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诸子百家中的法家最早是由谁创立的?“法家”有哪些代表人物?

诸子百家中的法家最早是由谁创立的?“法家”有哪些代表人物?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231 更新时间:2024/1/25 15:50:31

说起法家,这是我国历史上提倡以法治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以富国强兵为己任。法家不是纯粹的理论家,而是一个积极的行动派,其思想也是着眼于法律的实际效用。在法家的思想当中包括理论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以及法制思想等等多个方面。法家伦理思想指的是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诚信观和义利观。

法家成熟很晚,但成型很早,最早可追溯于夏商时期的理官,成熟在战国时期。春秋、战国亦称之为刑名之学,经过管仲、士匄、子产、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乐毅、剧辛等人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战国末韩非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集法家之大成。其范围涉及法律、经济、行政、组织、管理的社会科学,涉及社会改革、法学、经济学、金融、货币、国际贸易、行政管理、组织理论及运筹学等。

法家是战国时期平民的政治代言人,在政治上可谓是“独步天下”。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法家思想作为一种主要派系,他们提出了至今仍然影响深远的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这就足以见得他们对法制的高度重视,以及把法律视为一种有利于社会统治的强制性工具,这些体现法制建设的思想,一直被沿用至今,成为中央集权者稳定社会动荡的主要统治手段。当代中国法律的诞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响,法家思想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约束还是很强的,对现代法制的影响也很深远。

管仲(前719-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政治人物。

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汉族,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经济学家、改革家,被誉为“圣人之师”和“华夏文明的保护者”。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失败,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成为齐国上卿(即宰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重视商业,并因开创国营娼妓制度而曾被中国性服务业供奉为保护神。

姬侨(?—公元前522年),姬姓,公孙氏,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号成子,人们又称他为公孙侨、郑子产,郑国贵族,郑国国都(今河南郑州新郑)人。他是郑穆公孙子,所以人们又称他为公孙侨、郑子产。他自郑简公时(前554)被立为卿,公元前543年到522年执掌郑国国政,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政治家。子产没有著述传世,他的言行事迹,主要载于《左传》、《史记》等书籍。子产的在法律上所做出的贡献主要有铸“刑书”,公布成文法。公元前536年子产“铸刑书”,把自己所制定的刑书铸在鼎器上,开创了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否定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秘密法。提出“以宽服民”、“以猛服民”的主张。

李悝(kuī)(前455—前395年),河南濮阳人。嬴姓李氏,名悝,一作克,战国初期魏国人(今河南濮阳)。

约生于周定王五十四年(前455年),卒于周安王七年(前395年),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在魏文侯时任丞相,主持变法。司马迁说:“魏用李悝尽地力,为强君。”班固称李悝“富国强兵”。李悝变法在魏国走上富强之路过程曾做出很大贡献,是中国变法之始,随后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都在发展着李悝的变法实践,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慎到(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5年),赵国人,早年曾“学黄老道德之术”,后来成为法家重要代表人物。

齐宣王时他曾长期在稷下讲学,对于法家思想在齐国的传播做出了贡献。《史记》说他有《十二论》,《汉书·艺文志》的法家类著录了《慎子》四十二篇。后来很多都失传了,《慎子》现存有《威德》、《因循》、《民杂》、《德立》、《君人》五篇,《群书治要》里有《知忠》、《君臣》两篇,清朝时,钱熙祚合编为七篇,刻入《守山阁丛书》。此外,还有佚文数十条。

申不害(公元前385-前337,另有资料认为在前420年-前337年),亦称申子,郑韩时期人物(今河南新郑)人。

战国时期法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思想家。以“术”著称,著有《申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代表人物。韩国灭掉郑国后,韩昭侯重用他为丞相,在韩国主持改革,他在韩为相19年,“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帮助韩昭侯推行“法”治、“术”治,使韩国君主专制得到加强,国内政局得到稳定,贵族特权受到限制,百姓生活渐趋富裕,史称“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十五年间便使韩国强盛起来。

