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为何能价值过亿?在香港拍出天价

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为何能价值过亿?在香港拍出天价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377 更新时间:2024/2/4 13:44:07

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曾在香港拍出了1.4亿港元的天价,其实从外表来看,这个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并没有令人感到惊艳的地方,为什么这个碗能有如此高的价值呢?实际上,中国的陶瓷发展史在明朝是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当时全国出产的瓷器主要以青花瓷为主,还有釉上彩、釉下彩等也都闻名海内外。但秋葵纹宫盌在世界上仅存的真品仅有13个,而且这个碗背后还有一段令人回味无穷的故事,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2013年10月8日,香港苏富比举行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拍卖会,震惊世界主要是一只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最终以1亿4千万港元的成交,折合人民币一亿两千万。

一亿两千万,这绝对是天价了,一只碗能拍卖出一亿多,怎么不是天价?而且以前明朝成化瓷器都只是在千万徘徊,这次居然一跃超过一亿。

那么,我们的疑问是,一只宫廷碗为何能够拍卖出如此高价?这不得不让人要去追问一个为什么。

就目前资料所知,此种秋葵花纹宫碗存世屈指可数,总共13只。能不珍贵吗?实际上,这只碗背后暗藏着当年的一段旷世绝恋。

众所周知,明宪宗朱见深,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成化皇帝一生命运多舛。他虽然生在帝王之家,可以命运不怎么好,早年的经历颇为丰富。他的经历主要是跟他的父亲绑在一起的,也就是那个我们熟悉的明英宗。

公元1436年,明宣宗驾崩,皇位传给了9岁的儿子朱祁镇,号为英宗。正统八年,老臣相继过世,张太后也去世了。朱祁镇实际上是由司礼监太监王振带大。所以,他对王振很信任。

公元1449年的,北方瓦剌部落南下,太监王振极力怂恿年方二十的明英宗御驾亲征,欲与北方崛起的瓦刺政权一决雌雄。结果酿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

明英宗被俘,王振战死沙场。消息传回京城,监国朱祁钰就即位为景帝。不过朱祁钰当皇帝的条件是要让明英宗的儿子也就是朱见深,立为皇太子,此时的朱见深才两岁而已。

虽然孙太后成功地将朱见深立为太子,但谁能确保朱祁钰什么时候来一个斩草除根之类的把戏。因此,孙太后为了朱见深的安全,于是她将自己心腹万贞儿去保护朱见深。

当时万贞儿已经十八九岁了。实际上,孙太后也是宫女出身,所以,她对万贞的儿的印象很好。但孙太后做梦也不会想到,就是这个决定,改变了朱见深的一生。

事实证明,孙太后的政治感觉是很准确的,朱祁钰坐稳皇位之后,便定打主意更换太子,结果太子朱见深被废,转封沂王。

朱见深的地位一落千丈,结果更没有人愿意接近他了,大家都对他十分冷淡。从两岁时起,孤独和寂寞就不断缠绕着这个幼童,对他而言,童年是灰暗色的。而在这灰暗的生活中,唯一可以给他带来安慰的就是那位万姑姑。

无论周围的人对他如何冷淡,也无论人们如何排斥他,不陪他玩耍,这位万姑姑却总是一直陪伴着他,安慰着他,照料他的生活,所以,在他那幼小的心灵中,这个日夜守候在他身边的万贞儿才是他可信赖的依靠。

后来他的父亲明英宗从瓦剌回来,虽然回来了,但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被景泰皇帝软件了。所以,他依然过着这种今日不知明日事的生活,对他而言,每一天都可能是生命的终点,每一天都是痛苦的挣扎。在这让人绝望的环境中,只有万贞儿始终守在他的身边,照顾他、安慰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也从未动摇过。

于是二人潜移默化中已经形成了一种亦母亦姐亦情的关系。这种关系直到他后来登基为帝依然如此。首先是母爱,其次是成熟女性的呵护,因此他终身都将万氏看作是感情的依托。

公元1457年,景泰八年,明英宗因夺门之变复辟,朱见深重新被立为太子。七年后,明英宗驾崩,十八岁的太子朱见深继位,史称明宪宗。

朱见深当皇帝的时候,万贞儿已经三十七岁了。任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刚刚登上皇位的新皇帝,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大殿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要封万贞儿为皇后。

历史记载,万氏并无倾城之貌,恰恰相反,从外观上很缺少女人的妩媚,加之年长这么多,所以不管是当时的文武大臣,甚至是朱见深的生母周太后也受不了儿子和一个与自己年纪相当的女人卿卿我我。

虽然万贞儿最终没有被册封为皇后,但朱见深对其宠爱的程度,连皇后都无法比。

成化二年,37高龄万贞儿得偿所愿为朱见深生下了皇长子,朱见深更是大喜,将万氏晋封为皇贵妃,同时要立这个心爱之人所生的儿子为太子。可惜的是,孩子没到一岁就夭折了。

孩子的去世,对万贞儿打击很大,所以,宪宗皇帝为了博得万贵妃欢心,自然会造很多黄秋葵碗、婴戏碗。寓意很明显,借此吉祥寓意,希望能够再生育。

黄秋葵学名HibiscusEsculentus,别名秋葵夹、羊角豆,是锦葵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非洲,后进入美洲及亚洲,其嫩果可食,还可作为咖啡的代用品。黄秋葵,因其所含某些成分能活化男性中枢神经,日本人称之为“绿色人参”有促进生育的功用。“秋葵花”“婴戏纹”等,暗含祝福祈愿“子孙万代”。

其实,朱见深对万贵妃,已经不单单是宠了,而是爱。虽然成化皇帝的一生批评很多,但从爱情上看,他的爱无疑是伟大的。他委身迁就、至真至诚,也是惊天动地、泣鬼神的。

公元1487年的春天,万贞儿去世了,她带去了朱见深的所有,他凄凉地说道:“贵妃一去,朕亦不久于人世了!”

