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蜀锦是什么意思,什么面料

蜀锦是什么意思,什么面料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226 更新时间:2024/2/13 12:26:13

所谓的蜀锦,指的就是专指我国蜀地所生产的丝织提花织锦。蜀锦是我国的四大名锦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对我国乃至亚洲,甚至世界的丝织业都有这巨大的影响。蜀锦起源于上古时期,兴于春秋战国时期,盛于秦汉时期,锦官城、锦江等名号皆是因蜀锦而来。蜀锦在秦汉时期最为兴盛,兴盛到足以用“霸道”一词来形容。汉朝时期的蜀锦到底有多“霸道”呢?今天咱们就来看一看。

1、蜀锦的价值“霸道”,寸锦寸金!

说蜀锦,咱们先说说这个“锦”字,“锦”=“金”+“帛”,“帛”是丝织品的总称,而这个金字旁就足以突显出“锦”这种丝织品的价值。

《释名》有云:

“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其制字从帛与金也。”

某宝上20厘米见方的一块手工蜀锦,价格在200-700之间,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同面积的蜀锦价格是24K金箔的十多倍!怎么样,这寸锦寸金的说法一点也不夸张吧。

咱们回到秦汉时期看看当时蜀锦的价值如何。

《史记》中记载了秦惠文王时期司马错对蜀地的一段评价:“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蜀地偏居一隅,在张仪眼中是蛮夷之地,司马错为何会认为蜀地藏着巨大的财富呢?

一方面原因在于蜀地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另一方面就跟这蜀锦有很大关系。

《史记》中多次提到了“蜀布”的交易,蜀布指的就是蜀锦。正是因为蜀锦的交易,为蜀地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价值,而司马错看中的就是这一点。

《蜀都赋》称,蜀地"黄润细布,一筒数金",要知道,在19世纪以前,几千年的历史中全球黄金总产量不过万吨,一桶顶级蜀锦就要数金,足以见其价值之高。

到了蜀汉时期,蜀锦作为珍稀而昂贵的丝织品,朝廷经常用它去交换北方的战马和其他军需物资。虽然具体交换价值咱们不得而知,但是能在乱世三国中用来交换战马和军需物资,蜀锦的价值绝对不容小觑。

诸葛亮在军令《言锦教》中有这样两句话:“决敌之资,惟仰锦耳”、“军中之需,全藉于锦”。

这又是个什么概念呢?刘备入蜀时自带兵马约三万,后兼并刘璋兵力约五万,兼并汉中兵力约三万,荆州留守军队约五万,鼎盛时期蜀汉大约有十五六万的军队,这些兵马开销支出的大部分都要仰仗蜀锦,这样算下来“寸锦寸金”的说法不为过吧?

2、蜀锦的用户“霸道”,上层专属!

秦汉时期的服装制度大体相似,官员和上层社会所穿着的多是宽袖长袍,而普通百姓和贫穷人家只能穿短衣长裤。

服装制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裁衣的用料,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你有一块上好的布料,你会把它裁成碎片制作短衣吗?当然不会,上好的料子自然是浪费越少越好。当然了,以蜀锦的价格来说,平常百姓也是绝对用不起的,所以它也就逐渐成了秦汉时期上层社会的专属象征。

《后汉书·舆服志》载:“自二千石夫人以上至皇后,皆以蚕衣为朝服”,汉朝时期的什么官员享受两千石待遇呢?最低也要是郡太守级别的官员,放到现在,就相当于省部级官员。

只有省部级以上的官员家属才能穿戴蚕衣。而蜀锦作为秦汉时期蚕衣中的佼佼者,能够穿戴它的人级别需要更高。普通百姓只能是望“锦”兴叹。

随着纺织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如锦、绣等高档丝织品逐渐成了民间巨商富贾们追捧的对象,他们宴会宾客的时候,常常会用蜀锦这类高贵的丝织品装裱墙壁,以此来彰显身份。

