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嫁给了刘邦,刘邦就不种地了。他也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奋起反抗。
我无法相信在这种情况下,刘邦会和吕雉商量。不会,那个时代的人可能会和哥们商量,但没必要征求老婆的意见。但一旦出事,真正受牵连的肯定是老婆。
在没有刘邦的日子里,吕雉至少为刘邦做出了几项重大牺牲:
首先,养育一双儿女;
其次,是赡养父母;
然后,就是种田种地和做家务——这些都是普通女性需要面对的,但吕雉也有以下两点贡献:
1.刘邦逃跑时,沛县抓住了吕雉,把他扔进了监狱,这对她很不利。不清楚他是如何被殴打和羞辱的,但这激怒了当时的一名狱卒:任傲。
任敖和刘邦关系很好。他看到刘邦的妻子被欺负,就把狱吏打伤了。这个人也成了吕雉的恩人。吕后上台后,任敖担任御史顾问。
第二,刘邦参加了三年的反秦战役,后与项羽对峙,攻打程鹏。此时刘邦的父亲、妻子、孩子都在彭城;但是刘邦没有接他的家人。
于是,项羽抓住了吕雉和鲁太公,还有一对儿女侥幸逃脱。吕雉和太公在项羽的军营中被扣为人质长达28个月。
这些贡献或努力是吕雉重要的政治资本。就连太子的老师孙同叔叔也说:“吕后和陛下都攻苦了,怎么背得动!”
但如果认为吕雉的存在感只是因为她是刘邦的破处之妻,那就错了。虽然是女儿,但她还有两个哥哥,吕泽和吕都参加过刘邦起义,吕泽是将军。
关于吕泽的事迹记载不多,但他的贡献在《史记》的英雄榜中有记载:“始鲁兄为客从,入汉之时,当待之。亦集三秦,先放兵入夷。汉王解彭城,随之,轮回兵助高祖定天下,奋发图强。”
看得出来,吕泽多次外出;在之前的《项羽本纪》中,也有提到“时吕后之弟周禄侯为汉带兵至夏邑,汉王紧随其后,带士卒少许”,说明当时吕泽是带兵镇守夏邑,独立于刘邦军队之外。
也就是说,吕泽本人也是军事集团的重要代表。关于卢氏系的情况,只能零星的找到一些线索。《英雄榜》中,东吴侯记载他“悼(即吕泽),破酒吧与杨相遇”,说明吕泽是带兵将军。
其他被确定为陆泽部下的人有丁福、(写《汉书》为蝼蚁)、朱、冯武宣、和陆英。其中,丁福的封地实际达到了7800户,此人的功劳应该在范、李、滕、关之上,但除了《英雄榜》之外,没有记载几句。
历史学家对这种现象有两种解释。第一,认为吕氏家族被惩罚后,掌握国家大事的军事集团篡改历史,抹去了吕泽及其部下的战斗和功勋,所以都消失在史籍中。
另一个是吕氏家族的兵役其实非常有限,而正是吕雉的运作极大地提升了吕氏及其部下的功劳,赏赐甚至高于樊哙。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没有非常确凿的证据。
如果说刘邦生死未卜,不带妻子是情理之中的话,那么他到了彭城,却没有在只有两百多里的沛县接回妻儿。显然,他并没有把吕雉和一双儿女放在心上。
的确,吕雉和太公被项羽挟持,刘邦见到了自己失散的儿子和女儿,但为了能更快逃离,他三番五次把一双儿女踢出车外。吕雉对于这样的丈夫,会讨厌吗?
而项羽给刘太公和做饭,刘笑笑,一点也不在意。如果你是吕雉,你会有什么感觉?
在被项羽挟持了两年零四个月后,吕雉回到了韩影。这时,刘邦身边有了戚迹。吕雉回汉后,已经是“时时留守,望其所见,利其所用”了。每次她看家的时候,刘邦都会带戚迹去出差。
仅从这一点来看,刘邦是想废掉吕后生的太子刘英(无过错),另立之子。不要说吕后想不通不会答应,和刘邦一起吃过苦头的士兵也不会答应。
能抛弃功勋卓著的吕后,你怎么知道你以后不会抛弃其他努力奋斗的英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