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郫县豆瓣酱是哪个省的特产

郫县豆瓣酱是哪个省的特产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319 更新时间:2024/2/2 10:54:11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郫县豆瓣酱的事情,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郫县豆瓣酱是哪个省的,因为其实中国很多省份都还是非喜欢吃辣的,所以这个郫县豆瓣酱到底是哪个省的特产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

1、郫县豆瓣酱是哪个省的特产

郫县豆瓣酱是“四川省”的特产,并不是这个湖南省了,这个大家一定要区分清楚。因为古代成都市郫都区就叫郫县,而郫县豆瓣酱就是成都市郫都区的特产,所以是四川省特产了。

2、郫县豆瓣简介

郫县豆瓣是成都市郫都区(旧称郫县)的特产,也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郫县豆瓣是中国顶尖调味料之一,其在选材与工艺上独树一帜,与众不同,香味醇厚却未加一点香料,色泽油润,全靠精细的加工技术原料的优良而达到色、香、味俱佳的标准。郫县豆瓣具有辣味重、鲜红油润、辣椒块大、回味香甜的特点,是川味食谱中常用的调味佳品,有“川菜之魂”之称。其制作技艺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化遗产名录。

3、郫县豆瓣的历史沿革

相传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福建汀州府孝感乡翠享村人,陈逸仙迁入郫县,子孙繁衍,久居其地,人称陈家笆子门。1688年(清康熙年间),陈氏族人无意之中用晒干后的葫豆拌入辣椒和少量食盐,用来调味佐餐,不料竟香甜可口,胃口大开,这就是郫县豆瓣的雏形。

19世纪中期(清咸丰年间),陈氏后人陈守信,号益谦(又号心谦),发现盐渍辣椒易出水,不宜保存,遂在祖辈的基础上,潜心数年,先以豌豆加入盐渍辣椒吸水,效果不佳,再换胡豆瓣,依然不佳,又借鉴豆腐乳发酵之法,加入灰面、豆瓣一起发酵,其味鲜辣无比,郫县豆瓣就此诞生。遂开宗立户,取号首“益”字,其年正值咸丰年,取“丰”为时记,又取天、地、人之“和”,因而定名为“益丰和”号酱园。陈守信和他的“益丰和”号酱园也被人奉为“郫县豆瓣”正宗鼻祖。此后其后人扎根郫县城南外,经长久传承,日益改良,郫县豆瓣声名远播。郫县豆瓣历经数百年的磨砺,形成了极为成熟的制作工艺。因为辣椒与蚕豆都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并饱含着人体所需的维生素C,还具有开胃、驱湿防寒之效,同时豆瓣又是烹饪川菜的经典调料,所以郫县豆瓣在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都广为流传、深受欢迎。

郫县豆瓣的规模化生产,当起于公元1803年(清嘉庆八年),陈益兼的后裔陈逸仙在郫县开设“顺天号酱园”,开始大批研制、生产和销售“辣子豆瓣”。公元1853年(清咸丰三年),陈氏后人陈守信又在郫县创立“益丰和酱园”,后来并入“顺天号酱园”,使产品更加精良,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这时,陈守信开始尝试使用蚕豆和面粉混合发酵,并与盐渍辣椒混合的生产技艺,生产出了正宗的郫县豆瓣。

