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杨万里最有名的3首诗介绍(含拼音、翻译、赏析)

杨万里最有名的3首诗介绍(含拼音、翻译、赏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878 更新时间:2024/2/13 12:26:25

说到万里很多人估计以为是一位武将,其实并非如此,杨万里其实是以为非著名的诗人了,他的诗可著名了。今天就给大家简单的来介绍介绍看看这个杨万里最有名的3首诗分别是哪三首吧,看看这三首诗又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吧,都有这个拼音,翻译和赏析哦,感兴趣的可以一起看看。

1、《宿新市公店》

全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拼音:

sù xīn shì xú gōng diàn

lí luò shū shū yī jìng shēn,shù tóu huā luò wèi chéng yīn。

ér tóng jí zǒu zhuī huáng dié,fēi rù cài huā wú chù xún。

翻译:

稀疏排列的篱笆中间,有一条幽深曲折的小路。路旁的树木刚刚发芽,还没有浓密的树荫。活泼的孩子正跑着追赶黄蝴蝶玩耍,可惜那蝴蝶飞进了油菜田里,和黄色的油菜花融为一体,再也找不到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和可爱的儿童,头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快乐,天真的背景。这儿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扑蝶图。

成阴: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花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

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而“飞入菜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地,仿佛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

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杨万里为官清廉,曾遭奸相嫉恨,被罢官后长期村居,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描写自然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本诗作者一生写诗两万多首,其中有大量的写景诗。他的诗清新风趣,构思巧妙,语言通俗,自成一家,在当时与陆游等人齐名。本诗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七言绝句。诗题暗示了诗歌内容为诗人在徐公店住宿时所看到的景象。

诗人住宿在位于浙江省德清县的新市镇,一个姓徐的人家开设的客店的时候,看到一片盛开黄色鲜花的油菜田野。那里跑着高兴的儿童。他们在追扑黄色的蝴蝶。黄色蝴蝶飞进黄色的油菜花中,孩子们分不清哪是蝴蝶,哪是黄花,再也找不到蝴蝶了。诗人用简捷的语言生动的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歌颂了大好的祖国山河。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全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拼音:

xiǎo chū jìng cí sì sòng lín zǐ fāng

bì jìng xī hú liù yuè zhōng,fēng guāng bù yǔ sì shí tóng。

jiē tiān lián yè wú qióng bì,yìng rì hé huā bié yàng hóng。

翻译: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大不相同。

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像与天相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鲜艳娇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

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景色,风光不与其他季节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更加说明夏天的西湖景色的与众不同。这两句是写六月西湖给诗人的总的感受。“毕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的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以丰富美好的想象。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诗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具体地描绘了“毕竟”不同的风景图画:随着湖面而伸展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无穷”的艺术空间,涂染出无边无际的碧色;在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那么明丽。连天“无穷碧”的荷叶和映日“别样红”的荷花,不仅是春、秋、冬三季所见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时期才能看到。诗人抓住了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贴切。这种在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诗人的中心立意不在畅叙友谊,或者纠缠于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从艺术上来说,除了白描以外,此诗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相生。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二是刚柔相济。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非常壮美,境界阔大,有“天”,有“日”。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这样,阳刚与柔美,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

3、《小池》

全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拼音:

xiǎo chí

quán yǎn wú shēng xī xì liú,shù yīn zhào shuǐ ài qíng róu。

xiǎo hé cái lù jiān jiān jiǎo,zǎo yǒu qīng tíng lì shàng tóu。

翻译: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映在水里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诗。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这也是极平常之事,可诗人加一“爱”字,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三、四句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小荷刚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初夏风光。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

诗题“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章。诗词需有不同的题材与刚才,有的重大题材,须写出壮阔的境界、恢宏的气势;有的题材甚小,仅是生活中一个细节,但却能写出幽情逸趣。且此诗写的犹如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蜀锦是什么意思,什么面料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所谓的蜀锦,指的就是专指我国蜀地所生产的丝织提花织锦。蜀锦是我国的四大名锦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对我国乃至亚洲,甚至世界的丝织业都有这巨大的影响。蜀锦起源于上古时期,兴于春秋战国时期,盛于秦汉时期,锦官城、锦江等名号皆是因蜀锦而来。蜀锦在秦汉时期最为兴盛,兴盛到足以用“霸道”

  • 润物细无声是描写春雨的吗,润物细无声全文解析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古人会将春天的雨,喻为上天的恩泽。有很多诗词作品都是以春雨为主题,围绕这场雨来抒发感情,或引申出其他的感触。那“润物细无声”和“空山新雨后”,到底哪句诗是描写春雨的呢?这次就来帮助各位网友做出解答。同时还有相关的诗词解析,就当成是一些有用的知识点,下面

  • 一寸光阴一寸金下句是什么,真是寸金难买寸光阴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一寸光阴一寸金下句是什么的问题,一寸光阴一寸金下句就是寸金难买寸光阴啊,但是很多人也都说了,并非如此了,一寸光阴一寸金还是有下一句的,那么具体是哪一句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继续来分析看看。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西洋记》第11回明代-罗懋登可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

  • 二十四节气谁创造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每当清明节的到来,关于节气的话题也是变多了起来。相信鲜为人知的是,清明节是根据二十四节气当中的“清明”来的。说道这个二十四节气,相信很多人经常会听到又说起,但是关于这个二十四节气是谁创造的,相信很少有人知道。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二十四节气的创造人。1、刘邦之孙汉高

  • 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黄土高原的一些习俗和风俗是真的非常特别的,毕竟这个地方的地貌特点什么的极其的复杂和不一样的,所以有一些我们都不太知道的习俗和风俗了,话说最近说的比较多的就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什么这个问题,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1、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什么是&ldq

  • 千古第一回文诗是哪一首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千古第一回文诗是哪一首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解谜看看,这个问题的核心也非常简单,那就是谁写的这个回文诗最厉害呢?到底是苏轼的呢?还是这个秦观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题金山寺》宋·苏轼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 璇玑图原文以及解析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玄机图的事情,这个玄机图非常的厉害,最近很多人也都说了,非常的奇妙,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析看看这个璇玑图原文以及解析,都厉害在什么地方了,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1、璇玑图原文《璇玑图》南北朝:苏蕙琴清流楚激弦商秦曲发声悲摧藏音和咏思惟空堂心忧增慕怀惨伤仁芳廊东步阶西游王

  • 五言回文诗最有名的一首是哪一首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五言回文诗还是比较知名的,也有很多人也都非常喜欢,那么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五言回文诗最有名的一首是哪一首呢?我们也可以一起来学习分析研究看看,对这个五言回文诗比较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学习分析看看!1、五言回文诗最有名的一首是哪一首秦观的《赏花》,这一首真的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 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妙处在哪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红杏枝头春意闹很多人也还是知道的,很多人也都非常爱看的,非常的经典,那么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妙处在哪呢?我们应该这么去赏析这个诗词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1、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妙处在哪其中这个“闹”字用的很

  • 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是谁说的指哪首诗词又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不少人也都在说一句话,那就是这个“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那么这个说法到底是谁说的呢?这个说法又具体是指哪首诗词呢?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些问题也都非常有意思的,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可以速度来看看!1、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指的有一个人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