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里的秦罗敷是同一个人吗?

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里的秦罗敷是同一个人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936 更新时间:2024/2/3 17:39:25

《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我国古代两首非常有名的乐府诗,不过明明是两首不同的诗,为什么其中却同样都出现了一个人物“秦罗敷”?《陌上桑》里面秦罗敷是一个采桑女,而《孔雀东南飞》里面的秦罗敷是焦仲卿的母亲最中意的儿媳。虽然是在两首不同的诗里面,但是名字都是一样的,那这两个秦罗敷会不会就是同一个人呢?

秦罗敷,是生活在东汉末年到三国的这段时期的人物,她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乐府诗《陌上桑》中,诗中她是以采桑女的形象出现的,诗中对她的外貌并没有详细的描写,但是通过他人的反映我们还是可以看出秦罗敷是个貌美的姑娘。后来在《孔雀东南飞》中也出现了一个叫罗敷的姑娘,他是焦仲卿的第二任妻子,这两人之间是不是存在某种关系,她们两个人是不是同一个人呢?

秦罗敷,生活在东汉末期到三国这段时期,最早我们可以追溯到乐府诗《陌上桑》,诗中描述了一位叫秦罗敷的姑娘。在诗中,一位叫秦罗敷的姑娘在城南采桑叶,她长相美丽,得到了许多人的倾慕,当时正好有个使臣路过,看到秦罗敷的美貌问她是否愿意跟他一起走,秦罗敷拒绝他的同时还赞扬了自己的丈夫。

秦罗敷容貌美丽,姿色动人,对于秦罗敷的外貌诗中并没有详细描写,而是通过其他人物的形态来凸显的,行人见到秦罗敷,都要放下担子驻足捋着胡子观赏她,少年见了他都摘掉帽子,耕地的看到他忘记了耕犁,锄地的看到他都忘记了要锄地,由此可见她的美貌。

不论是在《陌上桑》还是《孔雀东南飞》,在这两首乐府诗中都出现过秦罗敷这个人,那么她们两个是不是同一个人呢?她们并不是同一人。

在古代中国,桑树的种植面积北方要多于南方,《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地点是在安徽庐江,而且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应该也是发生在南方,而《陌上桑》里的罗敷是现在河北邯郸人氏,故事发生的地方不一样。除此之外《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是发生在东汉献帝年间,而《陌上桑》记述的故事是发生在东汉光武帝年间,时间上都是不统一的。

历史上是否有罗敷这个人都还有待考证,或许只是学作品虚构的一个形象,她是美女的代称,《陌上桑》里的秦罗敷也只是她的自称并不是她的真名,《孔雀东南飞》的故事里罗敷是焦仲卿的第二任妻子,从两首诗的故事发生的年代与发生的地点我们可以推算出以个结论,孔雀东南飞里的罗敷与陌上桑中的秦罗敷并不是同一个人,都只是美女的代称而已。

罗敷,邯郸人(今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县三陵乡姜窑村),她忠于爱情,热爱家乡、热爱生活,是古赵邯郸美女的代表。

在《陌上桑》中,有一位名叫秦罗敷的美丽女子在邯郸城南隅采桑,人们见了她都爱慕不已,正逢一个“使君”经过,问罗敷愿否跟他同去,罗敷断然拒绝,并将自己的丈夫夸耀了一翻。《陌上桑》的母题渊源甚远。中国古代的北方盛产桑树,养蚕业也相当发达,每当春天来临,妇女们便纷纷采摘桑叶,《诗经·魏风》的《十亩之间》,对其情景有生动的表现。由于采桑之处女子很多,所以,其地也往往成为男女恋爱的场所,《诗经》中所吟咏的“桑间濮上”之地,便是如此。

由此,也产生了许多有关采桑女的传说故事,其中的一个主要母题,就是一过路男子一采桑女子求爱。上古的大禹涂山女传说,春秋的解居父传说,秋胡妻传说等等,都是具有这种母题的故事,《陌上桑》则是这一母题在汉代的变奏(辛延年的《羽林郎》其实也是这一母题的变奏)。不过,和前此的具有这一母题的传说故事相比,《陌上桑》更富于浪漫性和诙谐性,体现了汉代文学的长足进步。

