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孙权劝学的道理和启示是什么?

孙权劝学的道理和启示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00 更新时间:2024/1/8 9:23:39

说起《孙权劝学》相信不少朋友们都有看过,出自于《资治通签》。《资治通签》这本书可牛了,在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中给予的定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是司马光。70后个80后在小的时候肯定会听个两个故事,一个是《孔融让梨》,另一个便是《司马光砸缸》。编年体与之相对应的是纪传体,那么哪一部纪传体史书最牛?大凡读过书的都猜到是司马迁的《史记》,语文课本给它的定位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两本史书并称为“史学双壁”,而这司马迁和司马光被并称为“史界两司马”,千万不要以为司马迁和司马光是哥弟俩,他们一个是在西汉,一个在北宋,之间隔着1000多年呢!

《孙权劝学》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说说吕蒙这个人,吕蒙(178年-219年),字子明,三国时期的名将,汝南富陂人。可能名头不够响,但这位总知道吧,关羽。为什么要提到关羽?因为当初吕蒙到荆州向关羽提亲时,关羽问:“你就是那个吴下阿蒙?”羞耻吕蒙。而后被吕蒙突袭荆州,击败并为吕蒙所杀。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的故事就是拜这吕蒙所赐。如此看来吕蒙更为厉害,吕蒙面对敌人的羞耻而不发怒,而是发奋。这个人可不简单。所以人家说,面对对手的羞耻千万不要发怒,因为会影响你的判断力。这话是对的。那么吕蒙的发奋是受谁的点拨的呢?就是孙权。

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

孙权是吕蒙的主公,这孙权从小就很了不起,不但长得帅,而且还是个官二代和富二代(父亲孙坚是江东政权的创立者),更可怕的他从小就很努力,博学多闻,很有见识,很有能力(九岁出使荆州向荆州之主刘表讨还父亲孙坚的尸首)。羡慕吧,忌妒吧,恨吧!有什么方法,这世界就是这样可怕,一个人比你长得好看,比你出身好,比你有地位,还比你努力。如果你还在为你的懒惰找借口,不如为你的失败而找一条地缝钻进去好了。

话说赤壁之战之后,一代儒将周瑜病死后(《三国演义》说是被诸葛亮死气),鲁肃接替周瑜当大都督,吕蒙升为副都督。此时东吴的邻居刘备攻取益州,汉中。坐拥荆益两州,实力壮大。东吴感到压力,孙权为了加强国力,抵御外敌而劝吕蒙多学习。“孙权劝学”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神翻译

当初(表示已经过去很多年的事),孙权对(谓:意为对……说)吕蒙说:“你现在当了副都督,掌管了一些政事,很多文字上面的工作,不能总是依靠别人,不能不学习了,不能再被人称为“吴下阿蒙”(这个成语一般形容有勇无谋的大老粗,感谢吕蒙为中国传统文化贡献了一个这么生动的成语)了!”吕蒙说:“我军队中的事太多了,怎么有空学习,我这样的人一拿起书头就昏,不如我去打造兵器来的实用。”很明显吕蒙在推辞,吕蒙就像一个熊孩子,父亲让他学习,他总是用各种理由推辞,反正理由就是有,不是笔坏了,就是头疼。孙权接着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四书五经成为博士的吗?我知道你不是那块料,也没那个时间,只是你应当粗略地阅读一些书,了解了解历史罢了,以免人家说起韩信,你以为是韩国人。你说军中很多事情要做,放屁,谁的事又有我的多呢?我可是经常读书的哦,我认为读书有很大的好处,不信?回去试试。”

