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清照《夏日绝句》诗词赏析

李清照《夏日绝句》诗词赏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031 更新时间:2024/1/15 12:08:43

说到中国历史上第一才女李清照,她可是做出很多非常经典的诗词,而且最重要的是,她的这个《夏日绝句》真的是太精彩了。虽然非常简短,但是却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对于这首诗,很多人可能都知道,今天小编就给大家鉴赏一下。

1、《夏日绝句》全文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夏日绝句》赏析

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那是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1127年,金兵南下攻陷了北宋都城开封,宋徽宗宋钦宗以及许多宗亲、官员等被掳走。同时,康赵构在应天府登基。只不过他没想着收复失地,而是一路逃跑。1129年三月,李清照夫妇离开南京,“具舟上芜湖,入姑孰,将卜居赣水上”。在路过乌江项羽自刎处时,李清照写下了《绝句》凭吊楚霸王。后人把题目改为《夏日绝句》,实际上和季节没什么关系,也不相符。

此时的李清照不满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做法,她表面赞美项羽,实际是在批评南宋朝廷。

一般,人们对李清照的词的熟悉程度远胜于她的诗。她是婉约派大家,她的词都是描写她的喜怒哀乐,无论从天真烂漫的少女时代,还是悲凉凄惨的晚年。但是这首诗却是豪壮无比,和她的词风明显不同。尤其还是出自于一个弱女子的手笔,更加让人赞叹。

其实,这并不是李清照有意为之,而是她对诗和词的认识就是这样的。诗是“志之所之也”,而词,李清照认为“别是一家”,词就应该是那样的。她一直是按照自己的创作理论进行实践的。

这首诗只有二十个字,却用了“人杰”“鬼雄”“乌江自刎”三个典故,与其擅长白描的词作截然不同。“人杰”出自《史记》的《高祖本纪》,“鬼雄”出自屈原《九歌》的《山鬼》。这正体现了宋代诗人爱用典故的特点。宋朝出版业发达,人们读书比唐朝容易多了。科举考试都有官方的指定书目,甚至在某些地方出现了盗版教材。宋代诗人读书多,爱用典故,形成了以才学为诗的现象。相对唐诗而言,文化美也正是宋诗的一大优点。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我一定鼎力相助和写作时文不加点哪个成语用错了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在问一些成语的事情,很多人或许也都发现了,那就是很多成语话说是存在的但是很多成语话说不存在的,我们以为是成语的四字句子其实并不是成语了,所以很多时候还是要斟酌的,最近就有一个问题比较的火热,那就是话说这个我一定鼎力相助和写作时文不加点哪个成语用错了呢?答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

  •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诗词原文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李清照,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她可是千古历史上第一才女,而且她的故事在历史上可是非常出名的。她所写的诗词更是让人记忆尤深。比如说李清照的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怎地是描写了一个非常生动又形象的画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赏析一下这首诗词!1、《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全文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

  • 雍正在历史上的名声为什么那么差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雍正,在清朝历史上算是一个非常勤恳的皇帝了。虽然他的工作态度最好,而且最认真。可是他在历史上的名声可是很不好的,甚至是一度出现很多人都在骂他。这是为什么呢?雍正为何会遭到后人的质疑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雍正本名胤禛,清圣祖康熙第四子。胤禛于1709年被封为雍亲王

  • 二十四孝中最绝情的是哪个?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二十四孝》是我国古代记录孝行的一本书,最初是由元代的郭守正整理编撰成书,后又不断优化创作而得。在《二十四孝》中讲了二十四位孝子的侍奉双亲的故事,鹿乳奉亲、涌泉跃鲤、卖身葬父、卧冰求鲤、埋儿奉母、扇枕温衾、芦衣顺母等二十四个故事。里面有不少在现在看来是愚孝的故事,那你知道在《二十四孝》中最最最绝情的

  • 李清照最肉麻的一首词(含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女词人,她的词风清丽婉转,擅用白描手法。她作为一介女流,不仅是古代四大才女之一,更是有着“千古第一才女”的美称。关于她的词,我们印象中大多分为两种。一种是闺阁儿女的娇憨悠闲,一种是国家破灭后的凄凉哀怨。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常出现的一面,李清照亦是如此。

  • 李商隐最出名的诗是哪一首?(含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李商隐是我国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也是我国在唐朝时期少见的擅于精雕词句,堆砌典故的诗人。他非常擅于作诗,诗风或华丽优美(如:重过圣女祠);或晦涩难懂(如:锦瑟);或缠绵悱恻(如:无题·相见难时别亦难)。总而言之,他的诗对当时的文坛影响深远,具有浓烈的个人风格。那么你知道李商隐最出名的诗是哪一首吗?接下

  • 绕梁琴的来历和最终去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我国不仅仅是礼仪之邦,还是许多乐器的发源地,比如:古琴、古筝、唢呐、笙、箜篌等等。这些乐器都有自己的一个背景故事,作为中国四大名琴的“绕梁”当然也不例外。光听这个名字,大概就能想象到这张古琴的音色有多绝了。宛转悠扬到可以在屋顶横梁间久久盘旋,精妙绝伦到楚庄王七日不上朝只为听这

  • 焦尾的来历和最终去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焦尾是我国的四大名琴之一,与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和司马相如的“绿绮”一样都是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琴。焦尾是七弦琴,因为尾部有烧焦痕迹所以被称作“焦尾”。至于它是谁所制作,后来又经过何人之手,它

  • 无毒不丈夫和无度不丈夫是同一个成语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有很多成语,无论是四字的还是六字,或者八字的,甚至还有十二字的。这些特殊字词组合起来的词组,就像约定俗成的一些小短语,总有它固定的含义。除了有固定搭配外,这些成语大多都有个背景故事。那么“无毒不丈夫”这句在现代也广为流传的成语是什么意思呢?它的背景故事又是怎样的?下面就和

  • 历史上红梅妆什么时候盛行的,出自哪位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红梅妆,可能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个妆容在古代可是非常流行的。大家都知道,在古代很多女子在妆容上并没有太多的要求,但是在一些贵族的家族或者皇室都是会有很多的胭脂水粉。那么这个流行的红梅妆是什么时候盛行的呢?出自哪个人物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说到这个红梅妆,其实就是指的女子在化妆的时候在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