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项乘夜逃走,仍有机会。可惜他以为当时身边有三万多人,明天就可以和刘邦决一死战。然而,事实的发展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刘邦的军队先是用黑夜包围了他们,然后在半夜里开了一场大导演韩信策划的演唱会《四面楚歌》。唱完一千种情调,一万种风情,胜过千军万马,楚军逃命。
令他吃惊的是,连他的得力助手钟离昧和吕布都逃脱了。这两个最得力的部将无所畏惧,即使被杀也不会投降。但就在这时,他们被歌声震撼了,受不了这种凄凉的气氛,就来和项羽“不辞而别”。
可怜项羽黎明再战的愿望,顿时变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善解人意的虞姬,这个平时看似脆弱的女人,却成了项羽最忠诚的人。她选择了自杀,因为她不想成为他突破的羁绊。
这是多么的悲哀,多么的绝望!
项羽经过长时间的悲伤,决定突围。对他来说,只要能活下来,总有一天会东山再起,为心爱的女人报仇。
凌晨,也就是黎明前的阴霾期,项羽敏锐地意识到,他不能再等了。他悄悄带领其余部队突围,绕过汉军军营,迅速南下突围。到天亮时,他已成功逃出刘邦的包围圈。
此时的项羽还是老派作风,逃亡期间不忘清点人数。
八百多一点。
十几万大军到三万多,再到几千,再到现在的八百。项羽这次真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变”了。
恰在此时,刘邦已经发现项羽逃走了,派了五千骑兵去追。项羽只好一路狂奔而去,停留在淮河边。当他回过神来,再次清点人数时,发现只有一百人(这个数字对他来说太重要了,所以他即使在绝境中也没有忘记随时清点)。
清点人数后,带领百余人继续逃命,逃到了鄢陵(今安徽定远西北)。至此,他迷失了方向!那是一片荒地。向左还是向右?当时项羽很难决定。
就在这时,一个正在地里干活的老农影响了他的命运。
通常,我们在问路的时候非常有礼貌。比如对方是老人,就叫老人或者婆婆。如果是中年人,可以叫叔叔阿姨,同龄人可以叫兄弟姐妹。总之,要有礼貌。但这时候项羽的问路给我们上了一堂反面的德育课。
“哎,我说那个老头,正道在哪里?”项羽平时骂人惯了。此时他在疯狂逃窜的时候,依然不顾礼仪。平时说这种粗话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或者说他无意冒犯老人,但有一段时间,他的命运已经在这句话里了。姑且称之为一句粗话引发的血案。
老人抬起头来,盯着这个饱经风霜、但面貌不凡的中年人看了很久,几分钟就已经猜到了他的身份。他心想:听说项羽很残忍,杀了很多人。他今天是怎么来的?看来不会有什么好事了。再加上他的粗鲁,就随口指了指说:“往左。”
正确的道路是向右的。
就这样,项羽向左走了,结果就掉进了不远处的大泽之地。直到这时,项羽才意识到自己被一个最基础最低劣的老农给忽悠了。他以前会忽悠别人,现在连一个老农都敢骑在他头上。真是落井下石的凤凰不如一只鸡。想到这里,一种前所未有的绝望感涌上他的心头。
这时候汉军已经跟了过来。项羽只好带领剩下的骑兵从大泽一直打到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东南),不用细数,因为随从一目了然,只剩下28名骑手。
他来不及多想,四面八方都被汉军的铁骑包围了。
项羽知道自己很难再逃脱了。他扭头看着身边二十八个绝望却依然冷静的忠实追随者,心中百感交集:你们都是热血英雄,我却辜负了你们。于是,他大声说:“我打了八年,打了七十多仗,所向披靡。不知道失败是什么感觉,最终称霸世界。没想到,我现在被困在这里了。我想让你知道,这是我的命运,不是我不能抗争。”
然后他把二十八个骑手分成四队,命令他们向四个方向杀去,但是敌人太多,无法突破包围圈。项羽对他们说:“我先砍一个汉给你们看。”说完,他冲向敌人,杀死了一名汉将。
此时,汉王大夫杨急于为这浑水建功立业。他绕到项羽身边,项羽对他大喊。此“狮吼”一出口,汉军顿时沦陷。
杨也非常害怕,每个人都很惊讶,他几乎从马背上摔了下来。他迅速掉转马头,逃命去了。据说他吓得跑了好几里路才停下来,差点失去理智。
趁着这个/克洛克-0/的空档,王祥和骑兵在三个地方再次相遇。但此时毕竟汉军太多,都想活捉项羽,大展宏图。于是,又上来了一批败军。
这时,项羽把所有的怒火都发泄在这些士兵身上。他策马杀入敌阵,杀尽斩尽,冲过来的汉军顿时又倒下了。集合后,项羽清点了骑兵数量,发现只损失了两个骑兵。
项羽得意地说:“怎么样?”
骑兵合唱:“陛下言出必行,才是真正的英雄。”
“真英雄?”项羽眼睛一热,这三个字对他太重要了。手中戟使其更急更快,顿时山石横飞,寒气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