商鞅,原名卫鞅,也叫公孙鞅,战国时期卫国人。

商鞅早年为魏国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孙痤病死后,魏王并没有重用商鞅。后来听说秦孝公下令求贤者,便携同李悝的《法经》到秦国去。通过秦孝公宠臣景监,三见孝公,拿出了三套改革方案,分别为“帝道”、“王道”、“霸道”。商鞅畅谈霸道的变法治国之策,孝公大喜,商鞅得到了施展他改革变法理想的舞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为:建立新型的军功爵制,激励士兵奋勇杀敌;奖励耕织,保证了秦国后方粮草充足;制定新法,使得百姓各司其职,安分守己。秦国自商鞅变法后,迅速成为一个强大的诸侯国,为后世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剧辛(公元前?~前243年),战国时期赵国人。

战国时期著名燕国将领。在战国历史上,剧辛不是一般人物,当年在赵国也出仕过赵武灵王。剧辛是战国后期法家的重要代表,著有著名的《剧子》,亦称《处子》九篇。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汉族,战国时期的韩国人,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将慎到的“势”、申不害的“术”、商鞅的“法”紧密结合,系统化发展法家学说。

韩非是韩国的王公贵族,但是他的学说不被当时的韩王所采纳。在悲愤之下,写出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余万言的著作。后来这些著作传到了秦国,秦王政看完后,发出了“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的感叹。但韩非在出使秦国时,没有得到秦王政的信任,更被李斯、姚贾陷害,被毒死在秦狱中。韩非虽然在生前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但把法家思想、学说进一步发展,为秦始皇统一天下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

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统一六国之前,有一次,他读了韩非写的书,十分佩服的说:我想和这个人交流,即使死也没遗憾了。他根据韩非子的中央集权理论开始作为强化国家机器。在中央,确立了一整套为皇权服务的官僚体制,使皇帝总揽国家一切大权;在地方,废除了所有的分封诸侯国,设立郡县,将全国统一划分为三十六个郡县,皇帝直接掌握地方行政官的任免权。

李斯,战国末年楚国人。

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政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桑弘羊(公元前152年——公元前80年),西汉法家人物、理财家。

出生于洛阳,父亲为当地商人。汉武帝时期的政治人物,专长为财政。桑弘羊13岁时“以心计”入赀为侍中,因能“言利事,析秋毫”,深得汉武帝赏识,被委以重任,历任大农丞、大农令、搜粟都尉兼大司农等要职,统管中央财政近40年之久。终武帝一代,桑弘羊忠心耿耿,聚敛资财以增强国力,为武帝屡败匈奴,多次出巡耀武扬威,打通西域,开发西南等奠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其理财之功连对之十分不满的司马迁也不得不击节赞扬,称弘羊时代“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公元前80年桑弘羊因与权臣霍光政见不和被杀。

代表著作

《隋书·经籍志》列出的法家经典有《管子》十九卷、《商君书》五卷、《申子》三卷、《慎子》十卷、《韩非子》二十卷、《新书》三卷、《正论》六卷、《法论》十卷、《政论》五卷、《阮子正论》、《世要论》十二卷、《陈子要言》十四卷、《蔡司徒难论》五卷等。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新石器时代玉龙的艺术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新石器时代玉龙其实大家也应该多多少少知道一些为何这么说其实原因很简单的,这个文物非常的给力的,也非常的珍贵,其实这个文物还是有着自己的艺术特点的,毕竟这个玩意还是很给力的,更多的我们也不说了,下面一起来揭秘看看这个新石器时代玉龙的艺术特点吧,感兴趣的老哥一定别错过了呀!中国新石器时代是指距今大约

  • 下元节是什么节有什么习俗?下元节和中元上元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相比起中元节和上元节,下元节的名气很显然还是低了很多的,人们知道上元节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节,而中元节七月十五也就是鬼节,用来祭祀或者祭奠亡故的亲人,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下元节是什么。那么,下元节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又是什么时候?下元节有什么样的习俗,该怎么过呢?下元节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月

