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什么意思?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短评

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什么意思?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短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366 更新时间:2024/1/21 11:26:41

很多读者看到《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这个书名时,还不懂是什么意思,仓央嘉措和纳兰容若为什么会放在一起?实际上这本书的作者随园散人,就是把两人的诗歌作品给记录到了一起。其实仓央嘉措和纳兰容若的风格有一定的相似性,文笔都十分细腻,而且附有真挚的情感。将这两位大才子的一生和作品交织在一起究竟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呢?可以先来看看读者的书评,做一番了解为先。

《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短评一: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曾以为南唐李后主之后,世间再无如此清丽婉约、哀怨婉转的词人。不过纳兰性德的一首木兰词则表明,这世间哀怨感伤的多情之人还是有的。

纳兰性德,字容若,清朝人,大学士明珠之子。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纳兰性德这样的男子可谓是占全了让人去爱与怜惜的全部因素。他是才子,不过二十二岁便中了进士,并且文武兼修。他出生名门贵族,父亲是朝中重臣,母亲则出身于皇族。他多情,亡妻去世后,哀思极深,所以才会有“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的千古佳句。

我是佛前一朵莲花,我到人世来,被世人所误。

我是凡尘最美的莲花,我不是普度众生的佛,我来寻我今生的情,与她谈一场风花雪月的爱。

轻声念起上面的这首情诗,心中不免会有一阵涟漪荡起。这是那一位多情郎在为自己的心爱的女子袒露心声,倾诉爱意。又是怎样的女子能够让人如此的迷恋?只是没有想到写下这饱含浓浓深情的男子却是这世间最不该有情爱的人。

仓央嘉措,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六世达赖喇嘛。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活佛之一。只是他的著名却并非是因为他活佛的身份,而是因为他的精神叛逆与情爱的追求。他本是转世的活佛,应该高高在上收到万众的敬仰与膜拜,可他的骨子里却偏偏充满了骜与不驯,宁愿走出寂冷刻板的布达拉宫,在多彩的拉萨街头追寻属于自己的爱情。

纳兰容若。

仓央嘉措。

同是才华横溢,同是内心寂冷落寞,同是多情神伤……他们虽然同是生活在清朝的康熙年间的历史人物,彼此之间却并没有什么直接的交集。几百年过去了,当时的人早已化作黄土一抔,可是他们所流传下来的名篇佳句在今天却被我们一再提起,他们的灵魂时时萦绕在他们的作品之中。

现实生活中,纳兰容若从未遇见过仓央嘉措,但是在随缘散人的这本书中,他们却相遇了。这不是单独为他们其中某一个人所写的传记,而是穿越时空对二人的故事叙述。作者用略带忧郁的婉约言语,交错讲述着他们的人生的悲悲喜喜、起起落落。用略带忧郁的细腻婉约文字,将他们的生命轨迹交织在一起。他们虽从未谋面,却在无形中好似多年的密友一般相谈甚欢、惺惺相惜。

岁月流逝,他们却如同清新宁静的两朵淡雅之花,寂寞的开在这凡尘俗世中的一角。或许从今以后他们不再寂寞,两个清冷的身影已在此书中悄然相聚。

作者:小狐女(来自豆瓣)

《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短评二:

梦里会开花,是自由,是爱情,是求而不得最后的圆满。艳羡的所有才情,在诗词画作里永远流传,在历史缝隙,不经意的灵魂碰撞,他们如此便相遇了。人这一生的故事里,加一点悲剧,别人谈论起来,才有了色彩,不得自由、不得爱情、成为令人惊叹的故事,可,谁又是为了成为别人口中的故事,而忍受凄凉呢。

仓央嘉措和纳兰容若,两个几乎生在一个时期的惆怅客,同样不得自由被凡尘束缚。他们都是被神选中的人,都有自己的爱而不得,人生若都不相见,此生只余长相思。电影《被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台词真的很难过,爱情片的本质才是鬼片吧。"我不喜欢永远,因为两个人其中一个人不在了,就不是永远了。我更喜欢下辈子,这样听起来,更像是约定。"

爱情给了人灵感,也成为那人的枷锁。不在一起的人多了,你有什么剧情比别人更扣人心弦吗?拉姆和仓央嘉措,表妹和纳兰容若,失去的人,没有归来,留下两个满腹才情的汉子,只能用自己的文字来表达内心的困苦,名利地位没有限制,他们也许活的更加自由,可以和心爱的女孩子结婚,相爱一生。

本该沐浴在蓝天下的门巴汉子,被神位禁锢在布达拉宫,成佛,是世人留给他唯一的路。仓央嘉措一直都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傀儡,神,注定是孤独,人间烟火只是一场徒劳的艳羡。人们知道的他,是那个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遇的世间最美的情郎,也是那个雪域最大的王。

