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杀气最重的诗是哪一首?是谁写的有什么背景?

古代杀气最重的诗是哪一首?是谁写的有什么背景?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288 更新时间:2024/2/7 4:21:14

我国古代有很多的古诗,涉及到了很多不同的类型,也有很多不同的风格,因为诗人当时写诗时候的经历、心境都很不一样,所以写出来的诗也有很大的区别。那么,下这些不同的古诗当中,是否有杀气最重的一首诗呢?古代杀气最重的一首诗是什么,究竟是谁写的呢?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首诗,当时是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呢?

1.张献忠写的诗

一个人若有大仇不能报,心头大恨不能平,阴柔者就会口出诅咒,咒语能用多恶毒就用多恶毒,咒仇人不得好死;凶狠者就会公开撂狠话,杀气腾腾、气势汹汹,断言某年某月某日报仇雪恨。

不过,以上情况,多为私人间的恩怨情仇,除了被咒骂、被恐吓一方,其他人不会有太多感觉。

历史上陈琳写《为袁绍檄豫州》,骆宾王写《讨武曌檄》,凌厉峻切、言辞激烈,也不过止使曹操汗出、武曌色变,仅此而已。

明末流寇张献忠,却公开要与天下人为仇敌,写七杀诗,并立碑明志,碑文为:“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物以报天 ,杀、杀、杀、杀、杀、杀、杀。”

因为有七个“杀”字,世称“七杀碑”。

关于这通石碑,上世纪三十年代,华西大学博物馆林名均先生曾写《四川张献忠碑屺》(发表于《逸经》专刊第33期)记:“幼时曾到成都县署,见有碑一通,以土拥之,外围以栅,相传为‘七杀碑’。迷信人言,偶有开视者,即不利于县官,故人多不敢观。”

又有李受天君写《为何张献忠的七杀碑不可摹?》(发表于《老成都》专刊第21期)记:“有时到少城公园游览,在柳树回绕的荷花池畔,有民众教育馆陈列室,主楼两侧右一栋平房为兵器室,左侧平房为金石文物展览,有明末清初大西农民首领张献忠所书的七杀碑,碑高约一米,碑面好像涂过墨,石刻字迹已经开始风化,碑文竖书两小行为‘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物以报天’,第三行为七个碗大的张脚舞手的‘杀’字……”

立碑之外,张献忠还作“七杀诗”,全诗为:

天生万物以养民,民无一善可报天。

不知蝗蠹遍天下,苦尽苍生尽王臣。

人之生矣有贵贱,贵人长为天恩眷。

人生富贵总由天,草民之穷由天谴。

忽有狂徒夜磨刀,帝星飘摇荧惑高。

翻天覆地从今始,杀人何须惜手劳。

不忠之人曰可杀!不孝之人曰可杀!

不仁之人曰可杀!不义之人曰可杀!

不礼不智不信人,大西王曰杀杀杀!

我生不为逐鹿来,都门懒筑黄金台,

状元百官都如狗,总是刀下觳觫材。

传令麾下四王子,破城不须封刀匕。

山头代天树此碑,逆天之人立死跪亦死!

所谓言为心声,七杀诗杀气滔天,“天杀星”张献忠杀人、恨人之心,狰狞毕现。

2.张献忠是个怎样的人

据《明会要》卷五十记载:明万历六年四川有“户二十六万二千六百九十四,口三百一十万二千七十三”。张献忠入川,原本物力丰饶天府之国登时变为百里无烟的狼奔豕突之地。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代第一次户籍清理,四川省仅有八万人左右。清康熙二十四年,人口更是少至“一万八千零九十丁”。

有人认为,张献忠是李逵一类粗人,大字不识一箩筐,哪能写诗?是,张献忠为人低俗残暴,语言粗野,现在有一道据说是他制止部将刘进忠进攻汉中的“圣旨”,里面是这样写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咱老子叫你不要往汉中去,你强要往汉中去,如今果然折了许多兵马。驴球子,入你妈妈的毛!’钦此。”

计六奇《明季南略.张献忠乱蜀始末》中也有记,1645年,张献忠要娶原崇祯朝阁臣陈演之女为皇后,礼部送来册封皇后的诸多礼仪。张献忠不耐烦,破口就骂:“皇后何必仪注?只要咱老子毬头硬,养得她快活,便是一块皇后矣,要许多仪注何用?!”

