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破釜沉舟是哪次战役?

破釜沉舟是哪次战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768 更新时间:2024/2/4 13:42:37

说起破釜沉舟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在我们的九年义务教育当中,这个词我们学过不止一次了。意思是指把锅碗砸碎,渡船凿沉,不给自己留退路,必须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一定要干到底。在我国的《孙子兵法》当中提到的“破釜沉舟”有着誓死决战的意思在里面。那么在破釜沉舟指的是历史上的哪一次战役呢?

秦末,巨鹿之战,秦将章邯率领大军进攻赵国,把赵王围困在巨鹿。赵王派人向楚怀王求救,于是楚国就派宋义作主将,项羽作副将率两万兵马前去救援。

宋义的打法是先等秦军与赵军斗得两败俱伤后再出击,保存自己的实力。但项羽却想直接杀过去。部队在漳水以南驻扎,僵持了许久,项羽非常不满宋义,一拍脑就把宋义给杀了。由于军队的将领都是项羽他叔父项梁的旧部,所以项羽杀了宋义后也能完全控制住军队。

于是项羽命令士兵们把渡船统统凿穿,沉下水底;又把行军煮饭的锅也都打得粉碎,每人带着三天的干粮。在这样的情况下,退路没有了,粮食也不多了,不战胜敌人,就只有死路一条。楚军的将士们激昂振奋,互相勉励,人人都抱着进则生、退则死的决心,拼命向前。

最后击败章邯部保护甬道的秦军,断绝王离部的粮道,包围了王离军队。经过九次激烈战斗终于打退章邯,活捉了王离,杀死了秦将苏角,秦将涉间举火自焚。解了巨鹿之围。

按照兵法来讲,这明显有什么地方不对。

兵法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得吃是保障军队战斗力的第一要素。而项羽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自断粮草。这明显不合理,为什么还能成功?

巨鹿之战秦军与楚军实力对比

秦军主力有两路大军,一路是章邯率领的郦山刑徒,由南一路向北打上去。另一路是王离率领的守边关的士卒,从北向南合围巨鹿城。

王离军是十多万人。

《史记・蒙恬列传》记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匈奴,收河南。”同书《匈奴列传》记载:“秦始皇灭六国之后,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十余年而蒙恬死,诸侯畔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适戍边者皆复去。”

就是说,蒙恬率了30万军队去打匈奴,收复河套以南的地。但这30万中有10万是正规军,有20是守卫边疆的人。后来蒙恬死了,天下也大乱了,这些守卫边疆的人也就跑了。那么,到王离手中的兵就只有10万了。

在《史记・项羽本纪》中也有记载,项羽打败章邯后,陈馀写信给章邯说:“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就是说巨鹿之战死了10多万人。而《史记》中也有写“章邯令王离、涉闲围巨鹿”,章邯命令王离、涉闲围住巨鹿,可以看到章邯与王离是上下级关系,所以王离全军覆没,这锅得章邯来背。这也说明了王离所率军队有10万多人。

章邯军是20多万。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第四》记载:十一月,“羽诈坑杀秦降卒二十万人于新安。”这是章邯投降项羽后的事情,这说明当时章邯的军队有20多万。

项羽军5万

据《前汉纪前汉高祖皇帝纪卷第一》记载,“初。宋义与项羽将五万。距秦三将。”

其它诸侯军,被困的赵军应该有几万人万,双方兵力悬殊巨大,加上前期诸侯军不敢打,所以联军方面只有楚军的区区几万人。

此战关键在“绝甬道”

《资治通鉴》中记载,“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乃遣当阳君、薄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大破之,章邯引兵却。“

意思是说,项羽先派了当阳君、薄将军率两万人过河袭击了秦军运粮的甬道,导致王离的军队缺少粮食。这时候,巨鹿城中的陈馀见时机成熟,再请项羽大军杀过来。这个时候项羽才破釜沉舟,烧掉营寨,只带三日的口粮,渡河围困住王离,经过九次战斗,打败了秦军。

相信大家对《三国演义》的故事更为熟悉,官渡之战时,袁绍的兵力数倍于曹操,曹操率军烧掉袁绍的在乌巢的粮草,使袁绍军军心大乱,最终取得了胜利。这里的关键点是断粮草。同样400多年前的巨鹿之战能够以少胜多也是在于绝甬道,断粮草。

为什么需要破釜沉舟?

