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鸣金收军什么意思?鸣金收军典故出处介绍

鸣金收军什么意思?鸣金收军典故出处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088 更新时间:2024/2/12 14:49:28

蜀汉五虎将应该是三国当中,最出名的五位武将了。不过虽然他们都出自蜀汉,但各自之间的关系可能就没大家想象中那么好了。例如,当关羽得知自己和黄忠齐名后,就显得非常不高兴,还专门写信问诸葛亮他和黄忠究竟谁更厉害,看来关羽也非常在乎自己的名声。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鸣金收军”就跟关羽还有黄忠之间的事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这背后的典故究竟是怎样的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发生在黄忠在长沙与关羽激战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韩玄、黄忠和关羽。原文如下:

忠曰:“既知我名,焉敢犯我境!”云长曰:“特来取汝首级!”言罢,两马交锋。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韩玄恐黄忠有失,鸣金收军。黄忠收军入城。云长也退军,离城十里下寨,心中暗忖:“老将黄忠,名不虚传:斗一百合,全无破绽。来日必用拖刀计,背砍赢之。”次日早饭毕,又来城下搦战。韩玄坐在城上,教黄忠出马。忠引数百骑杀过吊桥,再与云长交马。又斗五六十合,胜负不分,两军齐声喝彩。

鼓声正急时,云长拨马便走。黄忠赶来。云长方欲用刀砍去,忽听得脑后一声响;急回头看时,见黄忠被战马前失,掀在地下。云长急回马,双手举刀猛喝曰:“我且饶你性命!快换马来厮杀!”黄忠急提起马蹄,飞身上马,弃入城中。玄惊问之。忠曰:“此马久不上阵,故有此失。”玄曰:“汝箭百发百中,何不射之?”忠曰:“来日再战,必然诈败,诱到吊桥边射之。”玄以自己所乘一匹青马与黄忠。忠拜谢而退,寻思:“难得云长如此义气!他不忍杀害我,我又安忍射他?若不射,又恐违了将令。”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关羽带着五百名刀斧手进攻长沙,管军校尉杨龄不知死活,率先与关羽交战,结果仅仅三个回合就被关羽斩于马下,老将黄忠随即出城接战关羽。在首日的较量中,两人单挑一百回合不分胜负。等到了第二天,双方又激战了五六十个回合,依然难分输赢。关羽拨马便走,想用拖刀计斩杀黄忠。黄忠紧追不舍,却突然马失前蹄栽倒在地。见此情形,关羽不忍心下手,让黄忠回去换马再战。等黄忠回到城中后,太守韩玄让黄忠与关羽再战时射杀关羽,但黄忠对于关羽的不杀之恩非常感激,心中犹豫不决。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黄忠与关羽单挑一百回合后太守韩玄的反应,叫做“鸣金收军”,意为用敲钲等发出信号撤兵回营,比喻战斗暂时结束。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荀子?议兵》中的“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

小说中这段关羽战黄忠的故事虽然精彩,在历史上却并不存在,无论是《三国志?关羽传》还是《三国志?黄忠传》中均无这次交锋的记载。更为有趣的是,史料中也根本没有黄忠箭法高明这一说法,凡此种种都是虚构出来的故事。

既然关羽战黄忠是虚构出来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又是谁的发明创造呢?从现存的资料来看,这个故事并非《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首创,而是宋元时期民间艺人的智慧结晶。这个故事的最早出处是元代三国话本《三国志平话》,这也是公认的对《三国演义》的成书起到巨大参考作用的一部作品。在该书中,已经出现了关羽战长沙这一故事的雏型。

在《三国志平话》当中,关羽与黄忠交锋的地方并不是长沙,而是在金陵郡。在关羽出场之前,魏延张飞二人先后与黄忠交过手并无法获胜,黄忠更是发出“只识云长,岂识张飞”之语,令张飞气愤不已却又无可奈何。后来关羽出手单挑黄忠,依然难分胜负,情急之下,关羽、张飞和魏延三人一起出手,依然与黄忠战成平手。最终,诸葛亮出面,这才劝降了黄忠。

