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我国古代人为何写字那么好看?有何技巧?

我国古代人为何写字那么好看?有何技巧?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470 更新时间:2024/2/3 8:22:39

在我国现存遗留下来的一些古代手写资料中,抛开其中的内容,就看古人所写色字,给任人看都会觉得非的好看,甚至还会跟人错觉就是这根本就不是手写出来的,更像是打印的。像这样的书法技巧,在现代人种已经很少人能够做到了。那么古人为何写字如此好看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经常有书友会问起这个问题:为啥今人写书法,虽然技法丰富而纯熟,却还是超不过古人?格调不如古人,也不如古人好看、耐看。这是为什么?

我们今人临帖,只能看到古人笔下的“结果”,却看不到古人是如何运笔、结字的。尤其是古人写字时,一笔一划、前后顾盼、精细入微是如何完成的,也难以得知。但无非与古人的执笔、用笔有关系。好在古代书画作品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

仔细观察古人图画,尤其是笔尖,古人写字之所以这么细致好看,是因为笔尖上有秘密:因为,古人写字时一般只用笔尖蘸墨。笔尖,是运笔核心。

笔豪尖细精短,确实更好控制笔锋笔势。但我们临习时发现并非如此,长毫写字,只要功夫、碗力用到,也能写出好看的字。那古人为啥只用笔尖蘸墨呢?有可能是画家在创作时失真了?估计可能不大,因为古代画家观察生活的功力可谓精到细致,不太可能画错的。

当代著名大书法家孙晓云《书法有法》对此有过专门论述。她说: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叫我只将笔毫泡开三分之一,仅用笔尖上的毫。我母亲说上辈人都是这样教的。

由此可见,如果是初学者,确实不妨可以笔尖只蘸一点磨,笔不要全部泡开。等到功夫到家后,再全部泡开,锻炼笔力、腕力。毕竟,古人的做法确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写字古法,当以魏晋唐为基,因时期技术发展,毛笔的形制一直处于不断变化和完善的过程中。魏晋至隋唐时期,毛笔的形制以笔锋粗短而硬劲为主要特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鸡距笔。

晋人写字体式为伏案或持卷,这就要求毛笔矫健有力。其实任何时候,好的书法都应该是遒劲有力的。正是此类粗短刚硬的鸡距笔,写下无数遒美开的精品力作。

古代多以繁体为主,结构紧凑,搭配合理,而且古代人从小的意识就是练习书法为主,先写后书,再章,所以有很多的书法大家。再者你看到的书法作品、影视作品中的古人写字都是好的,也有登不得大雅之流,不为人知罢了。

现代社会讲求效率和实用,对于休养而言自然少了几分关注和认识。从小学习,以至于没有培养小孩子对字本身的理解,简体字方便易懂,却不容易把握字的结构,松松散散自然不好看。现代人的字风融入了很多现代的意识和元素,也不能说就不好看。字在人为,在于体会吧。

学习书法以来,可能都会有个问题:为啥古人写的字这么好看,感觉今人写字好像永远超不过古人?

这里面的道理,可能与古人的执笔或用笔技巧有关系。今人临帖只能看到碑帖上整个字是什么样的,却看不到古人是如何结体、构字的。古人写字时,一笔一划、前后顾盼、游丝引带是如何完成的,也是无法得知的。

不过,好在古代的书画给今人提供了线索。仔细观察古人绘制的图画,就会发现古人是如何执笔的。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曾有一位书法家说,古人写字之所以这么好看,是因为笔尖上有秘密。因为古人写字时一般只用笔尖蘸墨,笔毫的根部是没有墨汁的。

初步一想也对,笔豪短,可能更好控制笔势。但是临习时发现并非如此,长毫写字,只要功夫、腕力用到,也能写出好看的字。那古人为啥只用笔尖蘸墨呢?有可能是画家在创作时失真了?估计可能不大,因为古代画家观察生活的功力可谓精到细致,不太可能画错的。

后来,看到书法家孙晓云女士写的一本书,上面对此有过专门论述。孙晓云说,先秦至汉的笔毫皆为兔毫,是兔箭毫,是指秋季狡兔脊背上的两溜硬毛,也叫紫毫。毫硬则挺,挺则有弹性,有弹性才适合于转笔。

到了唐代,许多动物的毛都用来做毫,如麝、狸、马、鼠、狐、鸡以及人的胎发。尽管如此,兔毫仍然是首选,保持着正宗。宣州兔毫所制的紫毫笔,选料精细,制作讲究,当时价值如金,成为“贡品”,大受文人墨客赞扬。

代书家大抵仍用兔毫笔。黄山谷、苏东坡推崇的宣州“诸葛笔”,主要以兔毫中上乘者——紫毫为主。狼毫还是清代从朝鲜传入的,现在倒是普遍地在用。

孙晓云说,记得很小的时候,所用的“大楷笔”、“小楷笔”皆是羊毫。她母亲叫她只将笔毫泡开三分之一,仅用笔尖上的毫。她母亲小时就是这样用毛笔的,那时的上辈人都是这样教的。

孙晓云后来翻看明代董其昌、查士标以及明末清初的一大批书画家的墨迹时,总是见他们大约写四五个字墨就枯了,再蘸墨。这往往是由于小笔写大字之故,但见他们笔画圆润、饱满,完全不像是尖小的笔所书。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像她母亲教的那样,用较大的笔,只泡开笔尖用。

