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元青花的鉴定绝招大盘点,学会这十五招秒成鉴定专家

元青花的鉴定绝招大盘点,学会这十五招秒成鉴定专家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420 更新时间:2023/12/19 18:08:13

说到元青花其实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这个收藏类别现在是非非常受欢迎的,为这么说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由于辨别技术的提高,几乎不会买到赝品了,所以大家懂的呀,这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收藏项目,所以最近很多人说了,既然大家鉴定水平都这么高,那么这个鉴定绝招都有些什么呢?下面小编给大家盘点了十五个,嘿嘿,大家速度来看看吧,让你秒变鉴定专家!

在现实的圈子当中,许多资深行家藏家通过眼学鉴别元青花瓷器真伪,他们只是近距离看胎体受沁、秞面老化痕迹、绘画笔触和是否高修等。

毕竟高仿技术越来越突破我们以往的鉴别经验,

所以,低手看热闹,中手看门道,高手看行道,极手看神道。

以下总结了15个鉴定方法供各位参考:

1、大花大叶,叶为满色,但花朵不填满色,且外部绘有较明显的空白边线。

山石、海水、人物、动物纹等、亦相类,纹饰内露白。

2、缠枝莲叶,“叶形多呈葫芦状,或有一至五个尖瓣。

3、变形莲瓣边饰,有的为一组、有的画二组,构成上下对应的仰、覆莲瓣纹装饰。

除盘以外,其他型器上的莲瓣,均呈单体形式排列,莲瓣间留有空隙、互不相连。

明洪武时,除部分执壶和盏托外,瓶、罐、盘及碗的莲瓣纹边饰均呈并拢(共边)型、此后,这种绘法穿于明清两代。

4、蕉叶纹,多数作分开状、叶与叶之间留有空隙,少量为并拢型或叶与叶呈重叠状。

此外,元代蕉叶的主脉,均以浓笔的粗线条表示;

入明后,蕉叶的主脉均留白、呈中空型、同元代蕉叶主脉的粗实线条,在视觉上泾渭分明,非常醒目。

明初以重叠状多见,偶见有分开的。

宣德以后,蕉叶纹几乎不见有分开的,都为拼拢重叠状。

5、如意云头纹(亦称“云头纹”、“云肩纹”、“垂云纹”)。

云头与两云脚相交之尖头,指呈前后相背形态。

即,如意云纹两云脚间的尖头,与云头的尖头,方向相反,很少例外。

湖南电视台《东方寻宝》第七季全国海选报名:一五零七九九八一四一零

而洪武,如意云的头与脚的尖头指向,均方向一致,并沿袭至永宣。

成化起,如意云头的两尖头,既有朝向一致的,亦有相背的。

6、回纹边饰。

由互不相连的单体回纹组成、有的回纹呈规矩的方形,有的为变形回纹,有的为减笔式回纹。

明洪武时,回纹边饰由一正一反两方相连形式排列组成。

明永乐以两方连为主,同时又出现一笔环连式的回纹边饰。

宣德以后,除少数边饰仍作一正一反两方相排列连外,多数回纹边饰呈整圈一笔环连式,并延续至清末。

7、龙纹。

元代青花瓷器上,画龙的不少。

龙躯细长,且细颈,细腿、细爪和尖尾巴(偶有火焰式大尾),体态轻盈。

头较小,长鹿角,口、吐舌,龙的下腭有须,上颌一般无须,

但是,至正十一年铭标准器的龙上颌有双须,而此类带双须现象,在元青花件的其他龙纹图案上十分少见。

龙身鳞片分两种,以网状细鳞片(图多见,以留白大鳞片少见,后者龙纹更加精美龙有背鳍,腹下通常无橫纹带。

胸与背部,常饰有火焰状飘带。肘部有长三至四根或一撮。

龙爪以三爪、四爪居多,五爪极为罕见。

8、元青花立件中的玉壶春瓶与出戟尊,其内口沿部位,常常加绘一道卷草纹或云头纹边饰。

入明后,此类内边饰现象,起初仍存在于明洪武朝玉壶春瓶上,洪武以后消失。

9、元代纹饰采用平涂法,“有的则是在浓笔边线内施以淡色”(孙瀛洲),小件器上为一笔点划,这就是所谓“一支笔”的画法。

从明成化起,以“二支笔”工艺见长,构线与填色是分别完成的。

“明代青花多是填色或素描。这种技法上的不同,也可以作为划分元、明青花瓷器的旁证”(孙瀛洲)。

10、元代瓷胎,同明代后期及清代瓷胎相比较,有硬中见柔的感觉。

“胎质淘练得不如明清瓷细致,因而在砂底处多有砂眼、刷痕和铁质斑点,并在底足、口边与缩釉露胎处呈现火石红色”(孙瀛洲)。

11、除执壶、玉壶春瓶外,器物的底部一般露胎。

涩底上往往粘有釉斑,这是时代风貌。

“把杯、把碗底足内部多不挂釉,个别的在高足的里部挂半载釉”(孙瀛洲)。

大罐的口部通常施釉,小罐的口部多露胎、梅瓶原本都带盖,盖内不施釉,这亦是特征,仿制品有的却盖内施釉。

12、罐的造型多数为口大足小,不同于明清罐的口小足大或口足大小相偌形制。

碗、碟、杯的圈足较小,足墙较宽、较厚,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

有的器物底部可见明显的旋坯痕,个别有粘砂现象。

碗、碟、杯圈足的底心常见凸乳,俗称“脐”,为元瓷特征之一。

13、大件器的胎体普遍厚重,小件器却都很薄,胎体大多薄于后世明朝同类器。

而仿制品则不然,小件器也显得很厚实。

14、除露胎较高的一些立件外,元代小罐、小瓶近底足处(胫部)常见指印痕。

指印痕通常呈三个,系工匠捏着浸釉或刷釉时所遗。

此现象,延续至明中期。

15、入土之物,于器内的修胎痕(类似竹丝刷痕)上,

常会出现土蚀痕迹(元器内壁多为荡釉、釉最薄,

故竹丝刷痕处极易受到土蚀)。

土沁斑是否自然、分布是否合理,辨伪时值得重视。

最后要说的是,不管是窖藏的还是传世的。

元青花终究会凝固住时光一些印迹:

