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辣椒是如何传入到中国的?为何西南地区的人那么喜欢吃辣椒?

辣椒是如何传入到中国的?为何西南地区的人那么喜欢吃辣椒?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554 更新时间:2024/2/3 8:25:23

在全球人民的餐桌上风靡了数百年,让无数人味蕾大开的调味品恐怕就是辣椒莫属了。在我国,完全是一个无辣不欢的民族,以辛辣明的川菜受到了全国各地乃至世界的欢迎。然而辣椒却并不是咱们中国本土大农作物,而是在明朝时期从美洲传入到我国的。那么辣椒是如何翻洋过海跨越了整整半个地球来到中国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漂洋过海传来的辣椒

辣椒,别名番椒、秦椒、海椒、地胡椒和海茄等等,它的原产地在美洲中南部。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航行到美洲新大陆时,发现了辣椒并将它和玉米、番薯、番茄等其他美洲农作物一同带回了西班牙。哥伦布在日记里这样写道:“还有一种红辣椒,比胡椒好,产量很大,在伊斯帕尼奥拉(海地)岛每年所产可装满50大船。他们不管吃什么都要放它,否则便吃不下去,据说它还有益于健康。”

之后在1458年辣椒传到了英国,随后在16世纪中叶风靡整个欧洲。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将辣椒带到了印度。16世纪末期辣椒开始由秘鲁经墨西哥传入中国,17世纪传到了东南亚各国。

辣椒一开始传入中国的时候,仅仅被当作一种观赏性植物。中国的典籍里关于辣椒的记载最早可追述到明代末年,养生学家高濂所撰的《遵生八笺》,他在里面写道:“番椒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可见辣椒在明朝还是作为园艺作物,用来观赏。

到了清朝人们发现了辣椒的可食用性以及丰富的营养价值,辣椒迅速融入中华饮食文化大家庭。清朝康熙年间陈淏的一本园艺学的典籍《花镜》提到:“番椒,一名海风藤,俗名辣茄。本高一二尺,丛生白花,秋深结子,俨如秃笔头,倒垂,初绿后朱红,悬挂可观。其味最辣,人多采用。研极细,冬月取以代胡椒。收子待来春雨种。”这一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将辣椒研磨成细细的粉末用作调味品了。

二、辣椒是怎么传入中国的

从现有的历史文献来看,辣椒主要是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一是沿着陆上丝绸之路,这条道路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辣椒经由这条漫漫长路从西亚地区传入新疆、甘肃、陕西地区,并在西北地区开始种植,因此辣椒又被称为“秦椒”。但很少有相关史料记载陕甘宁地区有辣椒栽植的情况,因此这一方式尚未有确切的历史依据。

二是经由海上丝绸之路传播的。有学者研究,辣椒可能是由墨西哥传到了马尼拉,之后传到中国的浙闽一带沿海地方;或是由荷兰传到台湾,然后传入大陆;再或者是从日本到朝鲜再传至中国东北。

笔者认为辣椒以海上丝绸之路的方式传入中国的可能性更大,东南沿海地区有许多关于辣椒的史料。明代戏曲学家汤显祖在《牡丹亭》的唱词中提到了辣椒花:“[末]辣椒花,[净]把阴热窄。”意思说辣椒花可以祛除低热等慢性病,这里将辣椒花当作药物使用。

徐光在《农政全书》中将辣椒附记于“椒”条目之下:“番椒,亦名秦椒,白花,子如秃笔头,色红鲜可观,味甚辣。”

到了清朝康熙十年(1671)的时候,浙江《山阴县志》里记载:“辣茄,红色,状如菱,可以代椒。”

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辣椒在浙江等东南沿海一带多是被当作观赏植物、当作药物治疗疾病,或者作为花椒、胡椒等一些调料的替代品,并未真正霸占这一带地区人们的餐桌,成功俘获人们的味蕾。这可能与东南地区物产丰富、生活富庶有关,人们无须通过辣椒腌制食物、保鲜食材,而且普通的姜葱黄酒就能化解浙闽一带人民体内的湿热,无须通过重口味的辣椒排湿排毒。

三、辣椒如何俘获中国西南地区人们的味蕾?

辣椒虽然最早是从东南沿海地区传入的,却在西南地区得到了普遍的种植和食用。这与云贵川渝等地的气候是有很大关系的,西南地区冬季湿冷、夏季湿热、日照不足、通风不足、水质寒凉,这些特殊的气候地理条件使得西南地区人们需要食用辣椒等强烈辛香物,袪除淤闭于体内的严重的湿寒湿热,从而缓解日照不足引发的抑郁情绪。普通的葱、姜、桂这些温和的香料根本无法撼动人体内的湿气,只有辣椒、花椒等极度辛辣的食品才能发挥作用。

而且从美洲传来的辣椒十分容易种植,对日照长短、土壤肥瘠、气候冷热都没有太多的要求,辣椒的产量也高,因为气味辛辣,很少有鸟兽病虫侵害,容易有个好收成。辣椒采摘期长、结实率高,可以全年供应。清朝道光年间贵州的《遵义府志》里称辣椒是“园蔬要品,每味不离,盐酒渍之,可食终岁”。

辣椒丰富价值为西南山区人们提供生存养分,号称是世界上维生素最多的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以及铁、钙等无机物元素。所以只吃辣椒,人所需的营养也基本能得到保障。云贵川渝等西南地区的贫困人口主要以杂粮为生,营养容易匮乏,辣椒的传入能够平衡和补充人们的膳食营养。而且辣椒腌制的食物不易腐坏霉烂,为山区食物贮藏提供便利。

