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屠滽《写怀寄僧》作品赏析

屠滽《写怀寄僧》作品赏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684 更新时间:2024/1/21 15:58:26

沈周是明朝著名画家、学家。他从小跟随陈宽学习诗文,后拜师沈贞、珏等人学习绘画,慢慢开始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那今天,我们不是要来欣赏沈周的画作,而是品一品他的诗作。这首《写怀寄僧》是作者有感而发的作品,其实也是很好的描写出了沈周当时的生活状态,读一读还是非有意思的。

《写怀寄僧》

虚壁疏灯一穗红,闲阶随处乱飞虫。

明河有影微云外,清露无声万木中。

泽国苍茫秋水满,居民流落野烟空。

不知谁解抛忧患,独对青山忆赞公。

诗词赏析

一个清幽寂静的晚上,诗人独坐书房,四周是空旷的墙壁,案前是稀疏的灯光,诗人正凝视着红穗沉思默写,忽然看见小虫乱飞,一阵孤寂之感不禁萦绕心头。

“虚壁疏灯、闲阶飞虫”,营造出一种清幽寂静的氛围,也透露出秋意深浓的写作背景。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人似乎也有些伤怀,不仅有落叶西风,就连那些秋虫也在寂静里演奏秋思,更衬托出夜晚的宁静。

接下来诗人继续描绘秋夜之景,漂浮不定的云层,在银河里留下模糊的影子;茂密的树林中,清露却滴落无声。颔联对仗极其工整,而且神清味醇,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凄清的环境,也传达出诗人思绪万千的状态。

沈周一辈子都是一介布衣,他虽然生活条件优裕,却淡泊名利,不愿巴结名流。诗人在外游访,结交了各界朋友,不仅见多识广,而且深知贫苦百姓的艰难,并尽力资助他们的生活。

可是自己的施舍只是杯水车薪,颈联就转而抒写心中的忧愁,“泽国苍茫秋水满,居民流落野烟空。”古代水利设施不完善,秋雨绵绵,让很多地方发生了水灾。朝廷赈灾又非常不及时,筹措的资金还被层层扣留,使得很多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诗人虽然着急,却力不从心,更挂念起自己的僧侣朋友,“不知谁解抛忧患,独对青山忆赞公。”诗人在忧患之,不觉对着青山,念起旷达的僧友。赞公是代僧人赞宁,在灵隐寺出家,这里借指他的朋友。

沈周的这首七律意境深沉,作者在前两联先通过渲染萧瑟的秋景,奠定了全篇凄凉的气氛。然后转而联系秋雨带来的灾害,抒发对高僧的思念之情,充分表达了作者虽然隐居山林,却心忧黎庶的悲愁心情。

尤其是颔联两句,“明河有影微云外,清露无声万木中”,诗人通过远近交替、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现了秋夜里的绚烂多彩、以及静谧绝尘的境界,就连清代的朱彝尊也评价其诗中有画,值得细细品赏!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诗词全文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诗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大家应该都知道,它是由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才女李清照所写。不得不说,李清照这首诗词格调非常清新,意境更是优美,完全可以说是一首精致的别清佳作。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赏析一下这首诗吧!1、诗词全文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

  • 李清照《夏日绝句》诗词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中国历史上第一才女李清照,她可是做出很多非常经典的诗词,而且最重要的是,她的这个《夏日绝句》真的是太精彩了。虽然非常简短,但是却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对于这首诗,很多人可能都知道,今天小编就给大家鉴赏一下。1、《夏日绝句》全文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

  • 我一定鼎力相助和写作时文不加点哪个成语用错了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在问一些成语的事情,很多人或许也都发现了,那就是很多成语话说是存在的但是很多成语话说不存在的,我们以为是成语的四字句子其实并不是成语了,所以很多时候还是要斟酌的,最近就有一个问题比较的火热,那就是话说这个我一定鼎力相助和写作时文不加点哪个成语用错了呢?答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

  •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诗词原文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李清照,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她可是千古历史上第一才女,而且她的故事在历史上可是非常出名的。她所写的诗词更是让人记忆尤深。比如说李清照的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怎地是描写了一个非常生动又形象的画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赏析一下这首诗词!1、《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全文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

  • 雍正在历史上的名声为什么那么差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雍正,在清朝历史上算是一个非常勤恳的皇帝了。虽然他的工作态度最好,而且最认真。可是他在历史上的名声可是很不好的,甚至是一度出现很多人都在骂他。这是为什么呢?雍正为何会遭到后人的质疑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雍正本名胤禛,清圣祖康熙第四子。胤禛于1709年被封为雍亲王

  • 二十四孝中最绝情的是哪个?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二十四孝》是我国古代记录孝行的一本书,最初是由元代的郭守正整理编撰成书,后又不断优化创作而得。在《二十四孝》中讲了二十四位孝子的侍奉双亲的故事,鹿乳奉亲、涌泉跃鲤、卖身葬父、卧冰求鲤、埋儿奉母、扇枕温衾、芦衣顺母等二十四个故事。里面有不少在现在看来是愚孝的故事,那你知道在《二十四孝》中最最最绝情的

  • 李清照最肉麻的一首词(含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女词人,她的词风清丽婉转,擅用白描手法。她作为一介女流,不仅是古代四大才女之一,更是有着“千古第一才女”的美称。关于她的词,我们印象中大多分为两种。一种是闺阁儿女的娇憨悠闲,一种是国家破灭后的凄凉哀怨。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常出现的一面,李清照亦是如此。

  • 李商隐最出名的诗是哪一首?(含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李商隐是我国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也是我国在唐朝时期少见的擅于精雕词句,堆砌典故的诗人。他非常擅于作诗,诗风或华丽优美(如:重过圣女祠);或晦涩难懂(如:锦瑟);或缠绵悱恻(如:无题·相见难时别亦难)。总而言之,他的诗对当时的文坛影响深远,具有浓烈的个人风格。那么你知道李商隐最出名的诗是哪一首吗?接下

  • 绕梁琴的来历和最终去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我国不仅仅是礼仪之邦,还是许多乐器的发源地,比如:古琴、古筝、唢呐、笙、箜篌等等。这些乐器都有自己的一个背景故事,作为中国四大名琴的“绕梁”当然也不例外。光听这个名字,大概就能想象到这张古琴的音色有多绝了。宛转悠扬到可以在屋顶横梁间久久盘旋,精妙绝伦到楚庄王七日不上朝只为听这

  • 焦尾的来历和最终去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焦尾是我国的四大名琴之一,与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和司马相如的“绿绮”一样都是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琴。焦尾是七弦琴,因为尾部有烧焦痕迹所以被称作“焦尾”。至于它是谁所制作,后来又经过何人之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