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过劳时代》读后感,《过劳时代》内容介绍

《过劳时代》读后感,《过劳时代》内容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3216 更新时间:2024/1/24 23:10:43

《过劳时代》是日本经济学家森冈孝二著写的作品。日本职场几乎普遍存在“过劳”现象,甚至此前还传出过日本人从不下班的说法。所以《过劳时代》这本书就讨论了,为什么社会明明是在进步,人类希望的“休闲型社会”反而变成了“过度劳累的时代”。能享受的物质在变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却在变少,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或许这本书就能带给你答案。下面是两则书评,一起先来看看吧。

《过劳时代》读后感一:

这本书可以说是2019年最大的幸运,刚上架我就选到了这本书,确实有缘,于是乎花上一个半小时便将它读完,的确有许多收获。

其一,中提到了四项特征,即全球资本主义、信息资本主义、消费资本主义、自由职业者资本主义,这四者推动了“过劳时代”的产生。

我对其中“消费资本主义”最为认同。尤其是攀比心的影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在儿童中也非明显的便是“补习”,不论是补习乐器或是课程,都是为了超过“别人家的孩子”。不知道大家是否玩过一款游戏《中国式家长》,其中便有一点“面子”,中国家长更加看重面子工程。

这样导致的是在中国出现了过劳现象的年龄层下移,在儿童期便出现了大量因过劳而导致的心理问题——如社交综合征、焦虑症、抑郁症等等。

其二,在这个“过劳时代”,身为大学生在安排时间上也需要重视。并非一味地要追求高分、追求所谓的优秀,森冈先生也提出了“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按中国老话讲便是身体是本钱,这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基础。

其三,信息化时代的确导致了大量的竞争压力,导致了24小时工作制的出现。工作时间与非工作时间界限的模糊使得许多人处于机械化工作当中。其实,人是能动性很强的动物,在此时更需要发挥能动性,所谓“忙里偷闲”不正是如此。

其四,莫忘记读书,要找到“工作(学生来说即学习)之外的生存意义”,人的一生是很漫长的,切不要被工作束缚一生。

感谢一瞬间的喜欢,看完这本书的确很有感触。

作者:Itoydee(来自豆瓣)

《过劳时代》读后感二:

我一直自煽是个颇为功利的人——不带任贬义,单纯指追求利益最大化。这本书让我对自己所追求的的“功利”有了新的看法。

打过些许辩论赛,因此不会尝试说服你——因为除非你的人生观念碰巧我一致,否则你是不可能被说服的——我只是想你展示一些我的看法,希望当你遇到抉择时能有更宽阔的视角。

近几年有一句颇为流行的话——“我们都高估了自己在一年之内的成就,而严重低估了自己在未来十年的建树。”——以此来告诫人们目光要长远。可是请各位想想,我们普普大众要如何坚持一个在短时期内看不到明显回报的事情呢?

答案是“信念”,是我们对人生目的的诠释——否则我们压根就是在瞎搞:连目的地都没有就在匆匆赶路。

前文我提过一下,我是个追求功利的人,我希望追求功利能带给我我幸福。而对我而言,幸福的定义之一就是能够实现自我提升,能让自己在更高的平台上看风景,能够使自己的一举一动有着更大的影响力,能够更高效地追求到自己喜爱的事物。

我过去衡量自我提升的标准是“速度和质量”——读书读得足够快,办事办得足够多、足够漂亮。可是我渐渐发现,即使我读了那么多的书,我也无法向有些人一样讲起话来头头是道;就算我干了这么多的事,我也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快乐、我的生活也没有因此变得更快乐。

《过劳时代》里反复提到日本不少列车公司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将列车时刻表中的空闲时间压得死死的、少的不能再少;最后司机反倒因为追求准时而酿成不少灾祸——“殊不知,这与安全、放心的保障是背道而驰的。”

所以,以读书的方式提高自我修养 是不是应该重在“体会”与“心得”?因为有所触动,才会在思想留下印记,日后的感悟才会有所不同。

人生也是。我希望自己活得幸福。我认为归根到底,幸福应该是一系列个人情感的满足,而获得幸福方式可以多样化——尤其是在读完此书之后,我决定不在以钱为唯一途径(因为太不划算了)。

《过劳时代》会给你呈现很多的数据,虽然这让并非统计学专业的我看的有些茫然,但是也正是因为它实质上是一本描述社会现状的书,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这个时代屡见不鲜的过劳现象,我们才能有所感触,才有可能重塑自己对工作的认知,才有可能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像自己想要的样子。