“罗敷”是汉代女子的名字,犹如汉代男子喜欢用“延年”是一样的;正如同在建国初期的家长给男孩起名爱用带有‘刚,强,军,民’的名字一样,是时代引领的集体思潮。

诗中提到的“倭堕髻”是东汉京城一带最流行的发型,是“盘桓髻”的改进,发髻偏坠一旁,犹如骑士的坠马一般,更显佻巧和妩媚。

我国妇女以带耳环为美,而耳环作为妇女的装饰品是从东汉开始的,罗敷以明珠作耳环,湘绮及紫绮为衣裳.都是东汉时期的时髦妆扮。

中国古代,以男耕女织为分工。“女织”从广义上说,也包括了采桑养蚕。桑林在野外,活动比较自由,桑叶茂盛,又容易隐避,所以在男女之大限还不很严厉的时代,桑林实是极好的幽会场所。在这里,谁知道发生过多少浪漫的故事?自然而然,桑林便不断出现于爱情诗篇中。可以说,在《诗经》的时代,桑林已经有了特殊的象征意味。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原先桑林中那种自由自在的爱情遭到了否定。桑林成了女子拒绝男子爱情的场所。所以“罗敷”的形象成了美和情感的因素,同时代所要求的德性的结合。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宋徽宗听琴图上三个人是谁?是不是宋徽宗本人?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听琴图》是宋徽宗时期流传的一幅非常有名的画作,这是一幅不同于以往的画作,它的色彩相对来说更多,但是也非常的和谐。画上一共画了三个人,一个人弹琴,两个人听琴。但是不知道,这画中的三个人分别都是谁呢?弹琴者的穿着非常朴素,难道画中这个弹琴之人就是宋徽宗本人吗?那听琴的人又是谁呢?宋徽宗赵佶(1082-

  • 中国历史长河中谁的小楷书法写得最好?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其实有很多的书法的造谣者,你说谁比较厉害吧,其实也不是那些出名的王羲之啊,赵孟頫啊,其实还有更多的不出名的,反正多了去了,那么在历史长河中,我拿小楷来说,谁的小楷写得最好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呀!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中国古代的书法大家

  • 鄂伦春族服饰有什么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衣服是我们每个人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东西,这是我们每个人遮蔽身体以及抵御寒冷的东西,同时也是民族的象征。一个民族穿什么衣服,往往就体现出了民族的独特文化。作为狩猎民族的鄂伦春族也同样有着他们独特的民族服饰与文化。接下来我们就对鄂伦春族的服饰文化进行了解一下吧。以袍式为主鄂伦春族服装以袍式为主,主要有皮

  • 鄂伦春族音乐文化是怎样的?有何魅力?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音乐是我们人的精神寄托,当我们听到优美的音乐时,心灵的深处就会与旋律产生共鸣,心灵也会随着音乐而升华。音乐的魅力不仅能到达我们内心的最深处,更能让我们的心灵与其产生神奇的碰撞。音乐的历史已经有着千百年的历史,那么,你对鄂伦春族文化中的音乐文化了解多少呢?一起来看看吧!鄂伦春族的音乐以“赞

  • 鬼谷子三大经典名句,参悟终身受益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鬼谷子是一位神秘色彩很浓厚的历史人物,他生活在战国时期,是著名谋略家,也是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精通百家学术,还集成各大兵法,但他一生从没有为某国效力过,反倒是他有许多徒弟,后来都成为了改变战国局势的关键人物。鬼谷子的智慧可能堪比孔子、孟子、庄子等学术大家,很多人也从鬼谷子的身上收获很多。这次就为大家

  • 中国龙是如何创造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龙应该是我国古代神话故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动物了,但是龙这种神兽并非真实存在的,而是古人想象出来的产物,创造出来的一个神灵。那么古人到底是根据什么创造出龙的呢?事实上,每一个朝代对于龙的描述都有所不同。西汉时期的龙更像是蛇,而且还分为有翼与无翼两种。到了东汉时期,龙的体型变的更加粗壮,而且身尾分明

  • 大寒有哪些传统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在农村,冬至节气之后数九开始,也就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间到了。众所周知,大寒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二十四个,也就是最后一个节气。那么大寒有着什么传统习俗呢?大寒的典故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大寒是“极寒”的意思吗?首先,在农村说到“大寒”

  • 写大寒的诗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当中最后的一个节气,所以这个节气也颇有意义。在古代,很多文人都很喜欢写诗来描写大寒,用诗句来抒发自己内心当中对大寒的情感。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12首描写大寒非常不错的诗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希望大家喜欢。《苦寒吟》【唐代】孟郊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 小寒有哪些传统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天气越来越寒冷了,马上我们也将迎来24节气中的小寒了。在我国农村,每一个节气都饱含了很多老百姓的期盼,老人们往往能通过借助节气的天气变化来预测来年的抽成,对于小寒节气老说,俗语“小寒不寒,清明泽潭”则表达了先辈们对于“倒春寒”的一种担忧。如今小寒马上要

  • 写小寒的诗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在我国民间有一句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兵团。所谓的小寒指的就是寒冷的程度,从字面上理解的话,大寒是比小寒要冷的。在天象记录当中,小寒却要比大寒寒冷一些,可以说小寒就是二十四节气当中最寒冷的节气了。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十首描写小寒的古诗,希望大家喜欢。1、清远舟中寄耘老【宋】苏轼小寒初渡梅花岭,万壑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