,就是优待蜀国君臣,不计前嫌、量才录用,这样可以瓦解东吴抵抗之心,为统一全国减少阻力。

然而,将天下一统的晋朝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受人待见的朝代,晋做出的历史功绩真是少之又少。司马懿采取血腥屠杀曹爽满门的方式攫取了曹魏的大权,司马昭、司马炎父子两个又从曹魏的幼主手里篡国,曹魏的立国可以说是名不正、言不顺。

晋朝的皇帝更是奇葩,晋武帝司马炎在统一三国之后,逐渐怠惰、不理整事。攻破东吴之后,司马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清点人口、府库,稳定社会治安,而是忙着把孙浩的妃嫔全部送到洛阳,据为己有。还命令军士查访民间的女子,一并送到洛阳供自己享乐。

据史料记载,司马炎的后宫有妃嫔、宫女一万余名,每天下朝之后尽然犯愁去哪个宫里,于是侍臣建议皇帝每天乘坐一辆羊车,任羊随意行走,停在哪个宫门口就去哪个宫,一个宫女为了博得宠幸,就在自己的宫门前放上蘸了盐水的叶子,这样羊就会停下,皇帝也就可以和她在一起了。后来,其他的宫女也学会了这个办法,一时之间,宫门外竟然全是洒满了盐水的叶子,堂堂一国之君,竟然荒淫到如此地步。

晋武帝司马炎的儿子,晋惠帝司马衷则完全是一个痴呆之人,连基本的辨别能力都没有,他最著名的一个典故就是“何不食肉糜”?当侍臣向他汇报老百姓受了灾荒没有食物的时候,司马衷竟然吃惊地问没有粮食为什么不吃肉粥呢。司马衷自己没有办法处理政事,只好把大权交给皇后贾南风,贾南风是一个出了名的悍妇,擅权自专,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朝堂之上司马氏诸王争夺皇位,自相残杀,战火连绵,民不聊生。

而在晋惠帝时期爆发的八王之乱直接把中国推向了亡国灭种的深渊,八王之乱历时16年,以司马越最终拿到政权结束。在这场灾难之中,手足相残、夫妻反目,残酷血腥,八王之乱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且,由于统治者忙于内战,无暇地域外辱,那些长期盘踞在中原北部的少数民族政权乘机入侵,大肆杀戮汉人,当时长江以北的汉族人甚至已经被杀尽,华夏文明真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混乱的局面直到隋文帝杨坚建立大隋才宣告结束。

两晋时期,政治及其混乱,知识分子不敢参与朝政,只好崇尚玄谈,也就是著名的魏晋清谈,“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成了社会风气。在这个时期,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嵇康被司马昭杀害,由于嵇康对于司马氏的宣召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司马昭对他很是忌恨,恰巧当时与嵇康有仇怨的钟会借机进谗言,司马昭一怒之下,处死嵇康,广陵散终成千古绝唱。

(二)李密的生死抉择

李密就是在这样纷繁复杂的情势下收到了晋武帝司马炎的征召,而这实际上

是一封前途未卜的诏书。

而仔细品读李密的《陈情表》,就会看到很多言不由衷的词语。

李密说自己“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李密可以说是把自轻自贱写到了极致,古代的读书人讲究的是忠臣不事二主,为了抗拒新政权辞官不做的大有人在,李密知道晋武帝司马炎最疑虑的就是这一点。于是主动坦白自己的历史问题,表明自己本就喜欢做官,对蜀汉是没有旧情的。但是李密真的如此吗?

李密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懂得感恩的人,自幼失去父母,祖母将自己带大,李密对祖母竭尽孝心,端汤奉药,服侍周到,在那个人均年龄都很短的时代,祖母能活到九十多岁,更加说明了李密对祖母的孝心,这些在史书中都有记载。

这样一个孝子怎么可能对提拔重用自己的蜀汉没有丝毫的留恋,没有丝毫的守节之心呢?在蜀汉灭亡之后,晋的司空张华曾经问询过李密对于刘禅和诸葛亮的看法,李密并没有对亡国之君落井下石,而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件事足以说明李密并不是向他自己所陈述那样是个官迷。

