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寇谦之为啥没人祭拜

寇谦之为啥没人祭拜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190 更新时间:2024/2/4 13:47:43

说到寇谦之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这个人,他是一位道教的改革家,也是北魏著名的天师,竟然是这样的一位天师,但是好像也没有什么人祭拜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还有很多网友发现了这个寇谦之好像和悬空寺是有关系的呀,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

北方发生的大事就是“灭佛”,这是佛教在中国遭受的第一次大的劫难。“凶手”是北魏的第三任皇帝太武帝拓跋焘,但背后有一个隐隐的身影,这个幕后者的奇异之处在于:他到北魏去应聘“高管”,投了一份简历,怎么看都像伪造的,而历史学家们都认认真真地记录了下来。意思是:信不信由你。

这个奇人叫寇谦之。

【寇谦之的离奇经历】

寇谦之是冯翊万年(今陕西临潼)人,祖上都是做官的,但他对仕途没有兴趣,一心一意学习道教。每天喜欢在家诵经打坐,还自学炼制丹药,从小的理想是成天上的神仙。

一次,他去姨母家串门,看到一个佣人,身材魁梧,长相奇特,不说话,闷着头卖力地干活,一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劲。

寇谦之对姨母说:这个劳动力真不错,能不能送给我呢?

姨母说:他叫成公兴,很能吃苦,你要就带走吧。

成公兴就跟着寇谦之回了家,从此在寇家干活,不怕脏不怕累,寇家上上下下都非常满意。

有一天,寇谦之用《周脾算经》演算日、月和五大行星的运行规律,算来算去都不对,一头恼火。成公兴走过来看,寇谦之烦躁地把他推开。继续推算,还是失败。成公兴又跑了过来,问:您能不能按照我的演算方法试试呢?

寇谦之看着这个五大三粗的人,感到很奇怪,盯着他好久,同意了。结果很快就算了出来,寇谦之大惊,终于明白:高手在民间。

寇谦之当下跪在地上,拜成公兴为老师。成公兴不肯,反而要拜寇谦之为老师。

两个人推来推去,最后寇谦之拗不过他,莫名其妙地收了这个弟子。过了几天,成公兴对寇谦之说:你如果真心想学道,我们一起隐居到深山里去。

随后,两个人来到了华山,采吃草药,都不觉得饥饿;不久,又去嵩山,一心修道。成公兴把修炼的全部秘诀传给寇谦之。

不知不觉7年过去了,一天,成公兴向寇谦之道别,寇谦之非常惊讶,问:这是为什么呢?

成公兴说:实话告诉你吧,我其实是一位天上神仙的弟子,因为粗心,打翻火炉,烧毁了仙宫,所以师傅罚我到民间,做7年的劳役。我以授道为自己赎罪,现在期限已到,就要返回仙宫去了。

寇谦之听得如遇一场幻梦。

成公兴说:你修道非常勤奋,但是七情六欲没有断,所以成仙是不可能了。但是你可以做帝王之师,也能成大器。

说完,腾空消失不见。此后,寇谦之开始招收弟子,弘扬道教。

【拓跋焘开始信奉道教】

一转眼30年过去了,424年,60岁的寇谦之走下嵩山,来到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由于他的名气已很大,拓跋焘接见了他。寇谦之讲述了他的传奇经历,同时说:太上老君(老子)曾经腾云驾龙,从天而降,授给我二十卷书,要我在人间整顿道教。

拓跋焘似信非信,大臣们认为他在胡说八道,是在编故事。

但是有一个人极力支持,他就是跋拓焘的第一谋臣——44岁的崔浩。崔浩是汉人,不喜欢“舶来品”佛教,他想借助寇谦之,让道教在北方生根发芽、四处开花,从而能让鲜卑人全面汉化。

