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出处介绍,背后有什么典故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出处介绍,背后有什么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827 更新时间:2024/1/18 9:12:33

最近,“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句诗在网上火了,很多小伙伴都在问其出处。其实这是唐朝著名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大家在上学的时候,应该都有学过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出塞》,全诗所表达的情感令人印象深刻,每读一遍就能感到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那“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首诗的背后,又有哪些典故呢?下面就一起了解看看吧。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送柴侍御》,王昌龄有“七绝圣手”之誉,开元间进士,数次任官,多次被贬。《送柴侍御》是王昌龄被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县)期间所写,当时友人柴侍御将要从龙标前往武冈,临行前,王昌龄以这首诗为他送行。

全诗的意思是:沅江水路通达,连接着龙标与武冈,送你远行也便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两地青山同承云雨,一轮明月之下,我们又何曾身处两地?

在边塞诗上,王昌龄比高适岑参更早漫游边塞,更真切体验边塞戍卒的勇敢与悲凉,他的“秦时明月汉时关”,被誉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以其普世价值和深厚的历史感,超越了高岑一派;

在送别诗上,王昌龄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比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更含蓄更有豁达而坚定的力量;

王昌龄的闺怨诗深情委婉含蓄蕴藉,将深情和悲伤蕴藏于清丽的语句和意象之中,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后来者王建、元稹等擅写闺怨的大师,也自叹弗如。

王昌龄是盛唐的七绝圣手,是开元天宝年间的“开天圣手”,是诗歌界的孔子,有“诗家夫子王江宁”的美誉。

也许,一个天才卓绝的人,注定要承受无边的苦难。

在诗歌界,王昌龄做到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在仕途上,当道者把持的舆论场,却让王昌龄无路可走!

王昌龄是仕途最坎坷、品行备受争议的诗人。他为官三十年,二十年中沉沦下僚厕身县尉之职,三次被贬;他被人说成“不护细行,谤议沸腾”,但没有人能拿出实锤,没有根据的污谤,却坐实为被贬的理由。

王昌龄生于贫贱之家,小时候一边劳作一边读书,他深受儒家平治天下理念的影响,渴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与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一样,他坚信“天生贤才,必有圣代之用”,他相信贫贱只是起点,而平治天下才是他理想的终点。

他年少时隐居嵩山学道;成年后策马边疆体验铁马秋风的边塞生活;他投书干谒,面见著名宰相张九龄,陈说渴望提携的心情;他广泛交友广闻博识,他的朋友圈就是京城诗坛大咖圈,几乎所有诗坛大咖都是他的知音与至交。

一个拥有无数出色朋友的人,无疑也是出色的,品行也根本无需怀疑。

面对铺天盖地的非议,王昌龄采取了超越无视的态度。最初他也有过反思,他说“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诺”,侠肝义胆不平则鸣,耿直的性格让他得罪了众多权贵;“卷舒形性表,脱略贤哲议”,不为世俗所限大大咧咧的做派又让所谓贤哲心有不平,所以自己才不断被人说成是品行有亏从而一贬再贬!

在龙标,与他一起被贬的朋友要先回去了,他高兴地为他写下千古送别的名篇,《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青山同承云雨润泽,明月普照大地,虽然分离却好似同在一地,又何必唱起伤感的离歌呢?王昌龄自己归期无望,却安慰朋友离别的愁肠,豁达放旷,从而让这首诗千古流芳。

大约在王昌龄六十岁的时候,在安史之乱中唐帝国发生了政权更替,李隆基黯然神伤做了太上皇,唐肃宗堂而皇之做了皇帝,天下大赦,王昌龄终于迎来了北归的消息。但命运弄人,王昌龄在路过亳州时,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原因不详,但这应该与王昌龄性格孤高耿直不愿妥协的性格有关,也许王昌龄是死于一场谋杀!

