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五大名窑八大名瓷具体分别是什么

中国五大名窑八大名瓷具体分别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050 更新时间:2024/2/14 11:18:27

想必大家也都听说过,在中国的历史上是有“五大名窑八大名瓷”的说法的,那么很多人也都要问了,这个中国五大名窑八大名瓷分别指什么呢?也就是具体指哪五大名窑,又具体指哪八大名瓷呢?下面的章就是对这个问题的解析,感兴趣的网友就速度来揭秘分析看看。

1、五大名窑

五大名窑分别是:钧窑 、汝窑 、官窑、 定窑、 哥窑。

代五大名窑之说,始见于明代皇室收藏目录《宣德鼎彝谱》:“内库所藏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

清代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说:“吾华制瓷可分三大时期:曰宋,曰明、曰清。宋最有名之有五,所谓柴、汝、官、哥、定是也。更有钧窑,亦甚可贵。”

由于柴窑至今未发现窑址,又无实物,因此通将钧窑列入,与汝、官、哥、定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

1.1、钧窑

钧窑主要烧造时期有说为宋、金、元,而有学者认为如今被定为宋代钧官窑的陈设瓷为明初永乐宣德时期烧造。钧窑有钧官窑和钧民窑之分,钧官窑窑址在河南禹州市。

宋代五大名窑中,汝、官、哥三种瓷器都是青瓷,钧窑虽然也属于青瓷,但它不是以青色为主的瓷器。钧窑的颜色还有玫瑰紫、天蓝、月白等多种色彩。专家指出,“钧红”的烧制成功则开创了一个新境界。

1.2、汝窑

汝瓷属五大名窑之首,窑址在今河南省汝州市区张公巷,方圆30平方公里,及蟒川乡验货店村方圆40平方公里,及当时所辖的大营镇清凉寺村。事实上,自宋初以来便有了汝窑的烧制,北宋晚期更是其鼎盛时期。

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天青色”“蟹爪纹”“香灰色胎”“芝麻挣钉”等是鉴别汝窑的重要依据。其中,蟹爪纹是指釉面开片的纹理毛扎扎;“芝麻挣钉”则是因烧造时足部用很小的支钉支起,然后把汝窑瓷器支在空中烧。

这样烧制的瓷器烧好后,底部釉面会有几个点。汝窑瓷胎体一般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而在造型上则比较庄重大方。

由于汝窑传世的作品很少,据传不足百件,又因其工艺精湛,所以非常珍贵。

1.3、官窑

宋代官窑由官府直接营建,分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北宋官窑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才开始烧造,具体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宋高宗南渡后,在临安另设新窑,一个“置窑于修内司”,后又在“郊坛下别立新窑”。

据分析,“修内司官窑”在杭州凤凰山脚下,而“郊坛官窑”则位于杭州的乌龟山一带。为了做出区分,北宋官窑被称为“旧官”,南宋官窑就称为“新官”。其中,“旧官”厚重,“新官”轻薄。

1.4、定窑

定窑是最早为北宋宫廷烧造御用瓷器的窑场,也是宋代五大名窑中唯一烧造白瓷的窑场。定窑窑址在河北曲阳。

1.5、 哥窑

哥窑与官窑类同,也有紫口铁足,也有开片,不过至今其窑址不明,学界对其烧造年代也有分歧,有人认为并非是宋代,而是元代。

2、八大名瓷

八大名瓷分别是:汝窑、耀州窑、官窑、定窑、磁州窑、钧窑、景德镇窑、哥窑。

2.1、汝窑

汝瓷雄居宋代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五大名窑之首,后因宋金战乱而失传,传世品仅有60件。汝瓷胎质细腻,工艺考究,以名贵玛瑙入釉,色泽独特,随光变幻。其釉色,如雨过天晴,温润古朴,其釉面,平滑细腻,如同美玉。

器表呈蝉翼纹般细小开片,釉下有稀疏氧泡,在阳光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在胎与釉结合处微现红晕,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

2.2、官窑

官窑瓷器选料精细,用料考究,胎质细腻,胎色呈紫黑色,足边及口沿釉薄处呈紫褐色,故有“紫口铁足”之称。官窑瓷器釉厚如凝脂,釉面莹润如玉,光泽柔和。釉面有粉青、翠青、灰青、米黄等多种。釉面纹片是官窑器物的特征之一。

它无精美的雕饰以哗众,也无艳彩涂绘以媚人,唯以古朴庄重的造型、莹润如玉的釉色、鳞鳞如波的纹片协同紫口铁足之美,形成了和谐优美、神完气足的艺术珍品。

2.3、哥窑

哥窑器物胎色较深,胎质细腻,足边及口沿釉薄处可见深色胎。制作工艺精湛,装烧方法采用支钉支烧或垫烧,一些盘炉器物的足底有极为规整的圆形支烧痕。釉色以青灰、米黄为多,釉质肥润,釉面有细碎的片纹,

纹分两种,一种开较大的黑色片纹,另一种是在黑色片纹中又开细小的黄色片纹,俗称“金丝铁线”,是哥窑器物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2.4、定窑

