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孙武怎么不救伍子胥,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了头

孙武怎么不救伍子胥,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了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504 更新时间:2024/3/10 12:52:09

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相信不少朋友都有所耳闻,当年楚平王因为听信费无忌谗言,导致伍子胥父亲被杀,伍子胥被迫出逃,楚平王则下令缉拿。后来伍子胥逃到有重兵把守、地势险要的韶关,最后为了过关一夜白了头。伍子胥的一生颇具传奇性,但他最后是以悲剧收尾,令人唏嘘不已。有人问孙武为何不救伍子胥,实际上孙武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伍子胥的结局或许早就注定好了。

血洗国恨的小人物——伍子胥

春秋时期,波谲云诡、风云变幻,各诸侯国为争霸不断争取人才、发动战争。楚国至庄王,重用孙叔敖,国力强大,乃决定北上争霸。最终与最强对手晋国在邲这个地方相遇,时令尹孙叔敖见晋军兵锋强大,准备撤退,伍参力劝楚庄王一战,最终大败晋国、夺得霸主、一雪城濮之耻。

《左传·宣公十二年》对于这一战也有具体描述:

及昏,楚师军于邲,晋之余师不能军,宵济,亦终夜有声。

从喧闹渡河就知道:晋军在此战后溃不成军,楚国从此取代晋国成为了新的霸主。

事后伍参被庄王封为大夫,从此伍家逐渐成为楚国望族。

这个伍参就是伍子胥的曾祖父。而伍家到伍子胥父亲伍奢这里,更显位尊,成为了平王太子建的太傅!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因为楚平王宠臣费无极的谗言,楚平王娶了本该嫁给太子建的儿媳妇,导致太子建和平王之间产生了嫌隙,作为太子建太傅的伍奢自然首当其冲。最终他和长子伍尚遭平王杀害,伍子胥被迫逃往吴国,在昭关因为逃亡压力,一夜白头!

朝如青丝暮成雪

正是对于他此刻真实的写照。

后来他历尽艰辛,终于到达吴国,但是吴国此时国内政局不稳,公子光欲杀吴王僚夺位,吴国各种势力暗流涌动!

最终伍子胥还是没有辜负公子光的厚望,利用专诸在宴会中藏匕首于鱼腹成功刺杀吴王僚,公子光即位,是为吴王阖闾,伍子胥复仇计划又进一步!

从此伍子胥和孙武日夜操练兵士,不断寻找机会攻打楚国,但是楚平王在前516年就病死了,楚国由昭王即位,即使这样,仍然没有影响伍子胥心底的复仇信念。

十年磨一剑,至前506年吴楚爆发决战之前,这十年间吴国已经攻取了楚国的舒城、六地、飅地、居巢等地,为破郢提供了有利条件!

该来的始终会来,终于时间轮来到了公元前506年,吴国集结三万大军在伍子胥和孙武的带领下,联合唐、蔡两国千里奔袭、大破楚军二十万,五战破郢,伍子胥终于一偿多年夙愿。

《史记.楚世家》亦对吴国和楚国之间的几次战役有所记载:

五年,吴伐取楚之六、潜。七年,楚使子常伐吴,吴大败楚於豫章。十年冬,吴王阖闾、伍子胥、伯嚭与唐、蔡俱伐楚,楚大败,吴兵遂入郢。

此战创造了小国几乎灭亡大国的神话,也是伍子胥数十年苦心经营的结果!

在此战中,虽然伍子胥成功率领吴军攻破楚国国都,但是因为昭王一家和其姊妹在破都之前已经逃往随国,致使伍子胥满腔怨恨无法发泄,最终做出了与春秋礼乐文明大相径庭的事情。

鞭尸楚平王

他掘开楚平王的坟墓,挖出楚平王的尸体,甚至不惜抽打三百鞭,可想伍子胥的滔滔恨意!

后来很多人都觉得他做的太过,挚友申包胥也劝其收手!但是他对申包胥说:自己已经老了,日子有限,急于报仇又没有别的办法,只好那样做违背常理的事情!《史记·伍子胥列传》详细记录了他当时的复杂心理:

“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试问仇深似海、半生信念,好不容易即将达成,怎么可能因为世俗就不去实现呢?这一点我其实很理解伍子胥。何况平王在楚国历史上是著名的昏君,也辱没了楚国的宗庙社稷!

这一战之后,伍子胥名动天下,而他的合作伙伴孙武却选择退隐,孙武这一举动,大概也昭示了伍子胥未来的结局!之后他选择孤军奋战,以报吴王阖闾帮他报仇的大恩,半生效力吴国。而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破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

《史记.伍子胥列传》也记载了他辅佐吴国的功绩:

当是时,吴以伍子胥 、孙武之谋,西破彊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

伍子胥完成了他的使命,但是古来能人结局少有善终,伍子胥也如是!

吴王阖闾死后,子夫差即位!因为阖闾临终的托付,伍子胥被赐最高爵位,成为相国。到这里他算是彻底完成了逆袭,从一个被楚国追捕的逃犯,到他国封侯拜相,亘古少有!

