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尊王攘夷什么意思?齐桓公尊王攘夷是为什么?

尊王攘夷什么意思?齐桓公尊王攘夷是为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152 更新时间:2024/1/23 15:50:35

齐桓公这个人物,身上实在是有太多故事了,尤其是他响亮的“春秋五霸之首”的称号,就已经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了。齐桓公曾经主张“尊王攘夷”,这一主张不仅在当时,在后世也有很多的运用。那尊王攘夷究竟是什么含义,为什么齐桓公要提出这样一种主张?这种主张在当时的情况下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

周王室东迁之后,势力一落千丈,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不再朝觐和纳贡。到了周平王孙子周桓王继位的时候,郑国的郑庄公不服,不去朝觐,于是周桓王带领周军及陈国、蔡国、虢国、卫国四国部队讨伐郑国,结果郑国部队力挫联军,周桓王战败,最惨的是他还被郑国大将一箭射中肩膀。小弟造反不能惩治,反而被修理了一顿,老大的威信自然一落千丈。从此周天子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各诸侯不再把他当回事了。稍后,各路诸侯纷纷崛起,为了夺得更多的土地和人口,拉开了春秋争霸的序幕。

第一个起来称霸的是齐桓公。公元七世纪前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管仲又名夷吾,这个家伙从小品德不太好,打仗的时候人家都是往前冲,只有他往后跑,他总是以家有老母自己又是独生子为借口,对自己的逃兵行为进行解释。就连跟朋友一起做买卖,他也老算计人家。这个人是一个特别务实的人,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没有什么思想包袱可以限制他。

管仲尤其反感漫无边际的高谈阔论,他在相齐的时候,有一句特别精彩的论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段话对于今天的中国很有现实意义。用我们的话讲,你得先抓物质文明,然后再抓精神文明。穷山恶水,泼妇刁民,必然是相辅相成的。相反物质越富裕的地方,精神文明程度也就越高。齐国秉承着管仲的务实精神,加上地理位置良好,背靠大海,尽享渔盐之利,齐国很快就做大,成为诸侯各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齐桓公甚至建立起一支多达30000人的常备军,按照以前的规定,诸侯国的军队规模不能超过7500人,而周天子自己的部队规模也不过才有35000人。所以可想而知,其他国家哪里是齐国的对手,但是齐国要想对外扩张,也不能师出无名,所以就提出了一个口号:“尊王攘夷”。

当时中原各国处在混战状况,觊觎中原已久的少数民族政权蛮、夷、狄、戎勾结起来,对华夏文明构成严重威胁。史书记载当时是“蛮夷与戎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华夏文明,命悬一线!当时的华夏文明应该说是比较先进的,汉族的定居方式已经确立下来,农耕文明达到一定水平,同时我们还有自己的文字语言,这些都是蛮、夷、狄、戎所不具备的,如果这个时候华夏文明遭到灭绝,那么对于整个人类文明来说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这个时候谁能够站出来保卫华夏文明,谁就是保卫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保卫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保卫了当时中原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尊王攘夷一词源自春秋时代,“尊王攘夷”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该书是解释儒家经典《春秋》的三部专著之一。本意为“尊勤君王,攘斥外夷”,后来演化为具备复杂含义的政治术语,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等地区的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尊王

公元前655年,周惠王有另立太子的意向。齐桓公会集诸侯国君于首止,与周天子盟,以确定太子的正统地位。次年管仲,齐桓公因郑文公首止逃会,率联军讨伐郑国。数年后,齐桓公率多国国君与周襄王派来的大夫会盟,并确立了周襄王的王位。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鲁、宋、曹等国国君及周王宰孔会于葵丘。周公宰代表周王正式封齐桓公为诸侯长。同年秋,齐桓公以霸主身份主持了葵丘之盟。此后遇到侵犯周王室权威的事,齐桓公都会过问和制止。

鲁僖公四年(前656年),齐桓公率领诸侯进入楚国,质问楚国为何不按时向周天子进贡祭祀所用的茅草而导致祭祀大典无法及时进行,使得楚国承认自己的错误。鲁僖公九年(前651年),齐桓公召集各路诸侯召开葵丘之盟,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并”周襄王派宰孔参加,并赐王室祭祀祖先的祭肉给齐桓公。

攘夷

公元前663年(桓公二十三年),山戎攻打燕国,燕向齐求救,齐桓公救燕。桓公二十五年(前661年),山戎攻打刑国,管仲提出“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齐桓公采纳管仲“请救邢”的建议,打退了毁邢都城的狄兵,并在夷仪为邢国建立了新都。次年,狄人大举攻卫,卫懿公被杀。齐桓公率诸侯国替卫国在楚丘另建新都。经过多年努力,齐桓公对楚国一再北侵进行了有力的回击。