前面说到,项羽率军围困住了王离军,懂点兵法的都知道,项羽区区5万人怎么可能围住10万人呢。这说明了参与围困的还有各方诸侯军,但他们是观望不前,怕与秦军作战。此时唯有项羽的军队带来胜利来才鼓舞诸侯出兵。

面对项羽军的不仅有王离的10万大军,同样旁边还有章邯的20万大军,双方兵力相差6倍。如果项羽有丝毫的犹豫,面临他的无疑是全军覆没,或者带少量军队向南撤退。于是惟的一路就是先自绝后路,报必死的决心。

这与围城战很相似,围三面,空一面,让敌人活命的希望,他们自然就不会拼命守城,反之敌人就只有血战到底。

即使断绝后路,打不过也还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投降。但项羽军绝对不会,当时的秦军素以暴虐著称,投降也免不了被坑杀,这使得项羽军只剩下战斗下去惟一一条出路了。

后世也有模仿者

同一时期的韩信也运用的这样的战术,那就是著名的背水一战,韩信背靠河水立寨迎迎击赵军,令两千骑兵趋赵军倾巢出动后偷袭军营。此战胜利的关键靠的是偷袭,而背水立寨不过是为了拖住赵军足够长的时间,给支偷袭的两千骑兵机会。如果赵军留人守营,那恐怕韩信也是只战死江边的无名小将。

西汉王莽时期也有这么一段相似的经历。但这次却是失败了。

《后汉书·刘縯传》中有一段记载,阜、赐(王莽前队大夫甄阜、属正梁丘赐)乘胜,留辎重于蓝乡,引精兵十万南渡黄淳水,临沘水,阻两川间为营,绝后桥,示无还心。新市、平林见汉兵数败,阜、赐军大至,各欲解去,伯升甚患之。会下江兵五千余人至宜秋,乃往为说合从之势,下江从之。语在《王常传》。伯升于是大飨军士,设盟约。休卒三日,分为六部,潜师夜起,袭取蓝乡,尽获其辎重。明旦,汉军自西南攻甄阜,下江兵自东南攻梁丘赐。至食时,赐陈溃,阜军望见散走,汉兵急追之,却迫黄淳水,斩首溺死者二万余人,遂斩阜、赐。

王莽军的甄阜、梁丘赐打了胜仗,将辎重粮草放在蓝乡,率10万军队渡过黄淳水,临近沘水,在这两条河之间扎营,并把河上的桥拆了。伯升联合下江兵,偷袭了蓝乡的辎重粮草。早晨汉军与下江兵同时攻打王莽军,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就攻破了,王莽军想撤退,结果有河却没桥可过,最终全军覆没。

即使是断绝后路,没有合适的战略战法,同样也只有失败。

所以,项羽不是因为破釜沉舟才赢得胜利,关键还在于他的策略,切断秦军的粮食补给。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计将安出什么意思?计将安出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刘表死后,将荆州交给了次子刘琮。因为刘琮是刘表和蔡夫人的孩子,蔡氏在荆州非常有势力,刘表又宠爱蔡夫人,所以就准备拥立刘琮为主。不过刘琮当时年纪还太小,很多事自己都没办法做主,此后曹操准备大军南下,刘表旧臣很多都劝刘琮投降,最后刘琮只能把荆州拱手让给曹操。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计将安出&

