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秋节吃什么?古人的中秋节美食有哪些?

中秋节吃什么?古人的中秋节美食有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996 更新时间:2024/2/16 4:21:24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很多人想必已经返回家中与家人团聚了,毕竟在这样一个到处都是“团圆”气息的节日里,人多才热闹。而说到团圆,中秋美食月饼自然就被赋了这样的含义,但是中秋节却绝对不仅仅只有月饼这一种吃食,中秋节从唐朝开始发展至今,也有一千多年了,爱吃的古人绝对不会只分一个月饼给中秋节的。那么,除了月饼,你还知道哪些古人中秋的美食呢?

1.石榴

爱吃石榴的人,不会觉得剥石榴是一件费力的事情,但是不爱吃石榴的,大多数也都是因为觉得剥石榴是一件费力的事情。石榴的成熟时节就在中秋节时期,古人讲究顺应时节,什么时候什么东西成熟了吃才是最好的,既然石榴熟了,那就摘几个剥开吃啊。石榴属于中秋节的必备水果之一,而石榴葡萄拥有同样的寓意,多籽(子)多福。

2.桂花

别误会,这里所说桂花,当然不是生吃,毕竟桂花是花又不是果。那么,桂花要怎么吃呢?一些很普遍的方法就是酿酒、制作糕点。桂花的香味,相信很多人都是闻过的,小编个人对桂花甜腻腻的香味不感兴趣,甚至有些讨厌,但是这并不妨碍更多的人对桂花是非喜爱的。桂花本身带有很甜的味道,制作糕点、糖果再合适不过了,再加上桂花虽然甜但是甜得独特的香味,做出来的糕点想必也一定是不同寻常的。

还有桂花酒,同样带有甜甜的味道,想象一下,中秋其实也就是一场关于桂花的盛宴,与家人一起赏桂花,品尝桂花糕点,吃多了再喝一口甜甜的桂花酒,简直是嗜甜人士无上的享受。虽然有人会拿红酒来代替,但是作为一个传统节日,相比之下究竟是桂花酒更配还是红酒更配,很多人也都是心里明白的。

3.菱角

时值秋季,开了满池的荷花也都落了,但是并不妨碍人们的心情,因为荷花虽然没了,莲子却还在,水底下却还有莲藕。而除了这些,还有与莲藕、莲子齐名的荷塘三宝,菱角。不过要注意的是,菱角与荷花并没有什么关系,只不过也是生长在湖泊当中而已。菱角要怎么吃呢?最常见的办法就是蒸煮后剥壳食用,除此之外也可以熬粥食,具有利尿通乳,止渴,解酒毒的功效。

4.螃蟹

这一个相信就是很多人喜爱的食物了。秋天作为一个收货的季节,螃蟹同样也到了肥美的时节,明朝时期就非常流行中秋吃螃蟹,当然了,这是在宫廷,不仅有螃蟹,佐料也不可少,常见的就是酒醋。吃完之后还有苏叶,能喝还能洗手。宫廷最是讲究,除了吃,还要有氛围,中秋佳宴要看表演,演的是什么?当然就是与中秋有关的神话戏曲了。

以上这些也只是一少部分,中秋节能吃的东西不止有月饼,也不止有中所说,你还知道些什么美食,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不省人事什么意思?不省人事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黄忠老当益壮,60岁加入刘备,还能屡获战功,实在令人敬佩。不过黄忠在演义和正史当中的结局并不一致,演义里,黄忠同刘备一起伐吴,最后战死在沙场之中。而正史里,黄忠是在夷陵之战之前就已经病逝了。“不省人事”这个成语的背景故事,就出自于黄忠。黄忠大器晚成,好在让后人知道了他的威名,

  • 古代的一斤为什么是十六两?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总说“半斤八两”,用来表示双方的实力相差无几,然而按照惯性思维,半斤是五两,与八两相差自然很多,怎么会差不多呢?实际上,在古代,一斤并非是十两,而是十六两,因此半斤八两就是一样的意思了。但是,为什么要将一斤定为十六两?这里面包含着怎样的智慧?还有我们使用的筷子,为什么要定

  • 月饼到底切不切开吃?南方人和北方人吃月饼有哪些差异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都知道,南北方人在饮食习惯上的确存在很多差异,但没想到吃月饼这个问题上竟也出现了分歧。一位南方的小伙伴说吃月饼要切开以后再吃,而北方朋友说现在都是小月饼还用切么,直接一口就没了。那吃月饼到底用不用切呢?感觉一般还是根据月饼的大小来决定的吧,小编作为南方人吃月饼也从来没切过,以前的月饼的确会送刀叉

  •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有什么关系?两本小说竟藏有这样的秘密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都创作于明代,其实这两本小说都属于神魔小说。只是封神演义将整个天庭的体系构造了出来,西游记则是把重点放在了孙悟空身上,还有后面的取经之路。那这两本小说有什么联系么?其实神仙都是那几个,而且在封神演义中也有一位类似孙悟空的人物,叫袁洪,他们都是猴子。只是袁洪的下场要比孙悟空惨多了。下面

  • 睚眦之怨什么意思?睚眦之怨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孙权为了巩固吴蜀联盟,主动将自己的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但刘备心里也明白,孙权是想派一个人监视自己的一举一动,以防不测。而且孙尚香来到蜀汉更是天天发大小姐脾气,惹得一众将领对她非常不满。后来法正看出了刘备的难处,就提议将孙尚香还给孙权,这次要为大家讲的成语“睚眦之怨”便和他们几

  • 心害其能什么意思?心害其能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早年的马超便以名震天下,当时他投奔张鲁时,两人之间还发生过一些小摩擦,最终差点酿成大错。当时马超的敌人还不是曹操,但自己也需要找一位靠山,很显然张鲁这个靠山并不怎么靠谱。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心害其能”,便是马超和张鲁之间发生的一些事,当时马超在张鲁账下并不得知,所以最终转

  • 不成体统什么意思?不成体统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不成体统“这个成语大家不会陌生,同“成何体统”的意思相近。但这次主要和大家讲讲“不成体统”背后发生的典故还有出处。故事是发生在东汉末年,汉献帝一直被曹操压制挟持,他也想过要反抗,但没以成功。后来汉献帝准备逃出城,跑到一半又被拦

  • 献可替否什么意思?献可替否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刘备和诸葛亮一直都非常注重人才的栽培,但蜀汉的储备力量又是三国中最弱的存在,所以想要挑选出能够挑大梁的人也是十分困难。刘备要比诸葛亮更会看人,而且是那种观察入微的类型,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献可替否”,背后的故事就和诸葛亮、刘备有关。其实蜀国有很多潜力才将,但前一辈的人

  •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什么意思?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原话出自《淮南子·主术训》,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把这两句话简化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其实意思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在《诫子书》中意思会变得更加深刻。这是诸葛亮想对诸葛瞻说的话,希望他能够提升自己的修养,并且不要忘记初心,

  • 相继而至什么意思?相继而至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诸葛亮去世以后,好像蜀国之中人才便凋零了,其实蜀汉还是有很多后起之秀的,但因为诸葛亮的光环实在太耀眼,导致他们好像并不是很突出。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相继而至”,说的就是蜀国后期大将王平的故事,当时曹爽带兵进攻,蜀军兵力并不占优,所以只能退守。但王平却说不能撤退,并且亲自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