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什么要反对祭侄文稿借给日本展览,祭侄文稿有什么故事

为什么要反对祭侄文稿借给日本展览,祭侄文稿有什么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591 更新时间:2024/2/18 21:02:13

说到书法作品,很多人脑海中度现出来的书法作品,大概都是那些写得干净整洁,可以拿来练字学习的作品吧,但在历史上,却有一个“天下第二行书”,《祭侄稿》,一眼看上去不仅不整齐,而且还有很多涂画掉的墨点,怎么看都让人想不明白为什么这样的作品会有那么高的评价。而且近日,《祭侄文稿》还会被台湾借给日本进行展览,引起了很强烈的反对,这又是什么缘故?

近日,有媒体报道台北故宫博物馆将国宝《祭侄文稿》借给日本展览,而且日本方面表示未做任何保护措施,一石惊起千层浪,两岸网友纷纷对“借展”一事表示反对。那么,《祭侄文稿》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呢?

1.满门忠烈

这要从《祭侄文稿》的写作背景说起了。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叛军兵精粮足,一路上势如破竹,毫不费力的占领了洛阳,兵锋直指长安。

唐军守将眼见叛军这偌大的声势,早已一个个吓得魂不附体了,许多地方的将领不等叛军攻城,就打开城门主动投降了。这时候,有一对兄弟,负责守卫两座小城,虽然这对兄弟人马不多,但却指挥得当,上下一心,打退了叛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这对兄弟,就是镇守正定县的常山太守颜杲卿以及镇守平原郡的颜真卿。颜氏兄弟虽然赤胆忠心,可惜孤掌难鸣。公元756年,叛军大举围攻常山,颜杲卿之子寡不敌众,失手被擒。

之后,叛军想利用颜杲卿之子要挟颜杲卿投降,被颜杲卿一口回绝。安禄山恼恨之下,命人将颜杲卿之子碎尸万段。残忍的叛军先是砍去了颜杲卿之子的四肢,再将他乱刀分尸,这对于讲究死后留全尸的古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侮辱。这位颜杲卿之子,就是颜真卿的侄儿,也就是《祭侄文稿》中的主人公了,可惜这位年轻人风华正茂,却惨死在叛军的刀下。

颜杲卿之子蒙难后不久,常山城破。颜杲卿宁死不降,同样被叛军碎尸万段。据史料记载,颜杲卿蒙难之时,面无惧色,破口大骂叛军,气的安禄山命人割了他的舌头,可颜杲卿依然毫不退缩,最后在含混不清的骂声中死去。

颜杲卿死后,颜氏被叛军灭门,全家老幼无一生还,可谓是满门忠烈。

2.真卿写文

公元758年,颜真卿来到正定县,他派出许多的人去寻访颜杲卿父子的骸骨,然而最终只找到了颜杲卿之子的头骨和颜杲卿的一只脚。面对侄儿的头骨,颜真卿悲愤莫名,他展开一张大纸,笔走龙蛇,写下了《祭侄文稿》,想要把自己满腔的悲愤都发泄在这篇文章里。

他想起了侄儿幼年时的活泼聪颖,想起了家人在一起的岁月静好,可就因为这场该死的战乱,堂兄一家“父陷子死”,在这危难之际,却“贼兵不救”,颜氏满门俱亡,留下自己白发人送了黑发人。

千年后的我们,一看这幅字迹,仿佛就能看到当年那个流着血泪挥毫泼墨的老人,《祭侄文稿》因此有了生命,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3.价值连城

虽说《祭侄文稿》排了第二,但却是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文物中最具价值的行书了,说它是天下第一也不过分。因为,排行第一的行书《兰亭集序》,早已经是李世民的陪葬品了。

正因如此,《祭侄文稿》才会如此珍贵异常。这并不只是因为它作为文物的稀有性,而是因为在它的背后,有着我们上千年来的民族气节。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损兵折将什么意思?损兵折将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刘备为了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从而制定了伐吴的策略。虽然我们都知道,最后刘备在夷陵之战上惨被而归,但这个结果刘备自己也需要附上一定责任。在伐吴初期,刘备还曾一度掌握主动权,当时是整个蜀汉最巅峰的时期,所以孙权也不想同刘备开战,不过孙权曾多次求和无果,看来刘备是下定了开战的决心。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

