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自相践踏什么意思?自相践踏典故介绍

自相践踏什么意思?自相践踏典故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536 更新时间:2024/2/4 13:40:10

200年,曹操派曹仁进攻刘备,刘备不敌又回到袁绍旗下,但刘备是想离开袁绍投奔刘表。201年,曹操亲自讨伐刘备,刘备趁势往投刘表,只不过后来刘备在新野屯兵引起刘表怀疑,此后刘表也是对刘备多了几分防备。此后刘备个曹操开战,算是第一次正式打败了曹军。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自相践踏”,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发生在博望坡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夏侯惇李典于禁和关羽。原文如下:

时天色已晚,浓云密布,又无月色;昼风既起,夜风愈大。夏侯惇只顾催军赶杀。于禁、李典赶到窄狭处,两边都是芦苇。典谓禁曰:“欺敌者必败。南道路狭,山川相逼。树木丛杂,倘彼用火攻,奈何?”禁曰:“君言是也。吾当往前为都督言之;君可止住后军。”李典便勒回马,大叫:“后军慢行!”人马走发,那里拦当得住?于禁骤马大叫:“前军都督且住!”夏侯惇正走之间,见于禁从后军奔来,便问何故。禁曰:“南道路狭,山川相逼,树木丛杂,可防火攻。”

夏侯惇猛省,即回马令军马勿进。言未已,只听背后喊声震起,早望见一派火光烧着,随后两边芦苇亦着。一霎时,四面八方,尽皆是火;又值风大,火势愈猛。曹家人马,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赵云回军赶杀,夏侯惇冒烟突火而走。且说李典见势头不好,急奔回博望城时,火光中一军拦住。当先大将,乃关云长也。李典纵马混战,夺路而走。于禁见粮草车辆,都被火烧,便投小路奔逃去了。夏侯兰、韩浩来救粮草,正遇张飞。战不数合,张飞一枪刺夏侯兰于马下。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听说刘备在新野扩充实力,派夏侯惇、于禁、李典等人率部进犯。初出茅庐的诸葛亮采用诱敌之计,刘备和赵云故意诈败,将曹军引入了包围圈。关平刘封等人趁机放火,令曹军猝不及防。此后,赵云、关羽、张飞等人顺势杀出,最终打败曹军。此战也令原本关羽和张飞二人对诸葛亮刮目相看。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自相践踏”,意为自己人互相踩,形容军队溃败时各自仓皇逃命的狼狈情形。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小说中提到的此次博望坡之战,在历史上的确出现过,但时间并非如小说所言是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而是在献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据《三国志·先主传》载:“(曹操)使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

关于这场战斗的详情,在《三国志·李典传》中还有更为详细的记载。该传称:“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惇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惇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从这段记载来看,这场战斗的规模并不大,夏侯惇战斗失利,李典及时赶到,刘备兵力不足而撤退,战斗到此结束。在这场战斗中还出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名叫夏侯兰。《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载:“先是,与夏侯惇战于博望,生获夏侯兰。兰是云乡里人,少小相知,云白先主活之,荐兰明于法律,以为军正。”

按照记载还原了真实的博望坡之战后,我们再来谈谈小说中的这场战斗。从小说描述的战争场面来看,获得战争胜利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群起而攻之,两军决战,从而决定战争的胜负。另外一种是双方主将领之间的单挑,往往是一方主将战败或被杀,战斗也就结束了。而在小说描述的博望坡之战中,赵云两度与夏侯惇单挑。一次是双方单挑几个回合后赵云诈败,第二次是“云约走十余里,回马又战,不数合又走”。

众所周知,在小说当中,赵云的武艺远胜夏侯惇,在十个回合之内定能将夏侯惇斩于马下。如此简单的取胜之法,作者却偏偏不用,非要设计出诱敌深入的战术,赵云只能按照诸葛亮的指令两度败给夏侯惇,其目的无非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站在读者的角度来看,情节虽然热闹、精彩,但却总觉得是多此一举。这大概也是古代小说作家的一个通病吧。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逸群之才什么意思?逸群之才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虽然《三国演义》把诸葛亮抬得很高,杜撰出了各种事件来夸大诸葛亮的能力。但在正史中,诸葛亮依然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政治家,如果没有诸葛亮或许刘备就没办法顺利组建自己的政权。三顾茅庐的故事大家肯定都十分熟悉,也是因为这个故事从开始便让诸葛亮在刘备团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逸群

