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原文赏析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原文赏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118 更新时间:2024/3/20 7:07:34

璟是南唐的第二位皇帝,原名徐景通,于943年嗣位。但是他作为皇帝,却荒淫无度,一度还因为被后周威胁,削去了帝号,改称国主。相信有很多小伙伴还是因为他的儿子李煜才知道这个人的吧,那他作为李煜的父亲,他的诗词功底如呢?李煜有绝篇《美人》,而李璟传世一共也只有7篇。今天小编就调了其中最为出名的一篇分享给大家哦,感兴趣的绝对不容错过。

一、诗词原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二、诗词翻译

荷花的芬芳在渐渐消散,荷叶也慢慢凋零。西风缓缓地吹过湖面,而我的愁思也在绿波间荡漾。美丽的景色和我一起憔悴了,哪里还经得住细细观看呢?细雨如丝,淋淋漓漓的,在梦中我恍惚又一次回到了那遥远的边塞。小楼中不知谁吹响了玉笙,曲调哀怨,久久不能飘散。想起以前的事,我只能靠在栏杆上,静静地流泪,心里是无穷无尽的愁绪。

三、诗词赏析

这首词采用的是比较传统的写法,上阙写景,下阙写情。首先来看上阙,第一句“菡萏香销翠叶残”一“香”一“翠”就把荷花的味和色点出来了,而此时荷花的状态却不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是“香销”“叶残”使人怅惘。再看第二句的一个“愁”字,就点明了作者的心情,此刻的他是满心愁绪。后面的一句则是根据前面景物的描写,把作者自己的愁明确的表达了出来。

再来看下阙,第一句就是作者做梦梦到自己还在遥远的边塞,细雨绵绵,可望而不可即。随后又说自己的小楼传来了呜呜咽咽、如泣如诉的玉笙曲子,一曲完毕,那笙声更加冰刺骨。这“鸡塞”和“小楼”亦远亦近,亦真亦假,和后面的“玉笙寒”衬托出了作者的孤单和凄清。最后两句是对整首词情感的总结,作者不再用景物来暗示衬托自己的愁,而是直抒胸臆。满腔幽怨,流不尽也数不清。

这首词作为李璟现存于世的最出名的作品,读来确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不过把李璟和李煜父子二人相比较,你觉得是谁在词作上更胜一筹呢?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盘点南唐后主李煜最凄美的五首词(含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李煜作为“南唐后主”,虽然在治理国家方面不尽人意,但是“术业有专攻”嘛,他不仅工于书画,精通音律,还对词有着极高的造诣。他的词不但吸取了温庭钧花间派的婉转清丽,而且还继承了李璟的不堆砌雕琢。他的词读来虽清新明快,但是用情真挚,具有非常鲜明的个人风格。从

  • 你知道白居易用情最深的三大名句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白居易是我国唐朝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文化造诣极高。他的文章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闻名,不仅题材广泛、取材新颖,还倡导过“新乐府运动”。历经千年,流传下来的名篇更是数不胜数,比如:《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等。但是要是单论一个深情,那下面这些诗可就不得不读了。想和小编一起感受跨

  • 关于尊师重道的成语你知道几个?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从古自今老师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孔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公冶长》中也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句子。可见古人对于老师是多么尊敬,哪怕是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当他有你不知晓的道理时也应

  • 教师节的来历及发展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了,在这个感恩的日子里,有不少小伙伴都觉得好奇。在那么推崇教育的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教师作为每个人人生路上必经的一环,他承载着文化、传承着文化。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教师是人类文明的播种者和养育者,所以我们应该心怀感恩。但是你知道教师节是怎么来的吗?接下来就让我来为你答疑解

  • 盘点那些不知不觉就改变了原意的古文(含释义)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在这浩瀚的史册中有瑰丽壮阔的河山,有文艺纯粹的唐诗,有精致小巧的宋词,还有曲调婉转的元曲。但是经过了岁月的沉淀,这些穿越了千百年的诗词歌赋还是原本的模样吗?我们小时候都做过一种名叫“耳语传声”的游戏吧,一个人对下一个人说一句话,再接着往下传,以此类推,直到

  • 古人都是怎么拜年的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拜年,大家应该都知道,每一年的正月初一都是代表着新的一年开始,大家都会纷纷开始走访自己的亲朋好友送上祝福。当然了这些都是现代的拜年方式,那么在古代人们都是怎么拜年迎接新的一年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说到这个拜年,早在汉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当时群臣都纷纷向刘邦表示祝贺。之后就开始慢慢成了年

  • 古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真的适合赞美老师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历史悠久,不仅是诗词大国,更是礼仪之邦。从小父母就教导我们要尊师重道,那在这教师节来临之际,有很多小伙伴其实都在尽心尽力的给自己的老师准备一份小礼物。那么重点来了哦,我记得我小时候夸赞老师就总喜欢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上了高中才知道这首诗原来是李商隐

  • 感恩老师的古诗推荐(含解析)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老师作为每个人的人生路上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他的作用便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大多数人在潜意识中认为上学时教自己读书算数的才算是老师。其实不然,我们大部分人从出生开始,最先教会我们东西的肯定是父母,所以父母才算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部分。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感恩老

  • 赞美老师的最佳古诗推荐(含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马上不是教师节了吗,这个节日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去纪念的,毕竟每个人都有过老师,不管是学校的老师,还是人生中的工作上的,又或者是生活上的,对我们的帮助都很大,但是其中这个学校的老师最为重要,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对老师都是非常尊敬的,古代也多诗词,所以古代赞美这个老师的诗词也有的,下面就给大家推荐几

  • 如果梦回唐朝,你能吃到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作为文化大国,历史悠长。在这浩瀚的时光中,除却文字还能给如今的人们带来回忆的就是美食文化了。古话说“民以食为天”,不仅是市井小民才讲究饮食文化,那些带动饮食文化发展的,恰恰是文人墨客们。以苏东坡为例,一道东坡肉传承千年。如今的我们在饭桌上尝到这道菜时,依然在为他的智慧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