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分析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汉武帝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

分析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汉武帝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061 更新时间:2023/12/17 17:25:25

班固评价梁武帝“才华出众”。汉武帝在位时的大臣汲黯当面批评他的“上司”:“内有多欲,外有仁!”这让汉武帝非常尴尬,“沉默良久”。出朝后,他对身边的朝臣说,汲黯太无礼了!

按照董仲舒的看法,《春秋》是大一统,是天地恒验,是古今之交。但今天的情况是“师各不同,人各不同,百家不同,各有所指”,这就使得“上层不统一,法制几经变化,下层不知保留什么。”所以他提出,“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出其道,不进则已,恶君必诛之。”然后,“该统一的纪律才能统一,法度才能明确,百姓才知道该怎么做。”(《资治通鉴》卷十七)

董仲舒的建议有利于巩固大一统王朝,符合那个时代的需要。为此,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提升六经和儒学的地位。比如设立五经博士,设立太学,招收50名博士弟子。更重要的是,士人进入官场发家致富最重要的途径是“开悟修行”(熟读六经,修身养性),以射策选拔士人。政府的引导作用,自然让天下学者“对乡村风俗漠不关心”。

但就汉武帝用人的做法而言,绝对是不拘一格的。其中有两个特别值得注意。

首先,他们都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所建树,有所建树,如龚为宰相,倪宽为左文史兼古文家,虞照、张汤主管法律工作,司马迁、的文学成就,张骞、苏武的外交风范,卫青、霍去病的战功,霍光、以主事命大臣的作为等

可见,儒家是否出世,儒家有多少层次,都不是汉武帝用人的绝对标准。相反,就儒家知识而言,董仲舒(179- 104)远远超过龚(200- 121),比龚小21岁。但是,宫头脑灵活,又有经营政务的实际能力,所以受到汉武帝的重用,当上了宰相。对于董仲舒这种比较迂腐的人,汉武帝对他的话褒有加,但并不看重他。

其次,这些官员虽然不是儒生,但在道德品行上有优秀表现,与儒家价值观并不相悖;或者努力学习,向儒家价值观靠拢。前者如史鉴、石清是忠臣,汲黯、卜式是人质,韩安国、郑荡士是忠臣。后者最典型的是张汤,语法家出身。但自从知道属下倪宽在狱中按经书判案后,得到汉武帝的肯定。张汤“学下乡”,重用倪宽,帮他“以古法审狱”。

简而言之,汉武帝所谓的“独尊儒术”,首先是一种思想上的倡导,统治秩序的构建,社会行为的规范,也就是所谓的“教育”功能。为了贯彻这一意图,必须有制度化的措施作为保障和驱动工具。于是,就有了太学和博士弟子的建立,就有了探察的职业道路。但在治理国家的实际操作中,汉武帝很务实:“功德非凡,必治非凡。所以,一匹马可能奔跑千里,一个读书人可能厌倦了负俗而扬名立万。夫君所驾之马,自在之人,亦在御侧。”

可以说,就官员升迁的渠道而言,朝廷不提倡法家、纵横家;另一方面,在实际的人才选拔上,不拘一格,注重实用人才。这样,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出现了。其实这里并不矛盾。尊儒是道,尊经,是艺,是权,博采众长。不变的原则(经或道)必然与变化的世界有不完全的对应。因此,必须采取灵活的措施和做法,这就是“应变”。

但不能只从“道”“术”“经”“力”的角度去理解儒家是异邦。这也涉及到优势与劣势、时间与潜力的关系。

每一个优点都有它的缺点。众所周知,汉武帝的“独尊儒术”(虽然这种“独尊”是包容各种学问的),有利于纠正汉初陆贾贾谊提出的道德滑坡和社会失序,对中国后来的历史发展影响深远。儒家教育深入人心。到了西汉后期,尤其是东汉,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一种神圣化的意识形态。于是,腐败的儒家、粗鄙的儒家、伪儒家、神儒(神化的儒家)也出现了。汉元帝做太子的时候,主张“纯用儒生”,这已经让汉宣帝担心了:谁把汉家搞乱了,谁就是太子!王莽成功借用先知儒学造势取代西汉。东汉儒学的影响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同时又是“一个不懂书的书生,一个孝顺,一个离群索居的父亲。”像泥一样无辜,像鸡一样胆小的伪君子比比皆是。于是,出现了“多教而顺其自然”的魏晋风度。这就是优点和缺点。

如何解决利弊问题?这就涉及到“时间”和“潜力”的问题。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对于治国之道,改造民众之术,也需要与时俱进。如何做到适度放松,刚柔相济,礼法结合,德刑结合,考验着执政者的政治智慧和治理能力。所谓“时”“势”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你不了解这个世界,不了解时间的转移,就会适得其反。把由此产生的问题归咎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未免可笑。

更多文章

  • 汉武帝两个姐姐的故事有哪些,汉武帝两个姐姐的故事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武帝两个姐姐的故事,秦汉历史