谁此污秽不堪的语言,谁不相信张献忠就是个名副其实的老大粗?!但这个老大粗却也曾读过书,爱附庸风雅,爱舞文弄墨。

张献忠本人曾非常认真对一个读书人说过,自己也是读书未成,屡次落第,这才投军的,先是投到洪承畴标下吃粮,还到辽东打过后金,后来在中牟县领着黄虎起事,播乱人世。

张献忠并非瞎说,徐鼐《小腆纪年附考》记,1643年张献忠攻陷蕲州,纵兵大杀。前任陇右道李新寻父亲死于乱军之中。李新寻父尸体不得,大骂张献忠。张献忠七窍生烟,杀了李新,亲手在蕲州驿墙壁上题的一首悼诗。

顾景星的《白茅堂集》收录了此诗,诗云:山前山后皆出松,地平平地柳成阴。桃李笑柳柳笑松,千秋万古还是松。

落款是:关西张秉吾题吊李新。诗作水平与“七杀诗”是一样的。

法教士利义思和安义思的《圣教入川记》也收录有张献忠另一首诗:高山有青松,黄花生谷中。一旦冰雹下,黄花不如松。诗是歪诗,却充分显示出了张献忠不但识字,还喜欢吟诗的特点。

彭遵泗《罗碧》记,张献忠占领成都后,正式建立政权,初称大西国王,不久称帝,并开科取士,改八股为策论。张献忠自己写了一篇《万言策》,“历评古今帝王,以西楚霸王为第一”,颁发学宫,供士子学习。

此外,张献忠还经常有一句口头禅挂在嘴边:“人命在我,我命在天。四方有路,在劫难逃。”

所以,“七杀碑”和“七杀诗”出自张献忠之手并无可怪之处。

3.张献忠为何写出杀气最重的一首诗

“七杀碑”和“七杀诗”暴露出张献忠的变态心理:他把自己比喻为天,厌恶和仇恨天下一切人。

张献忠死后,其义子孙可望、李定国领余部出蜀,遭到南明兵部尚书李乾德投书指责,书云:“自入蚕丛,荆棘塞道,万里烟绝,一望凄凉。茂草荒林,惟有马迹,狐游虎逐,罕见人踪。间存一二遗黎,又皆五官残废。割耳截鼻,刖足剁手,如游异域。忽睹罗刹形不类人。喘延余息,备询厥故,始知令先君(张献忠)之造福于川,盖功德若此其惨毒也。乃曾不旋踵而令先君(张献忠)身首异处,尸饱馋鸦,可见天之所报,人之所为,已足昭鉴。公等碌碌,犹尚不悛。欲挟令以欺天,逞前奸之故,智词多悖,碜煮实险。深窃揣中藏,岂以皮王视我也。尚修邻好,奉教有期。如云会猎岷峨,则水路可通舟揖,陆路可容车马,弟惟有叉手瞠目而听之矣。”

孙可望、李定国二人读李乾德书,惶然不知所对。

张献忠为何如此嗜杀?张献忠多次跟身边人说自己杀人,这是受了上天指使。《蜀难叙略》记载,“逆尝向天诅云:人民甚多且狡,若吾力所不及,愿天大降灾殃,灭其种类。”

其实,鲁迅在《晨凉漫笔》中有深刻分析过其杀人原因:“他开初并不很杀人,他何尝不想做皇帝,后来知道李自成进了北京,接着是清兵入关,自己只剩没落这一条路,于是就开手杀,杀……他分明感到天下已没有自已的东西,现在是在毁坏别人的东西了,这和有些末代的风雅皇帝,在死前烧掉了祖宗或自己所搜集的书籍古董宝贝之类的心情,完全一样。他还有兵,而没有古董之类,所以就杀,杀,杀人,杀……李自成已经入北京做皇帝了,做皇帝是要有百姓的,他要杀之他的百姓,使他无皇帝可做。”

