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愤怒的葡萄》内容简介,《愤怒的葡萄》读后感

《愤怒的葡萄》内容简介,《愤怒的葡萄》读后感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909 更新时间:2024/1/25 2:22:10

《愤怒的葡萄》是著名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获得了1940年美国普利策学奖,此后还被改编成影视剧。这本书最早是在1939年出版,距今已经过去了80年之久,但热度依然不减。《愤怒的葡萄》对美国文学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很多小说都有受到《愤怒的葡萄》的示。可以说《愤怒的葡萄》是一部必读的国外经典文学,各位小伙伴可千万别错过了。

《愤怒的葡萄》读后感一:

这部小说真是充满了太多的不幸太多的悲哀,以至于我读完后还久久不能释怀。

美国的农民原来也有这样的血泪史,我想这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这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美国三、四年代的经济恐慌对农民来说真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大量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而被迫流浪,而流浪的过程充满了多少的血与泪。

这部小说有3个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姆、奶奶和妈妈。汤姆是一个正直,善良,很率真的人,只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即使付出代价也会去做,他不会为邪恶势力低头,这样的汤姆不止被家人所爱,更被我们这些读者所爱,尽管这个形象似乎有些理想化。奶奶是个顽皮的孩子,他固执,他天真,他可爱。我真的是爱死这个奶奶了,他的死让我难过了好久。妈妈是这部小说里刻画的最传神的角色,尽管她只是一个家庭妇女,但她是一家之主。她有强大的气场去维护这个家的完整和尊严,同时她拥有超乎人的接受苦难的能力,再大的灾难也无法击垮她,也就无法击垮这个家。

美国中部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被迫流浪,他们所梦想的仅仅是能够吃饱穿暖,能有自己的一个家,但这样的卑微的愿望也被无情的现实狠狠的撕碎。他们斗不过那些狡猾的资本家。大资本家的狡猾与丑陋在这本书中显露无疑,而更深层次的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这个制度是牺牲那些穷苦人的利益来维护大资本家的利益,而这也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英国的圈地运动同样如此。

书中有段文字让人印象深刻:那些农场主把堆积如山的橙子和葡萄拿来烧掉,把很多猪活埋掉,为的就是保持住这些东西的价格,而有千千万万的流浪者却因为吃不到东西而饿死,连葡萄都变得愤怒了。

记得小时候经常听父辈灌输这样的思想:资本主义国家是十分奢侈和腐烂的,把大量打牛奶倒掉,把大量的水果烧掉。当时还小,听后还蛮震惊的,这不是暴殄天物吗,这资本主义国家真是他妈的浪费啊。其实细细想来,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试想那些农场主也需要生存,如果没有了利润,意味着自己的辛苦也白搭了。那为什么不把东西送给穷人或便宜卖给穷人呀?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如果这样做了,不仅自己会亏的血本无亏,同样还会受到同行的排挤与谴责。因此,没有人是救世主,每个人都只会为自己的利益考虑问题,要想活下去,只能靠自己。

这部小说也许更多的是想表达穷人们在关键时刻应该团结一致,才能共渡难关。“在你需要帮助时,永远只有穷人才会对你伸出援手”。同时还歌颂了广大劳动人民承受苦难的能力。这也是本书带给大众感动的地方。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要面对众多的苦难,我们能选择的是怎样去面对。如果面对苦难我们能勇敢接受,那就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打垮我们。

即使我们不幸成为失败者,那就怎样,生活还不是在继续前行,前方还有多少美丽的风景在默默的等着我们…

作者:活在梦中的稀饭(来自豆瓣)

《愤怒的葡萄》读后感二:

"这里有一种无处投诉的罪行。这里有一种眼泪不足以象征的悲哀。这里有一种绝大的失败,足以使我们一切的成就都垮台。……饥饿的人眼里闪着一股越来越强烈的怒火。愤怒的葡萄充塞着人们的心灵,在那里成长起来,结得沉甸甸的,准备着收获期的到临。"

小说讲述的是饥馑年代(美国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破产农民颠沛流离的悲惨生活。大批农民被银行和大公司剥夺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被迫背井离乡,西到加利福尼亚寻找传单上宣传的那些果园里的诱人工作。没想到加州并非破产农民的天堂。大业主们利用过剩的劳动力大肆压低工资,拼命干活也仅仅够一家人不至饿死。果园里的桃子,棉花地里的棉桃一旦采摘完毕,做工的人就立即被驱赶出去。在一份份短暂的苦力活之间辗转,农民没有稳定的收入,难以维持生存,只有不断迁移,不断寻找。一路上饥寒交迫,从富庶自足的农户,沦落为衣衫褴褛的难民。

我不想谈论愤怒的葡萄属于“左翼文学”的说法。我所看到的愤怒的葡萄,是一部传神的描摹苦难,刻画了挣扎在生存线上的人类的作品。在浮躁虚华的现今,拙朴沉痛至此的作品,令人陷入沉思。

