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抛砖引玉”是什么意思?典故是怎样的?

成语“抛砖引玉”是什么意思?典故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289 更新时间:2024/1/18 14:32:07

抛砖引玉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在我们的写作交流当中是会经常用到这个成语的。抛砖引玉的意思就是指将砖块抛出去,把玉石引回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是作品引出人家更好的意见与更好的作品。

抛砖引玉的出处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赵州东院从稔禅师》:“大众晚参,师云:‘今夜答话去也,有解问者出来。’时有一僧便出,礼拜。稔曰:‘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墼子。’”

抛砖引玉,出自《传灯录》。相传唐代诗人常建,听说赵嘏要去游览苏州的灵岩寺。为了请赵嘏作诗,常建先在庙壁上题写了两句,赵嘏见到后,立刻提笔续写了两句,而且比前两句写得好。后来人称常建的这种作法为“抛砖引玉”。此计用于军事,是指用相类似的事物去迷惑、诱骗敌人,使其懵懂上当,中我圈套,然后乘机击败敌人的计谋。“砖”和“玉”,是一种形象的比喻。“砖”,指的是小利,是诱饵;“玉”,指的是作战的目的,即大的胜利。“引玉”,才是目的,“抛砖”,是为了达到目的的手段。钓鱼需用钓饵,先让鱼儿尝到一点甜头,它才会上钩;敌人占了一点便宜,才会误入圈套,吃大亏。

公元前700年,楚国用“抛砖引玉”的策略,轻取绞城。这一年,楚国发兵攻打绞国(今湖北郧县西北),大军行动迅速。楚军兵临城下,气势旺盛,绞国自知出城迎战,凶多吉少,决定坚守城池。绞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楚军多次进攻,均被击退。两军相持一个多月。楚国大夫莫傲屈居瑕仔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认为绞城只可智取,不可力克。他献上一条“以鱼饵钓历史春秋网”的计谋。他说:“攻城不下,不如利而诱之。”楚王向他问诱敌之法。屈瑕建议:趁绞城被围月,城中缺少薪柴之时,派些士兵装扮成樵夫上山打柴运回来,敌军一定会出城劫夺柴草。头几天,让他们先得一些小利,等他们麻痹大意,大批士兵出城劫夺柴草之时,先设伏兵断其后路,然后聚而歼之,乘势夺城。楚王担心绞国不会轻易上当,屈瑕说:“大王放心,绞国虽小而轻燥,轻躁则少谋略。有这样香甜的钓饵,不愁它不上钩。”楚王于是依计而行,命一些士兵装扮成樵夫上山打柴。

绞侯听探子报告有挑夫进山的情况,忙问这些樵夫有无楚军保护。探子说,他们三三两两进出,并无兵士跟随。绞候马上布置人马,待“樵夫”背着柴禾出山之机,突然袭击,果然顺利得手,抓了三十多个“樵夫”,夺得不少柴草。一连几天,果然收获不小。见有利可图,绞国士兵出城劫夺柴草的越来越多。楚王见敌人已经吞下钓饵,便决定迅速逮历史春秋网。第六天,绞国士兵象前几天一样出城劫掠,“樵夫”们见绞军又来劫掠,吓得没命的逃奔,绞国士兵紧紧追赶,不知不觉被引入楚军的埋伏圈内。只见伏兵四起,杀声震天,绞国士兵哪里抵挡得住,慌忙败退,又遇伏兵断了归路,死伤无数。楚王此时趁机攻城,绞侯自知中计,已无力抵抗,只得请降。

抛砖引玉的典故

唐朝时有一个叫赵嘏(gǔ)的人,他的诗写的很好。曾因为一句“长笛一声人倚楼”得到一个“赵倚楼”的称号。那个时候还有一个叫常建的人,他的诗写的也很好,但是他总认为自己没有赵嘏写的好。

有一次,常建听说赵嘏要到苏州游玩,他十分的高兴。心想,“这是一个向他学习的好机会,千万不能错过。可是用什么办法才能让他留下诗句呢?”他想,“赵嘏既然来到苏州,肯定会去灵岩寺的,如果我先在寺庙里留下半首诗,他看到以后一定会补全的。”于是他就在墙上题下了半首诗。

