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面不改色什么意思?面不改色典故介绍

面不改色什么意思?面不改色典故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895 更新时间:2024/2/4 13:45:08

秦宓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大臣,思维敏捷,善于辩论。秦宓早年是刘璋的手下,后来被刘备麾入账下。史书上对于秦宓的记载并不是很多,不过其中有一件事让他差点丢了性命。关羽死后,刘备下决心伐吴,此时秦宓力劝刘备不要意气用事,结果刘备大怒要杀秦宓,最后还是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才饶了秦宓一命,只是将他下狱。这次介绍的成语“面不改色”,就和秦宓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见于《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发生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秦宓、诸葛亮和刘备。原文如下:

次日,先主整兵要行。学士秦宓奏曰:“陛下舍万乘之躯,而徇小义,古人所不取也。愿陛下思之。”先主曰:“云长与朕,犹一体也。大义尚在,岂可忘耶?”宓伏地不起曰:“陛下不从臣言,诚恐有失。”先主大怒曰:“朕欲兴兵,尔何出此不利之言!”叱武士推出斩之,宓面不改色,回顾先主而笑曰:“臣死无恨,但可惜新创之业,又将颠覆耳!”众官皆为秦宓告免。先主曰:“暂且囚下,待朕报仇回时发落。”

孔明闻知,即上表救秦宓。其略曰:“臣亮等窃以吴贼逞奸诡之计,致荆州有覆亡之祸;陨将星于斗牛,折天柱于楚地:此情哀痛,诚不可忘。但念迁汉鼎者,罪由曹操;移刘祚者,过非孙权。窃谓魏贼若除,则吴自宾服。愿陛下纳秦宓金石之言,以养士卒之力,别作良图,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先主看毕,掷表于地曰:“朕意已决,无得再谏!”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关羽遇害后,刘备决定亲自挂帅征讨孙权。学士秦宓上奏劝阻,刘备勃然大怒,下令将秦宓处死。诸葛亮得知此事后,再度上奏劝阻刘备。但刘备将诸葛亮的奏章扔在地上,表示自己的心意已决,不再接受大臣的劝谏。同时,刘备又下令将秦宓关押,等战事胜利后再做发落。此后,刘备亲征东吴,但遭到陆逊的顽强抵抗,最终兵败夷陵,蜀汉帝国也因此元气大伤。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秦宓提到刘备要处死自己时的反应,叫做“面不改色”,意为脸上神色不变。形容遇到突发事件时神态自若,从容镇静。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晏子春秋》中的“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

小说中提到的学士秦宓劝阻刘备征讨东吴的情节,是符合历史原貌的。据《三国志•秦宓传》载:“先主既称尊号,将东征吴,宓陈天时必无其利,坐下狱幽闭。”直到刘备病逝后,秦宓才重新被诸葛亮录用。

刘备征讨东吴的决定,在蜀汉朝臣中还是引起了一番争议的。《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载,作为元老系的代表赵云,就曾公开对刘备的决定表示异议。赵云表示:“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不过,刘备不但拒绝听取赵云的意见,还不让其一起参与战事,仅仅让其镇守江州作为后应。比起早年就跟随刘备的赵云,秦宓的命运就要悲惨的多。若非刘备病逝,秦宓恐怕用不出头之日。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揭秘王莽货布一枚价格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王莽货布其实以前还是不算火爆的,但是最近却越来越火爆了,毕竟这个东西很多人也已经发现了,那就是价值也越来越大了,因为人们对王莽是越来越了解了,毕竟这个人还是很给力的一个人,而且在当时可以说做出的改革是影响到了人类进程的,这其中关于货币的改革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最近关于王莽货布的价格也一直在攀升了

  • 古人日常饮食都要遵守哪些礼仪?这三条是最重要的饭桌之礼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礼仪之邦,这也很好的体现出了中华文明对于礼仪方面的看重。古人无论做什么,都要讲究一个“礼”字,《仪礼》和《礼记》就记载了很多先秦至西汉时期,人们在礼仪方面表现出的态度,有种敬事如神的感觉。那这次我们就为大家讲讲,古人在日常饮食方面,一般都要遵循哪些礼仪,其

  • 关于时间的名言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时间是什么?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对于时间的认识都不一样,同时在运用时间上也都不一样的。有的人充分的利用时间去学习;有的人想方设法的利用时间去娱乐;有的人利用时间去做慈善。时间不等人,时间万物都是随着时间的运转而不断改变的。时间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但是它却又是真实存在的,与这世间的万物都脱不了干系。今天

  • 清明节为什么即是节日又是节气?这背后有什么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清明节和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不过这里面只有清明节既是自然节气,又是传统节日。清明节的节期在仲春和暮春之间,兼具了自然和人文两大内涵。节气和人文融为一体,也正好体现了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和谐共存的关系。古时候清明节的习俗十分丰富,扫墓祭祀和郊游踏青是永恒的两大主题。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

  • 味如鸡肋什么意思?味如鸡肋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三国时期,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此后曹操想要撤军,众将不解曹操为什么要撤军,曹操只说了两个字“鸡肋”。这个鸡肋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后来被杨修解读了出来,鸡肋的意思就是食之无味,其实可惜。说明曹操并不想在争取汉中这件事上,和刘备消耗太多的精力。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味

  • 清明节有什么习俗?除了扫墓还有什么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又是一个清明节即将到来,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清明节已经与“扫墓”“祭祖”这类的词眼组合在了一起,似乎清明节除了扫墓就再也没有其他的习俗。实际上,清明节作为一个节气与节日合一的时间,从来都不仅仅是扫墓这么简单。那么,清明节到底还有什么样的习俗,古代人的清

  • 乾隆皇帝在汉绿釉陶壶上刻字算不算破坏文物?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都说乾隆皇帝是“印章狂魔”,任何字画凡是到了他的手上,基本都会留下一个专属标记。实际上,乾隆不仅对字画下手,汉代的陶器他也没放过。当时曾有人把一个东汉时期的绿釉陶壶献给乾隆皇帝,结果乾隆皇帝非要在绿釉陶壶上刻一首自己的诗。文物不都应该好好保护么,乾隆皇帝这样做算不算是破坏文物

  • 文房四宝如何挑选?哪种笔墨纸砚才具有收藏价值?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文房四宝是中国文化中的传统文书工具,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实际上,文房四宝在古代都有特指的物品,例如在南唐时期,文房四宝都来自安徽宣城和徽州,诸葛笔、李廷圭墨、澄心堂纸和婺源龙尾砚就是文房四宝的标配。不过在此后的朝代中,这四宝的产地又有了新的出处,那如今我们应该如何挑选文房四宝呢?这次就为大家做个小小的

  • 天亡簋怎么念?天亡簋在历史上属于什么级别的青铜器?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天亡簋读作tian wangguǐ,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在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市眉县,目前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内。天亡簋是西周时期用来吃饭的容器,但制作十分精美,各种蜗体兽纹刻在器腹和圈足处。天亡簋的内底还记载了一件重大历史事件,就是周武王灭商后举行的祭祀大典,得到了先祖的保佑,才让周朝能够

  • 孔明择妇什么意思?孔明择妇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孔明择妇”一听就知道和诸葛亮有关,其实严格来说孔明择妇并不算一个成语,因为在日常中基本从来不会用到这四个字来形容某事,那孔明择妇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都知道诸葛亮娶了一位丑老婆黄月英,很多人也是不解诸葛亮为何要做出如此选择。实际上,黄月英可以说是诸葛亮的大恩人,诸葛亮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