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高古玉如何鉴定?接刀工艺详解

高古玉如何鉴定?接刀工艺详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181 更新时间:2024/2/25 6:09:33

从古至今,玉器一直都是很多人的喜爱,玉因其给人的特殊的感受,而让人对它爱不释手,古墓当中出土的玉器是非多的,其中有一种高古玉,是达显贵们很喜欢的。这种玉器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精细,而且成品中带有很深厚的底蕴。那么,高古玉的真假又改如鉴别?刀工艺是什么,又改怎样分辨呢?

大部分古玉鉴定类书籍以及学术论文,对于汉代玉器的工艺只是给了粗略的介绍,寥寥几笔一带而过,从未对某一项工艺给过具体的学术注解。这让观者往往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此篇文章对汉代玉器中最为典型的一种工艺“接刀工艺”做些粗略解释,以飨读者。

一、何为接刀工艺。

所谓接刀工艺简单概括就是:古玉面的阴刻线都是由一段段短阴刻线连接而成,若断若续,这是由坨具旋转轻起轻落形成的,一般称之为“接刀工艺”或者“跳刀工艺”。

再简单些说,就是古玉表面用肉眼可以观察到的长阴刻线(这里所讲的“长”阴刻线是对来说的,有时候很短的一条阴刻线也是由接刀工艺刻出的,这时候的“短阴刻线”相对于制作其的“更短的阴刻线”也是长的。)

在放大镜下都是由若干条短线衔接而成的,这种由“短线”接成“长线”的工艺可简单称为“接刀工艺”。接刀工艺往往在弧线的“拐点处”,以及“成圆处”最为明显。

接刀工艺是由古代不发达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是古玉鉴定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接刀工艺的总体特征。

接刀工艺的总体特征为:宏观,刀法柔细,形若游丝。微观上,刚劲挺拔、粗犷有力、刀刀见锋(所谓“刀刀见锋”是说在每一刀的收尾处的刀锋锋利,是呈现“V”字形收尾,而非现代工具所表现的“U”字形收尾。)

三、实物标本讲解。

四、游丝细线(游丝描)的总体特征。

游丝细线,或称游丝描。这是一种在战国、两汉时十分流行的纤细纹线,是玉工用手刻出的阴刻纹线,用以装饰玉器,很有特色。

这种阴刻线蜿蜒伸展,灵活自如,却又似断似续,一气呵成,刻出的纹饰生动传,成就极高。在高倍放大镜下可以清看到古代玉工的施力习惯、下刀的轻重接续的痕迹。

古玩界素来把游丝细线看做战国、两汉玉器特有的重要断代标志。后世玉工或者找不到大手笔,或者因昆吾刀失传,汉代以后,游丝细线已很少见到。

古人认为,如果不是用昆吾刀,要用手工在坚硬无比的玉器上直接刻划纹饰是无法想象的。

五、关于古玉阴刻线总体特征的一些补充说明。

接刀工艺以及其工艺特征是鉴别高古玉的一个基本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并不具有普遍性与唯一性,古玉年代的鉴别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不能以一概全。

古玉器的各种工艺痕迹都是通过标本归纳总结出来的规律,这些所谓的规律都是后人按照自己的观判断强加给古玉的,并不具有普遍性,而且古代对古玉的工艺特征也没有“过于标准化”的规定。

因为工都是人琢出来的,人的主观性因素很强,心情比较平静的时候雕刻的工就规整稳健,心情稍有波动体现在工艺上就或多或少的有稍许瑕疵,同样一件纹饰的玉器如果放宽时间要求比如一年就比“赶时间”的情况下琢出来的纹饰要精致很多。

“赶时间”出来的玉器必然会有一些瑕疵,但是后人对古玉的鉴定不能总是专注于这些“瑕疵”,揪住“瑕疵”的尾巴不放,仅仅以一点的“不对”就否定整件玉器(种种“瑕疵”种种“不对”是因为自己的知识匮乏“想当然”出来的主观偏见罢了),这样的鉴定那只能说是管中窥豹了。

以古玉的阴刻线来说,不同时期的阴刻线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时期的阴刻线也各有不同,可以说并不是所有的阴刻线都是有“接刀工”构成,实际的情况是有些古玉的阴刻线很流畅,甚至是一气呵成,完整的一条线,并不断断续续,接接连连。

老坨工是一种慢工,坨都是人力驱动,转速很慢,所以碾出来的阴刻线相对于新铊也就是现代的电动铊来说是规整的,其中一点即为阴刻线边缘的蹦茬很少,注意,这里说的是“很少”但并不是“没有”。

再强调一点,有些精工的古玉代表那个时代最先进生产力的古玉碾琢确实精美,阴刻线边缘无任何肉眼可见蹦茬儿,但这仅仅是众多古玉中的一类罢了,只是一个豹斑,古玉的鉴定是要找寻鉴别整个时期的古玉。

古时候各个朝代雕刻的玉器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特色,所谓特色便是所说的”时代特征“,这些特征显示了各个朝代自己的审美标准,其中有一个朝代就比较特殊,那就是秦朝,秦代玉器很有自己的特色,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形式,且可用”撕裂感“来形容与表述。

他们的玉器比如玉器的拉丝工艺,必然要表达的像锯锯出来的感觉一样,玉器阴刻线部分则必以边缘满是蹦茬为美。

这种玉器的审美表达了秦朝大一统的气魄,崇尚武力的暴力美学表现在玉器上自由自己的一番特色。如果薄学的豹斑们见到秦代玉器一定呜呼哀哉,这么多蹦茬!机器工!

