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毁三观的竹书纪年是谁说的?为何会有这样的言论?

毁三观的竹书纪年是谁说的?为何会有这样的言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909 更新时间:2023/12/15 10:38:46

最近小编一直在关注这个《竹书纪年》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本在有的人嘴巴里面变成了毁三观了,经常性看到有人在说这个《竹书纪年》毁三观,小编就真的想知道了,这个《竹书纪年》到底怎么毁三观了,还有这个《竹书纪年》毁三观到底是谁说的呢?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言论啊?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

盛传是出自《古本竹书纪年》的,网上经常以#竹书纪年毁三观#的标题出现,共有9大点:

1、舜囚禁,最后把尧杀死,夺取帝位;

2、舜大肆消灭尧的死党,将其称为四凶,其中包括禹的父亲;

3、禹据夏地抗舜,终击败舜,将其流放到苍梧,舜死在苍梧;

4、禹死,即位,益密谋夺位,结果被启杀掉;

5、伊尹篡权夺位,后被商王太甲复位诛杀;

6、商王文丁杀周文王父季历

7、共和元年。不是周公、召公联合执政,而是诸侯国共国伯和代周天子执政,而称“共和行政”。

8、周文王被纣王拘押,不是因为崇侯虎进了谗言,而是周文王与纣王发生军事冲突,败而受俘;

9、周武王乘纣王主力东征东夷,进而偷袭商都

对唔住:上面9大“震精!”,《古本竹书纪年》里1个都没有!

啊不~抱歉,其实还是有1个的——就1个,不多不少。那就是“伊尹篡权夺位,后被商王太甲复位诛杀”。

现在99%的网友都认定《古本竹书纪年》彻底颠覆了我国的传统史观,尤其是儒家的“禅让”典故,然后,很遗憾,你们所看到的这些“震精!”记录,除了伊尹篡权那个,其它只有在《今本竹书纪年》里有。

再说3遍:

“毁三观”只有在《今本竹书纪年》里有!“毁三观”只有在《今本竹书纪年》里有!“毁三观”只有在《今本竹书纪年》里有!

好像还不够,那我再加多10遍!

“毁三观”只有在《今本竹书纪年》里有!

“毁三观”只有在《今本竹书纪年》里有!

“毁三观”只有在《今本竹书纪年》里有!

“毁三观”只有在《今本竹书纪年》里有!

“毁三观”只有在《今本竹书纪年》里有!

“毁三观”只有在《今本竹书纪年》里有!

“毁三观”只有在《今本竹书纪年》里有!

“毁三观”只有在《今本竹书纪年》里有!

“毁三观”只有在《今本竹书纪年》里有!

“毁三观”只有在《今本竹书纪年》里有!

不信?好,那你就来看看:

一、《竹书纪年》有两本

1、第一本,就是俗称的《汲冢纪年》,也就是晋太康二年在河南卫辉市出土的那份,据传是战国魏国史国所写的纪年体。

这本,经“五胡乱华”后已经完全亡佚——永远的消失了。

2、《今本竹书纪年》

《今本》有点复杂,因为严格来讲,其实它有两个版本。

一本是宋代后出现的,但后来又再次佚失。而我们今天的《今本》,是清代文人陈广仓、王静安等文人编撰过的。

再说3遍:

《今本竹书纪年》是清代文人陈广仓、王静安等文人编撰过的。

《今本竹书纪年》是清代文人陈广仓、王静安等文人编撰过的。

《今本竹书纪年》是清代文人陈广仓、王静安等文人编撰过的。

这本书是公认的伪史。

目前最为可信的,只有《竹书纪年3.0》:

亦经王国维与朱右曾两位清末民初大学者,比对北宋以前的史书记载的《古本》段落,重修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

注意了,又再说3遍!

只有王朱两人重新缉录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才是正史!!!

只有王朱两人重新缉录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才是正史!!!

只有王朱两人重新缉录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才是正史!!!

不够,再来10连发!不怕编辑说我灌水,因为我后面有大量干货:

只有王朱两人重新缉录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才是正史!!!

只有王朱两人重新缉录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才是正史!!!

只有王朱两人重新缉录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才是正史!!!

只有王朱两人重新缉录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才是正史!!!

只有王朱两人重新缉录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才是正史!!!

只有王朱两人重新缉录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才是正史!!!

只有王朱两人重新缉录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才是正史!!!

只有王朱两人重新缉录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才是正史!!!

只有王朱两人重新缉录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才是正史!!!

只有王朱两人重新缉录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才是正史!!!

记住了:自王朱两人之后,又出版过多本《古本》,只要是取材来自他两人的,才可信。其它一律定义为《今本》。

二、《今本竹书纪年》引发的谣言

1、《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帝尧陶唐氏》云“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这9个字的前面还有6个字:“作者注:《竹书》云......”