主公的话敢不从,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上司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谈论国家大事,什么中美贸易大战,两岸局势,反恐新形势,说得头头是道,很有见地。谈起朝鲜半岛新局势吕蒙还即兴写了一幅对联:喜半岛暖春朝韩已筑和平之家,叹两岸寒潮陆台未圆统一好梦。鲁肃惊讶地说:“唉呀,唉呀,了不得,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大惊小怪,读书人嘛,分别了几日,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他了(另眼看待),大兄怎么看待事情这么晚啊!”于是鲁肃硬要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可别小看这个情节“拜见吕蒙的母亲”,古人跟你没有称兄道弟之前是不会让你看到家中的女眷的,可见鲁肃和吕蒙的关系可不一般。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2020年愚人节整人套路方法,不伤人整人方法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愚人节马上就要到了,小淘气鬼们有没有想好怎么去整蛊自己的朋友呢?若是没有想到好点子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会跟大家分享一些更加邪恶,不伤人,好玩的整蛊方法,你可以利用这其中的方法去与自己的朋友“庆祝”一下,保证会被你的整蛊方式吓呆。那么废话不多说,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有哪些邪恶

  • 有关愚人节的玩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一年一度的愚人节马上就要到了,又会有一些小坏蛋们要开始整蛊了。每年的愚人节都会充满着欢声笑语,因为愚人也可以被称之为幽默节或是万愚节。每年公历4月1日便是愚人节,这个节日早在19世纪的西方世界就开始流行了,但是并没有被任何一个国家认定为法定节日。在这一天当中人们以各种方式互相欺骗和捉弄,往往在玩笑的

  • 愚人节是啥意思?什么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一年一度的愚人节马上就要来到了,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讲一讲关于愚人节的故事。愚人节的英文就是April Fools’ Day,也叫做All Fools’Day。有一部分人认为愚人节是为了庆祝季节的变更,有些人则是认为这是因为年历的变更后才形成的节日。古代文化,比如古罗马和印度文化,都在4月1日左右

  • 世界名言25句经典霸气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当中,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人都感悟出了不同的人生哲理。在不同的时代,所感悟出来的人生哲理也是不一样的。不过虽说古代的很多哲理名言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其中的一些道理依然能够告诫人们很多道理。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盘点一下世界上最霸气经典的25句名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古代经典霸

  • 九月九日忆兄弟古诗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唐代的王维写的诗词还是非常给力的,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九月九日忆兄弟》这首古诗了,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首《九月九日忆兄弟》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反应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对这个感兴趣的网友可以看看,看看到底说了一个什么样的事情!《九月九日忆兄弟》唐朝/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

  • 清明节该怎么说祝福语?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清明节是我国一个盛大的祭祀的节日,所以在这个节日里对人说祝福语就需要一些技巧了。在清明节不能说快乐,这也是近几年才出现的说法,说“安康”的,也会有人说不太适合。事实上,祝福是发自内心的,真心的祝福事实上是能够感受得到的,并不需要拘泥于形式,清明节对上司、对长辈是不用特别问候,

  • 传统节日古诗大全,赏析十二个传统节日的诗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我国是一个有着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当中,有着很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节日,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中,都承载着炎黄子孙共同的记忆。勤劳勇敢、祀祖敬长、和睦邻里、热爱生活……这些节日的文化内涵深入到生活中,直到今天,这些节日文化依然在沿续。1.元日(

  •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出处介绍,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句诗在网上火了,很多小伙伴都在问其出处。其实这是唐朝著名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大家在上学的时候,应该都有学过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出塞》,全诗所表达的情感令人印象深刻,每读一遍就能感到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那“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

  • 清明这首古诗的诗意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不是马上清明了嘛,小编就想起了一首诗那就是《清明》,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不记得,小编依稀记得一些,叫什么,路上树断魂,那么这首诗到底是谁写的呢?这首古诗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有什么诗意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学习学校诗词的相关内容!清明(唐)杜甫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 武汉人的快乐到底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武汉,相信只要去过武汉的朋友们第一反应就是武汉那每天不重样的早餐了、有着楚汉风韵的战国编钟、有着岁月痕迹的汉口租界、天下第一楼黄鹤楼以及蜿蜒曲折的长江等等。没错,武汉是一座非常有魅力的城市。不过2019年年底到2020年年初的一场肺炎疫情却让武汉的快乐按了暂停键。时隔3个多月,疫情逐渐好转,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