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俎”是指的什么东西?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俎”是指的什么东西?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208 更新时间:2024/2/24 19:44:23

说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句话我们也是经常性的听到了,那么鱼肉什么的我们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这个刀俎的“俎”是什么意思呢?有的人说是真砧板那么真的就是砧板吗?而且这背后的故事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

《史记*项羽本纪》里的著名故事“鸿门宴”写道:因为刘邦和项羽与怀王有“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刘邦入关中后占领咸阳,封存秦宫府库想据为己有,并驻军霸上严阵以待,守住函谷关不让项羽入关。

后到的项羽率带甲四十万屯驻新丰鸿门,刘邦的霸上驻军只有十万,就是不论兵力的多少,刘邦军队也抵挡不了彪悍的楚军。

眼看着要任人宰割,刘邦只能巧言令色地求和解。于是项羽请刘邦到鸿门赴宴。鸿门宴上项羽虽然被说服,而范增意在杀了刘邦以绝后患,于是屡次欲对刘邦下手,形势非常威急,这种情况就好像刘邦是被放在砧板上的鱼、肉,已经无处可逃,而项羽和范增则像是手执快刀的庖厨,只要愿意就可以一刀剁下来让刘邦化成齑粉。

刘邦好不容易躲过了想取他性命的项庄樊哙带剑拥盾入军门想救刘邦。樊哙吃了项羽赏赐的生猪腿,听了樊哙的一番辩解,心里的疑虑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这时刘邦趁机借口出来上卫生间,想缓口气。

樊哙劝刘邦赶紧逃走,但是刘邦说还没和项羽告辞。《史记》在这里写樊哙说了几句话: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樊哙的意思是说:做大事不计小节,现在逃命要紧,你还讲究什么?更何况你是放在人家砧板上的鱼肉,人家手里拿着刀,你还回去自投罗网不成?

这个“俎”就是古代切肉用的砧板,有木制的也有青铜制的,板面长方形,两端有足,从今天的观念看来像是供坐的小凳子。

古人觉得“俎”的形状很像“几”,所以又称其为“俎几”。“俎”不只是庖厨用具,而且是在祭祀、宴飨中都会用到的礼器。在祭祀中常与“俎”搭配使用的是另一种礼器叫作“豆”。《尔雅*释器》“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豆原来是盛放黍、稷等粮食的陶制器具,到了周代演变为放醢(古代用鱼、肉制成的酱)的盛器,周代的“豆”材质变成青铜,博物馆里看到出土的青铜豆有很多非常精美。

因为常用“俎”、“豆”来举行祭祀活动,所以也用“俎豆”来指代礼仪方面的事。在周代这样一个礼乐治天下的时代,“俎豆”之事就显得格外重要。《论语*卫灵公十五》中记载一个故事:孔子周游列国时到了卫国,卫灵公“问陈于孔子”。“陈”同“阵”,意思就是作战时的军阵,这里用“陈”来指代打仗的事。孔子回答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孔子的回答意思是说:祭祀的事情我知道,打仗的事情我没学过。第二天孔子就离开了卫国。这个故事背后所隐藏的深意是:孔子的主张是回到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以治天下的时代。而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是大征大伐的年代,卫灵公显然更想用发动战争解决问题,而对礼乐并不感兴趣。孔子知道自己的思想在卫国不可能被施行,所以就离开了卫国。

简单说:“俎”是切肉、盛肉的案子,但针对于当时用“俎”盛行的时代,又不能简单地把“俎”等同于今天的案板之类。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高坐具,更不可能有大的桌、案一类的家具,所以在贵族宴饮的时候都是一人一座。席地而坐的贵族每人面前有几,上面放着盛肉的“俎”。鸿门宴的时候项羽赐给樊哙“彘肩”,樊哙就是以盾为俎切了猪腿来吃。

从周代青铜铭文的记载来看,用“俎”的制度非常讲究。比如有“彘俎”、“羔俎”等,也就是说放不同的牲体有不同的俎。《礼记》里说“俎豆牲体,荐羞,皆有等差,所以明贵贱也。”用俎、豆祭祀、宴饮,放的牲体不同,用的俎豆数量也不同,这是表明尊卑贵贱的标志。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望风响应什么意思?望风响应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赵云原本是公孙瓒的手下,不过在这期间也不怎么得知,后来归隐了几年才重新出山加入刘备。不过当年赵云准备加盟公孙瓒时也不太顺利,原本公孙瓒还犹豫不决,数月以后才答应的赵云。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望风响应”,背后的典故就和赵云、公孙瓒有关。望风响应的意思是对于事态的变化能做出积极