公元前655,联军伐楚,迫使楚国同意进贡周王室,楚国也表示愿加入齐桓公为首的联盟,听从齐国指挥,这就是召陵之盟。伐楚之役,抑制了楚国北侵,保护了中原诸国。齐桓公实行的“尊王攘夷”政策,使其霸业更加合法合理,同时也保护了中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华夏文明的存续做出了巨大贡献。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四眼大齐通宝值多少钱?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大齐通宝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古钱币实在是太珍贵太珍贵了,传说存世量不足三枚,也就是说只有两枚,一枚在国家博物馆,还有一件就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了,所以真的太珍贵了,但是在这个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声音,这其中就有人说了,这个大齐通宝不是孤品,话说现在有人有四眼大齐通宝,那么这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四眼大

  • 老被人说的“鱼不蒜,羊不姜”是什么意思?这里面有什么讲究?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我国的饮食文化有着非常悠久的一段历史,在很多的时候,这些文化精髓也会融入到世间的一些俗语当中,而面对传统文化,我们始终是秉承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抛弃那些封建迷信的部分,将那些最贴近生活的大道理保留下来。而今天说的其实也是这样一句和美食相关的老话,农村说:鱼不蒜,羊不姜,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老祖宗其

  • 基督教中的“阿门”是什么意思?“哈利路亚”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经常可以在很多反应西方古代或是现代的电影中看到一个场景,那就是基督教徒不论是在什么情况下,任何场所做完祷告之后就会轻声说上一句“阿门”或是“哈利路亚”。那么这个“阿门”和“哈里路亚”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

  • 撒野讲的什么,撒野书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撒野》刚出版时并没有激起太多水花,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撒野》的高口碑替他带来了不少关注度,很多读者都评价这是他们读过最好看的校园文之一,目前在豆瓣上的评分也是高达8.5分。《撒野》虽然讲述的是青春,但却是压抑、沉闷的那一面,可能这才是最令人深刻的。这次就为大家准备了两篇《撒野》的书评,想让大家从其

  • 我有三枚大齐通宝是怎么回事,此人是无知还是在炫富?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大齐通宝可以说这个古代的钱币还是很给力的哈,为何这么说其实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它真的非常非常稀少,话说价值已经过亿了,那么有的人却说了一件让人十分疑惑的事情,那就是有人竟然说他有三枚大齐通宝,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我有三枚大齐通宝”其实是出

  • 《一个钢镚儿》好看么?《一个钢镚儿》内容评价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一个钢镚儿》是一部现实风格的现代小说。男主在学校经常受到欺凌,而在家中又要遭受冷暴力。但他的内心却无比强大,无论遭受怎样的磨难也能快速回复过来,并且一直心存希望。校园欺凌在现实中并不少见,发生这样的事很有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心里阴影,当然我们也希望能有一颗坚定的心,能让自己再度坚强起来。这次先为大家摘

  • 《残次品》讲的什么内容?《残次品》书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残次品》是一部讲述未来星际的长篇科幻小说,于2017年开始连载,2018年正式出版。《残次品》将时间点放在了新纪元,那时人类已经可以随意进出太空,并且必须依靠“ydy”这套人工智能系统,整个世界早已失去了隐私以及自由。不过也有一部分的人群被放逐在第八星系,他们不能接入&ld

  • 50元建国钞最新价格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50元建国钞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可以的,因为真的非常的纪念价值,也非常的好看,那么有的人问了,就是这样的50元建国钞现在来看的话会价值多少呢?所以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50元建国钞最新价格吧,看看到底涨了多少呀!50元建国纪念钞价格2.2-3万,不过由于现在收藏市场的行情变化较大,以上价格仅供

  • 《万历十五年》讲述的是什么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同时也是黄仁宇的代表作之一。在这本书当中,作者以“大历史观”充分分析了中国明朝社会的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引人深思。《万历十五年》这本书英文版推出之后就被美国很多所大学采纳为教科书,并且两次获得了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万历十

  • 锦灰堆玉雕寓意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人玩一些玉雕啊一些收藏啊一些手串啊,其实都是寻求它的美好寓意去的,追求一种以物育人的感觉,所以很多时候一些人看到一些好的玉器都会问这个有什么寓意,今天就是这样的,有一种叫锦灰堆的玉雕,那么这个玉雕到底有什么寓意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啊!锦灰堆玉雕寓意其实并没有人总体的总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