    汉代公主的称谓一般以其丈夫的称谓为准,公主的丈夫是侯臣岳。王淼和馆陶公主的婚姻不仅证实了陈阿娇和刘彻的婚姻,也证实了斯隆公主和馆陶公主的儿子陈悦的婚姻。否则,高贵高傲的馆陶公主会帮助王一对付和荣吗?也许是因为这场政治婚姻,斯隆公主和陈悦、刘彻和陈阿娇的最终结局都不尽如人意。让我们不要过多地谈论刘彻和

  • 秦始皇陵墓的3个未解之谜,秦始皇陵的谜团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始皇陵未解之谜:谜团重重,秦汉历史

    秦始皇陵水银之谜何时才能解开?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开始在今天陕西省临潼区骊山脚下修建一座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在随后的2000多年里,围绕着这座神奇的陵墓,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谜团和猜想。首先,秦始皇为什么要用水银?水银从哪里来?2002年4月,中国对秦始皇陵进行了首次地下

  • 秦始皇死前的三件怪事,揭秘:秦始皇死前怪象之谜是真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揭秘:秦始皇死前怪象之谜,秦汉历史

    为刘邦造吉利,不可思议。据电脑推演,中国历史上有两次五星五子棋没有记载,一次是吕后叫制,一次是武则天称帝。因为历史学家不希望五星五子棋证明女主也顺应了天命,即使有五星五子棋也没有记载。最不吉利的天文现象是什么?火星停留在心宿二。什么是“火星留在心宿二”?中国古代把“火星”叫做“忽悠”,二十八旅社里的

  • 刘彻变法,汉武帝时期的币制改革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彻币制改革的意义,秦汉历史

    汉武帝货币改革最重要的目的是从地方收回财权,交由中央支配。在货币制度改革之前,诸侯国有铸币权,有人私拿铸币,也有不法分子盗取铸币。货币改革后,硬币由中央政府铸造。恢复财政也是汉武帝货币改革的目的。文帝和景帝为汉武帝积累了大量财富,但汉武帝发动对匈奴的战争后,国库消耗严重,入不敷出。然而,地方长官和富

  • 揭露刘邦死亡之谜的电视剧,刘邦死时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揭露刘邦死亡之谜,秦汉历史

    汉武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24日,195年4月25日),沛丰邑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创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指挥家。他为汉民族的发展和中国的统一与强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刘邦出身于农民家庭,豁达大度,不事生产。刘邦作为西汉开国皇帝,被历史誉为杰出的政治家和指挥家。

  • 项羽与刘邦哪个厉害,项羽和刘邦都是一个地方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项羽与刘邦的区别,秦汉历史

    据《项羽本纪》记载,被围困后的一天晚上,项羽惊讶地听到外面到处都在唱楚歌,便问:“汉军攻占楚国了吗?为什么汉军中有那么多楚人?。当时项羽的脑子里充满了绝望和疲惫。他听到楚歌,以为刘邦占领了楚国的全部土地,有点震惊。大概是因为楚歌的影响,他的心情极度压抑。当他晚上起床时,他让于吉跳舞,并自己唱一首简短

  • 项羽的叔叔项伯的结局怎么样,项羽的叔伯叫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项羽的叔叔项伯的结局,秦汉历史

    《三国演义》中的“空城池计划”众所周知。马谡不慎失守街亭后,诸葛亮身边兵力不多,安全撤退已经来不及,只好打空城池计划。他开了城门,自己坐在城上玩,司马懿怕有埋伏,急忙退兵,这才使诸葛亮的处境转危为安。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三国演义》中能看到的故事,在楚汉之争中也能找到。先说这个空城市计划。项羽死后,

  • 项羽兵败战役,项羽残部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项羽带领残兵败将突围的故事,秦汉历史

    若项乘夜逃走,仍有机会。可惜他以为当时身边有三万多人,明天就可以和刘邦决一死战。然而,事实的发展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刘邦的军队先是用黑夜包围了他们,然后在半夜里开了一场大导演韩信策划的演唱会《四面楚歌》。唱完一千种情调,一万种风情,胜过千军万马,楚军逃命。令他吃惊的是,连他的得力助手钟离昧和吕布都逃脱

  • 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故事简要叙述,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故事50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故事,秦汉历史

    乌江(今长江北岸乌江浦,安徽县城东北四十里)。一个长脸老人笔直地站在河边,冷风吹在他饱经风霜的脸上,仿佛与世无争,连眼皮都不眨一下,一动不动。在他身后是一艘只能容纳一个人的小船。汹涌发黄的河水拍打着船舷,船随着海浪荡漾,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突然,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漫天的尘土散了一半空。马蹄声似乎立

  • 项羽霸王别姬的故事100字,项羽霸王别姬的故事概括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项羽霸王别姬的故事,秦汉历史

    项羽此时被这首煽情的歌曲惊醒。项羽突然看到于吉含着泪躺在他身边。她大吃一惊,问:“你怎么了?”佑司赶紧止住眼泪,强颜欢笑。她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话,一个士兵又冲进了帐篷营地,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陛下,这样不好。楚军几乎都逃走了,连钟离昧和大将吕布也趁夜逃走了……”“啊……”项羽大吃一惊,但目瞪口呆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