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示①之以动②,利其静而有主③,益动而巽。意思:故意公开显示佯攻的军事行动,利用敌人已决定固守的大好时机,暗中迂回到敌后进行偷袭,乘虚而入,出奇制胜。
【原文注释】
①示:给人看。②动:此指军事行动。③主:主张。
本计全称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自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秦末农民起义后,项羽与刘邦为争夺天下,进行了为期四年地“楚汉战争”。刘邦首先攻入咸阳,自立为关中王。项羽军事力量强大,刘邦把咸阳和关中让给了项羽,自己到了汉中。
与刘邦的守地汉中相邻的是章邯。刘邦为了迷惑项羽,防止章邯入侵,把出入汉中的栈道烧毁了。后来,刘邦逐渐强大起来,命韩信为大将,出兵与项羽一决雌雄。为了迷惑敌人,韩信派了一万多人马去修复烧毁的栈道。栈道修复工程艰巨,进展缓慢。章邯料定栈道修复绝非易事,毫无戒备。殊不知韩信多主力已抄小路向陈仓进军,很快攻下咸阳,占领关中。韩信采用一明一暗、以明掩暗的计谋,取得了夺取关中的重大胜利。这就是“暗渡陈仓”的由来。
【春秋战例故事】
春秋末期,齐国攻打鲁国,鲁国将领是吴起。吴起十分爱抚士兵,与士兵同吃同住,行军路上一样步行、一样帮体弱的士兵扛武器。因此,他很受官兵们的爱戴。吴起见齐军来势凶猛,干脆命令部队扎营,坚守不战。
齐军大将田和见鲁军闭营不出,派将领张邱以和谈的名义,前去鲁营探听虚实。吴起明白张邱的意图,于是让精锐的部队隐蔽,再让军中老、弱、病、残的士兵故意展现 在张邱面前。吴起又装出一副卑躬屈膝的样子,请求与齐军讲和休战。张邱回去,把所看到的情形告诉给田和,田和听说鲁军士气不振,就渐渐地放松了警戒。
吴起断定齐军有轻敌、战备松懈的意图,深夜时分,亲率一队精悍的军士突袭齐营,混乱中点燃大火,齐军营地顿时一片惨状,鲁军趁势掩杀过去,齐军死伤惨重。齐军将领田和、张邱等只能仓忙逃走。正是吴起巧妙地隐匿了自己的真象和作战的真实意图,而给敌方造成一种错误的军事判断,使敌军麻痹大意、轻敌松懈,从而使得弱势的鲁军最终大胜强悍的齐军。吴起的“掩兵计”与韩信的“明修”、“暗渡”有异曲同工之奇妙。
【三国战例故事】
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中,魏国地广人多,实力最强。公元263年,司马昭执政时,准备一举灭蜀。于是派出三路人马:邓艾和诸葛绪各统率3万大军,钟会带领10万大军,分路出击。此时的邓艾已是一位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大将了。
魏军攻势凶猛,连连获胜,不久就攻占了蜀国许多座城池。邓艾一直攻到阴平一带。钟会合并了诸葛绪的人马,兵力更强。他率大军直逼剑阁。蜀军统帅姜维,带领将士,依凭着剑阁险要的地势,顽强地抵挡住了钟会大军的进攻。钟会兵力虽强,却奈何姜维不得。加上军粮供应跟不上,就想退兵回去。
这时,邓艾从阴平赶来。当时,邓艾手下只有3万人马,而钟会却统领着13万大军。他自恃兵多将广,根本不把邓艾放在眼里。
邓艾早已闻知钟会在剑阁受阻。他心里暗自盘算:剑阁过不去,能否找到别的通道可直通蜀国都城呢?于是,在阴平时,他派出许多探马,让他们查明当地地形、环境,终于探得一条从阴平通往成都的小路。这条小路,四面都是奇山峻岭,很难行走。据说是汉武帝南征时开凿的,已有三四百年无人通行了。
邓艾闻报,心中大喜。心想:真乃天助我也2此路既是有好几百年无人行走,那蜀军必定做梦也想不到我能率军从此路偷袭成都,更不会加以防范了。
于是,他先赶到剑阁,把他的想法告诉了钟会。钟会本来就瞧不起邓艾,又听他讲出这种异想天开的计策,更是只限于嗤之以鼻。但他很想看邓艾出丑,于是也不加阻拦。
邓艾也知道钟会瞧不起他,越这样越要整出个样来。他马上率人马回到阴平,集合队伍,给大家讲清了他的打算。众人士气很高,都表示愿听邓艾吩咐,为国立功。邓艾派儿子邓忠率5000名精兵,手执斧头、铁凿,作开路先锋。他带领大军,备足了干粮、绳索,紧随其后。途中道路非常险阻,但每个人都坚持下来了。大军每前进100里,就留下几千士兵扎下一个营寨,以保证前进的军队能与后方保持联系。
大军最后只剩下2000余人了。这一天,邓忠匆匆地跑来向邓艾报告说前面碰到一座陡峭的悬崖,人马难以通过。邓艾忙带领将士前去观看,果然看见那悬崖十分陡峭,崖下山谷深不见底。有些士兵胆怵了,心里直打退堂鼓。有人说:“白费了这么多功夫,撤回去算了!”
邓艾见状,严厉地说:“我们已经克服了那么多困难,现 在胜利在望,成功与否,就在此一举了。我们要坚持住,就算再难过去,也一定要设法通过。”说到这儿,他忽然计上心来,转身下令让大家先把行装、兵器扔下悬崖,然后自己拿过一条毡毯,裹住身子,高喊一声:“大家照我的样子,滚下悬崖!”话音未落,带头滚了下去。
将士们深受感动,都像邓艾那样,纷纷越过了悬崖,也有不少人摔死了。邓艾重新集合队伍,轻而易举地拿下了江油城。接着又向绵竹进发,经过一番苦战,又胜利地占领了绵竹。
这时,邓艾大军已迫近成都。蜀国皇帝刘禅接到战报,想调回剑阁姜维的人马,已经来不及了,只得出城投降。
邓艾一举灭亡了蜀国。此时的钟会,还在剑阁城外攻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