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衣冠不整什么意思?衣冠不整典故出处介绍

衣冠不整什么意思?衣冠不整典故出处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840 更新时间:2024/1/21 6:33:18

庞统早年归降刘备时,刘备也不清楚庞统有何能力,就让庞统担任县令一职。但是新官上任的庞统怠慢公事,让刘备感到非常不满。其实庞统的能力在当时也是数一数二的,只是名气不怎么大,所以刘备刚开始也没准备重用他。不过在各方的推荐下,刘备逐渐悉知了庞统的过人之处,随后多次将重任交于庞统处理,两人的关系也是越来越好。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衣冠不整“,就和庞统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是怎样的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发生在庞统担任耒阳县令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张飞孙乾和庞统。原文如下:

飞问曰:“县令何在?”同僚覆曰:“庞县令自到任及今,将百余日,县中之事,并不理问,每日饮酒,自旦及夜,只在醉乡。今日宿酒未醒,犹卧不起。”张飞大怒,欲擒之。孙乾曰:“庞士元乃高明之人,未可轻忽。且到县问之。如果于理不当,治罪未晚。”飞乃入县,正厅上坐定,教县令来见。统衣冠不整,扶醉而出。飞怒曰:“吾兄以汝为人,令作县宰,汝焉敢尽废县事!”统笑曰:“将军以吾废了县中何事?”飞曰:“汝到任百余日,终日在醉乡,安得不废政事?”

统曰:“量百里小县,些小公事,何难决断!将军少坐,待我发落。”随即唤公吏,将百余日所积公务,都取来剖断。吏皆纷然赍抱案卷上厅,诉词被告人等,环跪阶下。统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民皆叩首拜伏。不到半日,将百余日之事,尽断毕了,投笔于地而对张飞曰:“所废之事何在!曹操、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飞大惊,下席谢曰:“先生大才,小子失敬。吾当于兄长处极力举荐。”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庞统离开江东来到荆州投奔刘备,刘备嫌庞统相貌丑陋,心中不悦,将庞统打发到耒阳担任县令。庞统对此大为不满,到任后整日饮酒,不理政事。刘备随即派张飞、孙乾来到耒阳县调查,谁知庞统只用了几个时辰就将一百多天的政务处理完毕,令张飞大惊失色,对庞统佩服得五体投地。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庞统出现在张飞面前时的状态,叫做“衣冠不整”,意为穿戴不够整齐,也形容人十分狼狈或困苦之状。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宋人邵雍《内外吟》中的“衣冠不整,谓之外惰。行义不修,谓之内惰。内外俱惰,何人不唾。”

小说中出现的这一情节,并非作者的虚构,而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期间刘备与庞统之间的冲突更甚于小说。按照小说的说法,庞统在耒阳不理政事,刘备好歹还派了张飞与孙乾前去调查,庞统也在张飞面前小试牛刀,表现了一把自己的能力。而在真实的历史当中,情况这更为恶化。

据《三国志•庞统传》载:“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不过,显然庞统并不胜任基层管理工作,工作做得不好,刘备一怒之下将其免职。直到庞统和诸葛亮出面推荐,刘备这才重新用庞统,将其任命为军师中郎将,与诸葛亮平起平坐。

为何刘备一开始不待见庞统呢?其实并非庞统的能力不行,问题出在刘备对庞统的看法和态度上。虽然在当时庞统的名气比诸葛亮还大,但其来历非常复杂。据《三国志•庞统传》载,早在刘表执掌荆州之际,庞统就已经是南郡的功曹了。曹操占据荆州,庞统既没有加入刘备的阵营,也没有南下投靠东吴,而是留在荆州为曹操效力。赤壁之战后,东吴占领南郡,周瑜就任南郡太守,庞统又转而为周瑜服务。周瑜病逝后,庞统又护送周瑜的灵柩来到江东,并与江东名士们有过广泛的接触。

此后,庞统才离开江东回到南郡,而此时的南郡又被孙权借给了刘备,庞统这才成为刘备的下属。如此复杂而多变的经历,又怎么不让刘备有所顾忌呢?对于庞统的能力,刘备是不会怀疑的,因为早在刘备寄寓荆州时期,水镜先生司马徽就将庞统与诸葛亮并称为“俊杰”,刘备真正担心的是庞统的忠心。因此,刘备一开始并不敢对庞统放手任用,而庞统自己也不太争气,在耒阳没有政绩。这样一来,刘备对庞统的顾虑更甚。