后来赵嘏真的来到了灵岩寺,在他看见墙上的那半首诗后,便提笔在后面补上了两句。常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他用自己不是很好的诗,换来了赵嘏的精彩的诗。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为何猪蹄子又被称之为万三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猪蹄子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食物了,因为猪蹄子上面有着很多的营养成分,尽管听起来有些不好听。不过在我国的历史上,猪蹄子还有着另外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就是“万三蹄”。这个“万三”其实是一个人的名字,这就是明朝初年的首付沈万三,万三蹄这个名字就是沈万三

  • 关汉卿为什么是东方的莎士比亚?关汉卿有哪些代表作?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莎士比亚是西方乃至世界闻名的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可以这样说,莎士比亚的作品,即便是很多人没有读过,甚至叫不上来名字,那也一定知道莎士比亚这个人。而在中国古代,也有一位堪称是东方莎士比亚的文学家,那就是元朝时期的关汉卿。关汉卿究竟有哪些作品,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能够获得这样的称呼呢?关汉卿被称为,对于关汉

  • 花灯戏是怎样的?有着怎样的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花灯戏,相信老一辈人有看过不少的,这是咱们汉族民间的一种小戏剧。花灯戏最初源自于歌舞表演,所以在观看的时候非常的简单易懂。同时由于这种民俗文化分布的区域比较广泛,所以每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在汉族文化中相当贴近民间的一种艺术形式。花灯戏是广泛流行于中国南方的江西、广西、浙江、湖南、湖

  • 为什么不赞成练瘦金体?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瘦金体其实很多人知道的,这个字体看起来是真的好看,能把人看醉,小编以前也非常的喜欢这个字体,可惜当时知识匮乏,真的找不到瘦金体相关的内容,也无从去联系了,所以学不到,最近在网上也看到一些人问了,假如想联系这个瘦金体到底行不行呢?其实有很多人是选择不赞成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

  • 苏黄米蔡学谁的书法好?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苏黄米蔡的书法其实很多时候还是非常的有意思的,毕竟都是大家,每个人都非常的有自己的特点,非常的给力,当然他们的书法都达到了顶级水平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苏黄米蔡的各自书法特点是什么呢?假如要练习的话,学谁的又比较好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吧!宋四家是书法的四大家:苏轼、黄庭

  • 摩梭族是怎样的一个民族?礼仪文化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在人类最早的社会体系中,主要是以母系社会为主的,后来由于主要生产力的变动,慢慢的就演变成为了父系氏族的社会。在西游记当中,其中的女儿国就是以女性位尊的国家。到了现在,母系社会在就已经消失了好几千年了,就连父系社会也都消失了百余年了。然而在中国有一个地方,还是母系氏族社会,男女更是不婚配,虽然他们身处

  • 齐白石画虾的故事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齐白石画虾的故事其实还挺有意思的,也非常的励志,最近不少的人问了,这个齐白石画虾就画虾啊,他难道还是有什么故事不成?其实还真的是这样的,齐白石画虾有很多故事的,而且还能给我们很多启示,那么这个故事是什么样的呢?给我们的启示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吧!齐白石画虾的故事齐白石老家有个星斗

  • 柯尔克孜族的民歌文化是怎样的?什么是牧歌?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柯尔克孜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个,这个民族非常能歌善舞,在他们的民族歌曲中有着很多种种类,大多数都是反映着男女青年之间对与爱情的向往,也可以说对于买卖婚姻的一种控诉和揭露。柯尔克孜族的那种短小而精悍的民歌其实是非常容易抒发感情的。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柯尔克孜族的文化吧。柯尔克孜人能歌善舞,

  • “四民分业,士农工商”的含义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管仲,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不会很陌生了,如果不熟悉,那你也肯定会知道“管鲍之交”这个成语了。这里面所讲的人物就是管仲与他的好基友鲍叔牙。管仲将齐国打造成为了一个“重商”之国。在华夏大地这个以农业为主的圈子当中,齐国算是个另类了。正是由于齐国经济的强大

  • 唾面自干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唾面自干这个成语,从字面上大致能看出意思,就是说脸上被人吐了口水,但是自己并不会把它擦掉或者洗掉,而是选择让它自己干了。人脸上粘上东西,本能的反应就是会把它擦掉,但是这样一种不管它让它自己干的行为,就让人不理解了。唾面自干的背后有没有什么历史故事?是谁选择了唾面自干呢?出处刘殐的《隋唐嘉话》: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