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竭力尽忠的典故和意思介绍

竭力尽忠的典故和意思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25 更新时间:2024/2/4 12:41:25

诸葛亮北伐出师不利,又多次败在司马懿手上。此后诸葛亮打算联合孙权,对魏军一并发起进攻。孙权答应诸葛亮的提议,但也告诫诸葛亮魏延此人心术不正,还说杨仪、魏延等都是小人也,一旦哪天诸葛亮不在,蜀汉内部必会大乱。孙权说这番话也是耐人寻味,不知是真为了诸葛亮好,还是想要趁势打破人心。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竭力尽忠”,就和孙权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发生在费祎出使江东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亮、费祎和孙权。原文如下:

权拆视之,书略曰:“汉室不幸,王纲失纪,曹贼篡逆,蔓延及今。亮受昭烈皇帝寄托之重,敢不竭力尽忠:今大兵已会于祁山,狂寇将亡于渭水。伏望陛下念同盟之义,命将北征,共取中原,同分天下。书不尽言,万希圣听!”权览毕,大喜,乃谓费祎曰:“朕久欲兴兵,未得会合孔明。今既有书到,即日朕自亲征,入居巢门,取魏新城;再令陆逊、诸葛瑾等屯兵于江夏、沔口取襄阳;孙韶、张承等出兵广陵取淮阳等处:三处一齐进军,共三十万,克日兴师。”

费祎拜谢曰:“诚如此,则中原不日自破矣!”权设宴款待费祎。饮宴间,权问曰:“丞相军前,用谁当先破敌?”祎曰:“魏延为首。”权笑曰:“此人勇有余。而心不正。若一朝无孔明,彼必为祸。孔明岂未知耶?”祎曰:“陛下之言极当!臣今归去,即当以此言告孔明。”遂拜辞孙权,回到祁山,见了孔明,具言吴主起大兵三十万,御驾亲征,兵分三路而进。孔明又问曰:“吴主别有所言否?”费祎将论魏延之语告之。孔明叹曰:“真聪明之主也!吾非不知此人。为惜其勇,故用之耳。”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亮再度出兵北伐,却在北原一役中被司马懿击败。为了减轻战场压力,诸葛亮派费祎出使江东,希望东吴能在淮南一线发动进攻,牵制曹魏的兵力。孙权满口应允,答应派遣诸葛瑾、陆逊等人出兵。在与费祎的交谈之中,孙权指出,魏延心术不正,日后必定生乱。回到前线后,费祎将孙权此言转告给诸葛亮。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这个在给孙权的信中提到的“竭力尽忠”,意为用尽气力,竭尽忠诚。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屈原《卜居》中的“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智尽忠”。

小说中提到的诸葛亮在北原遭曹魏大军击败之事,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郭淮传》载:“青龙二年,诸葛亮出斜谷,并田于兰坑。是时司马宣王屯渭南;淮策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宣王善之,淮遂屯北原。堑垒未成,蜀兵大至,淮逆击之。”此战也令诸葛亮战前制定的北进战略破产,只得固守五丈原,与司马懿形成了长期对峙。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费祎出使东吴的故事情节,在历史上也曾发生过。《三国志·费祎传》载:“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孙权性既滑稽,嘲啁无方,诸葛恪、羊等才博果辩,论难锋至,祎辞顺义笃,据理以答,终不能屈。权甚器之。”当时,陪同费祎一起出使的还有蜀汉宣信中郎董恢。也正是在这次出使期间,孙权提到了魏延和杨仪。

据《三国志·董允传》注引《襄阳记》载:“孙权尝大醉问祎曰:‘杨仪、魏延,牧竖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诸君愦愦,曾不知防虑于此,岂所谓贻厥孙谋乎?’”