姓氏赋予一个人最大的幸福,也可能带给他最大的痛苦,“在下姓纳兰,名容若”,作为父亲的纳兰明珠,艰辛的爬上一个高位,他知道其中的不容易,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子承父业,不执著于不入眼的诗词情爱,抓住自己的锦绣前程。可这并不是他想要的,诗、酒、剑、佳人,这一系列属于一个不得自由的人,富贵花啊、富贵花。

《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这本书在我看来,最大的价值是,把人类历史上两大才子的生平做了一个对比,家庭、遭遇、一生,语言风趣幽默加上两人的诗词作品,使文章充满内涵,不失风趣。惊叹于他们才华的背后,对他们的遭遇的叹息,故人已逝,遗憾却永垂不朽。

作者:悦神武者(来自豆瓣)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低欲望社会》讲的什么内容?《低欲望社会》书评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日本似乎进入到了一个“低欲望社会”中,部分年轻人丧失了前进的动力,没有欲望也没有干劲。《低欲望社会》这本书就针对日本当下的经济现状,对“低欲望”问题展开一系列的探讨。当然作者大前研一也说,“低欲望”不应该指责年轻人,一个社会发展

  • 崔永元《有话说》讲的什么?《有话说》书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崔永元的《有话说》已经出版大半年了,因为近年来崔永元在网上得到了极大的关注,所以很多人也想了解他在这本书里到底说了什么。实际上《有话说》是一本讲述谈话,以及自我认识的书,崔永元就是一位谈话专家,他把自己的经验以及心态分享给读者,一方面是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但也要警惕各种人性的陷阱。当然,这本书适合

  • 中国最好的一块黄蜡石在哪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黄腊石其实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这个石头也非常的好看,又叫龙王玉还是非常的给力的,黄腊石的玩法很多多,而且历史也非常的久远,所以一直到现在这个石头也还是非常受大家欢迎的,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黄腊石什么表皮的最好呢?中国最好的黄蜡石又在哪是什么样的呢?下面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黄腊石当然是表面坚硬金黄

  • 《过劳时代》读后感,《过劳时代》内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过劳时代》是日本经济学家森冈孝二著写的作品。日本职场几乎普遍存在“过劳”现象,甚至此前还传出过日本人从不下班的说法。所以《过劳时代》这本书就讨论了,为什么社会明明是在进步,人类希望的“休闲型社会”反而变成了“过度劳累的时代”。

  • 《棠棣王朝》内容简介,《棠棣王朝》书评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很多人对唐朝的覆灭会有一种惋惜之情,作为古时候最强盛、开放的朝代,不少人都患上了大唐情节。《棠棣王朝》这本书重点讲述了唐朝末年的这段历史,因为唐懿宗和唐僖宗等皇帝的不作为,导致李唐政权逐渐走向尽头,天下被军阀割据,百姓名不聊生。但乱世出英雄,就算大唐结局已经难以改变,但依然还是有不少想要复国的有志之

  • 外国人是这么评价战国水晶杯?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战国水晶杯其实中国人到觉得没什么,真的假不了,假的它也真不了,既然都有证据所以相信是真的还是要占大多数的,但是这些外国人就不一样了,他们一直对中国有偏见,所以很多外国人都说了,这个战国水晶杯假的很,那么这个外国人是怎么评价战国水晶杯的呢?这个战国水晶杯是来搞笑的吗?下面就着这些问题继续分析揭秘看

  • 《大明帝局》讲的什么?《大明帝局》短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大明帝局》把主视角放在了明朝两位非常重要的大臣身上,全书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讲述“末相胡惟庸之末路”,下篇讲述“开山首辅解缙之不归路”。胡惟庸和解缙可以说是明朝承上启下的两位标志性人物,以往描写明朝的书都会把朱元璋父子当成重点,《大明帝局》不走寻常

  • 《文明的故事》讲的什么内容?《文明的故事》书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文明的故事》是一套记录人类文明遗产的巨作,全书共有11卷,内容就包含了人类历史上在文化、经济、哲学、医术、军事等领域取得的重要文明成果。对于想要了解这段进程的朋友来说,这套书还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不过因为内容较多消化起来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作者威尔·杜兰特夫妇是世界上著名的文化、历史专家,他们历时

  • 战国水晶杯骗局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战国水晶杯其实大家都应该都有疑问,那就是这个玩意真的是战国时期的?小编一直以为水晶这个东西是现代才有的啊,其实并不是的呀,所以和小编有一样想法的人也很多,所以很多人都觉得这个战国水晶杯是个骗局,而且还说这个战国水晶杯丢脸了,那么这些都是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来一一解析看看!战国水晶杯骗局其实并不是

  • 《知宋》内容简介,《知宋》书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知宋》更像是一本介绍宋朝冷知识的书籍,其中还包含了很多和水浒有关的内容,例如禁军教头是几品官;武松的原型等。喜欢历史的朋友肯定也会对宋朝充满好奇,作者这次将按照真正的历史为大家还原出一个真实的宋朝,消除以往大家存在的误解。相信读完这本书后,你也会对大宋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这次就为大家摘取了两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