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不如意事常八九什么意思?不如意事常八九典故出处

不如意事常八九什么意思?不如意事常八九典故出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748 更新时间:2024/2/24 19:45:44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算是一句经典古话了,其实这句话原句是“不如意事八九”,出自晋书。当时司马炎称帝建立晋国,三国彻底沦为历史,谁也没想到曹魏竟然在东吴前面被灭掉了。所以等司马炎掌管大权以后,只用安心对付东吴即刻,完成统一大业也只是时间问题。但伐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所以晋国一位将领才会发出“不如意事常八九”这样的感叹,一起来看看背后的故事究竟是怎样的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晋书·羊祜传》,时间是在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前后,主人公是西晋名将羊祜。原如下:

会秦凉屡败,祜复表曰:“吴平则胡自定,但当速济大功耳。”而议者多不同,祜叹曰:“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故有当断不断。天与不取,岂非更事者恨于后时哉!”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当时正值西晋在秦、凉等地作战连续遭遇失败。羊祜又晋武帝司马炎上奏表示:“如果能够平定东吴,则西北部地区的胡人之乱很快可以平定。因此,当今最应该做的便是迅速完成灭亡东吴的大业啊!”不过,朝中大臣在谈论此事后,却出现了众多反对的声音。听到这个消息,羊祜感叹道:“十件事情当中,通常有九件是令自己感到不如意的。目前有些人当断不断,当予不取,这怎么不让日后的有识之士感到遗憾呢?”

本文要介绍的便是根据羊祜口中的“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所演变出来的一句成语,叫做“不如意事常八九”,意为十件事情当中,通常有九件是令自己感到不如意的,形容不合心意的事情太多,而志愿往往难以实现。

说完了成语,再来说说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主要人物。时值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天下大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刘氏的蜀汉帝国已在十年前灭亡,曹魏帝国亦被西晋所取代,维持了近八十年的三足鼎立局面已被打破。与国力强盛的西晋帝国相比,偏居江南的东吴帝国已是国力衰落,政局混乱。针对这一情况,羊祜多次上书,提出灭亡东吴的建议。

不过,羊祜的这一建议却遭到了朝中不少大臣的反对,最终也未能得到晋武帝司马炎的同意。究其缘由主要有两条。首先是西晋西北地区局势不稳,长期遭遇少数民族的入侵;其次是部分大臣认为东吴的水军非常强大,即使出兵也难以突破东吴的长江天险。而这些观点也极大地影响了司马炎。故此,羊祜的建议一直遭到拒绝。

羊祜常年与东吴较量,深知东吴不堪一击,对于自己的建议遭拒感到非常遗憾,因此才发出了“不如意事常八九”的感叹,这也变成了羊祜这位名将的终生遗憾,因为在就在这个建议被拒绝后的西晋咸宁四年(公元278年),羊祜就因病去世。而又过了两年,西晋最终发动了灭吴之战,其结果也正如羊祜预料的那样,晋军势如破竹,很快便灭亡了东吴。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危于累卵什么意思?危于累卵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夷陵之战结束后,原本会是曹魏的一个大好时机,所以曹丕打算起兵伐吴。但是朝中有不少老臣都反对出兵,这让曹丕感到很没面子,就处死了一人,但那些有声望的老臣还是不敢动。危于累卵这个成语比较冷门,可能很多小伙伴听都没有听说过,那这次就是一个能学习的绝佳机会。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危于累卵的意思,还有背后发生的故事

  • 不忍偏废什么意思?不忍偏废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都说蜀国后期没人才,其实朝内还是有能担当重任的人才,只是大家不怎么团结。刘备去世后,诸葛亮顺理成章成为接班人,虽然不是继承皇位,但地位和皇帝也没什么差别。等诸葛亮去世后,谁能接替他的位置呢?可能当时杨仪觉得此位非他莫属,而现实却无情的将他打醒。杨仪虽然有才但太小家子气,而且为了自己利益不择手段。这次

  • 无所逃命什么意思?无所逃命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夷陵之战上,刘备大军惨败陆逊之手,几乎等同于全军覆没。这也是很多人没想到的结果,虽然少了关羽和张飞,但蜀汉国力正处于巅峰时刻,怎会被一个陆逊打的如此不堪呢?主要还是刘备有些心急而且轻敌,孤军深入犯了行军大忌,如果诸葛亮在他身边的话说不定还能及时劝住刘备。这次要为大家讲的成语无所逃命,背后的典故就发生

  • 树栅连营什么意思?树栅连营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实际上刘备当年伐吴并不是自不量力,当时蜀汉的实力的确能和东吴一争高下。只是刘备求胜心切,犯了行军大忌,被陆逊抓住机会一举攻破。其实后人再看这场战役的时候,也是为刘备痛失好局感到遗憾,哪怕是刘备最终没输这么惨,可能对蜀汉来说也是好事。这次讲解的成语树栅连营正是出自夷陵之战,曹丕事后在评价此次战役时也提

  • 卧旗息鼓什么意思?卧旗息鼓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空城计算是诸葛亮的成名之计了,也被当作是司马懿忌惮诸葛亮的证明,毕竟一座空城便把司马懿十万大军给吓走,比赤壁之战时还要夸张。但在正史中并没有发生空城计这件事,当时司马懿和诸葛亮根本就不在一个地方,但空城计实在太过经典,所以一直都被后人传颂。这次要为大家讲的成语卧旗息鼓,背景故事也是出自空城计,诸葛亮

  • 在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古人是怎么对待老师的?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每一年都会有很多节日,用来纪念或者感恩那些为人类发展做出很多贡献的人,比如每一年九月十日的教师节。教师节,顾名思义,是学生们感念自己的老师对自己的传道授业解惑之恩,专门为老师们设立的节日。教师节其实算是现代的产物,那么在古代,人们有没有类似于教师节的节日?古代人们有没有教师节呢?步入凉爽的九月,很快

  • 推诚相信什么意思?推诚相信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三国中,从蜀国叛逃出去的人算是比较少了,主要还是因为刘备集团是靠信仰聚集而成,所以背叛刘备的人比较少。但在刘备伐吴期间,曾有一名将领背叛刘备,不过刘备并没有责怪他,而是觉得自己有愧于他,也是体现了自己的仁慈之心。如果是放在别的国家,可能就要诛3族了。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推诚相信,背后的故事就和这名

  •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俎”是指的什么东西?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句话我们也是经常性的听到了,那么鱼肉什么的我们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这个刀俎的“俎”是什么意思呢?有的人说是真砧板那么真的就是砧板吗?而且这背后的故事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史记*项羽本纪》里的著名故事“鸿门宴&

  • 望风响应什么意思?望风响应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赵云原本是公孙瓒的手下,不过在这期间也不怎么得知,后来归隐了几年才重新出山加入刘备。不过当年赵云准备加盟公孙瓒时也不太顺利,原本公孙瓒还犹豫不决,数月以后才答应的赵云。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望风响应”,背后的典故就和赵云、公孙瓒有关。望风响应的意思是对于事态的变化能做出积极

  • 李白是怎么写出静夜思的?床前明月光床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可能李白写的《静夜思》是国人都会背的一首唐诗了,主要是太过经典,而且诗句简介,思念之情通俗易懂,不过李白到底是怎样写出这首诗来的呢?这也和李白当时的经历有关,下面会为大家详细介绍。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的并不是我们睡觉的床,关于这个床字的解读一直都有争议,目前比较受大众认可的解释是,这里的&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