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招魂》有哪些美食,屈原为何要将食物写进诗里

《招魂》有哪些美食,屈原为何要将食物写进诗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789 更新时间:2024/2/22 10:56:45

战国时期,楚怀被骗入秦,后被软禁,最终忧愤而终。虽然楚国人对于楚怀王评价有高有低,不过他在被软禁期间,始终不肯割地求和,也是彰显了骨气。屈原曾得楚怀王赏识,如今他与新王渐渐疏远,朝中对于亲秦还是抗秦的讨论不断,这让他倍感悲痛,于是写下了《招魂》。那这首楚辞是为楚怀王而作,中很多内容都值得我们好好研究,能发现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东西。

1、屈原

中国的大部分传统节日,最终都会以某种食物作为它的代表,过什么节,吃什么代表食物,成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一大特色。

正月十五上元节吃元宵,清明吃青团,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等等,很多人都觉得这样似乎太俗气了一些。

当然,雅与俗也不应有高低之分,而且屈原要是知道后人在纪念他的日子,想到的都是吃,说不定还非高兴呢。

因为屈原对于吃也是很看重的,不但看重,而且还写到了诗歌里面,这可不是普通的诗歌,不是后来苏轼写的那种“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小情小调。

屈原写的可是最严肃的事情,但是你绝对想不到,如此严肃的事情,屈原居然写到了吃吃喝喝,这首诗就是《招魂》。

2、《招魂》

古代楚人非常的迷信,经常会出现鬼呀神呀之类的东西,楚人还非常热衷于祭祀,成了一种跟中原文化竟然不同的楚文化。

在楚人的观念里,在人刚死的时候,是要进行招魂仪式的,只有经过了招魂仪式,确定这个人的魂魄无法被召唤回来之后,才能宣布这个人的正式死亡。

幸亏有屈原写的招魂这个诗,要不然我们还真不知道楚国的招魂是这个样子,不要被如此神秘和高大上的题目给吓到,招魂的内容其实很实在,尤其是如把魂魄招回来,确实有点非常朴实的感觉。

一般流程是这样的,在一个人刚死之后不久,巫师一般会把死者的衣物或者生前重要的东西放进一个框子里,之后或者在屋檐上,或者在空地上,嘴里开始在振有词的念叨。

招魂的原文比较长也比较复杂,翻译成现在的白话就是,巫师招魂的方法主要是正反两个方面,来对鬼魂念念有词。

反的方面是说,鬼魂呀,你不要远去呀,天地四方都非常的危险,你无论到了哪里都会受苦受罪,不如还是回来吧。

先是说反面的例子,外面到处都是刀山火海,然后接着说,还是回到家里吧,这里有漂亮的房子,美食美酒等着你。

原文很精彩,巫师一直在夸耀生活的美好,你看看活着多好,你家里有亭台楼阁,金银珠宝,还有来自各国的美女,每天都有十几个美女轮流伺候你过夜,一个个都那么漂亮……”。

3、美食

夸完美女,又夸美食,如果你听过传统相声《报菜名》,你就可以把《招魂》里边夸美食的部分理解成《楚辞》版的《报菜名》。

稻粢穱麦,挐黄梁些。大苦醎酸,辛甘行些。肥牛之腱,臑若芳些。和酸若苦,陈吴羹些。胹鳖炮羔,有柘浆些。鹄酸臇凫,煎鸿鸧些。露鸡臛蠵,厉而不爽些。粔籹蜜饵,有餭些。瑶浆蜜勺,实羽觞些。挫糟冻饮,酎清凉些。华酌既陈,有琼浆些。

就算是完全看不懂,也能感受一下这各种美食的诱惑,《招魂》的美食比《报菜名》里的满汉全席还要高端很多,除了吃,还有乐队和歌舞,就这样边吃边喝,同时享受这各种视觉听觉的盛宴。

