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文武双全什么意思?文武双全典故出处介绍

文武双全什么意思?文武双全典故出处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392 更新时间:2024/2/4 13:47:29

赵范是东汉末年荆州桂阳太守,赤壁之战以后,刘备入住荆州,赵云代替赵范成为贵阳太守。再一次宴席期间,赵范提议把自己的寡嫂樊夫人嫁给赵云,樊夫人国色天香,但赵云却因为两人辈分问题给拒绝了。此后赵范依然想促成这门亲事,导致赵云直接逃走了。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文武双全”,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不过其中的细节稍有区别,一起来看看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发生在赵云与赵范饮宴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赵云、赵范和赵范的嫂子樊氏。原文如下:

(赵)云安民已毕,赵范邀请入衙饮宴。酒至半酣,范复邀云入后堂深处,洗盏更酌。云饮微醉。范忽请出一妇人,与云把酒。子龙见妇人身穿缟素,有倾国倾城之色,乃问范曰:“此何人也?”范曰:“家嫂樊氏也。”子龙改容敬之。樊氏把盏毕,范令就坐。云辞谢。樊氏辞归后堂。云曰:“贤弟何必烦令嫂举杯耶?”范笑曰:“中间有个缘故,乞兄勿阻:先兄弃世已三载,家嫂寡居,终非了局,弟常劝其改嫁。

嫂曰:‘若得三件事兼全之人,我方嫁之:第一要文武双全,名闻天下;第二要相貌堂堂,威仪出众;第三要与家兄同姓。’你道天下那得有这般凑巧的?今尊兄堂堂仪表,名震四海,又与家兄同姓,正合家嫂所言。若不嫌家嫂貌陋,愿陪嫁资,与将军为妻,结累世之亲,如何?”云闻言大怒而起,厉声曰:“吾既与汝结为兄弟,汝嫂即吾嫂也,岂可作此乱人伦之事乎!”赵范羞惭满面,答曰:“我好意相待,如何这般无礼!”遂目视左右,有相害之意。云已觉,一拳打倒赵范,径出府门,上马出城去了。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赵云奉命夺取桂阳郡。赵范部将陈应和鲍隆出城迎战,被赵云击败,赵范开城投降。赵范邀请赵云来到自己府第饮宴,席间提出要将自己的寡嫂嫁给赵云。赵云勃然大怒,一拳打倒赵范,上马出城而去。随后陈应和鲍隆欲谋害赵云,又被赵云识破。赵云将计就计,引诱赵范出城并将其生擒。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赵范的寡嫂樊氏口中的“文武双全”,意为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旧唐书•李光弼传》中的“蕴孙、吴之略、有文武之才。”

小说中描述的这段赵范降将自己的寡嫂嫁给赵云的情节,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但过程并非如小说中那样的复杂。据《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载:“(赵云)从平江南,以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代赵范。范寡嫂曰樊氏,有国色,范欲以配云。云辞曰:‘相与同姓,卿兄犹我兄。’固辞不许。时有人劝云纳之,云曰:‘范迫降耳,心未可测;天下女不少。’遂不取。”与小说相比,历史上赵云取桂阳较为简单,并未发生战事,樊氏也没有向小说描述的那样提出三个择夫的条件,而赵范的结局也不是如小说所言的再度被任命为桂阳太守,而是偷偷逃走不知所踪。至于樊氏的结局,这成了一个千古之谜。

赵范、赵云与樊氏之间发生的这一段历史故事,受到了后来民间艺人的注意,并在这个历史记载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和改编。在元代话本《三国志平话》中,这三人之间的故事有了一个新版本。该书是这样描述这段故事的:

军师呼赵云,将三千军奔长沙郡收赵范去。来日天晓,赵云上路。赵范袒臂牵羊,远迎赵云入衙,言四郡反皆庞统所说。筵会至晚,赵范带酒留数十个妇人,内中一妇人身着绛衣,体貌娇容,使捧酒对赵云言:“此乃家嫂也,当与子龙为妻。”赵云叫:“尔乃匹夫之辈!军师严令,岂以酒色为念!”言罢出衙。赵范带酒言:“不仁者赵云!”引三千军围了馆驿,有意杀赵云,被子龙一箭射死。至来日天晓,对众官、百姓说,杀了赵范并家族,安抚了百姓;却还荆州见皇叔,说与军师,言赵云收了长沙郡。

与历史记载相比,《三国志平话》中赵范则较为阴险。他用妇人和寡嫂来讨好赵云,而当遭到赵云的呵斥后,赵范立即露出了自己的真实面目,带着三千兵马围攻赵云。这两个举动表明,赵范的目的完全是为了自己。对待这样的小人,赵云当然不会客气,最终不仅赵范被杀,就连他的寡嫂也死于赵云之手。