崔浩上书,先称赞太武帝圣德清明,再捧寇谦之是当世的神仙,莅临魏国,是上天的吉兆。

拓跋焘勉强听从了崔浩的话,派人把这个“天师”接到宫中。

拓跋焘准备伐夏时,朝中一片反对之声,寇谦之和崔浩却是举双手双脚赞成,说一定凯旋,最终拓跋焘大胜而归。此后寇谦之的嘴都很灵,成了“预言帝”。

拓跋焘终于对“道长”刮目相看,“活神仙”就在眼前啊。于是在全国开始推广新的精神武器——道教,并为寇谦之师徒在京城东南修建了五层高的道坛,里面住着120名道士,朝廷供给衣食。每月举行一次集会,有几千人参加,由国家全额拨款。

当时信佛的人相当多,北魏一直在四处征战,兵源不足。于是在438年,拓跋焘下诏命令50岁以下的僧人全部还俗,并有参军的义务;两年后,又根据寇谦之的建议,拓跋焘把北魏的年号改为“太平真君”,开始笃信道教。

又过了四年,拓跋焘下诏限制佛教,称佛教为“虚诞”、“妖孽”。规定不论是王公还是普通人,禁止私养僧人,并限期交出私匿的僧人,如果有隐瞒,诛灭全门。

【拓跋焘下令灭佛】

就在佛教已是摇摇欲坠时,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445年,一个叫盖吴的人在杏城(今属陕西)聚众反魏,有10多万人,还向南朝宋投降,动静闹得非常大,拓跋焘使出吃奶的劲,花了一年左右时间,才把起义镇压了下去。

期间,拓跋焘带兵到长安,看到一座佛寺里面种小麦。他和一批人在寺中休息,让马吃麦子。寺中僧人招待他们吃饭,一些士兵在寺里随便转转,突然发现寺中藏有大量兵器。士兵大惊,立即向拓跋焘汇报。

拓跋焘极其愤怒,说:这些人肯定是盖吴的同谋。

他下令把寺中僧人全部逮捕,随后在寺里挖地三尺,全面搜查。结果让所有人目瞪口呆,寺里藏有大量金银财宝,酿酒的器具。还有僧人和当地官员来往的记录,以及官员们藏在寺中的家产。

更可怕的是,寺里有多重密室,经过审讯,僧人们承认:他们和当地贵族妇女在密室里长期淫乱。

拓跋焘感到匪夷所思,觉得自己像个傻瓜,被佛教蒙骗了许多年,当即下令:把寺中僧人全部诛杀。

崔浩趁机劝说灭佛,拓跋焘随后下诏:所有寺庙、佛像全部毁坏、焚烧;凡是有祭拜佛和制作佛像的,满门抄斩;僧人不论年长年幼,全部活埋。

中国佛教史上有著名的“三武一宗”之难,指: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五代后周世宗柴荣。拓跋焘排第一个。

当时太子拓跋晃一心向佛,屡次劝说,拓跋焘不听。拓跋晃偷偷地推迟了发放诏书的时间,因此大批和尚、尼姑狂奔逃跑,保住了性命,但佛寺都被夷为平地。

寇谦之是道教掌门,但他认为世界观允许多元化,道、佛可以和平共处。同时佛教影响深远,灭佛过于激烈会引起“江湖血雨腥风”。拓跋焘置若罔闻。

寇谦之渐渐心灰意冷,当时跋拓焘为他修建了“静轮天宫”,想登上此宫和天神交流,由于“天宫”太高,所以工程无比浩大,建了18年都没有完工,花钱如流水,遭到太子及无数大臣的反对。寇谦之想到自己已经80岁了,而弟子中也没有能“扛大梁”的人才,对未来失去信心。有一天他对弟子们说:我活着的时候,你们可以得到荣华富贵,我一旦死了,这“静轮天宫”真难建成啊,你们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在灭佛的三年后,也就是448年,他患病去世,活了83岁。他的弟子都庸庸碌碌。过了两年,太武帝迫于压力,下令拆除“静轮天宫”。

