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385 更新时间:2024/1/1 22:29:43

孟母三迁是我国古代一个小故事,讲的是孟子的母亲为了培养自己的孩子,多次搬家的故事,而之所以搬家,也是因为自己居住的地方的环境,并不适合孩子学习,小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孟母找了很多次,终于才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你看明白了吗?

孟母三迁,即孟轲(孟子)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便出自于此。词语解释信息为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现在有时用来指父母用心良苦,竭尽全力培养孩子。

成语故事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

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孟母简介

孟母(公元前392~公元前317年),孟子的母亲仉(zhǎng)氏,战国时邹国人。

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年如一日,丝丝入扣,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她本人也成为名垂千秋万世的模范母亲,在中国历史上受到普遍尊崇。

黎民百姓传颂着她的故事,文人学士为其立传作赞,达官显贵、孟氏后裔为其树碑修祠,后人把她与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母亲欧母,“尽忠报国”岳飞的母亲岳母、晋代名将陶侃的母亲陶母列为母亲的典范,号称中国“四大贤母”,而且位居“贤母”之首。

太谷秧歌《孟母三迁》从编剧、作曲、导演、演出由太谷的文艺创作队伍、剧团担当,服装、道具、舞美、灯光由北京和晋中的专业团队设计制作,将传统表演与现代舞美完美结合起来,相映成辉,这是对太谷秧歌的发展和提升,对太谷秧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孟子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中文名:孟轲 外文名: Mencius 别名:孟子,子舆,子车,子居,亚圣 民族:华夏族 出生地:邹(今山东邹城市) 出生日期:公元前372年逝世日期:公元前289年。

职业:学者,思想家 主要成就: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代表作品:《孟子》 所处时代:战国。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霜降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霜降这个节气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因为过完这个节气就要到冬天了啊,所以这个霜降节气非常非常重要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霜降是什么意思呢?还有这个霜降节气的含义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霜降是什么意思天气渐冷、初霜出现,意味着冬天的开始。天气渐寒始于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 霜降是几月几日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不知不觉秋天是真的早就过完了,中国的很多地区都已经开始下雪结冰了,但是南方其实还是比较的热的,话说二十四节气已经到了霜降这个日子了吧,那么有的人问了呀,这个2019年的霜降是几月几日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看看,还来看看这个霜降需要注意什么呢?2019年霜降的日期2019年10月24日 星期四 (己亥

  • 掇臀捧屁什么意思?掇臀捧屁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掇臀捧屁的意思是形容拍马讨好时的丑态。这个成语最早出自《醒世恒言》,是说有一个人每天都会拍拍马屁,虽然这个词看上去有些不雅,但在古代是用来讽刺那些卑躬屈膝,为了奉承他人可以连自己尊严都不要的人。古人特别是文人还是非常有骨气的,所以对这类人十分的瞧不起,但历史上马屁拍的好的人,他的前途似乎也能跟着迎势

  • 孔子有哪些经典名言?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孔子,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以及政治家,同时也是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尤其是他弟子们将他的言行语录所整理编写的《论语》更是影响后世,直到现在还非常的受用。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孔子的12句经典名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

  • 孔子对人类做出了哪些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孔子,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他是咱们中国古老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圣人。孔子的儒家自相影响着整个中国,甚至影响到世界,这思想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对于人类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文化上的贡献我国公元前841年前没有文字史料,是孔子编

  • 中国的俄罗斯族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在20世纪初,俄国境内爆发了一场震惊全世界的革命,这次革命彻底的改变了世界各国的文明进程。然而影响却不仅仅于此,在革命结束之后,随着苏维埃政权的崛起,当地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动乱的局面。相反这些政见不同的俄国人开始为自己的不同的信仰二战。这场俄国的内战持续了有数十年之久,而且有很多无心参与这次争斗的平民

  • 赏析李白最著名的十首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李白,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我国历史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仙”。李白既是写诗的行家,同时他也是剑术高超的侠客。既是行走的游侠,又是放荡的浪子。要说唐朝时期第一的旅游达人,那绝对是李白莫属了。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赏析下李白最著名的十首诗,看看这十首是哪几首。《

  • 李白最狂的诗是哪一首?解读《南陵别儿童入京》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自古狂人多才俊”。而真正能够称得上是狂人的才俊,力士脱靴,贵妃捧砚,御手调羹,醉草蛮书。这难道不狂吗?要说这狂人,这李白绝对算得上是其中一个。一说起李白那就不得不说说他那些狂狷的诗句了。那么李白最狂的一首诗是哪一首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南陵别儿童入京

  • 衣冠优孟什么意思?衣冠优孟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衣冠禽兽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听过,但衣冠优孟知道的人就很少了。衣冠优孟的本意是指表演乐舞、杂戏的艺人,后来用作比喻假扮某人或者模仿的意思。而衣冠优孟背后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典故,是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楚国。当时楚国有一位艺人,他想帮助孙叔敖的儿子,便穿上孙叔敖的服装,竟然真骗过了楚庄王,导致楚庄王以为孙叔敖

  • 清教、新教与基督教有着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所谓的基督教,其实是从新教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宗教,一般就是我们所说的天主教。相当于封建王朝,用谎言与暴力统治者民众,民众越是愚昧越是野蛮,就越是有利于宗教的统治。这种情况在当时主要代表的地区有中欧、南欧以及拉丁美洲。新教相当于革命党,迷恋和紧握着财富和国家权力不放,不会还富于民和还权于民,因为他们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