接下来还有更精彩的,酒酣耳热之后,男男女女大家就在宴席上放浪形骸,来自郑国和卫国的靡靡之音充斥着这里,仿佛耳边响起了,来呀自由呀,来呀放荡呀。

天黑之后,我们点起蜡烛继续玩,你看人家是多么美好呀,魂魄啊,归来吧,以上内容都是招魂原文的简单翻译,没有做夸张的阐释,相反,原文写的非常华丽。

体现了楚辞那种瑰丽华美的风格,看上去如此庄严肃穆的招魂仪式,其实就是巫师在极力铺陈着人世间的美好,而吃吃喝喝,饮酒作乐的美好则是被主要渲染的。

可以说,那个时代的人们,就已经是吃货了,大家就是爱享乐,爱吃喝,哪怕是招魂这种事,也是用享乐的思维想要把魂魄招回来。

所以这个雅俗之间,本来也没有固定的界限,如果屈原穿越到现在,说不定会为我们吃个各种美味的粽子写上一首伟大的诗歌呢。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杜甫《宿府》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宿府》这首七律是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喜欢杜甫的朋友可能读过这首诗。宿府意思是指留宿幕府,当时杜甫因工作繁忙,常常一人独宿,十分孤单,而这首诗全篇都透露出一种悲凉的情感,正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各位可以来好好欣赏一番,了解下当时的背景,以及更加深层次的内容。1、《宿府》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 《生查子·药名闺情》作品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陈亚是宋朝一位非常有特色的诗人,他在创作时,很喜欢将药名加入到诗词中,当然是以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加入。而他一生所著的药名诗超过了百首,今天和大家一起欣赏的《生查子·药名闺情》便是其中一首。大家一边读,可以一边找找,这首诗里一共出现了几个药名?看看和我们所列举的是不是一样。1、《生查子·药名闺情》相思

  • 为什么粤语是影响最大的方言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所谓的粤语,其实指的就是广东话。不过广东地区很大,各个地区的方言也是有着一些区别的,同样会出现广东人听不懂广东人说话的情况。粤语是广东地区广府民系以及广西地区白话人的母语,早在2000多年前的广东,还不是如今的这番面貌,当时是大湖鱼蛮荒之地。被贬至岭南,其实也就是流放,此地瘴气遍布,可不是什么享

  •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风俗,这八大风俗你知道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端午节对于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节日,相信大家也都了解端午节的背景,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日子。那在端午节这天,我们都会吃粽子,不知道各位是否知晓粽子是如何成为端午节特定食物的呢?据说是因为古人在纪念屈原的时候,会把包好的角黍扔到江中,角黍其实就是粽子的前身,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风俗。那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还

  • 《琴诗》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琴诗》是一首哲理诗,描述的内容看似简答,其实具有深意,能引发读者的思考。1081年,苏轼在黄州时,因听到优美的琴声,便有感而发,在诗中提出了两个问题。苏轼通过人弹琴,传达了在人世间万物都是处于相互依存状态的理念。当然,每个人读后的想法肯定不会完全一样,那不知道大家在看过《琴诗》后,有何感想呢?欢迎

  • 《效陶彭泽》古诗阅读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韦应物是古代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任何景色在他的笔下往往会更加生动,并且能给读者形成很强的画面感。那今天就准备和大家一起欣赏下韦应物的作品《效陶彭泽》,不知道各位此前有没有读过这首诗,《效陶彭泽》所表达的含义算是比较好懂的。各位感兴趣的小伙伴就不要错过啦,一起来看看吧。1、《效陶彭泽》霜露悴百草,时菊

  • 班姬团扇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班姬团扇”的典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是专门来形容失宠遭到冷落的人,同时也比喻一种凄凉哀怨的情感。班姬团扇的主人公就是一位极其有才的失宠女性。班姬团扇的祝扔就是汉成帝刘骜的后妃班婕妤。虽说在史书中关于这个名字的记载不详,但的的确确是西汉时期出了名的才女,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

  • 班姬团扇的典故故事完整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班姬团扇的典故是什么,还有这个班姬团扇的历史故事是什么,还有班姬团扇的出处,这些问题也都还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去理解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详细的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速度的来看看,来分析分析吧。“班姬团扇”的典故,是用来形容失宠遭到冷落的人,也

  • 五福临门中属于五福含意之一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五福临门中的五福到是什么意思,分别是指哪五福,其实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真让我们仔细的分析述说还真的非常的麻烦了,所以到底要怎么理解呢?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下,先来看看我们今天要重点了解的题目吧,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1、下列属于五福含意之一的是什么A:品德高尚 B:金榜

  • 《霜月》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霜月》的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读过李商隐的作品,那这首《霜月》是李商隐在深秋的一个夜晚,登楼远眺时,被眼前美景所吸引,便有感而发提笔所创。《霜月》所描绘的场景十分唯美,理解起来也不是那么的难,这次就准备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欢迎大家一起欣赏看看。1、《霜月》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