李密在《陈情表》表中恭维晋武帝“逮奉圣朝,沐浴清化”,然而这清化又体现在哪里呢?司马家族本就是曹魏的臣子,但是几代人处心积虑、暗藏祸心,欺负曹魏的幼主,才篡权登基,况且曹魏的江山也是从大汉手中篡夺而来,只有当时的蜀汉政权才是大汉朝的血统,才是名正言顺。蜀中君臣多年来都是以光复汉室为己任,如今蜀汉亡了,后主也成为了司马炎的俘虏,被册封为安乐公,乐不思蜀,蜀汉旧臣的亡国之痛无处诉说。这个时候,让李密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敌人司马炎稳固江山真是强人所难。

(三)李密和晋武帝司马炎之间的博弈

那么司马炎明不明白李密这封陈情表的本质还是一封辞不就任的拒绝信呢?我想老奸巨猾的政治家司马炎应该也觉察到了。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拉拢李密,给他大官做也一定不是多么信任他或者欣赏他,就是想拉他做自己心胸宽广的招牌罢了,既然李密这封公开信写的这样谦卑,字字句句都是臣服于自己,不会为旧主守节,只是想暂时奉养祖母,那么司马炎的愿望就已经实现了。

杀掉已经给自己写了降书,且天下闻名的贤士一定会引起大家的不满,那就不如成全李密的心愿,让他在家安心奉养祖母,借以向天下人展示晋朝皇帝的博大胸怀,对于一个降臣如此宽容,东吴你就不要抗拒了,赶快归顺我司马炎吧。

而且,李密在陈情表中也提到“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以孝治天下是自己提出来的,现在却不让李密在家里尽孝,那不是言而无信吗,索性顺水推舟,答应李密的请求,而且把戏做足,给李密配了两个丫鬟帮助他一起照顾祖母,让地方官给老祖母发放饮食,让天下人看到晋朝皇帝的仁厚。

而李密呢,虽然在文章中把自己写的卑微低贱,但是实质上,他实现了自己的目的,没有入仕晋朝,或者说是迟缓入仕,在天下有识之士看来,李密就是用自己的方式为已经灭亡的蜀汉王朝守节,为这个在蜀汉臣子心中最正统的王朝尽最后一点哀思。

在陈情表呈交晋武帝司马炎一年之后,李密的祖母辞世,李密为祖母守孝两年,终于入仕晋朝。但是这三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司马炎的朝局已经稳固,不再需要李密这个金字招牌了,并没有让李密担任他曾经授予过的太子洗马,而是只任命李密做了一个小官,温县县令,李密在温县政绩卓著,过去,中山诸王过境都要逼迫郡县供给,老百姓不堪其扰,李密当上县令之后,据理力争,断然拒绝,使诸王不敢苛求,这是李密为当地老百姓做的好事。

李密后来担任过尚书郎,汉中太守等职位,任职期间,李密在汉中修建了武侯祠,这是他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老上司诸葛亮的致敬,也是对故国的最后一次追念。

然而那个在《陈情表》中小心谨慎的李密骨子里流淌的却是宛如竹林七贤一般不屈、傲岸的血液,在一次酒后,李密慷慨赋诗: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中无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晋武帝闻之大怒,将李密罢官回乡。

李密的仕途虽然到此戛然而止,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李密真的当上太子洗马,成为白痴皇帝司马衷的侍从官,那么将来他一定会被卷入跌宕的朝局,若干年后,能否善终也未可知。

从政治的角度分析《陈情表》,并不是对李密的诋毁,相反,这篇亲情和政治交织的文章更能看出李密的为人。一方面是高官厚禄,一方面是生死相胁,李密很巧妙的找到了自己的出路,得以为祖母尽孝,为故国守节。

有人说,忠臣一定是孝子,这句话千真万确,对含辛茹苦抚养自己的骨肉至亲都不能怀一颗感恩之心,又怎么能指望他为国家尽忠,为百姓谋福。

读《出师表》不落泪是为不忠,读《陈情表》不落泪是为不孝,几千年前的历史烽烟仍然无法丝毫消弭《陈情表》震撼人心的力量。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唐朝时期的人们都吃什么呢?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如今有很多人都非常向往古代人的生活,事实上我国历史中确实有几个朝代是非常令人向往的,无论是强悍又或是大唐,这些朝代都是站在世界各国的最顶峰。但是小伙伴们却不用太向往回到古代了,毕竟到了古代还是有一件事是怎么也避免不了的,那就是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唐朝时期的美食。有些人可能会说了,我国的大部分