蜀锦除了是达官显贵们身份的象征外,还是表彰功勋的重要载体。

《三国志·张飞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益州既平,赐诸葛亮、法正、飞及关羽金各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

刘备平定益州功劳最大的几个人就是诸葛亮、法正、张飞和关羽,在他赏赐给这几人的东西里,“锦”最为突兀,因为其他三样都是钱财,唯有“锦”是物。

刘备用蜀锦赏赐功臣,一方面突出了蜀锦的价值,另一方面也确实能看出蜀锦是高档货,配得上这些人的功劳。如果蜀锦如同今日的涤纶,刘备还拿来赏赐功臣,那不等于打人家的脸吗?

在汉朝,蜀锦算是绝对高大上的产品,是上层人士的专享织物。

3、蜀锦的作用“霸道”,开辟商道!

说到蜀锦,就不得不提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

早在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以前,西南地区的先民们就已打通了一条从四川至印度一带的贸易通道,这就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前身--蜀身毒道。

季羡林先生在《大唐西域记校注》对蜀身毒道有着这样的评价:

该道是战国至汉晋时期以云南为枢纽的中印通道 。

这南方丝绸之路跟蜀锦有什么关系呢?是因为蜀锦,才有了这条连通古代中外贸易的重要路线!

《汉书·张骞传》记录了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回国后跟汉武帝说的一句话:

“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

大夏国的蜀布正是从身毒(印度)过去的,而印度的蜀布呢?

据印度古梵文文献描述,很早以前的印度教大神就都十分喜欢穿中国丝绸,中国丝绸正是通过这条蜀身毒道交易过去的。

是因为蜀锦的品质优秀,所以才能开创了这样一条贸易通道,足以开辟交易商道的蜀锦,您说霸道不霸道?

4、蜀锦的影响“霸道”,左右国策!

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重农抑商几乎是每个朝代的基本国策之一,汉朝也不例外。

汉朝是沿袭秦制,始终以农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随着蜀锦行业的发展和兴盛,汉朝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一度被撼动。

举个简单的例子,普通农户靠种地为生,每年所得粮食一部分上缴朝廷,一部分留着自己家里吃,可是丝织品就不同了,不管生产了多少,自己一寸也不能留只能卖掉,咱们前面介绍过了,蜀锦这样的高档品普通百姓根本没有资格穿戴。这样一来就促进了商业经济的发展。

朝廷如果想要继续扼制商业发展,就只能彻底摧毁蜀地的丝织业,让所有的桑农、蚕农、纺织工回家种五谷。这样可行吗?根本不行。

汉朝时由丝织品所带动的商业贸易已经为朝廷带来了巨大的回报,已然成为了当时朝廷的重要经济支柱。试问哪个统治者愿意自断臂膀?

史料记载,汉朝时发达的蜀锦、蜀绣成为朝廷重要的贡赋来源。于是朝廷在成都专门设置“锦官”,对蜀锦蜀绣的生产、销售进行管理,并且特别筑城以保护蜀锦蜀绣的生产。

蜀锦不仅撼动了汉朝重农抑商的国策,还引得朝廷为它设立锦官一职,试问还有哪种产品能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

蜀锦在汉末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人身上,一是诸葛亮,另一个是曹丕

诸葛亮对蜀锦的态度咱们在前面已经说过,他在军令中明确说明要仰仗蜀锦,下面详细说下曹丕对蜀锦的态度。

《与群臣论蜀锦书》中记录了曹丕这样一段话:

“自吾所织如意虎头连璧锦,亦有金薄,蜀薄来至洛邑,皆下恶。”

很明显,曹丕说这句话的目的不是要表明他自己织的锦有多好,主要目的是贬低蜀锦。当时蜀锦风靡全国,魏国上至高官贵戚,下到地主富贾,都成了蜀锦的忠实粉丝。

要知道蜀锦价格十分高昂,人们追求蜀锦就意味着魏国的金银钱财会源源不断流向蜀国,继而产生巨大的“贸易逆差”。

能逼得一个皇帝自己纺织,关键还能引来他的一番“诋毁”,可见蜀锦的影响力确实霸道。

5、后语:

蜀地作为中国丝绸文化发祥地之一,它所造就的蜀锦在大汉江山中霸道的穿行了四百余年,在悠悠历史画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蜀锦之所以霸道,主要得益于先民过人的智慧和精湛的工艺。一条条交错的丝线,饱含着先民对工艺的严苛要求,对匠人品质的孜孜追求,还有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润物细无声是描写春雨的吗,润物细无声全文解析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古人会将春天的雨,喻为上天的恩泽。有很多诗词作品都是以春雨为主题,围绕这场雨来抒发感情,或引申出其他的感触。那“润物细无声”和“空山新雨后”,到底哪句诗是描写春雨的呢?这次就来帮助各位网友做出解答。同时还有相关的诗词解析,就当成是一些有用的知识点,下面

  • 一寸光阴一寸金下句是什么,真是寸金难买寸光阴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一寸光阴一寸金下句是什么的问题,一寸光阴一寸金下句就是寸金难买寸光阴啊,但是很多人也都说了,并非如此了,一寸光阴一寸金还是有下一句的,那么具体是哪一句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继续来分析看看。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西洋记》第11回明代-罗懋登可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

  • 二十四节气谁创造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每当清明节的到来,关于节气的话题也是变多了起来。相信鲜为人知的是,清明节是根据二十四节气当中的“清明”来的。说道这个二十四节气,相信很多人经常会听到又说起,但是关于这个二十四节气是谁创造的,相信很少有人知道。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二十四节气的创造人。1、刘邦之孙汉高

  • 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黄土高原的一些习俗和风俗是真的非常特别的,毕竟这个地方的地貌特点什么的极其的复杂和不一样的,所以有一些我们都不太知道的习俗和风俗了,话说最近说的比较多的就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什么这个问题,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1、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什么是&ldq

  • 千古第一回文诗是哪一首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千古第一回文诗是哪一首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解谜看看,这个问题的核心也非常简单,那就是谁写的这个回文诗最厉害呢?到底是苏轼的呢?还是这个秦观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题金山寺》宋·苏轼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 璇玑图原文以及解析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玄机图的事情,这个玄机图非常的厉害,最近很多人也都说了,非常的奇妙,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析看看这个璇玑图原文以及解析,都厉害在什么地方了,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1、璇玑图原文《璇玑图》南北朝:苏蕙琴清流楚激弦商秦曲发声悲摧藏音和咏思惟空堂心忧增慕怀惨伤仁芳廊东步阶西游王

  • 五言回文诗最有名的一首是哪一首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五言回文诗还是比较知名的,也有很多人也都非常喜欢,那么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五言回文诗最有名的一首是哪一首呢?我们也可以一起来学习分析研究看看,对这个五言回文诗比较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学习分析看看!1、五言回文诗最有名的一首是哪一首秦观的《赏花》,这一首真的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 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妙处在哪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红杏枝头春意闹很多人也还是知道的,很多人也都非常爱看的,非常的经典,那么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妙处在哪呢?我们应该这么去赏析这个诗词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1、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妙处在哪其中这个“闹”字用的很

  • 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是谁说的指哪首诗词又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不少人也都在说一句话,那就是这个“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那么这个说法到底是谁说的呢?这个说法又具体是指哪首诗词呢?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些问题也都非常有意思的,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可以速度来看看!1、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指的有一个人写

  • 《饮中八仙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饮中八仙歌》是诗人杜甫的作品,不得不说,这首诗真的诗将他们“八仙”每个人都写进去了,而且是那种非常有韵味的,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群像图。完美的诠释了他们八个人的这种嗜酒如命,放浪不羁的性格。那么这首诗全文内容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饮中八仙歌》原文饮中八仙歌知