  • 孝端皇后凤冠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孝端皇后凤冠其实大家也是知道的,这个凤冠是真的美,不管是价值还是工艺都是顶级的,所以还是真的给力,那么有的人问了,如果想一睹这个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的真实面貌,要到什么地方去呢?这个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在哪里,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又在哪个厅呢?下面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老哥们别错过了呀!明孝

  • 孝端皇后凤冠值多少钱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孝端皇后很多人想到的不是她的一生,而且她的一件身外物,没错就是当时权利身份的象征,九龙九凤冠了,光听名字就厉害的不得了吧,简直就是把小编给看呆了,厉害厉害,但是这些也不是问题,问题是这个凤冠这么厉害,那么价值多少钱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也一起来分析看看具体的情况吧!孝端皇后凤冠价值类似孝端皇后

  • 古代三大鬼节是什么?各自有什么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适逢中元节,虽然中元节也叫做鬼节,但是并不是鬼过的节日,并不恐怖,何况世上并没有鬼,鬼节是人们祭奠家中过世之人的节日,所以会看到很多人烧纸钱。但是你知道吗,历史上的鬼节并非只有中元节一个节日,其实一共有三大鬼节,这三大鬼节分别是哪些节日呢?为什么要被称为是三大鬼节,各自有什么来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

  • 珐琅彩缠枝花卉纹蒜头瓶简介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珐琅彩缠枝花卉纹蒜头瓶可能有不少人不太认识的,但是问题不大,这个蒜头瓶和其他的瓶子虽然看起来没差太多的,但是也还是有着它的独特魅力的,所以还是非常的给力的,市面上关于珐琅彩缠枝花卉纹蒜头瓶的资料不多,所以下面给大家来介绍介绍吧,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藏品名称:清乾隆珐琅彩缠枝花卉蒜头瓶。藏品年

  • 青瓷羊形烛台价格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青瓷羊形烛台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还是挺有内涵的一个文物了,而且也是国宝级别的,那么有的人想问了,这样的一个文物到底厉害在什么地方呢?小编觉得还是造型和实用价值都是空前的给力,都达到了艺术的巅峰,所以它能成为国宝也是非常常见的事情,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青瓷羊形烛台价格又是多少呢?下面我们继续分析看

  • 青瓷羊形烛台年代是什么时候?东晋青瓷羊形烛台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青瓷羊形烛台其实大家也都知道的,也是我国的国宝之一,东西虽然看起来比较的简单,但是却极具内涵,而且在当时也非常的实用,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玩意到底是干什么的呢?还有这个青瓷羊形烛台年代又是什么时候的呢?以及青瓷羊形烛台的历史,对于这些问题感兴趣的老哥一定别错过了呀!青瓷羊形烛台年代青瓷羊形烛台的

  • 庄子提出的三点人生智慧,唯有简单一些才能收获快乐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庄子是继老子后,又一位重要的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创立了庄学,其实庄子的某些价值观和现代人的生活理念会比较相近,庄子认为人只有变的简单了,才会收获更多快乐,凡是量力而行即可。人们本来就有很多烦恼是自找的,如果能让自己的心态更放松、更乐观,人的幸福度慢慢也会升高。这次就为大家讲讲庄子所提出的人生三大智

  • 唐代鎏金银香囊特点鉴赏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鎏金银香囊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鎏金银香囊也是国宝,而且十分的给力,那么这个鎏金银香囊的特点以及是如何鉴赏的呢?其实还是比较好解决的,下面我们不妨一起来揭秘看看这个唐代鎏金银香囊的特点吧,一起来鉴赏看看,这个鎏金银香囊的高明之处,对这个感兴趣的可别错过了!鎏金银香囊是唐朝制作的,直径12.8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