当然,这个故事虽然热闹,但在情节设计上却有不少的漏洞,在抬高黄忠的同时也贬低了关羽、张飞和黄忠,体现出的是宋元时期民间艺人们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创作理念和思路,比起《三国演义》来自然要差了不少。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金屋藏娇是哪个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基本上所有的皇帝都会有着众多的妃子,于是就出现了金屋藏娇这个成语。直到现在,人们都还也经常使用着这个成语。那么你知道金屋藏娇中指的是哪个皇帝吗?金屋藏娇典故有又是从何而来呢?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金屋藏娇是汉武帝刘彻。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是赫赫有名;‘娇’就是指陈氏,

  • 横行无忌什么意思?横行无忌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董卓死后,汉室也没能因此恢复平静,而是被李榷和郭汜所控制。当然这一切,王允自己也有过错,他没能及时做到斩草除根,才给了李榷和郭汜反击的机会。等李榷、郭汜杀入朝内,把王允和吕布击败后,整个朝堂变成由他们管控,最后两人是为了一女人被离间。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横行无忌”就跟此次

  • 年年有余的来历与典故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在我国每年过年的时候,无论是外出拜年还是对来拜年的朋友们都会祝福一句年年有余。而这代表了我国老百姓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的憧憬。那么年年有余说了无数次,每年都在说。那么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那么今天小编就为您介绍年年有余的来历以及典故吧。马上又要过年了,在这里小编对朋友们说一声新年大吉,年年有余。年年有鱼

  •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歇后语来历和典故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有一句歇后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我们常常用这句歇后语来比喻人多力量很大这个道理。其实这句话真正的意思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这个意思,而且已经被误传了千年。在这句话里面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臭皮匠”,那么原句是什么呢?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

  • 缓兵之计什么意思?缓兵之计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诸葛亮北伐碰上了司马懿,司马懿因为在各方面的经验都与诸葛亮相差甚远,说以也不敢轻易主动出击,只能以防守为主。诸葛亮因兵力问题没办法硬攻,只能想办法让司马懿主动出兵,最后便想了一招以退为首,佯装撤退的策略。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缓兵之计”就和此事件有关。当时诸葛亮为了司马懿能

  • 老鼠嫁女的故事是怎样的?这里面有着什么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在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对于孩子的教育野史非常注重的。我国的长辈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不仅仅只是在于读书写字学知识,也非常注重教会孩子们如何学习做人。而这种方式通常是以一种讲故事的方式来传达的,寓言故事便这么出现了。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下老鼠嫁女的寓言故

  • 羌族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刺绣文化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我过的刺绣,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了,估计还有一些小伙伴都会做呢。刺绣是我国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之一,刺绣不止是以单纯的形式把物品绣的好看就完了,更是负载着我国少数民族羌族民族文化的内涵。能体现出这个羌族民族悠久的风俗与习惯。那么下面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羌族的刺绣手工艺文化吧。刺绣,是

  • 费力劳心什么意思?费力劳心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刘璋邀请刘备入驻益州,原本是想让刘备帮他攻打张鲁。不过刘备来了以后,两人却产生了矛盾,刘备乘势骑兵讲刘璋击败从而占领了益州。其实刘备一早的目的就没准备要帮刘璋除掉张鲁,能够拿下益州才是他真正的目的。刘备想要建立自己的政权,必定要将真个西南控制在自己的手上。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费力劳心

  • 灯烛辉煌什么意思?灯烛辉煌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赤壁之战曹操之所以会惨被,就是因为中了黄盖的苦肉计和周瑜的反间计。要不是黄盖和周瑜的演技精湛,曹操也不可能轻易听信,不过当时曹操的确也有大意的地方,如果他能事先调查好黄盖的身份,可能心里还会长个心眼,不至于如此大门敞开让黄盖来撞。灯烛辉煌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灯光通明,光辉耀眼的意思,那这个成语和赤壁之

  • 揭秘王弗与苏轼凄美爱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王弗其实和苏轼还真的是有说不清楚道不明的关系了,虽然大家对王弗并不熟悉,但是对苏轼还是挺熟悉的,但是这个王弗与苏轼的的确确是有爱情故事的,而且十分的凄美,凄美到底什么地步呢?下面就继续跟随小编来揭秘分析看看!与中国封建社会其他时期、其他家族一样,眉山苏家的女人向来都是有姓无名的,苏洵十分钟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