  • 李白是怎么写出静夜思的?床前明月光床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可能李白写的《静夜思》是国人都会背的一首唐诗了,主要是太过经典,而且诗句简介,思念之情通俗易懂,不过李白到底是怎样写出这首诗来的呢?这也和李白当时的经历有关,下面会为大家详细介绍。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的并不是我们睡觉的床,关于这个床字的解读一直都有争议,目前比较受大众认可的解释是,这里的&ldquo

  • 2018白露是哪一天?白露节气要注意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在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当中,白露可以说是一个名字听起来非常美的节气,只是两个非常常见的汉字,组合在一起却带有一种别样的韵味和意境。白露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天气转凉,今年的白露时节马上也要来临,今年的白露准确时间是哪一天?在这样一个时期,我们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如何进行保养呢?1.白露的来历《诗经》当中

  • 万全之策什么意思?万全之策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东汉末年,各地诸侯纷纷割据一方,其中刘表占据荆州算是一块宝地了。但刘表最终却没能成为三国成员之一,而是成全了刘备,这里面刘表到底做过了什么呢?主要还是因为刘表没有居安思危的想法,导致后来荆州被自己的儿子拱手送人。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万全之策便和刘表有关,先前就已经有人提出让刘表称霸中原,但刘表却回

  • 万全之计什么意思?万全之计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赤壁之战以后,刘备找到孙权,想要借荆州的一个郡当做自己的根据地。但有人却建议孙权乘机软禁刘备,好在最后孙权没这样做。毕竟赤壁之战刚打完,虽然吴蜀联军获得了胜利,但这是孙权软禁刘备无疑是跟蜀汉结仇,本来对付一个曹魏就够呛了,又多出一个蜀汉那东吴就玩不了了。这次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万全之计背景就出自此处,当

  • 青蝇吊客什么意思?青蝇吊客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在三国中我们能看到的,有名有姓的人物都算是运气比较好的,他们能找到赏识他们的主公,而且还立下过功劳,能被后人永记。但还有很大一批人也有才华和能力,却只能被历史遗忘,甚至是连出头的机会都没有。这次成语的主人公就是一位这样的人物,青蝇吊客可能大家都没怎么见过这个成语,这次也为大家来好好讲讲。还有青蝇

  • 包藏祸心什么意思?包藏祸心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曹操的手段是明了名的狠,挟持汉献帝也完全不带眨眼的。更可怕的是,曹操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献帝,当做政治的筹码,以此做要挟。这次为大家讲解的成语包藏祸心就跟曹操有关,包藏祸心并不算一个热门成语,而且意思也比较好理解,看字意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了。这次就专门为大家讲讲包藏祸心的由来和背后的典故,曹操又用了

  • 《祭侄文稿》为什么能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很多人都知道,“天下第一行书”是东晋时期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名为《兰亭集序》,很多人也都在学生时代背过这一篇,不过如果作为书法来研究的话,人就要少了很多了。那么,知道了第一行书,你是否知道天下第二行书呢?这一篇文章看起来比《兰亭集序》更像是草稿,但就是这样一篇草稿却能名列第

  • 什么样的诗叫打油诗?经典打油诗合集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打油诗算是一种比较通俗的诗体,格式上更加的自由。其实现代人想要写诗的话,可以从打油诗入门,也比较简答,没那么多条条框框。当然古代也有很多打油诗非常有意思,读起来通俗易懂,而且像李白、苏轼这些大诗人也都写过打油诗。其实打油诗有很多内容就是记录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一件小事,但完全不会让你感到无聊,下面就

  • 铁锁横江什么意思?铁锁横江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西晋灭吴算是迟早都要发生的事情,当时东吴还在长江专门布置了一到防线,想着晋军应该也不善于水战。但是被王浚一举突破,吴军瞬间变成了溃败之势。这次要为大家讲的成语铁锁横江就和东吴被灭有关。铁锁横江这个成语可能比较冷门,所以大家还不太清楚是什么意思,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铁锁横江的意思还有背后的典故故事,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