这就是张献忠残暴嗜杀的根源,并非缘于简单的愚昧、野蛮的兽性,而在于精神分裂和过度变态后泯灭了人性。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句话,最近这段时间,应该有不少人都听说过了吧,这是一句出现在日本捐赠给中国的医疗物资上面的句子,很多人应该都是第一次听说,虽然句子很美,但是很多人其实并不是很理解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这句话的背后,还有一段很深刻的历史,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

  •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什么意思?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典故来历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最近在网上火了,很多网友都十分好奇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以及背后的典故来历是怎样的,那今天就位大家好好讲讲这个故事。“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是日本奈良时代的皇族长屋王所写,意思是“虽然我们不在同一个地方,但看到的是同一轮明月

  • 苏轼四季回文闺怨词赏析,这四首回文词有何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都清楚,苏轼在诗词书画方面都有着很高的成就。苏轼不仅文采出众,作品的题材也非常广泛,几乎没有苏轼涉及不到的领域。不过苏轼的仕途之路并不算顺利,被贬黄州后,苏轼便在家专心写作,这四首《菩萨蛮·回文闺怨》词就是这段时间内诞生,从春季写到了冬季,内容令人感到惊艳。这次我们就来为大家简单的做一次赏析,看

  • 情人节怎么过有意义?古代人那么保守他们过节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情人节马上就要到了,很多人知道这是一个西方的节日,其实却并不是很理解情人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只知道应该向自己的爱人表达自己的爱意。那么,究竟情人节这个节日要怎么过才能更有意义呢?我国古代其实也有类似于情人节的节日,但是,很多人可能觉得的古人其实是非常保守的,那他们过节的时候会怎么过呢?也是过得到很含蓄

  • "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船不是船只是什么?李白为何如此狂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李白作为历史上一位非常有名的诗人,可以说他的名字在很多人心中就是唐诗的代表,他的诗也就是盛唐时期的一种映照。而有一句形容李白的诗“天子呼来不上船”,我们知道在古代,皇帝的命令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都不敢不从,但是李白却在皇帝面前如此“狂”,可以说是很个性

  • 东山再起中的“东山”指的是哪一座山?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或是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能够听到事业上或是某些方面失败的人会说道:“我一定会东山再起的!”。这东山再起的意思指的就是比喻隐退后再次复出或是失势以后再次获得成功。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把一个人重新得势或者再次成功叫做“东山再起”呢?&ld

  • 唐伯虎的桃花庵诗有什么比较好的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桃花庵诗》被很多人喜欢的,小编其实开始也不知道为什么被很多人喜欢了,搞不懂了,但是问题也不大的,最近很多人也问了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这个唐伯虎的《桃花庵诗》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文人们喜欢桃花是有传统的。桃花桃花逃之夭夭,逃出浊浪滚滚的红尘,逃进心灵的

  • 一衣带水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一衣带水这个成语,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了,但是在使用的时候并不是经常用,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这个成语的时候也并不理解到底是什么意思。一衣带水的意思其实就是说,双方之间相隔的水域,就只是像一条衣带那样宽,这当然只是一个比较夸张的说法了,水当然不可能那么窄,但是感情却可以很近。那么,这个成语有没有什么历史典故

  • 弄璋之喜于弄瓦之喜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弄璋之喜于弄瓦之喜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也还是挺有学问的,因为想要搞清楚这两个成语的意思还是比较难的,最近很多人问了,而且还问了典故出处,所以有感兴趣的下面可以一起来看看,一起来学习学习吧!“弄璋之喜”和“弄瓦之喜”是两句成语典故。如果你的朋友结婚

  • 天南星是什么样的草药?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天南星其实还是比较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东西了,因为天南星是真正的一种非常好非常好的草药,那么这个天南星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好草药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有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天南星草药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大家一定认识清楚了!在古代就有李时珍尝百草,于是写出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