关于古玉阴刻线的底部有个很有名的说法即“V”形底与“U”形底。所谓的“V”形底就是说真品古玉的阴刻线底部就像字母"V”的最底端一样是尖形的,这种尖形的阴刻线底部是由老砣决定的。

而仿品古玉的阴刻线底部一般认为像字母“U"的最底端一样是弧形的,或者是平的,这种弧形或平的底部是由电动铊决定的。

这种阴刻线“V”字底鉴别古玉真伪的方法在大部分的古玉中是成立的,然而也有特例,有些古玉标本上阴刻线的线条确是十足的“U”形底(见标本)。

因此可以说任何一种古玉鉴定方法都是有局限性的,古玉的鉴定,年代的鉴定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存在“一招鲜”,不能以局部而否定整体,管中窥豹在古玉鉴定上不可为。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82年硬币值12万是哪枚?并不是2分的是假的而已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硬币这个玩意还是可以的啊,为何这么说其实很简单的,还是因为硬币距离我们比较近,感觉能玩玩,而且说不定还有几个收藏自己有,嘿嘿,美滋滋啊,最近话说这个82年的硬币价值12万左右,我的天啊,这可是天价啊,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呢?价值12万的硬币到底是哪一枚呢?下面就

  • 1元硬币12万是牡丹花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硬币其实最近感觉这个收藏还是非常的给力的,为何这么说其实原因很简单,无非就是价值很高了,而且距离我们非常的近,话说前些时候有人说了,这个1元硬币竟然高达12万,主要是这个1元的硬币我们非常的常见啊,起码小时候是见到过的,所以感觉到了这个收藏是玩得起的,大家也知道的,其实1元硬币价值12万也不是所

  • “曹刿论战”和“贾诩论战”分别讲了什么?三国中对战的方法论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曹刿论战的故事如今被很多初中的教材所收录,成为了要求熟读并且背诵的篇目之一。不过很多朋友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看过一遍《三国演义》了,不过那个时候看多半是娱乐性质,似懂非懂,对于历史没有太多的独立思考能力。不过等到长大了,接触到了一些正史之后就会有了新的理解。读着贾诩论战,我突然想起初中学过的极难读懂且

  • 黑便士邮票最新价格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黑便士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的,这个邮票是历史上第一枚邮票,所以珍贵程度小编就不太好说了,这那是一般人玩得起的哦,但是我们玩不起不要紧啊,总有人玩得起啊,话说最近很多人对集邮有兴趣,所以就想知道知道这个黑便士的价格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那黑便士邮票的最新价格问题吧,需要的老哥一定别错过了呀!世界

  • 海洋玉髓是什么石头?海洋玉髓的收藏价值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石头这种东西,不仅在陆地上有,在海洋里面也有,只不过因为环境不一样,所以尽管都是石头,价值却也是不一样的。有人买过玉髓,那么你是否知道海洋玉髓?海洋玉髓和陆地上的玉髓有什么区别,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石头?海洋玉髓的收藏价值高不高,有没有可收藏性?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海洋玉髓的这些知识。近日,一块名为《

  • 中国人为何自称华夏人?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在我国,“华夏”这个词语就跟“炎黄”一样具有着代表性的意义。在中国,我们经常会说自己是华夏的子孙,是华夏人,只要一说这个就会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不过说到这里,估计很多朋友对于华夏这一词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如何诞生的不是很清楚。可能很多人都以为华夏的&ld

  • 三分损益法是谁提出的?古代乐律发展史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根据《昌氏春秋》的记载,我国古代对于乐律的制定可以追溯至黄帝时期,虽然这个说法不能保证准确,但乐律肯定已经存在上千年的历史。早在秦以前就发明了乐器和乐曲,曾侯乙编钟就是最好的证明。三分损益法是古人在制定音律时使用的生律法,它为管长或弦长的长度比例提供了准则。汉唐盛行歌舞音乐,到了宋元则是以戏曲为主,

  • 薄胎紫砂为什么做得那么薄?是为了省泥料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紫砂壶有很多种不同的品种,而这些不同会分很多种方面,有的是因为做工,有的是因为产地,有的是因为原材料等各种因素。任何一方面的不一样,那么所制造出来的紫砂壶肯定也是不一样的。在紫砂壶当中有一种叫做薄胎紫砂,与一般的紫砂壶有所不同,它非常的轻,感觉不到什么重量,所以很多人可能认为这是在做

  • 《大风歌》是一首什么水平的诗?为什么刘邦只写三句?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大风歌》是由汉高祖刘邦创作的一首诗,但这首诗只有三句,和我们熟悉的诗词格式不太一样。不过当时对于诗歌应该也没什么要求,《大风歌》是刘邦在击败英布后还军途中即兴创下的。表达了刘邦当下踌躇满志,但又对未来感到不安所产生的焦虑感,虽然简单但感情饱满,可以说是别具一格。其实刘邦的文化程度并不高,如果要评价

  • 农历鬼月是几月?有什么讲究有哪些禁忌一定要注意?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一说到鬼,自然而然就会有人产生很多的联想,而一年十二个月当中还有一个鬼月,就更让人害怕了。不过,且不说世上并没有鬼,就算是有,也不会是那种很恐怖的。在农历的十二个月当中,有一个月就是被称为鬼月的时间,你知道是几月吗?鬼月的时候又要注意什么问题,在古代鬼月中有什么禁忌吗?每年的农历七月份就是我国民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