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大,贵州当地的穷人常吃辣椒御寒,谚云:“糠菜半年粮,辣椒当衣裳。”辣椒以前多被视为穷人的食物。道光《遵义府志》称:“居人顿顿之食,每物必萫番椒。贫者食无他蔬,一碟番椒呼呼而饱。”

四、总结

辣椒虽不是中国的原生作物,但自从传入后,它在国人的饮食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短短经历了四百多年的时间,辣椒文化就已经完全融入中华饮食文化的主流,现代人讲究无辣不欢,中国八大菜系中以辣为特色的菜系就占据了四分之一,可见辣椒的传入改变了中国古代传统饮食的五味格局,它不仅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丰富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内涵,而且促进了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因此,笔者认为一部辣椒史不仅是全球物质文化交流史,更是中国地域文化的形成史。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揭秘生不睡柳,死不睡杨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柳树其实大家应该都见过,就是那种垂柳,树枝像头发一样垂下的,一般是在水岸边非常的常见,杨树我们就见得少了,所以还是比较陌生的,刚好最近小编又看到了一则叫名俗谚语,那就是叫什么“生不睡柳,死不睡杨”,这个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生不睡柳就是指的柳树吗?死不睡杨就是指的杨树吗?下面

  • 溥仪生前留下了什么菜单?据说吃罢上面的菜,等于吃遍西洋菜精华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在我国天津有着一座非常出名的大饭店,当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住在天津的时候非常喜欢来到这家大饭店招待客人。因此在这家饭店中还专门的留下了一张末代皇帝彩蛋。那么当年溥仪为何如此亲睐这座大饭店呢?那份神秘的菜单上都有哪些菜肴呢?接下来就跟随者小编一起来揭开这个秘密吧。提起天津的利顺德大饭店,应该说无人不知,

  • 老丈人为何又叫岳父?竟然和泰山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老丈人其实大家也知道的,就是媳妇的爸爸都叫老丈人,这个叫法全国应该都是这样的吧,还有的地方把老丈人也叫做岳父,这样的叫法也比较的常见,那么这样小编就不仅仅想问了,为什么会有老丈人又叫岳父这样的区别?这个老丈人为什么又可以叫岳父呢?其实这个也还是挺有故事可言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为什么会有

  • 免贵是什么意思?免贵姓由来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所以每当问别人姓氏的时候,一般都是用“贵姓”,回答则要说“免贵姓”。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样说是为了显得有礼貌、谦虚,但你知道为什么要用“免贵”二字吗?古代是有比较明显的阶级划分,所以为了在姓氏上显得不比别人

  • 后稷是谁的儿子?揭秘后稷的前世今生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后稷在历史算是一位半人半神的人,因为他所处的时代距离我们实在太遥远,是母系氏族时期的人物。后稷又被称为农神,因为传说他是人类掌握农耕的鼻祖,如果真是这样那后稷就是将母系社会变成父系社会的关键人物。古人一直把后稷当做上古时代功德最高的三公之一,是他教会人们耕种,使得人类文明有了新的提升。相信不少朋友都

  • 我国古代人为何写字那么好看?有何技巧?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在我国现存遗留下来的一些古代手写资料中,抛开其中的内容,就看古人所写色字,给任何人看都会觉得非常的好看,甚至还会跟人错觉就是这根本就不是手写出来的,更像是打印的。像这样的书法技巧,在现代人种已经很少人能够做到了。那么古人为何写字如此好看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经常有书友会问起这个问题:为啥

  • 谚语“不看家中宝只看门前草”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不看家中宝,只看门前草”,这是我国民间的一句俗语,意思是指看人不仅仅要看表面,同时也要看内在,看是不是表里如一。若是外表光鲜亮丽,内在不修边幅,那也是得不到他人认可的。事实上我们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很多,而这些俗语也是老祖宗们从生活当中所总结出来的。下面就为大家解析下&

  • 我国现存的《山海经》是原版的吗?最早的有哪些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山海经》相信很多朋友都比较熟悉了,甚至有些朋友还看过。这是我国历史上一部志怪类型的古籍,展现出了我国古人无穷无尽的想象能力。很多人都对《山海经》中的各种神魔鬼怪很感兴趣,现今很多小说或是影视作品也是采用了很多《山海经》中的内容。不过可惜的是,目前仅存的《山海经》并不是最早的版本,我们所看到的也

  • 紫砂壶四品是什么?如何分辨紫砂壶好坏?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紫砂制成的器具,与一般材质的不同,不是特别的光滑,像瓷器一样,但是也不会很粗糙,像陶器一样,而紫砂是一种在瓷器与陶器之间的,不仅是从材质上,还是从手感上,都是在两者之间的陶瓷制品。而人们常说的紫砂壶四品又是什么意思?紫砂壶应该如何去辨别是好是坏,怎样选择合适的紫砂壶呢?大家平时在挑选紫砂壶前应当先明

  • 绣品如何保存?老绣品应该怎样收藏保养?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刺绣是我国一种很古老很精致的艺术,能够使一面平平无奇的布料瞬间变得不同,而古代很多达官贵人家中往往会有一些刺绣的手工艺品,手工刺绣往往比现代的很多机器绣花更要精致和生动。而很多人也喜欢收藏一些年份比较久远的绣品,不过这些绣品应该如何去保存?老绣品的收藏和保养又有哪些方法呢?一起来看看。中国人民历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