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圆圆曲表达了什么意思?

圆圆曲表达了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51 更新时间:2024/2/20 14:25:01

古来“英雄难逃美人关”,就连平西王吴三桂和名妓陈圆圆也是如此。可能是历史上相似的故事已经太多了吧,到明末清初的时候,将军和名妓的爱情已经不足为奇了。虽然吴三桂曾经为了陈圆圆“冲冠一怒为红颜”,但是吴三桂也并没有对陈圆圆不离不弃,反而在一代江南名妓年老色衰后,就将其抛弃了。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欣赏欣赏后人为了吴三桂和陈圆圆作的《圆圆曲》吧。

一、原文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唯有泪沾衣。

薰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坐客。

坐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晳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

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

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

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阑。

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

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

专征萧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

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

教曲伎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

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

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明珠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

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乌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

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二、创作背景

作者吴伟业是明朝的榜眼,曾经效忠明朝。这首诗是吴伟业在去清朝做官之前写的,大概讲的就是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占了北京,导致吴三桂的“心头好”陈圆圆被刘宗敏侮辱了。吴三桂就反悔,不帮助李自成了。反而劝说多尔衮攻打北京,统一全国。吴伟业恨吴三桂引狼入室,于是就作了《圆圆曲》来嘲讽吴三桂。

三、名句赏析

1.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这句诗对仗工整,前后句反差很大。一面是“恸哭六军”和“缟素”,另一面又是“冲冠一怒”和“红颜”。不仅情绪相差大,就连颜色也是有着强烈对比。虽然作者通篇没有提到清朝,但是“六军”明显是为国家而战,“红颜”是为了一己私欲,孰轻孰重再清晰不过了。突出了作者对吴三桂阴险毒辣嘴脸的刻画和对吴三桂的明嘲暗讽。

2.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

这六句诗,是作者把吴三桂和陈圆圆与夫差和西施做对比。西施是浣衣女,而陈圆圆是采莲女。夫差是强弩好色之徒,而吴三桂是叛国投敌之奸细。两相对比,不仅仅明示了陈圆圆作为“秦淮八艳”之一,有多么美丽动人,还暗示了吴三桂就和夫差一样,一见到美人就想霸占。

3.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

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阑。

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

这四句写的是陈圆圆在吴三桂率兵离去后,日日夜夜都很是想念。天天站在阁楼窗边,就差化成一桩柳树了。彼时她又因为容貌清丽、身段窈窕被强迫与军官谈笑,就像那石崇的家妓绿珠一样,被贼人抢夺。她每天与人逗笑,就只是为了盼吴三桂早点归来。她不想再次沦落了,与她同时期的才女都已经嫁作农妇,安安稳稳过日子了。她也想找一个如意郎君,从此与世无争。

4.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这四句就在明着说吴三桂让你争强好胜,让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不,报应来了吧。所以说国家大事不能够只依靠自己的心情来决定,吴家三十四口被灭,都是因为你的一己私欲导致的啊。“全家”的“白骨”都是为了你的“一代红妆”在陪葬啊,尽管陈圆圆因为你而在青史留名,但是留下的不是像西施那样的美名啊。

5.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乌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

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最后一段还是和西施离不开,“馆娃”宫是夫差为了讨西施欢心而修建的。吴王夫差作为一个国家的君主,用尽所有心思手段去宠爱西施,都落不到好下场,更何况吴三桂只是一个通奸叛国的贼人呢?这里更加表达出作者吴伟业对吴三桂“一时上头”的痛恨,并且预言他以后的下场会比夫差更惨。一语成谶,兔死狗烹,皇帝是不可能留他的。

《圆圆曲》一诗虽然只看名字,以为是在赞扬陈圆圆和吴三桂的爱情,实际上是吴伟业以此为由头,深深谴责吴三桂之作。这首诗通篇把吴三桂和陈圆圆与夫差和西施做对比,为的是让后人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为了一己私欲就随意打乱一个国家的部署,是十分不可取的。这个世上能够忍受臣子的功劳在皇帝之上的帝王还没有出现过,所以做任何事都应该考虑清楚,不要随意霸占功劳。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黄梅戏最经典的一出戏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黄梅戏,大家是不是还比较陌生?那说到我们小时候都爱看的一部电视剧呢,那必定有《欢天喜地七仙女》了。关于七仙女的传说,最早记载在汉代。七仙女也并非是玉皇大帝的女儿,虽然是在天上的七个神仙,但是也只传闻是王母娘娘身旁的婢女而已。很多人就要问了《欢天喜地七仙女》和黄梅戏有什么关系呢?《欢天喜地七仙女》