郫县豆瓣生产工艺的成熟期,在咸丰三年至19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彭县人弓靖明来到郫县开设“元丰源酱园”,从而打破了“益丰和”独家经营郫县豆瓣的局面,由于出现了有力的竞争对手,两家酱园在郫县豆瓣的生产中绞尽脑汁,寻求技术创新和配料搭配,使郫县豆瓣的生产技艺和口感日臻完美。民国二十年,陈守信次子陈正齐之长子陈文揆,又在郫县开设“绍丰和酱园”,使郫县一地形成豆瓣生产三足鼎立的局面,为豆瓣生产技艺的进一步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世纪10-40年代的民国时期,“元丰源”和“益丰和”两家酱园各自拥有晒场近10亩、缸25000口、工匠近40人、年产豆瓣40万斤左右,规模已十分壮观。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川菜的迅猛发展,餐饮行业和平常人家对郫县豆瓣的需求日益扩大,这就促使郫县豆瓣生产厂家不得不采取工业化生产,以提高郫县豆瓣的产量。但是传统工艺所生产的郫县豆瓣依然具有优势,那就是色泽红润、味辣香醇、瓣子酥脆、粘稠绒实,口感更胜一筹。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王昌龄《采莲曲》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我们古代的各种诗词,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很多诗词的寓意都是非常美好的。王昌龄的这首《采莲曲》,真的是描述出了荷花永不凋零的意象,同时也写出了荷花之美。这首诗可是关乎于荷花的千古名作。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赏析一下。1、王昌龄《采莲曲》全文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 车船店脚牙中的"牙"到底是指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车船店脚牙”的问题,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俗话说“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还有这句话里面的这个“牙”又具体是指什么呢?还是非常的有意思的,下面我们开简单的分析揭秘

  •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是什么意思(含出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想必被一些有钱的恶人做的恶心事给刷屏了吧,真的过份了,所以很多人都在对这件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有一个网友引用了孔子的一句话,那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小编不太理解是什么意思,所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揭秘看看。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

  • 中国古代的"爱神"到底是谁?是梁山伯还是牛郎?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中国版的“爱神”想必大家也都比较感兴趣吧,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中国版的“爱神”到底是谁呢?很多人说是这个梁山伯我祝英台,那么真的是这两位吗?还是说有其他的一些说法,对于这个问题感兴趣的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揭秘看看,期待你的加入。中国古代历代的神

  • 苏轼《花影》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花影》这首七言绝句,是苏轼在公元1076年写下的。当时王安石再度担任宰相,苏轼些《花影》的目的,其实是在暗讽王安石,表达对新政的不满。那该诗理解起来比较的简单,对于喜欢苏轼或者古诗的朋友,都可以来欣赏一番。那译文和赏析都已经整理好了,各位小伙伴们就赶快来看看吧。《花影》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

  • 《五日观妓》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五日观妓》是唐朝诗人万楚的作品,该诗具体的创作年份已难以考证,但从描写的场景来看,应该是处在唐朝比较繁华的时期。诗的内容主要描写端午节会观看的乐伎表演,该诗有着很强的画面感,艺术水平也非常的独特。那这次就准备和各位好好聊一聊《五日观妓》,一定不要错过啦。《五日观妓》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

  • 雨打小暑头,45天不耕牛是什么意思,45天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就在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这个节气所代表的是夏天正式的开始,“暑”这个字也就意味着非常的炎热,但是要知道这个节气并不是最热的时候。那么关于俗语“雨打小暑头,45天不耕牛”是什么意思呢?45天又是指的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

  • 去莫高窟参观允许拍摄洞窟里的壁画吗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选择去莫高窟游玩,毕竟那么神秘的壁画还是让人非常的向往的,那么很多人也都问了,如果去莫高窟参观洞窟里面的允许拍摄这个壁画吗?这个问题还是比较专业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介绍介绍,感兴趣的不要错过了,一起来揭秘看看。1、去莫高窟参观允许拍摄洞窟里的壁画吗答案是否定的,肯定是不允许拍摄

  • 晏几道《思远人》赏析及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这首词,出自北宋词人晏几道之手。晏几道的名气不算大,但他的个人成就很高,作品特点也很鲜明。这首词就比较的特别,字间味深意厚,值得好好品读。那有关《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的译文和赏析都已经整理好了,希望大家这次能有好的收获,下面就赶快来看看吧。《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

  • 韦庄《思帝乡》作品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思帝乡》是著名诗人韦庄的作品。韦庄生于唐朝末年,他亲眼见证了唐朝的灭亡,天下再次陷入混乱。或许这也使得韦庄在进行创作时,他的角度和手法和其他词人不太一样。这首《思帝乡》写的是一位女子对一个多情男子的向往,非常具有故事性,而且语间充满了美感,是一首非常经典的作品。《思帝乡》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