果不其然,万贵妃去世没多久,成化皇帝就驾崩了。这简直就是一种生死相随!这怎么不是一段旷世绝恋呢?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万叶集内容介绍,万叶集和兰亭集序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日本在今天公布了新的年号“令和”,此前日本的年号都来自中国典籍,这次的年号首次采用了日本古典《万叶集》里面的内容。《万叶集》是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相当于我国的《诗经》。《万叶集》收录的作品是从4世纪至8世纪,此后经过数人的校正才得到最终确定版。“令和”

  • 揭秘中国为何从周礼分餐而食变成了现在的合桌而食?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周礼其实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话说这个还是十分的严格的,有很多的讲究,但是这其中有一件事情值得我们去探究的,话说中国当时的周礼其中食物是分餐而食的,但是现在我们却变成了合桌而食了,那么有的人就要问了,这个古代人的吃食物的方法好像更加的科学啊,毕竟更加干净啊,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下面就这这

  • 穷鸟入怀什么意思?穷鸟入怀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穷鸟入怀”算是一个冷门成语,意思是身处困境时选择投靠别人。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魏志·邴原传》,邴原是东汉末年的名士,早期是因为被孔融所举,所以在曹操身边任东阁祭酒。期间邴原曾救助刘政,让他免于被杀,还出资让刘政能够返回原郡。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穷鸟入怀&r

  • 胡昭投簪什么意思?胡昭投簪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胡昭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诸葛亮和他的字一样,都叫孔明。胡昭是颍川人,但在乱世之中胡昭一直想过着归隐的生活,曾推辞了袁绍的任命。后来曹操曾多次征召胡昭,胡昭无奈只能入朝说明情况。胡昭强调自己只是一介书生,没有为国出谋划策的能力,希望曹操能让他归隐。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胡昭投簪&rd

  • 汝窑双耳三足炉出自哪个朝代?汝窑三足炉有什么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双耳三足炉是古代炉式之一,在宋朝十分流行。这种炉广口,窄沿,双耳,三足,所以被称为双耳三足炉。汝窑则是中国五大名窑之一,产地为古代汝州,今在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汝瓷在宋朝位居五大名窑之首,所以汝窑双耳三足炉也十分珍贵,直到1983年汝窑天蓝釉的制造水平才达到或者超过宋朝的汝窑瓷器。可见在当时

  • 败军之将什么意思?败军之将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关羽死后,刘备决心伐吴。赵云上谏劝说刘备,曹魏才是国贼,如果此时和东吴发生冲突,不仅会消耗蜀国国力,还有可能使得蜀国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但刘备不听,依然要起兵东征,此后在夷陵之战上刘备惨败,蜀国也开始走向下坡路。赵云并没有直接参加这次战役,等他赶到永安后,吴军已经退兵。下面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ldq

  • 李白真迹《上阳台帖》值多少钱?曾有人花20万大洋买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上阳台帖》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真迹,我们都知道李白被称为“诗仙”,但他的真迹却十分少见,所以显得尤为珍贵。《上阳台帖》是一首四言诗,全篇只有25个字,内容为“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这首诗一如既往的表现出了李

  • 宝刀不老什么意思?宝刀却不老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黄忠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也是五虎上将之一。黄忠早年是刘表的部下,官至中郎将,后来刘备攻破益州,黄忠选择归降。据说黄忠跟随刘备是已有60岁高龄,但依然还能上阵杀敌,所以黄忠也逐渐成为了“老当益壮”这个成语的代言人。不过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并不是老当益壮,而是“宝刀

  • 文玩核桃什么品种最好?文玩核桃品种图鉴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文玩核桃是一种具有收藏价值的核桃,现在很多人也会把文玩核桃当做一种“玩具”,没事就喜欢放在手里盘。文玩核桃对于纹理清晰度的要求很高,而且每对核桃的大小和重量要相当,加上工匠们的精心雕琢,就能形成一对精致的文玩核桃。可能很多人还不懂盘核桃的作用是什么,这种文玩核桃经过把玩以后会

  • 反败为胜什么意思?反败为胜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于禁是曹魏著名将领,五子良将之一。197年张绣复叛偷袭曹操大营,曹操只能狼狈退兵,于禁却率领部队且战且退。此后于禁在路上追讨青州兵,这些青州兵却跑到曹操那里污蔑于禁反叛,曹操还差点信以为真。等于禁做好防备工作后向曹操解释了这个误会,曹操才明白于禁的用苦良心。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反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