  • 揭秘明成化鸡缸杯有几个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鸡缸杯其实小编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这个玩意也太贵了,竟然价值2.8亿,哇,这简直了,而且大家也知道的鸡缸杯很小一只的,所以这个鸡缸杯真的是厉害,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鸡缸杯是不是只有唯独的一个呢?其实并不是的,话说这个鸡缸杯前前后后有很多个,所以这个一个就价值这么高,那一共有多少个呢?下面就着这个

  • 鸡缸杯价格多少?揭秘为何价值2.8亿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鸡缸杯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这个玩意,反正是真的挺出名的,小编只所以知道这个玩意是因为有一次听说了它的价格,价值2.8亿,一个杯子价值2.8亿的话,虽然算得上是神话,但是也还是能接受的,但是当小编看到了鸡缸杯的真实面目之后才发现,这个鸡缸杯竟然这么小只,而且还卖了2.8亿,那这就显得十分的有意思了

  • 薄胎紫砂是什么?是为了省泥料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紫砂壶有很多不同的品种,而这些不同也分很多方面,有的是因为做工,有的是产地,有的是原材料等等,任何一个不同,制造出来的紫砂壶都可能是不一样的。紫砂壶中有一种薄胎紫砂,与一般的紫砂壶不同,它的总体重量非常的轻,拿在手里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分量感不够,所以很多人可能认为这是在做的时候为了省泥

  • 古代四大名楼是哪些?分别有什么历史背景?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不得不说人们是真的很喜欢“四”这个数量,古代的各个方面杰出的人、物都是有四个,比如说非常有名的四大美女四大美男,还有各种小说里面的四大家族等等,很多时候都离不开“四”。古代的四大名楼也是如此,历史上建造过非常多的各种“楼”,那么

  • 行草中的向背是什么意思?向背写法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行草是一种介于行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就喜欢使用行草,因为书写会比较快,但又不像草书那么潦草。其实想要练好行草,还需要掌握一门书法中的技巧,名叫“向背”。可能还有很多朋友不太了解向背是什么意思,所以这次就为大家做个解答。下面古人的书法为大家做个介绍,毕竟从他们

  • 紫砂壶的壶底该怎么看?买壶的时候为什么要看壶底如何从壶底区分壶的好坏?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每一样东西的好坏,都是可以评判出来的,对于爱好紫砂壶的人来说,收藏到一个好的壶,自然是很令人开心的,不过好的壶又应该如何判断呢?紫砂壶的好坏应该怎样才能判断出来,很多人在挑选紫砂壶的时候,很注重看壶身等地方,但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个地方就是壶底,那么壶底应该怎么看?买壶的时候我们总是千挑万选,看款式,

  • 哪吒之魔童降世隐藏了哪些文物彩蛋?揭秘电影中出现的珍贵文物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哪吒之魔童降世》目前已经打破了诸多记录,并且票房还在不断上升,也是让哪吒成为了这个夏天最闪耀的一颗心。其实《哪吒之魔童降世》能成功,也是因为背后的制作团队下足了功夫,从人物的造型和服装设计就能看出,加上有一个好的剧版,所以观众对这部动画都有着很高的评价。其实《哪吒之魔童降世》中还隐藏了一些有趣的文

  • 新手如何收藏和田玉?有哪些难度困难?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任何人进入一个领域,一开始都是新手,对于这个领域里面的很多东西其实并不是很了解,所以也需要一些前辈们的提醒或者教导。而在收藏和田玉的时候,一个新手想要这样还是很有些难度的,在收藏和田玉的时候,新手有四个困难,这分别是哪些困难?新手又该如何克服这些困难,解决这些难题呢?玉石市场的火热也吸引许多新手进入

  • 挂羊头卖狗肉是怎么来的?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挂羊头卖狗肉”被认为是名不副实的意思,毕竟在外面挂着的是羊头,但是店里面卖的却是狗肉,这在古代是两种差别很大的肉,如果真的有人这样做,那也实在是骗人的伎俩,为了得到利润失去了本心。不过,这个俗语究竟是怎么来的,难道历史上真的有人这样做了吗?这句话背后有什么历史渊源?宋朝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