  • 金银纪念币,为什么没有按照上面的金额销售?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有时候会看到一些销售的纪念币,上面标注的金额不等,就像一般的硬币一样,但是作用却不一样,也不会在市面上以硬币的形式流通。但是既然标注了金额,为什么却总是不会按照所标注的金额进行销售呢?如果不是这样,那标注了金额又有什么意义,为什么纪念币要设计成这个样子,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纪念币的销售。&ld

  • 雅量高致什么意思?雅量高致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赤壁之战前夕,蒋干受曹操之命前来劝降周瑜,结果蒋干两次过江东,两次掉入了周瑜设下的陷阱,也为此后曹操战败埋下关键伏笔。当然,在演义中的这段故事完全是夸大了周瑜,贬低了蒋干,以蒋干的才智不一定就在周瑜之下。而且蒋干只是充当说客,一旦明白周瑜心意只要向曹操如实禀报即可,他并没有义务去帮助曹操打赢这场仗。

  • 揭秘商朝恐怖文化,殷墟中除了文化发达,还有恐怖和阴郁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河南安阳殷墟商文化遗址,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参观过了。我们都知道,在我国远古时期的殷商文化,是最富有神秘感之一的文化,很多人都听说过很多,但是却无法亲眼目睹。但是殷墟遗址却能够让大家深刻的感受到殷商文化。除了能感受到殷商的发达文化和精美的铜器以外,还会让你感受到恐怖阴郁的商朝恐怖文化。殷墟遗址主要

  • 朝不谋夕什么意思?朝不谋夕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在《三国演义》中,王朗被诸葛亮骂死,还被很多网友做成鬼畜。实际上这段故事只是杜撰出来的,历史上王朗并非因诸葛亮而死。王朗原本是会稽太守,面对孙策的进攻明知自己屋里阻挡,但依然要战到最后一刻。虽然王朗败逃,但曹操依然征召王朗入朝,此后担任参司空军事一职。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朝不谋夕&r

  • 裹足不前什么意思?裹足不前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196年,袁术率领大军进攻徐州,刘备领兵抗衡。结果吕布却在后方偷袭下邳,还抓走了刘备的妻子。刘备只能选择撤军,后来刘备找吕布选择求和,吕布这才让他们夫妻重聚。此后刘备选择投靠曹操,当时有人劝曹操除掉刘备,也有人说可以重用刘备,最后曹操选择了后者,让刘备担任豫州牧。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

  • 牝鸡司晨怎么读?牝鸡司晨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在古代男权社会时期,女性的地位其实是非常低的,现在那些古装剧中,将自己家的女孩子与男孩子放在同一地位,甚至宠爱女儿比儿子更甚的情况,其实是非常少见的,不过历史上还是有不少女性掌握大权,地位超越男性的情况,只是要注意的是,这依然是少数,因为这是能数的过来的情况。而成语“牝鸡司晨&rdquo

  • 二郎神和玉帝是什么关系?二郎神为何能不听玉帝命令?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在道教神话中二郎神母亲是天庭仙女,私自下凡和杨天佑成婚生下二郎神,后来杨戬母亲因触犯天条被玉帝压在太山之下。此后二郎神劈山救母,这个典故故事也是十分著名。据说二郎神的母亲是玉帝的妹妹,所以二郎神和玉帝还是外甥关系。虽然两者是亲戚关系,不过二郎神似乎不怎么喜欢听玉帝的命令,“听调不听宣&r

  • 何足道哉什么意思?何足道哉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199年,汉献帝秘密发布衣带诏,董承邀请刘备加入,刘备还几番犹豫。后来曹操邀请刘备煮酒论英雄,把刘备吓了个够呛,但也因此明白了曹操的心意,所以答应董承加入。结果计划遭到提前暴露,刘备出逃,曹操派刘岱等人缉拿刘备,好在刘备当时已有数万兵马,击退了刘岱大军。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何足道哉&

  • 扶老携幼什么意思?扶老携幼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刘备入益州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刘璋主动邀请刘备实则“引狼入室”。此后刘璋发现自己根本没办法控制住刘备,导致刘备成功入蜀。其实刘备当时也并没有夺取益州的打算,只是庞统建议刘备拿下刘璋,这样便能加快入蜀的进度。当然刘备想要发展自己的势力,就必须如此。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