董、查的年代,羊毫笔已经十分走俏,由于没有硬笔心,笔毫完全泡开会瘫软无力,如若只泡开笔尖一点,上面三分之二的笔毫由于是用胶裹牢,实际上起了硬笔心的作用。因为是较大的笔,如若又是羊毫,所以笔画柔和、圆润。嘿,这正是纯羊毫的软笔当兼毫用的绝好办法。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转笔方便美观吗。

综上所述,如果是初学者,确实不妨可以笔尖只蘸一点墨,毛笔不要全部泡开。等到功夫到家后,再全部泡开,锻炼笔力、腕力。毕竟,古人的做法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又不能盲目照搬。因为古代书画中,也有不少显示,笔墨是浸满整个笔毫的。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谚语“不看家中宝只看门前草”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不看家中宝,只看门前草”,这是我国民间的一句俗语,意思是指看人不仅仅要看表面,同时也要看内在,看是不是表里如一。若是外表光鲜亮丽,内在不修边幅,那也是得不到他人认可的。事实上我们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很多,而这些俗语也是老祖宗们从生活当中所总结出来的。下面就为大家解析下&

  • 我国现存的《山海经》是原版的吗?最早的有哪些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山海经》相信很多朋友都比较熟悉了,甚至有些朋友还看过。这是我国历史上一部志怪类型的古籍,展现出了我国古人无穷无尽的想象能力。很多人都对《山海经》中的各种神魔鬼怪很感兴趣,现今很多小说或是影视作品也是采用了很多《山海经》中的内容。不过可惜的是,目前仅存的《山海经》并不是最早的版本,我们所看到的也

  • 紫砂壶四品是什么?如何分辨紫砂壶好坏?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紫砂制成的器具,与一般材质的不同,不是特别的光滑,像瓷器一样,但是也不会很粗糙,像陶器一样,而紫砂是一种在瓷器与陶器之间的,不仅是从材质上,还是从手感上,都是在两者之间的陶瓷制品。而人们常说的紫砂壶四品又是什么意思?紫砂壶应该如何去辨别是好是坏,怎样选择合适的紫砂壶呢?大家平时在挑选紫砂壶前应当先明

  • 绣品如何保存?老绣品应该怎样收藏保养?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刺绣是我国一种很古老很精致的艺术,能够使一面平平无奇的布料瞬间变得不同,而古代很多达官贵人家中往往会有一些刺绣的手工艺品,手工刺绣往往比现代的很多机器绣花更要精致和生动。而很多人也喜欢收藏一些年份比较久远的绣品,不过这些绣品应该如何去保存?老绣品的收藏和保养又有哪些方法呢?一起来看看。中国人民历来有

  • 十六字心传是什么?说尽人间道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如今这个时代,早就已经忘却对我们这片土地和千古繁衍的族群至关重要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道统”。相信很多人听到这个词之后就是满脑子的问号,然后就会生出冷漠,然后悲哀便愈发明确。朱熹在《中庸章句序》中曾绘出中华道统的传承谱系,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召公,皋陶伊尹傅说,孔子子思孟

  • 大暑是什么时间什么意思?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吗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大暑节气来了,这个节气代表着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来了。夏天给人的感受就只有一个热字,大暑更是是如此,所以最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正是防暑降温,但是也不能一味的只顾着降温,毕竟这样对人体还是不太好的。那么,大暑时节还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比如需不需要补一补,补什么,怎么补,如何在降温的情况下还能维持身体健康呢?

  • 景泰蓝是什么工艺?景泰蓝制作工艺有什么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景泰蓝是一种古代工艺品的称呼,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在明朝景泰年间非常流行,而且工艺品上面大部分都是蓝色,所以得名景泰蓝。那么景泰蓝究竟是以什么样的工艺制成的,这种制作工艺的流程又是什么?景泰蓝有怎样的发展历史,景泰蓝的工艺品到底有多好看?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吧。景泰蓝(Cloisonne),中国的

  • 古董收藏有5个级别,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人生是什么,就是为了不断去适应生活,而不是生活来适应你。在古董古玩收藏界中,光怪陆离的奇怪事是屡见不鲜,说到底还是没有看透古董收藏的本质区别。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总结下着其中的五个级别,来看看喜欢收藏古玩的你已经修炼到了哪个级别了呢?1、人云亦云级这一级别的藏友大多是刚开始接触收藏,而且是被动接受

  • 《祭侄文稿》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祭侄文稿》背后的真相揭秘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祭侄文稿》是唐朝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作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不少人都是冲着颜真卿的书法才去欣赏《祭侄文稿》,但他们却不知《祭侄文稿》背后隐藏着一个悲壮的故事。实际上《祭侄文稿》是颜真卿追祭颜季明的草稿,当时安禄山发动叛乱,颜杲卿夫子挺身而出坚决抵抗安禄山,最后却遭到灭门。难以想象颜真卿写下《祭侄

  • 西泠印泥为什么那么贵?西泠印泥的历史制作工艺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知道在很多古代的书画作品上面,都会留有一个红色的印章,或许是作者本人留下来的,或许是后世其他人留下来的,比如盖章狂魔乾隆。而这个印章,就需要有印泥才能够使用,而且印章再好看,没有一个好的印泥,效果也是很差的。而在印泥当中,有一种西泠印泥,价格非常昂贵,我们常说一分价钱一分货,究竟为什么西泠印泥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