定瓷胎质坚密、细腻,釉色透明,柔润媲玉。定窑以装饰见长,其刻花奔逸,印花典雅,辅助以剔花、堆花,各得其趣。定窑以白色为多,之外有红、黑、紫、绿诸色。

2.5、钧窑

钧瓷以釉色窑变见长,素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无双”的特点。同样的釉色入窑经1350度高温烧成后,每件瓷器呈色不一样,出现意想不到的景观。

2.6、景德镇窑

景德镇瓷“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独特风格,以“假玉器”之美称名冠天下,并创造了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素三彩、玲珑、高温色釉等精巧绝伦的名瓷。

2.7、耀州窑

耀州窑瓷以刀代笔的刻花装饰最为精湛,运刀挥洒如行云,刀下线条如流水,一气呵成,刻成后纹饰奔放遒劲,线条活泼流畅,立体感极强,再施以透明的青绿色釉,烧成后更显器物淡雅秀丽,格调高峻。装饰技法以刻、印、划、雕、堆、镂空为主。

2.8、磁州窑

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的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磁县宋代属磁州,故名。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辽金元、明清仍继续烧制,烧造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流传下来的遗物也多。

磁州窑的器型和纹饰为民间所喜闻乐见,影响范围较广,发展迅速。北方各地纷纷仿制,中心窑场以邯郸市的观台镇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磁州窑体系,主要分布在河南鹤壁集窑,修武当阳峪窑,禹县的扒村窑,登封曲河窑,山西介休窑,霍县窑,山东淄博窑,江西吉安吉州窑,福建泉州,四川广元等,都大量烧造与磁州窑风格相近似的瓷器。

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于世,黑白对比,强烈鲜明,图案十分醒目,刻、划、剔、填彩兼用,并且创造性地将中国绘画的技法,以图案的构成形式,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它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入木三分最早是用来形容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入木三分大家也应该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吧,其实就是说的这个人分析问题非常的深刻,但是大家知道不知道,其实这个成语最早的时候并不是指这个意思,那么这个入木三分最早的时候是用来形容什么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1、入木三分最早是用来形容什么入木三分最早是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并不是说

  • 秦晋之好的历史原型包括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秦晋之好”的历史原型到底包括什么呢?这个问题也比较值得学习的,我们可以简单的说一下这个秦晋之好到底是什么意思就比较好理解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说说这个秦晋之好的历史原型到底包括什么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1、秦晋之好的历史原型包括秦晋之好的历史原型包括

  • 中国远古神话体系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说道我国远古神话体系,想要搞清楚这个,首先就要先搞清楚远古是指什么时期。我国的古代史分为远古时期和古代时期两个部分。所谓的远古,也包括了太古,指的就是没有文字所记载的时期,自鸿蒙未判之时至公元前2070年。所谓古代,又称为三古(上古、中古、下古)时期,自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的第一声文明号角吹响开

  • 称呼配偶的妈妈为你妈合适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在一些夫妻综艺,里面可以学到很多关于夫妻之间的一些事情,也可以学到夫妻和父母之间相处的事情,最近就听到一则比较有意思的故事,话说就是有人问了,一般人称配偶的妈妈为你妈到底合适不合适,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赶紧这个称呼好像不合适,但是日常生活中好像都是这样叫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正确的称呼配偶

  • 菩萨蛮·赏心亭为叶丞相赋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菩萨蛮·赏心亭为叶丞相赋》这首词,由南宋词人辛弃疾所创。虽然内容比较简单,但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该词通过描述两个完全不同的场景,表达出了作者比较积郁的心情,不知道各位在品读的时候,是否能感同身受。那整首词还是比较值得鉴赏的,想进一步了解的朋友可以来看看。1、《菩萨蛮·赏心亭为叶丞相赋》青山欲共高人语

  • 机不可失的下一句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机不可失的下一句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比较简单,但是有的人估计会把字写错,所以大家也懂的,还是要仔细的分析和学习了,那么机不可失的下一句正确的答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下吧。1、机不可失的下一句是什么机不可失的下一句是“时不再来”,并不是失不

  •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喜欢读诗词的朋友,一定不会对辛弃疾的作品陌生。那这次的诗词赏析专题,我们就准备来讲讲,辛弃疾在公元1172年创作的作品,《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这首词是辛弃疾为同事范昂赴京城临安而作,既表达了惜别之情,也多有感叹。整首词十分的豪放,下面一起来欣赏一番吧。1、《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全文老来情味减,

  •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这首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如果不看作者的话,可能会觉得这首词出自李清照之手,其实这是辛弃疾模仿李清照的风格,创作出的作品。那这次正好借此机会,跟各位简单的介绍下《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看看辛弃疾是表达了一番怎样的感情。1、《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全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什么意思,背后蕴藏了怎样的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出自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诗记录下了杜甫在民间看到的人间疾苦,当时他屡屡受挫,连基本生活也出现危机。杜甫亲自体验底层人民的苦难后,通过这首诗揭露了当时社会上严重的贫富差距。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也因此成为

  • 中国最难背的三首诗是哪三首,木兰诗、长恨歌、离骚一首比一首难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对中国最难背的三首诗是哪三首这个问题非常的感兴趣,那么很多人要问了,到底是哪三首呢,其实就是那三首了,一首比一首难认,一首比一首长,一首比一首拗口,那么到底是哪三首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下吧。1、中国最难背的三首诗之一木兰诗木兰诗为什么难背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那就是这个很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