自尽身亡

从此他更加兢兢业业辅佐夫差!但最终他也和其父一样,为小人伯嚭所构陷,被赐自尽,一代传奇人物就此陨落!他生前力劝夫差杀掉勾践的行为也证明了其眼光的前瞻性!夫差不听伍子胥之言,以至于吴国最终被越国所灭,自己也自尽身亡!

而伍子胥本人也和史书中众多的人物一样,彪炳史册、耀眼千秋,为后来人所景仰!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正如伍子胥一样,到他国仍然开创出了自己一番天地,最终利用自身才能、忍人所不能忍的顽强意志报得家仇国恨!

其实我们仔细分析伍子胥能逆袭成功、但最后不得善终的原因:家学渊源奠定其才能、顽强意志使其在吴国深耕数十年报得家仇、但最终他和其父一样,为臣尽忠的赤子丹心使得其无法善终。可以说与他原生家庭、个人努力和性格都有关系!

而从伍子胥身上我们看到:作为普通人,或许出生环境造就了先天性格,但是只要不断学习、约束自己、坚定信念,即使大气晚成,最终仍然会有所成就!

版权为日月千年依旧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参考文献《左传·宣公十二年》、《史记.楚世家》、《史记·伍子胥列传》。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2020年迎124年来最早秋分是怎么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秋分是一年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秋分的到来就意味着这一天过后,北半球将会迎来昼短夜长,气温也在逐步降低,秋冬季节已经来临了。而2020年的秋分又是最近124年一来最早的一次秋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今年的秋分是124年来最早的一次秋分,是如何形成这种情况的,那最早的秋分又是几点钟来临的呢?下面就

  • 俄藏黑水城艺术品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黑水城,相信大家多少都有听说过了,黑水河上的城,在当地蒙古语中称之为“哈喇浩特”。黑水城位于黑水河的下游地区,在沙漠的南部边缘。黑水河就是古代传说鸿毛不浮的“弱水”,流过巴丹吉林沙漠,灌溉着农田草场,使这里成为宜农宜牧的绿洲,而最终流入居延海中。此

  • 秋分养生要注意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秋分是一年中秋季的第四个节气,也是一年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天的来到已经使气温逐渐下降,很多人都感受到了天气的变化,那么秋分之后天气还会不会热起来呢?秋分的时候在养生方面还需要注意些什么吗?秋分时期穿衣服要注意些什么问题?俗话说春捂秋冻,那秋分的时候还需要冻一冻吗?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

  • 乱七八糟的产生与什么有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乱七八糟这个成语的产生和什么有关系呢?这个问题其实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一边来学习一边来看看这个乱七八糟成语有什么典故,看看这个现在的成语和过去的成语有什么故事吧!1、乱七八糟的产生与什么有关系乱七八糟这个口语产生是和:“古代皇权的争斗&

  • 当炉卖酒是指的哪位女子?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当炉卖酒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的,这个成语还是比较有寓意的,也非常的励志,那么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当炉卖酒的典故又是什么呢?当炉卖酒这个故事到底是指哪位女子呢?这个问题也还是非常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呀!1、当炉卖酒是指的哪位女子当炉卖酒是指的:&

  • 冷板凳来源于哪个行当?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冷板凳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冷板凳又来自于哪个行当呢?冷板凳又出自于什么行业呢?又有什么的历史故事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呀!1、冷板凳来源于哪个行当冷板凳来源于:“梨园行”,也就

  • 中国古人为什么喜欢蝉?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夫头上有緌,则其文也。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享,则其廉也。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常,则其信也;加以冠冕,取其容也。君子则其操,可以事君,可以立身,岂非至德之虫哉?”陆机的这篇赋文所称赞的动物大家都很熟,就是蝉,俗称知了。蝉是昆虫纲半翅目蝉科动物,每年7月下旬的时候,

  • 霍乱时期的爱情讲的是什么,小说突出了一种怎样的爱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从书名就能得知,主题内容是一个爱情故事,其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恋情跨越了半个多世纪,但直到他们老去却依然没能踏入婚姻的殿堂。很多朋友在看完小说后,依然不太明白这里面所讲述的“爱情”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把这段爱

  • 萨满祭司是哪个文化?什么职业?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萨满”,这个在全球人文文化当中都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话题,一部分人及其推崇,一部分则极其反对。萨满与其他的宗教或是文化有着截然不同,萨满的定义是非常模糊的,是以万物皆有灵为信仰,没有什么宗教组织或是特定的创始人,也没有庙宇,也没有统一规范的教礼仪或者固定场所。萨满是一

  • 十二章纹的含义是什么,十二章纹在古代服饰文化中的体现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十二章纹在古代代表着服饰不同的等级。据说十二章纹起源于舜帝时期,到了周朝,周公规定衣服上只保留除日、月、星辰外的九种掌纹。其中龙纹被称为龙衮,是天子和上公的礼服。不过秦始皇时期,他废除了章纹制度,直到东汉才又重新启用,此后一直延续到清朝。可以说十二章纹基本伴随了整个中国历史时期,是古代服饰文化非常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