从《三国志平话》中的这个故事来看,整个情节较为粗糙,且缺乏合理性,对赵云这一正面人物形象也带来了一定的伤害。而这个故事到了《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手里立刻变了一番模样。尽管作者沿用了史料及平话中的赵范寡嫂故事,但整个情节变得非常合理。不仅樊氏这位无辜女子的性命得到保全,就连摇摆不定的赵范也有了改过自新的机会。从这个情节处理上,足见作者对情节高超的驾驭能力。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董狐直笔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董狐直笔其实是一个成语,小编算是初次见到了,好吧,孤陋寡闻了,但是这都不是问题,因为可以学习一番啊,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看看这个董狐直笔的故事是怎么样的,还有就是这个董狐直笔又是什么意思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不要错过了!董狐直笔的意思其实就说的叫董狐的这个人十分的正直,书写的东西也都是事实,都

  • 百家姓里面为什么没有“肖”姓?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百家姓》一共涵盖了568个姓氏,几乎全国所有人的姓都包涵在内了。不过有一个比较常见的姓氏却意外不在《百家姓》当中,这个姓氏就是“肖”。相信大家身边肯定认识姓肖的朋友,这并不是一个冷门姓,为什么肖会不在《百家姓》里面呢?实际上,这跟70年代大陆推行二简字有关,肖姓是萧姓的简化

  • 两虎相斗什么意思?两虎相斗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黄忠在《三国演义》中,算是老当益壮的典范人物了。赤壁之战后,黄忠镇守长沙,关羽率兵攻城将黄忠击败,最后黄忠和魏延一同归降刘备。此后黄忠在战场上多次立下功劳,汉中之战更是击杀曹魏大将夏侯渊。不过蜀汉营中不喜欢黄忠的人也是大有人在,其中关羽和魏延就都和黄忠产生过一些冲突。关羽和黄忠的故事大家应该都挺熟悉

  • 悔之晚矣什么意思?悔之晚矣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曹操因为自己父亲的死,而出兵攻打徐州。此后刘备和张飞救下陶谦,等陶谦病死后,徐州就成了刘备的根据地。不过陶谦的部下曹豹跟张飞不和,曹豹私通吕布,然他带兵突袭徐州,结果张飞不敌,就这样把徐州给丢了。最后没办法,刘备只能依附吕布,看他人脸色了。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悔之晚矣”,

  • 寇谦之为啥没人祭拜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寇谦之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这个人,他是一位道教的改革家,也是北魏著名的天师,竟然是这样的一位天师,但是好像也没有什么人祭拜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还有很多网友发现了这个寇谦之好像和悬空寺是有关系的呀,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北方发生的大事就是“灭佛&

  • 陶朱公生意经十六字诀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陶朱公生意经其实还是挺给力的,好像只要是做商人的,这个生意经好像都必须得读一读了,那么有没有读过的网友们就不要错过了,给大家介绍介绍陶朱公生意经的十六字诀了,对这个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01-生意要勤快,懒惰百事废。做生意其实勤快还真的是第一位,如果没勤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什么的,那真的没戏。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一句著名谚语,大家肯定都不会陌生,但你知道这句话的典故和出处是怎样的么?“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后汉书·班超传》,意思是不把自己放入险境,就难以获得成功。班超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外交家,在职31年总共收复了西域50多个国

  • 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基本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望闻问切是中医的专属用语,这四个字分别指的是中医在给病人看病时的四个诊断步骤。望指的是看气色;闻是指听气息;问就是询问症状;切是指把脉。这四种诊断手法最早起源于《难经》,而简化为四字是在《古今医统》,上面有记载“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老中医》中,我

  • 不以为意什么意思?不以为意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在《三国演义》中,太史慈是解救北海之围的头号功臣。因为孔融对太史慈家人有恩,太史慈便想报答孔融,单骑突围找到刘备求救。最后刘备带着关羽、张飞等3000人马,将管亥余部尽数消灭。太史慈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将领,熟悉弓马,剑法精良。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不以为意”就和太史慈有关,下

  • 兵分两路什么意思?兵分两路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庞统绰号凤雏,和卧龙诸葛亮齐名,“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刘备就同时得到了庞统和诸葛亮的辅佐。赤壁之战时,庞统献上连环计帮周瑜击败曹操大军。此后刘备占据荆州,庞龙加入刘备,为刘备献上三条计策拿下益州,可以说在庞统的帮助下,刘备进一步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庞统和诸葛亮虽然是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