啥意思呢?????

作者此处的“《竹书》”,是指《古本》,所谓”云“,明摆就是说连作者本人都不敢确定,他是听不知道谁说,《古本》是这样写的,而不是说他是经过考证得出的结论。

《今本》作者的这种表述其实也并无不妥,亦非新鲜事,因为早在战国时荀子与韩非子就这样怀疑过”禅让“,《今本》的作者只不过是重弹了荀韩的“老调”而已,但这并不等于他是在盖棺定论——“网上流传的言论,实为掐头藏尾、断章取义”!

2、大禹据夏地以抗舜???

其二,网络云出自《古本竹书纪年·帝禹夏后氏》有“大禹据夏地以抗舜“,《古本》是没有的,《古本》的《尧典禹》之篇章记载和《尚书》《史记》完全一致,都是赞美溢美之辞,并且明确他们之间就是通过禅让来交换政权的。

也就是说“大禹抗舜”就是典型的“历史发明”!

三、伊尹到底有没有篡位??

这一件事,《古本》是有的,如图:

注意上图中的“约按:此文与前后不类,盖后世所益”。

这段话是王国维或朱右曾备注的,写得清清楚楚,两位大师的意思是:伊尹是脱离昏君太甲自立,但由于今人读不通,遂误以为伊尹篡权夺位。而后面的“王(即太康)潜出自桐,杀伊尹”,两位大师则认定完完全全是后世加进去的。

事实上,《今本竹书纪年》正是大量的引用了自汉代以降、到明清止,历代各家解读过《古本竹书纪年》的大量书类,所以存在大量的错误和混乱:

比如上面提到的“《竹书》云‘昔尧德衰……’”这句话最早是出自唐代《括地志》。《今本》作者的原话是:

“《括地志》云:……《竹书》云: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这句话的大白话直译是:

“《括地志》这本书说《(古本)竹书》上面写了舜囚禁了尧帝,同时又囚禁了他儿子丹朱,还不准人家父子相见”。

看懂了吗?这就是典型的二手谣言传播!

还有更荒唐的是,所谓“舜放尧于平阳”,是出自一本叫《汲冢琐语》的书,这本书非常特别。为什么?

因为,它是与西晋的《汲冢纪年》一起出土的书,然而,很遗憾的是,作为出土《汲冢书》第一手研究者的西晋学者束皙却说这本书是:

“《汲冢琐语》十一篇,(乃)诸国卜梦妖怪相书也”——《晋书·束皙传》

这书里面记载的就是卜梦、解梦、预言、怪异、遥知等光怪陆离的鬼怪之事。

10连发:

《汲冢琐语》从头到尾都不是史书!!!《汲冢琐语》从头到尾都不是史书!!!《汲冢琐语》从头到尾都不是史书!!!《汲冢琐语》从头到尾都不是史书!!!《汲冢琐语》从头到尾都不是史书!!!《汲冢琐语》从头到尾都不是史书!!!《汲冢琐语》从头到尾都不是史书!!!《汲冢琐语》从头到尾都不是史书!!!《汲冢琐语》从头到尾都不是史书!!!《汲冢琐语》从头到尾都不是史书!!!

四、那伊尹到底有没有篡位??儒家有没有吹牛???

虽然王国维与朱右曾两位大家已经判定“伊尹篡位”是“后世所益”,但肯定还会有人说“他俩凭什么肯定了”???

对吧??

好,那就让出土史料来证明,看看他俩到底对不对:

如卜辞图片1:“伊”即指伊尹。“宀”+一个“方”字再+一个“正”字底,是“配享”的意思。此卜辞的意思是说祭祀的人们认为伊尹已经享受到了祭品。

如卜辞图2:也是同样指伊尹已经享受到了祭品。

与商朝开国皇帝和商朝的先祖,商先王“上甲”同样配享:你说伊尹篡位???

除了这两条卜辞职外,另外还有9条祭祀伊尹的,就让你们一次看个够!

“四牢”即四头牛,这在那个时代,已经是相当相当滴“壕”了!

伊尹还能接受“卯羌”——羌人是殷商最喜欢用的战俘人牲,说明伊尹还有很高的军事地位。

伊尹还能“呼风唤雨”,可见在农业建设方面,他有过杰出贡献!

最后这一个,知道是什么骨头吗?

是大板的牛肩胛,这是商王才有资格享受的祭祀卜骨。

结论:

《古本竹书纪年》与《尚书》,及所有儒家典籍记载:完全一致!