孔子说,士志于道,知道任重道远,所以“不可以不弘毅”,即使全世界都辜负了你,你也不能辜负全世界。

王昌龄一生,完美地践行了儒道合一的人生价值观。

文/好玩的国学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清明这首古诗的诗意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不是马上清明了嘛,小编就想起了一首诗那就是《清明》,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不记得,小编依稀记得一些,叫什么,路上树断魂,那么这首诗到底是谁写的呢?这首古诗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有什么诗意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学习学校诗词的相关内容!清明(唐)杜甫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 武汉人的快乐到底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武汉,相信只要去过武汉的朋友们第一反应就是武汉那每天不重样的早餐了、有着楚汉风韵的战国编钟、有着岁月痕迹的汉口租界、天下第一楼黄鹤楼以及蜿蜒曲折的长江等等。没错,武汉是一座非常有魅力的城市。不过2019年年底到2020年年初的一场肺炎疫情却让武汉的快乐按了暂停键。时隔3个多月,疫情逐渐好转,武汉

  • 四川人有多离不开火锅?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等哈吃撒子?”“不晓得”“火锅?”“要得,走起!”这样的对话在四川已经成为了一种默契,这种默契叫做四川人有多离不开火锅?这么说吧,当他们歃血为盟的时候,底下都必须放个火锅给接着,然后一过血旺就到位了。尤

  • 赏析清明节的古诗100首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清明节马上又要到了,这清明节也可以被称之为踏青节,在于仲春与暮春之交,是冬至之后的108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同时也是中国非常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我国的清明节历史非常的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距离今天已经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在古代,文人墨客对这一节气也是非常重视的,期间留下了非常多的诗词,

  • 《清明》古诗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清明》这首诗是我国历史上唐代著名文学家杜牧的诗作。在这首诗当中,杜牧描述出了在清明时节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凉。第一句交代了情景、气氛和环境;第二句描写了人物,写出了任务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局则是提出该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局便是写答话带行动,是这首诗的精彩所在。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

  • 关于描写清明时节的古诗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马上又要到了,这一天我们寄托思念,祭祖扫墓,是否想过古代的人们在清明节这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呢?那么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来赏析关于清明时节的古诗。在这些诗句当中,是人们会将自身对清明的虽感所悟在诗中表达出来,虽然说是古诗,但并不会给人带来晦涩难懂的感觉。清明节回家的人们和在他乡的人们,我们

  • 广西壮族三月三的风俗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到了这个三月三了,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三月三都有什么习俗呢?其实三月三的习俗也挺多的,没个名族的习俗都完全不一样的,如果真的要一个个列举出来的话,那还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所以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这个广西壮族三月三的风俗,那么到底有哪些呢?具体是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广西壮族三月三的风俗1、五

  • 佛说农历三月三出生的人命好不好?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快到三月三了,想必大家也知道的这个节日还是比较特需的,很多人都说这个节日也好也不好,有的名族对这个节日还是非常的喜欢的,还举行很多大型的节目,所以是真的挺给力的。最近很多人也都说了,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面出生的可不简单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说的这个三月三出生的人命运的问题,传言还是佛说的

  • 三月三是佛命怎么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三月三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样的想法,小编一直以为这是一个鬼节,但是仔细一分析发现这个节日好得很啊,不是什么鬼节不鬼节的,都是很正常的节日了,而且很多民族这一天还会举行非常宏大的节日了,所以这是一个好节日,那么有的人也说了这个三月三是佛命,这个小编有点不理解了,那么这个是什么意思呢?三月三出生的人

  • 三月初三是什么神仙日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三月三大家也知道是鬼节,三月三也有非常多的习俗,什么吃地菜鸡蛋,什么载歌载舞的都有,各个名族在这个节日的习俗也很多不一样的,所以这个节日讲究还是非常非常多的。最近小编有看到一些人都在说了,这个三月三阿好像是什么神仙的日子,那么到底是什么神仙的日子呢?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