  • 清明节与寒食节有什么关系?清明节的传统美食有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清明节即将到来,很多人已经抑制不住即将放假的心情了,不过“清明时节雨纷纷”自古以来都是非常灵验的,出了门可别忘记带伞。有的人可能知道,清明节与寒食节两个节日,相隔的其实很近,但是因为现在的人们过的基本上都是清明节,所以对于寒食节的了解并不多,甚至还有人根本不知道这个节日。那么

  • “大黄鱼”金条值多少钱?总价值超越黄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在民国时期,黄鱼金条分为大黄鱼和小黄鱼,大黄鱼金条重312.5克。民国初期实施法币政策,严控黄金交易,禁止黄金在市场上自由流通,只能把黄金和白银换成法币,但黄金的价值大家都懂,肯定会私藏一部分。1946年,上海造币厂就生产过金条,而且按照总量分成了好几个等级,其中十两的金条就被称作大黄鱼。如今这样的

  • 贼喊捉贼什么意思?贼喊捉贼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贼喊捉贼”这个成语大家都应该十分熟悉了,意思是贼为了混肴视听,把别人指做是贼,好转移目标为自己开脱。别说,要是遇到演技比较好的人,还真有可能让他成功制造混乱,趁机逃脱。要说演技曹操也是具有“影帝”潜质,“贼喊捉贼”这个成语的典

  • 心腹之患什么意思?心腹之患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193年,曹操父亲曹嵩被陶谦杀害,此后曹操出兵攻打徐州,陶谦退守曹操把军粮全部打净才选择撤军。195年,陶谦重病,此后陈登和孔融力劝刘备接手徐州,这样刘备才得以顺利入住。此后吕布因为不敌曹操,逃往徐州准备投靠刘备,但却把战火引向了徐州。下面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心腹之患”,就和

  • 古董市场上如何捡漏?清朝玉玺因这个原因身价翻百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喜欢收藏古董的朋友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真心喜爱收藏;另一类则是把古董当做生意。实际上想要入古董的门道,依靠别人是不行的,你必须对古董有着比较高深的了解。古玩这个圈子的水深程度应该是最为复杂的,外行进来玩很容易就赔个血本无归。但也有运气好的人,能在古董市场上捡漏,这个捡漏究竟是个怎样的捡法呢?可能这其

  • 誓同生死什么意思?誓同生死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关羽千里走单骑只为回到刘备身边。当时关羽和刘备走散,导致关羽被俘,不过曹操爱才一心想招纳关羽,但关羽始终没有动心,时刻都想着如何能早日找到大哥刘备。只能说曹操待关羽不一般,并没有因此就对关羽赶尽杀绝,反倒是难得的网开一面将关羽放走。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誓同生死”,就和此次

  • 饱暖思淫欲是如何而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饱暖思淫欲,这句话相信小伙伴们都不会陌生了,我们经常会在吃饱喝足之后就会想起这么一句话。在很多的人思想中,这句话具有着贬义的意思,多数人听过之后就只是“呵呵”一笑而过。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饱暖思淫欲的下半句又是什么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先说说这上半

  • 九泉之下什么意思?九泉之下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关羽被曹操俘虏以后,曹操非但没有为难关羽,反而还给了关羽很多好处,希望能将他留在自己身边。当时曹操把吕布的赤兔马送给了关羽,关羽第一次发自肺腑的感谢曹操,但原因却是有了这匹马关羽便能去寻找刘备。按照曹操的性格,既然他得不到必然也不会成全别人,但在关羽身上却成了英雄惜英雄。最后曹操选择放走关羽,当他回

  • 跌荡放言什么意思?跌荡放言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孔融让梨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家长都喜欢给孩子讲这个故事,好让孩子学会谦让的美德。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也是建安七子之一,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年少便阅览群书,知识渊博,长大后在朝廷担任北海国相一职。但孔融也有一个毛病,就是太爱凭自己的喜好抨议时政,导致最后惹怒曹操被杀。“跌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