四、禅让是存在的

最后,你们都不信“禅让”,那我就来给你们重新科普一下:

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後德让。下管鼗鼓,合止祝柷,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皋陶拜手稽首,扬言曰:“念哉!率作兴事,慎乃宪,钦哉!屡省乃成,钦哉!”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歌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帝拜曰:“俞,往钦哉!”——《书·虞书·益稷》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浓重、盛大,且神圣的禅让仪式。

“虞宾在位,群后德让”——虞宾,何许人也?

对照《古本》可知,“虞宾”就是尧之子丹朱。

“祖考来格……群后德让”——后,乃夏及以前帝王的专称,此处显然是指天下各邦的诸侯,或是部落领袖。

那么,他们来干什么?

不用问都知道,就是来见证这场禅让仪式的,因为即将产生新的天下共主。

此文请拿去,以后谁再拿所谓“《竹书纪年》毁三观”污蔑儒家,就用这抽它!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广州骑楼特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骑楼的特点还是有不少的人知道的还是挺给力的,但是有不了解的人也发现了,这个骑楼好是好,但是关于它的特点什么的,建造特点也还是需要多了解的,所以这个广州的骑楼到底是什么特点呢?还有海口的骑楼特点分别是什么样的呢?下面一起来分析看看!广州骑楼和海口骑楼其实是差不多的,所以可以拿出来一起说哦。广州

  • 广州骑楼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骑楼这个玩意如果没有看到过,那一定是不知道它的好的,如果知道会发现这个东西是真的强,很有特色,也非常的有历史,如果不是广州人海口人,如果去了这两个地方,被一种第一层只有几根柱子的楼吸引住的话,那就要告诉你了,你看到了传说的中的骑楼了,那么这个骑楼到底是什么呢?又有什么文化呢?下面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张贺卡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贺卡的起源是什么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现在是2020年的开端,不论你在去年过的怎么样,在这个新的一年的开始,我希望大家都能够心想事成,天天开心。说道新年开始,亲朋好友们互相送个祝福还是很有必要的呢,然而赠送贺卡我觉得是在现在这个互联网发达的社会的一种文化的坚持吧,是一种比较传统的传递祝福和表达意愿的方式!大家知道贺卡的由来吗?接下来小编

  • 差强人意是什么意思?差强人意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差强人意这个成语小编本人第一次听到的时候觉得它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形容现实的到的效果跟自己想要的效果差距很大,隔得很远。直到今天用这个成语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好像不是我想的那么回事儿?那正确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1、成语基本释意差:尚,略,还。强:振奋。原指还算振奋人心。后多指

  • 比竹书纪年更古老的史书叫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竹书纪年》在出来之后是多么的厉害引起了多么大的反响大家也是可想而知的,真的给力的很,可以说是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了,让《史记》的位置有一点动摇,但是问题也还是不大,虽然《竹书纪年》比史记更加的早,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竹书纪年》的真实性就要查很多了,所以这事还真的挺尴尬的,最近很多人也说了,那么

  • 曾国藩最有名的座右铭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曾国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咱们学的历史课本当中经常能听到这个人的故事。曾国藩是晚清时期的名臣,同时也被人认为是完整了中国文化中立德立功立言的完人。曾国藩的一生非常的自律,严格遵守着修身立德指导完美地践行了中国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那个少有的大宗师。要说忙,没有人比曾国藩忙,

  • 双春年是好是坏一年多少天?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闰月指的是,在汉历,即农历当中,每隔两三年就会出现的一年中多出来一个月的情况,而每一次闰月的情况并不相同,也就是说每次闰月的月份不一定都是同一个月。一般来说,以汉历为计算基础的一年当中,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都只有一次,但是在2020年的汉历只能够,却有两个立春,分别是哪两天呢?为什么这一年会有两个立春

  • 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节日要吃什么有哪些活动?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腊八节就是在腊月初八,也就是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八日这一天的节日。很多人都知道,腊八节最大的一个习俗就是要喝腊八粥,北方也有“过了腊八便是年”的说法,认为从腊八这一天开始,就已经进入到了过年的时间里。那么,你知道腊八节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吗?腊八节为什么是如何演变成一个传统节日的,

  • 夏虫不可以语冰是什么意思?学习古人是如何损人不带脏字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夏虫不可以语冰”出自《庄子·外篇·秋水》,意思是生长在夏天的虫怎知冬天的冰。这句话和井底之蛙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指见识短浅,只不过青蛙是受眼界的限制,而夏虫是受时令的制约。其实古代类似这种带有安讽意味的话语还有很多,也反映出古代文化人的素养,损人也都不带脏字的。那这次就为大家

  • 喜形于色蕴含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喜形于色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什么呢?小编的初步理解是把喜欢的东西都表现出来了,不知道对不对,最近也有人在说这个成语的故事,话说意思应该不简单,那么这个喜形于色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还有有人说了这个喜形于色还蕴含了很多道理,下面也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1、成语基本释意形:意思即为表现;色:指脸色。喜形于色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