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范成大《晓起闻雨》作品赏析

范成大《晓起闻雨》作品赏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861 更新时间:2023/12/6 12:25:34

范成大是南宋名臣,学家,他和陆游杨万里尤袤四人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范成大早年因受江西派的影响,所以能在他的作品里看到堆垛典故的现象。后来范成大学习了其他技巧,并将现实主义精神放入自己的作品中,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那今天要和大家一起赏析的古诗,便是由范成大所作的《晓起闻雨》。

《晓起闻雨》

老来稍喜睡魔清,兀坐枯株听五更。

萧索轮囷怜烛烬,飞扬跋扈厌蚊声。

登高事了从教雨,刈熟人忙却要晴。

莫道西成便无虑,大须浓日㬠香粳。

赏析

石湖是一座乡间别墅,作者晚年居住在这里。闲来无事,作者经常在田野乡村里四处走动,于是就较多地接触了农村生活,对于农事比较了解,也非常关心。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晚年,诗人清晨起床听到雨声,引起他对农事的关心,表现了农村生活的一个侧面。“老来稍喜睡魔清,兀坐枯株听五更”,读者评价蚊子写得也传神。

这两句介绍他很早就醒了,却喜欢睡神清醒。他坐着“听五更”,不是听更鼓声,而是静听雨声,也说明昨夜他睡后,雨才开始落下。

颔联回忆前一夜的情景,“萧索轮囷怜烛烬,飞扬跋扈厌蚊声。”蜡烛的余灰结成一朵朵灯花,好像天上的云彩,让人怜爱;屋里的蚊子却凶得很,飞扬跋扈,疯狂咬人,那哼哼不停的蚊声,真是讨厌极了。

古人有所谓“烬火如轮”的说法,说灯花的形状像车轮。作者借用这个词语来描写烛烬,说烛烬如车轮,又像云朵。作者说蚊子“飞扬跋扈”,是用很大的形象,来描绘细小的东西,这种故意夸张的手法,使人对细小的景物有更深刻的印象。

后面四句,写作者对这阵秋雨的忧虑。“登高事了从教雨,刈熟人忙却要晴。”对于作者来说,他不种地,晴天或下雨,同他的关系不大。重阳节还是希望天晴,因为按风俗习惯,这一天要登山游览,喝酒赏菊。

而节日已过,已经爬过山、赏过菊,本来可以不管老天爷是否下雨。可是庄稼熟了,正是收割的时候,农民们忙得不可开交,很需要有一个晴朗的好天气。

所以诗人由衷地说,“莫教西成便无虑,大须浓日晒香秔。”古人认为秋天的位置在西方,这时万物正当成熟,所以称秋收为“西成”。诗人担心地说,谷物已经上场,便可以放心了,还很需要烈日阳光来晾晒。

范成大并不像很多隐者那样,把田园当作逃避纷争的安逸处所,也没有自得其乐,而是对农事比较关心,对农民非常同情,对稼穑艰难更有所体会。正因为这类诗中灌注了这种精神,所以他把田园诗前推进了一步。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边塞诗为何在唐朝盛行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边塞诗是以自然风光,还有边疆地区军民生活为题材的诗词。那从三国时期,便已经开始有人创作边塞诗,到了隋朝逐渐兴盛,唐朝进入边塞诗的黄金时期。据统计,唐朝以前留存下来的边塞诗还不到200首,而《全唐诗》中的边塞诗超过了2000首。那为何边塞诗在唐朝如此盛行呢?这段历史背景各位可以好好了解一番,其实还是非

  • 历史上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吧,对于这个柳下惠,他是周朝时期的鲁国人,很多人提到这个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关于他的“柳下惠坐怀不乱”故事。那么这个故事典故到底描述的是一个什么事情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柳下惠,又叫柳下季,但这只是俗称,真名并不叫柳下惠,

  • 古尔邦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被古尔邦节的事情刷屏了,但是作为中国人并不知道这个古尔邦节到底是什么节日了,但是看名字应该是国外的节日,所以这个古尔邦节到底是什么节日呢?又是哪个名族的传统节日呢?还有这个古尔邦节又有什么历史渊源呢?对于这些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1、古尔邦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古尔邦节是回、东

  • 《生禖屏风歌》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生禖屏风歌》是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出了追思之情。诗句的下半部分则是透露出了,温庭筠对国家的担忧之情。那该诗其实非常值得细细研究,其背景一定要了解清楚。那这次就准备和大家一起对《生禖屏风歌》进行一番赏析,有兴趣的小伙伴就别错过啦。《生禖屏风歌》玉墀暗接昆仑井,井上无人金索

  • 白居易《答友问》古诗鉴赏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答友问》这首古诗非常值得大家细细品读。作者白居易是对人的才能和品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些思考,他认为人才同样需要有高尚的品德,需做到德才兼备,才能无往不胜。那该诗整体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下面有完整的诗词内容,还有赏析,欢迎有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读读看。《答友问》大圭廉不割,利剑用不缺;当其斩马时,良玉不

  • 粤西年例的由来到底是茂名还是湛江?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粤西年例的问题,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粤西年例到底是来自于这个茂名呢还是来自于这个湛江呢?这个问题也还是非常值得大家讨论的,意义重大,所以到底来自于什么地方,下面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粤西的年例不是起源于湛江,也不是起源于茂名!主要是起源于福建。(例如:妈祖文化)湛江人跟茂名

  • 《刘驸马水亭避暑》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刘驸马水亭避暑》是由刘禹锡所创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写的场景能给读者带来很强烈的画面感,甚至有读者根据该诗联想到了《红楼梦》。刘禹锡这位诗人大家应该非常熟悉了,那他的作品肯定不能错过,下面就来和大家对《刘驸马水亭避暑》做一个简单的内容赏析,一起来看看吧。《刘驸马水亭避暑》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

  •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公元1230年,元好问收到一封征召文书,请他担任幕僚。元好问无奈只能连夜启程,当时他正在服母丧,后来途中他写下了这首《被檄夜赴邓州幕府》。该诗内容算是比较好懂,整体风格偏平淡,内容十分有趣。那下面就和大家一起欣赏下该诗,喜欢品读诗词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啦。《被檄夜赴邓州幕府》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

  • 纳兰性德的最美十首词盘点(含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不少人都觉得诗词儒雅有气质,却又不知如何去读。唐宋的诗词大家口口相传,耳濡目染的挺多。诗经的文字很多人又觉得晦涩难懂,不认识的字词太多。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清朝的一个词人,论写词水平可是满清第一人,他就是纳兰容若。他的词风婉约有韵味,喜欢清丽小词的一定不要错过了。一笔写不尽纳兰情,半生书不完痴心梦。

  • 纳兰容若经典诗词十首(含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纳兰容若的事情,很多人也都知道这个纳兰容若很厉害,会写各种诗词,而且都是非常经典爱情系列的,不得不说是真的挺厉害的,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纳兰容若最为经典的诗词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盘点盘点十首,然后来解析解析,来看看纳兰容若的真实魅力吧。1、总是别时情,那待分明语。判得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