  • 为救李郎离家远出自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喜欢刷短视频的朋友是不是都被一首歌洗脑了呢?这首歌的前几句是这样的“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啊好新鲜。”那大家知道这首歌具体出自哪里吗?其实啊这首歌是一个经典黄梅戏《女驸马》的选段。可是大家都知道,古代只有男子能够入朝为官,为何这剧名叫做

  • 历史上月饼的来历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就要到来了。在这个团员的日子,大家肯定都是和家里人一起坐在家里吃月饼吧?月饼这个东西确实是非常的好吃啊,再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吃月饼,自然是美好的寓意的。那么这个月饼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说到中秋节,大家应该都知道,毕竟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

  • 二十四孝图中24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是个文化悠久,礼仪制度完善的国度。中国历史上的伟人也很多,有发现圆周率的刘徽,有提出“交点月”的祖冲之,有发明地动仪的张衡等等。他们是为中国科技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伟人,还有一些人是为了自己的父母做出贡献的。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二十四孝》了,里面记载了我国从古至

  • 你知道新二十四孝是指什么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一直都非常注重礼仪,尤其是晚辈和长辈之间的礼仪。在古代有一部书叫做《二十四孝》,里面列举了二十四个孝子的孝行。比如:孝感动天、弃官寻母、卖身葬父等。不过也有很多人都觉得古代的这些看起来很孝顺的故事其实放到现在已经不适用了。于是乎就有了现在的“新二十四孝”,下面小编就来

  • 笑林广记杨一笑传讲的是啥?杨一笑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笑林广记》中有一则《初从文》的笑话有很多小伙伴都很感兴趣,说这个人太“非”了,干啥老天都和他对着干。那小伙伴们既然这么喜欢这个笑话,你知道这个笑话其实是有原型的不。而且这个原型的墓志铭上的话就是《初从文》的原文哦。那肯定有很多小伙伴问了,《初从文》原出处是啥呢?这个笑话的原

  • 笑林广记最好笑的笑话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大家平时肯定都爱看些段子、搞笑视频之类的吧,那你知不知道古时候的段子长啥样呢?有人就说了,古时候不是有说书的嘛,那说书的是不是就是古时候的段子?其实不是的,古时候也有笑话,甚至还有一本笑话全集,叫做《笑林广记》。这本书里面据说记载了一千多则笑话,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其中的一则。这是小编自己觉得其中

  • 笑林广记初从文中三年不中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笑林广记》是我国的笑话总集,就跟《诗经》是我国的诗歌总集一样,里面包含的是从宋朝到清朝的民间笑话,由“游戏主人”程世爵收集编撰而成。全书一共分为十二部,其中以古艳部最为出名。但是里面毕竟是文言文。经常有人说看不懂,问小编“初从文,三年不中”是啥意思。

  • 笑林广记初从文原文,笑林广记初从文简介(含白话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笑林广记》是古代人解闷逗趣必不可少的一本笑话大全,里面的故事虽然以古人编撰为多,没有多少是历史中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但是既然有这个笑话,肯定还是有一定根据编写出来的。这不,小编最近发现一个真实记载进《笑林广记》的笑话,也是十分之有趣。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来分享分享这个倒霉蛋的奇妙人生吧。1.原文初从文

  • 笑林广记·古艳部中构思最精巧的一篇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笑林广记》是中国古代集笑话之大成者,语言幽默风趣,很多名篇不只是局限于搞笑,而是在讽刺当时的朝政和民风,值得深读。就像大智若愚一样,越深刻的道理反而藏在最浅显的文字中。《笑林广记》作为流传甚广的古代笑话集,不仅深受古人的喜爱,还有许多专家学者仔细分析其中韵味。下面就由小编带你看看《笑林广记·古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