  • 匹夫之勇什么意思?匹夫之勇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汉中之战打了将近两年,最后由刘备胜出,占领汉中进封汉中王。当时曹操因为担心后方发生叛乱,只留下了夏侯渊、郭淮、徐晃等人镇守汉中。并一边等张飞攻破张郃大军后,刘备终于决定同曹操争夺汉中,并且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而这场战役,也是刘备一生最巅峰的时刻。这次要为大家讲解成语“匹夫之勇”

  • 皇帝的新装文言文版,初中生将童话故事改编成文言文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皇帝的新装》是安徒生童话中非常著名的一个故事,其中的寓意也值得所有人思考。最近有位初中老师,给他的学生们布置了一道创意作业,希望同学们能把《皇帝的新装》改成文言文版。其实现代人用文言文写作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要把现代词意替换成古人习惯的理解方式,需要掌握很多字词在古代的意思,而且文章还要做到简练,

  • 锡伯族的发面饼与好儿媳是什么民族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锡伯族中,对于会不会做发面饼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对于这个民族的女孩子来讲。在她们嫁人后,如果不会做发面饼的话,会被公婆职责为不称职的妻子的。所以做好发面饼对于每一个锡伯族女孩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这个民族文化吧。发面饼是锡伯族人早晨餐桌上必有

  • 怒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我国少数民族的怒族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很久以前怒族是个母系社会,与汉族的儒教思想相违背,在怒族尊崇的是女性,于是便有了仙女节这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仙女节在怒族人民的心里占据很重要的位子,每逢节日都要进行祭拜,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怒族的仙女节吧。仙女节是云南省贡山一带

  • 壮族民俗文化中的年俗文化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春节在我国从该至今一直都是一个全民族的盛大节日,虽说春节以汉族习俗为主,但是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虽然跟汉族人的活动形式和内容有所相似,但是也少不了独具当地民族特色的过节文化,壮族就是这么一个吸取优秀文化来融入自己壮族文化的民族。那么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壮族的民俗文化吧。每年春节来临之前,大

  • 足智多谋什么意思?足智多谋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刘表的儿子刘琮算是把刘备给害惨了。刘琮继承刘表的官爵后,不但没有守护好荆州,反而是将荆州拱手让给曹操,而且都没提前告知刘备。曹操南下,刘琮在蔡瑁等人的劝说下,主动放弃了荆州。很多人都觉得刘琮还是太年轻,所以被曹操这么一吓,完全就不敢反抗了。实际上刘琮也是经过一番权衡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但刘备最后就比

  • 祭侄文稿为何是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有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很多时候,世间人都知道“第一”,却并不知道“第二”,有时候第二与第一之间虽然只差了分毫,但结果却是完全不同的。不过在书法上,却有一些不同,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大家都知道,但是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很多人也知道,那就是唐代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但很

  • 衣冠禽兽原本是一个褒义词,它是如何变成贬义词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如今,我们说某某某是个衣冠禽兽,意思就是说他品德败坏,像禽兽一样毫无人性。不管是在辞海还是成语词典中,衣冠禽兽的意思都是贬义。但是大家知道么,在古代衣冠禽兽的意思可不是用来羞辱人的,早期衣冠禽兽甚至是一个可以给人带来荣耀的成语,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衣冠禽兽本是一个褒义词,因为古代官员的官服上就印有

  • 无计可施什么意思?无计可施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刘关张三兄弟,似乎张飞给人的感觉是最鲁莽,做事毫无计谋、谋略可言的一个人。实际上张飞是粗中有细,而且谋略方面甚至不输关羽。张飞行事虽然比较容易冲动,但在关键时刻却能领静下来,还能想出诱敌深入的计谋。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无计可施”就和张飞的一次谋略有关。先前刘备还因此误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