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全文及赏析

《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全文及赏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776 更新时间:2024/2/13 17:41:00

《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这首词,是由南宋词人陈亮所写。作者借用木樨表达了自己对用世与忤世的想法,给读者带来很多思考。历史上,吕祖谦隐退后,陈亮经常去找吕祖谦聊天,两人理念相近,相谈甚欢。后来陈亮便写下这首《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算是托物言志,发出自己的感叹。

1、《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

天高气肃。正月色分明,秋容新沐。桂子初收,三十六宫都足。不辞散落人间去,怕群花、自嫌凡俗。向他秋晚,唤回春意,几曾幽独。

是天上、余香剩馥。怪一树香风,十里相续。坐对花旁,但见色浮金粟。芙蓉只解添愁思,况东篱、凄凉黄菊。入时太浅,背时太远,爱寻高躅。

2、作品赏析

词的上片,作者抓住桂花不开在春天,却放于秋节这个特点,展开联想,天上人间,神行万里。

秋高气爽,皓月当空,明月中有“吴刚伐桂”的传说。桂花飘飘,天上的宫殿都已经装满了桂花,余下的散落人间 。

桂花是上天洒落人间的,自然是不同凡响。

高洁的桂花唯恐其它的花自感惭愧,不在百花争艳的春天开放,而是吐芳在秋天,意在唤回已消失的春意,把温暖重新撒向人间。

桂花心志晶莹澄沏,又大爱人间,不矜不伐,亦花亦人。

词的下片,作者把桂花与其它在秋日绽放的鲜花对比,进一步展示出桂花雅量高致,光明磊落。

金秋八月,芙蓉盛开,娇艳无比,但有了杜甫的“芙蓉小苑入边愁”的诗句,只能令人平添忧愁。

菊花虽好,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也未免有凄凉之意,加深了秋意。

桂花则不然,能“唤回春意”,只不过桂树开花时间短,又没有鲜艳的色彩 ,反衬出桂花心志高洁的特点。

陈亮,是一位聪颖精明,才华横溢和志向非凡的人。公元1169年,南宋与大金和谈,别人都感到高兴,唯独陈亮认为不可,他以布衣身份,连上五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中兴五论》。

他针砭时弊,触怒了许多官僚,三次被捕入狱,并施以酷刑“笞亮无完肤”,多亏好友辛弃疾等人的营救,才能免死。

陈亮五十一岁才考中状元,入朝为官,但五十二岁就病逝了,满身才学未能施展。

简单了解陈亮的生平,会对这首赞美桂花、表明心迹的宋词有更深的体会。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卍卐有啥区别怎么区分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卍”和“卐”这两个字看起来极其的相似,而且这两个字的读音也是完全相同的,全部都读wàn。但是这两个字所表达的意思和含义却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想要很清楚的区分这两个字,那么就需要了解这两个字的内涵。在史料中记载到,“卍”和&ldq

  • 甄宓的宓怎么读,为什么叫fu不叫mi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甄宓的“宓”该怎么读?到底是读“mi”还是“fu”呢?甄宓在我国历史上有经历过什么呢?很多朋友们在读甄宓的时候会下意识的读作“mi”,其实这个字读“mi”也没错,但是这个&ldqu

  • 洛神赋中最唯美的句子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洛神,也可称之为宓妃,是我国远古神话传说当中的女神,是伏羲氏之女,由于迷恋洛河两岸的美景,降临凡间,来到洛阳。曹操的儿子曹植,对洛神非常的爱慕,为此还幻想着自己与洛神来了一段人神之间的旷世爱情,并写下了千古名篇《洛神赋》。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洛神赋》吧。1、《洛神赋》全文黄初三年,余

  • 彝族与日本的关系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关于日本这个国家的由来,我门听过的最多的版本就是徐福当年出海为秦始皇找长生药,然后来到了如今的日本发展的故事。因此很多人都认为,正式因为徐福东渡日本,并在这里进行了发展,才有了后来的日本人。关于这一种说法,在《史记》当中也是有所记载的。不过对于这样的说法,大多数日本人表示不赞同。有日本的史学家称在中

  • 怎么理解河洛文化是关中文明的附庸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河洛文化的事情的,很多人估计也都发现了,那就是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河洛文化话说是这个关中文明的附庸了,那么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我们又怎么理解这个说法呢?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学习下,感兴趣的别错过了。河洛文化是关中的附庸不假,但也变味了。自从周人夺取天下后,为了统治东方

  • 为了让煮出来的粽子更美味,下锅时最好用冷水还是热水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端午节大家都会吃粽子,那么很多人要问了,那这个粽子到底要怎么吃呢?很多人不会煮,其实也还是有很大学问的,最近很多人说的就是这个端午节煮粽子到底是要用冷水还是热水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学习下了。1、煮粽子用冷水还是热水好煮粽子当然是用冷水好,一般情况下,煮食物都是用冷水的。所以为

  • 揭秘不怕有蛇进家门,就怕香椿高过房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小编又听到过一句话那就是“不怕有蛇进家门,就怕香椿高过房”,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如果不是老一辈的人话,对于这个问题那肯定还是不知道的,但是如果是老一辈的人,估计听说过,也估计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如果不知道的,下面我们要怎么理解这个句话呢?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下面

  • 中国如厕发展史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如今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一个处处都非常方便的现代,早就已经忘却了祖先们生活当中的哪些不便。就不如说该如何优雅而卫生的解决掉自己的排泄问题,这实在是一个考验群体智慧的巨大难题。而相对应的,作为文明底线的守护者,厕所也成为了这一文化历程的见证者。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的如厕文化。1、上古时代的文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描写的是哪座名楼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事情,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一句诗到底是出自于哪一首诗呢?很多人说是黄鹤楼,那么真的是黄鹤楼吗?下面我们就仔细的来分析分析看看这个“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具体描写的是哪座名楼吧,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1、欲

  • 哭李商隐其二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崔珏在写《哭李商隐》时,一共写了两首,第一首主要表达了对李商隐的悼念,替他抱不平。第二首是肯定了李商隐的才能,概括出他的一生,表达对世情的不平。那这次我们将重点对第二首作品进行一个简单的赏析,对于喜欢品读诗词的朋友,这首《哭李商隐》一定不可错过,相信能给你带来很多收获。1、《哭李商隐·其二》虚负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