在这场大规模运动中,只有崔浩跳得最起劲,寇谦之屡屡劝说他做事不要太绝,否则不得好死啊。

崔浩当耳边风。那么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陶朱公生意经十六字诀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陶朱公生意经其实还是挺给力的,好像只要是做商人的,这个生意经好像都必须得读一读了,那么有没有读过的网友们就不要错过了,给大家介绍介绍陶朱公生意经的十六字诀了,对这个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01-生意要勤快,懒惰百事废。做生意其实勤快还真的是第一位,如果没勤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什么的,那真的没戏。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一句著名谚语,大家肯定都不会陌生,但你知道这句话的典故和出处是怎样的么?“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后汉书·班超传》,意思是不把自己放入险境,就难以获得成功。班超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外交家,在职31年总共收复了西域50多个国

  • 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基本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望闻问切是中医的专属用语,这四个字分别指的是中医在给病人看病时的四个诊断步骤。望指的是看气色;闻是指听气息;问就是询问症状;切是指把脉。这四种诊断手法最早起源于《难经》,而简化为四字是在《古今医统》,上面有记载“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老中医》中,我

  • 不以为意什么意思?不以为意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在《三国演义》中,太史慈是解救北海之围的头号功臣。因为孔融对太史慈家人有恩,太史慈便想报答孔融,单骑突围找到刘备求救。最后刘备带着关羽、张飞等3000人马,将管亥余部尽数消灭。太史慈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将领,熟悉弓马,剑法精良。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不以为意”就和太史慈有关,下

  • 兵分两路什么意思?兵分两路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庞统绰号凤雏,和卧龙诸葛亮齐名,“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刘备就同时得到了庞统和诸葛亮的辅佐。赤壁之战时,庞统献上连环计帮周瑜击败曹操大军。此后刘备占据荆州,庞龙加入刘备,为刘备献上三条计策拿下益州,可以说在庞统的帮助下,刘备进一步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庞统和诸葛亮虽然是同事,

  • 上古五大神龙介绍,五大神龙等级排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经典神异动物,也是东亚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中国古代和龙有关的故事数不胜数,其中部分流传至今。龙象征着瑞祥,在十二生肖中排第五,和白虎、朱雀、玄武并称四灵。在西周出土的器皿中,就发现了大量的龙纹,封建时期龙更是皇权的代表。不过龙的种类可不止一种,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上

  • 探囊取物什么意思?探囊取物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曹操出兵攻打刘备,结果关羽被生擒,不过曹操十分欣赏关羽,一直想把他招入麾下,所以对关羽一直很好。此后曹操对阵颜良,派出张辽和关羽为先锋,关羽一人在万军之中取颜良首级,帮曹军立下大功,此后关羽还被封为汉寿亭侯。但关羽一直没有放弃回到刘备身边,也是让曹操感到十分无奈。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

  • 一鸣惊人什么意思?一鸣惊人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楚庄王又称荆庄王,乃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刚继位时,只有十几岁,此后楚国接连爆发各种叛乱,庄王表面不问政事,实际上对楚国政局已经有了基本了解。叛乱平定后,楚庄王重用良臣,使得楚国国力日益提升。公元前597年,楚国在邲之战中大胜晋国,从而开启了自己的称霸之路。这次要为大家讲述成语“一鸣惊人&

  • 蔄姓由来介绍,蔄是繁体字还是简体字?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蔄“读作màn,是一个比较稀有的姓氏,可能很多朋友都没有听说过。蔄这个字是一个繁体字,简体字是把下面的“問”改成“问”,不过目前在计算机字库中还没有这个字,等于是还没造出来。所以这个姓氏的人,一般会用“苘&rdqu

  • 掩面而泣什么意思?掩面而泣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东汉末年,董卓入住朝廷以后,废少帝立汉献帝,并且挟天子已令诸侯,令朝中大臣感到不安,但又没人能限制董卓。此后袁绍邀请王允,一起联手除掉董卓。王允在自家摆宴席,期间表达了自己的悲伤之情不禁掩面而泣,此后曹操站出来主动要求前去暗杀董卓,但要借王允府上的宝刀一用。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掩面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