唯有“心有所属”,方有可能“放得下”。

作者:1891荒城(来自豆瓣)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棠棣王朝》内容简介,《棠棣王朝》书评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很多人对唐朝的覆灭会有一种惋惜之情,作为古时候最强盛、开放的朝代,不少人都患上了大唐情节。《棠棣王朝》这本书重点讲述了唐朝末年的这段历史,因为唐懿宗和唐僖宗等皇帝的不作为,导致李唐政权逐渐走向尽头,天下被军阀割据,百姓名不聊生。但乱世出英雄,就算大唐结局已经难以改变,但依然还是有不少想要复国的有志之

  • 外国人是这么评价战国水晶杯?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战国水晶杯其实中国人到觉得没什么,真的假不了,假的它也真不了,既然都有证据所以相信是真的还是要占大多数的,但是这些外国人就不一样了,他们一直对中国有偏见,所以很多外国人都说了,这个战国水晶杯假的很,那么这个外国人是怎么评价战国水晶杯的呢?这个战国水晶杯是来搞笑的吗?下面就着这些问题继续分析揭秘看

  • 《大明帝局》讲的什么?《大明帝局》短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大明帝局》把主视角放在了明朝两位非常重要的大臣身上,全书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讲述“末相胡惟庸之末路”,下篇讲述“开山首辅解缙之不归路”。胡惟庸和解缙可以说是明朝承上启下的两位标志性人物,以往描写明朝的书都会把朱元璋父子当成重点,《大明帝局》不走寻常

  • 《文明的故事》讲的什么内容?《文明的故事》书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文明的故事》是一套记录人类文明遗产的巨作,全书共有11卷,内容就包含了人类历史上在文化、经济、哲学、医术、军事等领域取得的重要文明成果。对于想要了解这段进程的朋友来说,这套书还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不过因为内容较多消化起来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作者威尔·杜兰特夫妇是世界上著名的文化、历史专家,他们历时

  • 战国水晶杯骗局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战国水晶杯其实大家都应该都有疑问,那就是这个玩意真的是战国时期的?小编一直以为水晶这个东西是现代才有的啊,其实并不是的呀,所以和小编有一样想法的人也很多,所以很多人都觉得这个战国水晶杯是个骗局,而且还说这个战国水晶杯丢脸了,那么这些都是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来一一解析看看!战国水晶杯骗局其实并不是

  • 《知宋》内容简介,《知宋》书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知宋》更像是一本介绍宋朝冷知识的书籍,其中还包含了很多和水浒有关的内容,例如禁军教头是几品官;武松的原型等。喜欢历史的朋友肯定也会对宋朝充满好奇,作者这次将按照真正的历史为大家还原出一个真实的宋朝,消除以往大家存在的误解。相信读完这本书后,你也会对大宋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这次就为大家摘取了两则书

  • 战国水晶杯到底有什么来头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战国水晶杯其实还是可以的啊,总感觉这个杯子真的很神奇,因为在战国时期怎么可能有水晶杯这个玩意呢?所以说还是非常的有意思的,所以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是假的,那么这个战国水晶杯真的是假的吗?还有这个战国水晶杯到底有什么来头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吧!战国水晶杯其实并不是假的,的的确确是

  • 《愤怒的葡萄》内容简介,《愤怒的葡萄》读后感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愤怒的葡萄》是著名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获得了1940年美国普利策文学奖,此后还被改编成影视剧。这本书最早是在1939年出版,距今已经过去了80年之久,但热度依然不减。《愤怒的葡萄》对美国文学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很多小说都有受到《愤怒的葡萄》的启示。可以说《愤怒的葡萄》是一部

  • 《八十七神仙卷》的87个神仙分别是谁?徐悲鸿和《八十七神仙卷》有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我国古代有非常多的极其优秀的画作,这些画作能够流传至今更是一个奇迹,但是毕竟时间久远,中间一定发生过很多事情,它们的流传也是几经波折。而古代堪称“画圣”的吴道子,有一副《八十七神仙卷》,上面画了八十七位神仙,你知道他们都是谁吗?而近现代画家徐悲鸿与这幅画也有很深的渊源,他经历

  • 《渺小一生》讲的什么?《渺小一生》短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渺小一生》最近的热度还挺高的,这本小说之前斩获了多项文学奖,还被评选为年度最佳图书。《渺小一生》的主题有两个关键字,一个是“创伤”,一个是“友谊”,这两种感受应该是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的。人生的意义往往离不开他人,在迷茫、焦虑、痛苦中,如果能有一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