现代人大多数已体会不到饥馑,这并不代表饥馑已从地球上消失。且不说遥远的非洲,就在中国宁夏西吉那个我有不少校友在支教的地方,如果没有捐赠的棉衣,学生在零下十几度的冬天也只穿秋衣和校服。意识到这些事实,并不意味着我必须从此以后带着罪恶感吃肉喝牛奶穿棉衣,而是让我反思了自己对于贫穷和公平的理解。

是否那些一直找不到工作的人就可以一律用“懒惰无能,不思进取”来概括?是否农民不会使用现代化工具就只能怪他们自己愚昧无知?是否有的农村孩子言辞狭隘见识有限只能怪他们自己不学习活该?这种过分强调竞争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让人很容易貌似客观理智,其实漠无情。

这就是我从《愤怒的葡萄》中所思考到的。

作者:peppermint (来自豆瓣)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八十七神仙卷》的87个神仙分别是谁?徐悲鸿和《八十七神仙卷》有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我国古代有非常多的极其优秀的画作,这些画作能够流传至今更是一个奇迹,但是毕竟时间久远,中间一定发生过很多事情,它们的流传也是几经波折。而古代堪称“画圣”的吴道子,有一副《八十七神仙卷》,上面画了八十七位神仙,你知道他们都是谁吗?而近现代画家徐悲鸿与这幅画也有很深的渊源,他经历

  • 《渺小一生》讲的什么?《渺小一生》短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渺小一生》最近的热度还挺高的,这本小说之前斩获了多项文学奖,还被评选为年度最佳图书。《渺小一生》的主题有两个关键字,一个是“创伤”,一个是“友谊”,这两种感受应该是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的。人生的意义往往离不开他人,在迷茫、焦虑、痛苦中,如果能有一位好

  • 《希腊人的故事》讲的什么内容?《希腊人的故事》书评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希腊人的故事》是盐野七生又一部关于世界文明史的书籍,也是她的封笔之作。作为日本最受欢迎的历史作家,盐野七生在国内也有一批忠实读者,从她的书来了解世界史,总能看到截然不同的一面。《希腊人的故事》从书名就能知道,这次是把主视角放在了这个被誉为世界文明中心的地方。希腊有过一段最为辉煌的时期,但也有跌落到

  • 二代多米尼加蓝珀危害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代多米尼加蓝珀其实还是很厉害的,真的非常的好看,也非常的珍贵,但是有问题就是话说这个代多米尼加蓝珀有第二代了,那么这个二代有什么样的危害呢?其实还是挺多的呀,下面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二代多米尼加蓝珀危害其实就是不容易分辨真假,给人带来的危害当然是经济上的,还有就是多米尼加蓝珀该有的效果好处全

  • 《无规则游戏》内容简介,《无规则游戏》书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无规则游戏》是一部讲述中东历史的书籍,多数人对于中东这个地方可能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中东的形势依然很复杂,有些国家一直处在战争的阴影之下。本书就把主视角放在了阿富汗,阿富汗从古至今,几乎一直处在被外族征服和统治之下,每隔40年左右阿富汗便会遭受侵略,所以阿富汗的历史就是一部跌宕起伏的血泪史。想要了解

  • 《罗马元老院与人民》讲的什么?《罗马元老院与人民》书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罗马元老院与人民》一直是近年来最畅销的史书之一。作者通过考古学、钱币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为读者打造了一部更加有趣、生动的罗马通史。相信喜欢历史的朋友,肯定会对古罗马抱有兴趣,古罗马能在三种制度下并存上千年,这在历史上也是少有的情况,想要了解西方的历史肯定是要从古罗马开始着手的。这次为大家准备了两则

  • 女人佩戴蓝珀的寓意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蓝珀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玩意还是可以的,很漂亮,非常的漂亮。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叫蓝珀的寓意又是什么呢?也就是这个蓝珀带了有什么好处呢?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看看这个美丽的东西吧!女人佩戴蓝珀的寓意是什么女人佩戴蓝珀寓意永恒的魅力。具有很强的辟邪化煞的功能,长

  • 《长安与河北之间》讲的什么内容?《长安与河北之间》书评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长安与河北之间》是一部讲述唐朝中晚期历史的书籍,作者仇鹿鸣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喜欢研究历史的朋友,应该不会对仇鹿鸣老师感到陌生。唐朝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各方面最为强盛的一个朝代,但唐朝真正的全盛期实际上只有前期,中晚期的唐朝可能在很多人眼里已经是慢慢步入衰落。所以《长安与河北之间》就把重点放在了更值

  • "儿孙自有儿孙福"该如何理解?下一句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如今的老人们经常会在嘴边说道一句话,这句话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的意思指的就是祖孙后代自由子孙后代的福分,作父母的不必要去担心。说起这句话,很多人都只知道这句话的上句,却不知下句是什么。事实上对比了上句,下句才更加经典,可惜没多少人知道。那么下句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

  • 火葬本就是满族的传统,为何到了清朝就明令禁止了?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火葬其实是现在社会还是比较的多,但是在早些时候还是土葬多一些的,但是如果真的要研究的话,其实火葬在满族也是传统,但是大家也看到了,清朝入关之后,清朝就已经明令禁止了火葬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把自己的传统给丢弃掉了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吧!说火葬乃系满族传统,并不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