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清明节又叫什么节

清明节又叫什么节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590 更新时间:2024/2/4 13:24:26

说起清明节,这眼看又要到了。清明节有着多种称呼,也可以称之为行清节、祭祖节、踏青节三月节。清明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兼具着人与自然的两大内涵,既是人们的传统节日,也是自然的节气点。清明节是我国自古以来的重大春祭传统节日,缅怀先祖、扫墓祭祀,这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优良传统,不仅弘扬了亲情孝道,同时也能唤醒整个家族的共同记忆,有助于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以及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1、清明节的“清明”是什么意思?

顾名思义,“清明”俩字的意思指的就是“清澈明朗”。每年的公历4月4日到4月6日期间是清明节,这一时间春回大地,草木茂盛,天气晴朗气清,让人耳清目明。

2、清明节与寒食节什么关系?起源与什么时候?

追溯起清明节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已经拥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说道清明节,我们还不得不提起另外一个节日,那就是“寒食节”。周晋文公为了请隐居在绵山的介子推出山,于是下令放火烧山,想借此将介子推逼出来。但哪曾想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不愿意出来当官。之后晋文公为了表示对介子推的哀思,于是下令在介子推被烧死的那天禁止生火,只能吃食。于是这一习俗就开始代代相传,便成为了“寒食节”。之后由于清明节就在寒食节之后的一到两天,于是在唐朝时期,寒食节与清明节就逐渐的合二为一了,在民间大多数人只过清明节。

3、我国有哪些民族有过清明节传统

民俗学家乌丙安指出,由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像北方的满族、锡伯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赫哲族以及南方的土家族、水族、白族、侗族、彝族、苗族、壮族、纳西族、布依族、瑶族、京族、畲族、普米族、布依族、黎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都有着过清明节的传统习俗。虽说各地各民族过清明节的方式和习俗有所不同,但是还是围绕着扫墓祭祖和踏青郊游的主题来进行的。

相比于汉族,有些少数民族在过清明节的时候要比汉族更加的隆重和重视。就比如说壮族人在清明节祭祖的时候必须要全家人一同出动,随行还必须带上五色饭、肉、纸幡、香烛等;土家族在过清明节的时候要上坟挂青,那天家里必须要吃猪头肉,有着“清明酒醉,猪脑壳有味”的说法。

4、清明节为要扫墓和踏青?

从我国先秦时期到南北朝时期,人们通是在寒食节进行春祭,扫墓祭祖,缅怀祖先。到了唐朝之后,寒食节便渐渐的被清明节所取代,所以像上坟祭祀等一些活动也随着移到了清明节中。扫墓之时,通常都是全家上下老少全部出动,此时正值春暖花开之际,也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全家人一起游春。

在唐时期,踏青是清明节的主要活动,在宋代周密的《武林旧事》中有记载到:“清明前后十日,城中仕女艳妆饰,金翠琛缡,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开斋节的风俗有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近期阿富汗的塔利班极端组织声称因为开斋节即将到来,决定与阿富汗的政府军停战3日。这无疑让很多人都开始关注起了开斋节这个节日。不知道大家之前有没有听说过这个节日?清不清楚这个节日属于哪个民族?有着怎样的习俗?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讲一讲这个开斋节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节日。1、开斋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开斋节属

  • 阿訇的意思是什么,与毛拉的区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阿訇和毛拉,如果您是一位虞城的伊斯兰信徒,那么你肯定会很熟悉。阿訇和毛拉都是对伊斯兰教清真寺经堂大学或是经学院“穿衣”毕业,都是伊斯兰教只能够具有着较高宗教学识的宗教人员才有的通称。就像是基督教里的主教一样,有着较高宗教学识的人。那么在伊斯兰教中阿訇和毛拉有着

  • 父亲节是每年哪一天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全世界总共有着52个国家以及地区会在这一天庆祝父亲节。虽说中国大陆官方没有正式的父亲节,但是大陆人民与许多国家的人民一样,都将这一天视为父亲节。顾名思义,这个节日是为了感谢父亲。节日有多种庆祝方式,包括礼物、家庭聚餐或活动。那么父亲节是怎么出现的呢?世界上首个父亲节于1910

  • 成语波谲云诡最初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古代的一些成语也还是有很多意思的,其中有一个意思就是话说很多成语的用法是不同的,古代的意思和现代的意思完全不一样的,最近就有一个成语叫“波谲云诡”,那么这个成语最早是用来形容什么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看看吧。成语波谲云诡最早是用来形容“建筑”

  • 诗经溱洧中描写的是什么节日?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唐宋的诗词大家口口相传,耳濡目染的挺多。诗经的文字很多人又觉得晦涩难懂,不认识的字词太多。这就导致不少人都觉得诗词儒雅有气质,却又不知如何去读。大家一般都是对情诗很感兴趣,那大家听过《溱洧》这首诗吗?这首诗是很唯美的,那你知道它出自哪里吗?在这首诗中作者又描写了一个什么节日呢?今天小编就来讲讲这首诗

  • 诗经中最唯美的爱情诗是哪一首?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唐宋的诗词大家口口相传,耳濡目染的挺多。诗经的文字很多人又觉得晦涩难懂,不认识的字词太多。这就导致不少人都觉得诗词儒雅有气质,却又不知如何去读。大家一般都是对情诗很感兴趣,那大家听过“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这句诗吗?这句诗描述的画面很是美好,那你知道它出自哪里吗?

  • 邹忌讽齐王纳谏讲了什么样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古人常说“以史为鉴”,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藏在《战国策·齐策一》里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个非常著名的历史故事。齐国大夫邹忌劝说齐威王,希望他能够多多纳谏,接受批评的故事。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吧,看看它藏在背后的人生哲理吧。一、原文出

  • 诗经氓讲了怎样的爱情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唐宋的诗词大家口口相传,耳濡目染的挺多。诗经的文字很多人又觉得晦涩难懂,不认识的字词太多。这就导致不少人都觉得诗词儒雅有气质,却又不知如何去读。大家一般都是对情诗很感兴趣,那大家听过“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这句诗吗?这句诗描述的画面很是美好,那你知道它出自哪里吗?今天小编就来讲

  • 成语割席分坐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成语文化算很重要的一笔。小时候每次提起造句、作文,那必不可少就有成语。因为你的成语用得好,老师还可以给你多加几分呢。今天我们来说说“割席分坐”这个成语。它出自哪里?又有怎样的发展历程?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成语故事?这就是我们了解一个成语的基本流程。近义词、反义词

  • 张谓的名句世人结交须黄金说明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在中国的古诗词中,有很多种类别的诗词,比如描写爱情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再比如描写战争的“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还有借古讽今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等等。其实还有很大一部分诗词都蕴含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