对于孙权的这番言论,费祎错愕不已,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幸好董恢及时出言化解。董恢告诉孙权,魏延和杨仪的矛盾只是私怨,并非有野心。“今方扫除强贼,混一区夏,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若舍此不任,防其后患,是犹备有风波而逆废舟楫,非长计也。”孙权听了董恢的这番解释,一笑而过。

从这个记载可以看出,对于魏延和杨仪的矛盾,孙权一清二楚。孙权防患于未然,尽早解决,否则后患无穷。等费祎和董恢回到蜀汉后,将此事告诉了诸葛亮。只可惜诸葛亮没有听从孙权的建议,在魏延和杨仪的问题上犹豫不决。等到诸葛亮病逝后,魏延与杨仪的矛盾激化,终于酿成大祸,最终以魏延被杀、杨仪自尽的悲剧告终。如果诸葛亮当初听从了孙权的劝告,及早解决魏延和杨仪之间的矛盾,这样的悲剧就可以完全避免。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高山流水的主人公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成语高山流水,想必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这个成语主要也是用于中国的十大古曲之一。而且这个词语也是让人有一种非常清晰的含义,而且这个成语也是蕴含了一个历史典故,那么故事的内容是什么呢?故事的主人公分别都是谁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高山流水的主人公是谁伯牙、钟子期2、高山流水历史典故春秋时

  •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小编又听到了一句诗句,非常的有意思,那就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那么这一句话具体是什么意思呢?又是谁说的呢?全诗又是怎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各种相关问题的解析吧,一起来学习分析看看!1、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全诗《浪淘沙·北戴河》作者/毛泽东大雨落幽

  • 文殊菩萨的职责是干什么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文殊菩萨,相信大家都很耳熟了。不过很多朋友们可能认为文殊菩萨与其他很多神佛一样,主要就是保平安健康的。当然了,这种是必不可少的,人们最直接的愿望也莫过于此了。但是除此之外,文殊菩萨是智慧的化身,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了解一下这文殊菩萨到底是干什么的吧。文殊菩萨是管什么的:智慧大部分人都认为文殊菩萨是

  • 老马识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古代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成语或者歇后语,都是非常又深意的,而且是通过一些事件总结出来的。比如说这个“老马识途”就非常的有意思。而且在前段时间热播的《赘婿》中也运用到了。那么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老马识途是什么意思老马识途

  • 曹植几岁写的七步诗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曹操的儿子曹植,想必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毕竟他的《七步诗》可是非常出名的,他不仅仅才华横溢,而且后人对他的评价也是非常好的,成语“才高八斗”也是用来形容他的。那么曹植著名的《七步诗》是几岁的时候写的呢?他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曹

  • 古代清明节有什么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清明节,大家应该都了解,在这样的日子就是去祭祀扫墓的,也就是所谓的上坟。毕竟清明节可是我们传统四大祭祀节日之一。那么在这样的日子,古代清明节都有什么样的习俗呢?这个节日又是怎么来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古代清明节有什么习俗祭祖扫墓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四大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 历史上寒食节是为了记念谁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对于这个寒食节,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个节日也是我们中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只不过是现在已经没有了,取消了罢了。那么这个寒食节是几月几号呢?历史上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谁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寒食节是几月几号寒食节是3月4日,也就是清明节的前一天。历史上寒食节是

  • 寒食节的风俗是什么,可以扫墓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这个寒食节作为我们中国文化传统节日,而且和清明节只是相差一天。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那么在这样一个节日里面,有什么样的风俗文化呢?寒食节可以扫墓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寒食节的风俗是什么禁火寒食节古代也叫&ldquo

  • 愚人节在中国的意思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愚人节,想必大家应该都非常的熟悉了,毕竟这个节日似乎在大家的印象当中就是用来捉弄人的,不过还是有很多人都会以开玩笑的形式说出自己的真心话!那么这个愚人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这个节日在中国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愚人节的来历愚人节最早起源于法国,按照法国的传统历法,新年是现在

  • 古代寒食节和清明节哪个重要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寒食节在很早就有了。但是这个节日在三国时期的时候,就直接被曹操给取消了。主要是当时还是在过清明节,但是曹操为什么会取消这个寒食节呢?在古代寒食节和清明节哪个更重要一点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曹操为什么取消寒食节寒食节是纪念介子推的。根据资料记载,晋文公流亡期间,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