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一生成就斐然。当然,对于这样一位伟大的皇帝,还有许多疑问。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秦始皇,生前骄横不定,死后留下一座神秘的陵墓,成为中国考古史上最重要、最难解开的谜团之一。
40多年来,对秦始皇陵的考古工作从未停止。虽然最近有了重要的发现,但陵墓最大的秘密——地宫之谜,依然藏在地下,等待后人去发现。地宫是放置秦始皇棺椁和随葬品的地方。两千多年来,地宫成为先秦文化中最大的谜团之一。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秦陵地宫的内部结构做了详细的记录。
始皇帝即位后,开始修建陵墓。中国统一后,从各郡各县招募七十余万人,在骊山开凿了一座又大又深的地宫,使工匠制作防盗弩,以水银为百江海,以机械互相灌输,天文地理,以人鱼膏为烛,使之不朽。秦二世胡亥下令富人去死,一群妃嫔和宫女为秦始皇而死。秦始皇遗体下葬后,所有工匠都被埋在墓道里,无一幸免。
1981-1982年间,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勘探研究所进行了两次测试,发现土壤封闭中心存在汞异常。从1988年开始经过10多年的精心勘探,发现了地宫周围的地宫墙,它是用未烧制的砖砌成的,四面有倾斜的门道,东五个,北一个,西一个,地宫墙内有一个近正方形平面的地宫,面积达18万平方米。
著名考古学家丁霞生前曾推断,当时墓顶雕刻有太阳、月亮和星星的绘画或图片,可能保存在第一座帝王墓中。在秦陵地宫的顶部,可能有一幅28颗星星代表天体的图画。地宫中部有100座宫殿和宫殿,下部有水银制成的河海。
地宫的深度是研究者争议最大的地方。最大胆的推论之一来自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他们的结论是地下宫殿的深度为500-1500米。
既然地宫已经到了这样的深度,那么就会出现一个工程技术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地下水。秦始皇陵附近的村民家中散落着许多五角形的石材。尺寸和规格都很准确。据专家检测,这是秦始皇陵地面建筑的排水管。2000多年前的排水设施依然如此坚固结实,可见当年工程之严谨。
在对地下结构的研究中,大多数人认为秦始皇陵地宫的结构无法超越时代,但应该与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大型墓葬结构相似,即多层台阶或近方形的土洞,但土洞的规模应该比目前已知的大型墓葬大很多倍。
据《史记》记载,地宫“以水银为百川海”。据中国地质调查研究院研究员介绍,通过地球物理勘探,证明地宫存在明显的汞异常,汞分布为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如果说汞的分布代表河流和海洋的话,与我国渤海和黄海的分布不谋而合。“秦始皇亲自去过渤海湾,所以很可能把渤海素描成他的地宫。如果证实了这一点,说明秦朝对中国的地理进行了调查研究,这也是一个新发现。”这位研究员说。
地宫中弥漫的水银气体,也能让埋在地下的尸体和陪葬品长时间不腐烂。而且水银是剧毒物质,地宫里的水银也能毒死盗墓贼。
近十年来,陕西省考古队围绕秦陵围场进行了细致的钻探工作。考古学家在秦陵周围发现了几条通往地宫的地道,并发现地道内的五花土没有人为扰动的痕迹。
既然地宫还完好无损,为什么我们还没有挖掘出来?
作为古墓葬的遗存,国家一直提倡保护。长期以来,出土文物的保护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是限制发掘工作的主要原因。目前在没有完全了解地宫情况的基础上,由于我们没有专门的挖掘或探测技术,可以在不破坏地宫的情况下了解地宫的情况,所以贸然挖掘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到时候再采取措施就来不及了。
历史画外音:
如果有一天秦陵被挖掘出来,人们会发现一个灿烂的文化艺术文物宝库,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壮观的考古发现。到那时,关于秦始皇陵的所有谜团都可能向世人揭开。
返回大全页面:秦始皇生平事迹秦始皇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