此时,鲁肃和诸葛亮及时站出来进行推荐,使得庞统的命运发生巨变。其实,无论是鲁肃还是诸葛亮的推荐都有着两层用意,一是指出庞统的才能,二是不约而同肯定庞统对刘备的忠心,这才打消了刘备顾虑。从此,庞统便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中国十大国宝级文物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能被称为国宝级别的文物有很多,几乎每个朝代都能出品几个国宝。这次为大家介绍的十件国宝算是各个时期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物品,背后都蕴藏了比较深刻的含义。其实国宝和古董还有是区别的,能被称为国宝是因为在当时就已经具有非常高的价值,而古董大部分都需要岁月的累积才能使它变得更加宝贵。国宝也是一

  • 窃钟掩耳什么样意思?窃钟掩耳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历史上对于司马懿的评价总体来说还是偏负面,司马懿虽然对曹魏有功,但最后以下犯上,架空曹氏政权还是受到了不少的抨击。不过要是站在司马懿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或许就能得到一些理解了,而且能够灭蜀汉和东吴也都是司马家的功劳。司马懿隐忍了一辈子,最后终于迎来了一次爆发,而且曹丕和曹睿也要附上一定责任。这次为大

  • 四合院的特点是什么?有着什么样的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北京的四合院,大家都很熟悉了。四合院也被称之为四合房,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整个四合院的结构就是四面建有的房屋。有很多人去北京看过四合院,但是对四合院的特点和特色还是不太了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四合院的特点吧。北京四合院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北京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世

  • 青牛道士什么意思?青牛道士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封君达是东汉时期的著名术士,别号青牛道士。封君达非常擅长养生之术,所以也受到了当时皇室贵族的重用。毕竟不管是皇帝还是当官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够长寿,这点古代人和现代人的想法都一样。不过古人的长生办法听起来都不怎么科学,更像是一些旁门左道的偏方,但古人也不懂这些,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基本上也愿意

  • 北京最美的四合院究竟美在什么地方?有着什么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和其他的三个古国一样,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艺术特色。只要说起中国具有特色的建筑形式,大家肯定就会想到了北京的四合院了。四合院是中国汉族文化中一种非常传统的合院式的建筑。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中国最美的四合院“恭王府”到底有多美吧。恭王府始建于

  • 胡同的来历是怎样的?什么时候出现的?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胡同,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他是北京人从古至今最为讲究的了,在北京的大家小巷里都可以被称之为胡同。只要你说胡同,北京人是听的懂的,若你说什么什么街什么什么道,可能北京人就不太明白了。那么北京胡同的来历是怎么样的呢?什么时候出现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胡同由来:北京人是讲究走路的。因为老北京

  • 中国古代鲤鱼跃龙门的民间故事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鲤鱼,对于现在的一个吃货来说,那就是绝对的美味了。但是今天小编要介绍的并不是如何去烹调一条美味的鲤鱼了,而是要给大家普及下在咱们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关于鲤鱼的民间传说,这个传说就是“鲤鱼跳龙门。”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东海中一大群金背鲤鱼、白肚鲤鱼和灰眼鲤鱼,听说禹王要挑选

  • 中国鬼神传说中的钟馗是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钟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他就是中国鬼神文化中,专门捉鬼想要的阴神。在中国古代乃至现代都有着挂着钟馗的画像来辟邪的这一传统。在民间关于钟馗的故事非常的多,据说钟馗死后成为神仙,那么你知道钟馗是怎么死的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唐朝德宗年间有个叫钟馗的举子,此人长得豹头虎额铁面环眼,脸上长满虬

  • 中国民间故事,猫儿桥的传说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在杭州的钱塘江河畔有一座六和塔,传说这座踏上有十二只玉鼠,但却因为一次陈年旧事却消失的无隐无踪了。而这个故事就在当时杭州的大街小巷中传来传去,这个故事便是“猫儿桥的传说”。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这个故事吧。从前,杭州琵琶街拐弯的地方有座平津桥,桥边住着一个老皮匠。老皮匠是个孤

  • 一文钱难倒赵匡胤的故事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赵匡胤,大家肯定都非常的熟悉了,他是宋朝的开国皇帝,在中国的民间流传这许多关于赵匡胤的一些故事。其中还包含一些关于他称帝的一些故事,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来介绍下,“一文钱难倒赵匡胤”的故事是怎样的吧。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据说,当他还是一名武将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