埋于地下的,其釉层稀薄处,不可抗拒地要染带上土沁、土斑;

秘藏于地窖,釉面也会因年代久远,显出质地老气、宝光内含。

而传世品,由于人间沧桑和岁月抚摸缘故,釉汁则越发滋润、宝光四溢;

或因为历经使用,棱角的釉面不免要出现轻微的剥蚀或磕碰。

支撑点和受力部位会因磨损划痕纵横、细密,而附上累累旧气。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元青花无法仿制的特征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元青花其实在市场上还是挺受欢迎的,毕竟这个东西非常的好辨别真假,也就是说一般不会踩坑,其实这其中有一个核心的原因,那就是这个元青花有一个无法仿制的特征,那么这个特征到底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揭秘看看,看看这个元青花无法仿制的核心原因到底是什么,感兴趣的你别错过了!首先元青花所用的进口钴料不可仿,而

  • 最稀少的荷花五角硬币哪年的最值钱?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最稀少的荷花五角硬币价值其实已经非常高了,30-300-3000都有,但是唯独在2003年左右的荷花五角硬币价值3000元,但是小编想说一句,这个价格还是有失真实价值的,因为没有那个地方说有出现交易过这样的价值,所以只是网络传言罢了。但是但是,荷花五角硬币还是值得先收藏收藏的,因为价格一直在走高,所

  • “等得黄花菜都凉了”是怎么得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从古至今,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似乎人人都很反感“等”这个字,即便是你迟到了一分钟,那也是对人家的一种不尊重。在我们中国有一句俗语就是来形容这个词的,经常我们会对那些迟来的人说:“怎么才来,等的黄花菜都凉了”。那么这句俗语是如何而来的呢?这个黄花菜指

  • “财不走急,富不去偏;穷不走南,富不去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我国从古至今有很多俗语,这是广大劳动人民经过了数千年的经验积累所总结出来的结晶,并且这些俗语还有具备了风趣、幽默、诙谐,富含哲理,朗朗上口的简洁形象特点。就比如说今天要提到了两则俗语:财不走急,富不去偏;穷不走南,富不去北。那么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首先来说说“财

  • “能在人下为人,不在树下为树”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从古至今,在我国民间流传了不少的俗语老化,多的数不胜数。这些俗语老化都是老祖宗们的智慧结晶,每一句都能传授给我们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说今天我们要说的这句“能在人下为人,不在树下为树”俗语。那么这一句俗语该去怎么理解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能在人下为人,不在树

  • 高古玉如何鉴定?接刀工艺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从古至今,玉器一直都是很多人的喜爱,玉因其给人的特殊的感受,而让人对它爱不释手,古墓当中出土的玉器是非常多的,其中有一种高古玉,是达官显贵们很喜欢的。这种玉器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精细,而且成品中带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么,高古玉的真假又改如何鉴别?接刀工艺是什么,又改怎样分辨呢?大部分古玉鉴定类书

  • 82年硬币值12万是哪枚?并不是2分的是假的而已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硬币这个玩意还是可以的啊,为何这么说其实很简单的,还是因为硬币距离我们比较近,感觉能玩玩,而且说不定还有几个收藏自己有,嘿嘿,美滋滋啊,最近话说这个82年的硬币价值12万左右,我的天啊,这可是天价啊,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呢?价值12万的硬币到底是哪一枚呢?下面就

  • 1元硬币12万是牡丹花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硬币其实最近感觉这个收藏还是非常的给力的,为何这么说其实原因很简单,无非就是价值很高了,而且距离我们非常的近,话说前些时候有人说了,这个1元硬币竟然高达12万,主要是这个1元的硬币我们非常的常见啊,起码小时候是见到过的,所以感觉到了这个收藏是玩得起的,大家也知道的,其实1元硬币价值12万也不是所

  • “曹刿论战”和“贾诩论战”分别讲了什么?三国中对战的方法论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曹刿论战的故事如今被很多初中的教材所收录,成为了要求熟读并且背诵的篇目之一。不过很多朋友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看过一遍《三国演义》了,不过那个时候看多半是娱乐性质,似懂非懂,对于历史没有太多的独立思考能力。不过等到长大了,接触到了一些正史之后就会有了新的理解。读着贾诩论战,我突然想起初中学过的极难读懂且

  • 黑便士邮票最新价格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黑便士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的,这个邮票是历史上第一枚邮票,所以珍贵程度小编就不太好说了,这那是一般人玩得起的哦,但是我们玩不起不要紧啊,总有人玩得起啊,话说最近很多人对集邮有兴趣,所以就想知道知道这个黑便士的价格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那黑便士邮票的最新价格问题吧,需要的老哥一定别错过了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